中華物理界的宗師葉企孫,晚年為何一度淪為乞丐?

2020-10-06 提筆話春秋

梅貽琦先生曾說過:所謂大學者,非謂有大樓之謂也,有大師之謂也。

在我心中,葉企孫先生當得起真正的大師兩字,他為祖國培養了79名院士,23名兩彈一星有半數以上出自他的名下,這位老人幾乎以一己之力挑起了中國科學界的半壁江山。

中國核物理的奠基人王淦昌、中國的「衛星之父」 趙九章,「氫彈之父」 彭桓 武、「飛彈之父」錢學森,「力學之父」錢偉長、「光學之父」 王大珩,還有鄧稼先、周光召、朱光亞、熊大縝都是他的學生。便是被楊振寧稱讚為:千古寸心是,歐高黎嘉陳的世界級數學大師陳省身先生也是出自他的門下。當你了解了葉先生,也就了解了中國的半部科學史!

1898年7月16日葉企孫先生出生在上海的一家書香門第,父親是舊式文人,讓他從小讀經史子集。

經過四書五經的薰陶,先生幼年時便已經以君子「慎獨」之道來要求自己,修身自省,對跟朋友之間「因小故而致割席」之事也寫在筆下:「一時之忿,至今思之,猶有隱痛。」

先生訥於言而敏於行,終其一生都保持溫潤如玉的君子之風,行著堂皇正大之事。

1911年,也是清朝的最後一年,葉企孫先生考進入清華學堂,當時他未滿13歲。

1918年,葉企孫考取庚子賠款留美公費生,師從實驗物理大師、諾獎得主P.W.布裡奇曼。三年後,測出了當時最精確的普朗克常數 h 值,此數值為物理界沿用十六年。

1923年,獲得哈佛大學博士學位的葉企孫先生立即啟程回國,未曾在外面停留一分一秒,27歲的葉先生清楚的明白自己回國將要面對的是什麼,但他卻沒有一絲退縮,他赤手空拳,單槍匹馬的獨自創立了清華物理學系,填補了我國物理學的空缺!

他的學生回憶「第一屆學物理的有4個人,第二屆只有兩個人,第三屆只有一個人。從一年級到二年級,到三年級,都是他一個人教的,所有的課都是他一個人開,不是他想一個人單槍匹馬.是他想請人家來,人家不來,也請不到.」

他曾力主將只有初中文憑的華羅庚先生 請到清華數學系任教,從1926年到1937年,他先後為物理系和理學院聘來了熊慶來、吳有訓、薩本棟、張子高、黃子卿、周培源、趙忠堯、任之恭等一批學者。

他不僅要培育一批參天大樹,還要親自請來良田沃土。

他對自己的學生說:「我教書不好,對不住你們。可是有一點對得住你們的就是,我請來教你們的先生個個都比我強。」

葉先生在1929年又組建了清華理學院,其中包括算學、物理、化學、生物、心理、地學6系。

此時的先生在一篇叫《中國科學界之過去、現在和將來》的文章裡說「有人懷疑中國民族不適宜研究科學,我覺得這些論調都沒有根據。中國在最近期內方明白研究科學的重要,我們還沒有經過長時期的試驗,還不能說我們缺少研究科學的能力。惟有希望大家共同努力去做學研究,五十年後再下斷語。諸君要知道,沒有自然科學的民族,決不能在現代立腳得住。」

他說沒有自然科學的民族,決不能在現代立腳得住,於是他便讓空白開花,讓荒漠變成綠洲,將一生獻給物理,獻給科學,獻給中華!

1968年,葉先生已經七十歲,但卻因為學生熊大縝而被懷疑是國民黨tw集團,由此被捕。

我們直到現在才知道曾經炸碎日軍機車車頭的TNT藥性地雷,是來自熊大縝所在的「技術研究社」的製造,而不是農民土法製成。

1939年,雙方關係惡化,熊大縝被疑心是國民黨tw,被秘密逮捕,在沒有調查核實,沒有經過法定程序的情況下,在押送途中被用石塊砸死,而他的老師也終於在29年後,再次背負起莫須有的罪名而鋃鐺入獄!

在監獄中,無論他們怎麼質問,毒打,葉企孫先生只有一句話:我是科學家,我是老實的,我不說謊話!

肉體上的折磨,人格上的侮辱,使葉先生的身心備受摧殘,他精神近乎崩潰,得了幻聽症,天天「聽」到造反派們在廣播裡點名批判他並能對他的一切行動做出反應,多麼絕望的感覺!

然而1968年6月28日,更大的厄運降臨,當時的某部門竟將其逮捕並關押時間長達一年多,1969年11月才放回北大。這期間發生了什麼我們無從得知,在此期間他患了前列腺肥大症,放出後已兩腿腫脹,步履艱難。

從1970年開始,他大部分時間是在北京中關村的大街上乞討度過的。那時的他雙腿腫脹,衣著破爛,身子屈成九十度,遠遠望去,像一隻蝦米,此時的葉先生精神已經有了混亂。

當時的中關村一帶出沒的人,有不少人都見到過這位乞丐模樣的物理學大師:他穿著一雙幫裂頭缺的破棉鞋,有時到一家小攤上,向攤主伸手索要一兩個小蘋果,邊走邊嚼。

如果遇到學生模樣的人,他伸手說:「你有錢給我幾個」,所求不過三五元而已。

有一次他的學生錢學森看到老師,想要前去關懷探望,卻被他拒絕:

你趕快離開我,趕快躲開,以後你見到我,再也不要理我了,躲我遠遠的。」

生怕自己拖累了學生。

1977年1月13日,葉先生去世,清清白白,乾乾淨淨的走完了自己的一生,在生命的盡頭,錢臨照去看他時,他取出《宋書》來,翻到範曄寫的《獄中與甥侄書》中的一段:「吾狂釁覆滅,豈復可言,汝等皆當以罪人棄之,然平生行已在懷,猶應可尋,至於能不,意中所解,汝等或不悉知。」

當然,最後先生還是平反了,弟子們也給他鑄造了一座銅像,但斯人已逝,留在歷史上的只有悲痛。葉先生一生未娶,而中國物理學就是他最得意的孩子。

我等皆不悉知,但先生仍然千古!葉企孫先生於戰火中孕育桃李,於荒漠中栽種大樹,終於使得今天的我們能夠在樹蔭之下安享這盛世的繁華,實是有大功於天下!

先生一生或許只做錯了一件事,那便是生錯了時代,而先生一輩子最偉大的事也是生在了那個時代,因為中國需要他,科學需要他,真理也需要他!

雲山蒼蒼,江水泱泱,先生之風,山高水長 !

相關焦點

  • 一代宗師葉企孫,兩彈元勳一半是他學生,晚年卻淪為乞丐沿街乞討
    這個如今被掩埋在歲月中不為人知的一代宗師就是葉企孫先生。可就是如此偉大的科學教育工作者,誰曾想晚年生活卻異常悽涼,受盡折磨後淪為乞丐,沿街乞討。 為報國而求學 葉企孫於1898年出生於一個上海的官宦世家。他的祖輩曾是清朝官吏,父親當時也是享譽上海的知名教育家。早年間受到父輩感染,葉企孫早在五歲便殷切開始了自己的學習生涯。13歲那年他便憑藉過人的聰慧才學考入清華學堂。
  • 葉企孫:三入清華,為國培養出百餘位院士,晚年卻精神失常成乞丐
    >晚年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報導剛出不久,就引起科學界的一陣轟動,葉企孫也因此成為了物理界一顆冉冉升起的新星,而他的「普朗克常數」 的準確數值也被物理界沿用了16年。他測定出「普朗克常數」準確數值而享譽學界的那年,不過23歲。
  • 他是9位「兩彈一星」功臣的老師,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然而你可知道,他們都是葉企孫的學生。他一生為國家培養出的科學院士就有79名,而且在23位「兩彈一星」功臣中,有9位就是他的弟子,他由此被稱為中國物理界的一代宗師——「大師的大師」。甚至說中國科學事業的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來的,一點也不為過。他才是我們該追的「星」,不應被遺忘!
  • 葉企孫: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學界,一生未娶,晚年淪為乞丐
    在上個世紀,有很多人才為祖國的科技事業做出了很大的貢獻,如錢學森、錢偉長等,而他們背後一個共同的老師名叫葉企孫,他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學界,晚年卻淪為一名乞丐,那麼其中有著怎樣的故事?
  • 葉企孫: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世界,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討飯
    有這麼一位學者叫葉企孫,當時他十分的有名,是中國科學宗師,教出來的學生在社會各個領域都是優秀的人才,例如:上個世紀23個兩彈元勳,其中就有9個是他的學生。葉企孫23歲就享譽科學界,是大師中的大師,但他一生坎坷,飽經滄桑,那麼優秀的偉人最終卻淪為街頭的乞丐。
  • 葉企孫:國士無雙清華教授,一生培養79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
    但是也許世人不知道的是,這些為我國國防事業做出突出貢獻的科學家們,其實都是同一個人的學生,他的名字不該被遺忘,這個人就是被稱為中國物理學界一代宗師的葉企孫。在芝加哥大學期間,葉企孫僅僅在兩年的時間內就修完了所有課程,順利獲得了理學學士學位,但葉企孫顯然並不滿足於此,剛剛畢業後一年,他便進入哈佛大學研究院,師從物理界的一代宗師布裡奇曼教授。布裡奇曼教授在上個世紀40年代左右,是世界物理學界內的權威人物,他曾擔任過美國物理學會主席,並且也獲得過諾貝爾物理學獎。
  • 大師葉企孫:培養13位「兩彈一星」79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
    他被稱為「大師中的大師」,科學界的「鼻祖」,他就是著名的物理學家葉企孫。葉老前輩默默無聞,卻桃李滿天下,他為中國科學教育事業奉獻一生,終身未娶,晚景卻很悽涼。今天給大家聊聊他鮮為人知的故事。葉企孫出生在這樣的家庭,註定他的一生是不平凡的。他從小接受父親的薰陶,接受著良好的教育。在父親的嚴格教育下,資質聰穎的葉企孫,進步很快,小小年紀便修得了一身儒雅氣質。他的父親也比較開明,思想開放,讓葉企孫在讀傳統四書五經的同時,也讓他開始接觸西方科學文化。這讓葉企孫這位「天才少年」埋下科學的「種子」,對他後來的人生奠定了基礎。
  • 他是「大師中的大師」,曾拒絕哈佛大學邀請,晚年為何淪為乞丐?
    光緒二十四年(公元1898年),葉企孫出生於上海一個書香門第,自小就接受了良好且嚴格的教育。父親對葉企孫的要求極高,希望孩子能夠傳承良好的家風,更能成為一個對國家有用的人。在父親的開明教育下,葉企孫不但學習了中國傳統的四書五經,也了解到西方先進的思想和文化,為他以後的成才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 葉企孫:13歲上清華,23歲享譽學界,晚年卻淪為乞丐,向學生要飯
    此人即是大師中的大師,中國科學宗師——葉企孫。這個名字,或許當代有許多人不曾聽過。可在上個世紀,他可是國人們的驕傲,是眾多科學家們心中的偉人代表。可就是這樣一個優秀的人,在後半生歷經了滄桑,從一個馳名中外的優秀學者變成了不見經傳的街頭乞丐。
  • 一代宗師葉企孫的晚年
    一代宗師葉企孫的晚年——戴念祖回憶恩師 來源:中華讀書報 2013-05-29日 郭倩   青年時代的葉企孫         提起葉企孫(1898~1977),名字後面總是跟著一連串這樣的字眼:中國卓越的物理學家,中國物理學界一代宗師,中國科學史事業開拓者,中國物理學會創建人,
  • 他終身未娶,培養出79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他的結局如何?
    曾經就有這樣一位老人,他終身未娶,獲得「兩彈一星」勳章的科學家有一大半都是他的學生,培養出79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可是他卻在晚年倍受折磨,這是怎麼回事兒呢?這位老人的名字叫做葉企孫,他晚年的遭遇正是那個時代的縮影。
  • 他是楊振寧的老師,被譽為中國物理一代宗師,晚年生活卻令人唏噓
    學成之後,毅然回國創建清華物理系,培養了一大批優秀的物理學家,他就是葉企孫先生。葉企孫先生的高足幾乎都壟斷了中國近代著名物理學家,他在物理學高等教育上辛勤耕耘了半個多世紀,是高校老師的模範。可是就是這樣一位大師,晚年生活卻是十分悲慘。葉企孫先生一生為教育事業做貢獻,無暇顧及個人終身大事,導致一生未娶,無兒無女。
  • 15歲上清華,23歲登上物理學巔峰,晚年為何淪落到到乞討?
    葉企孫是中國科學宗師,一介泰鬥。一生為祖國培育出許多棟梁之才,比如錢三強、楊振寧等人都出自於他的門下。在上個世紀,他的名字無人不知,無人不曉,是整個中國人的驕傲,可惜上天不公,這樣優秀的人為了一口吃的,晚年竟佝僂著腰,上街乞討,令人唏噓不已。
  • 哈佛博士放棄優厚待遇回國,培養出79名院士,晚年卻淪為乞丐
    然而你可知道,他們都是葉企孫的學生。葉企孫一生為國家培養出的科學院士整整有79名,可以說,中國科學事業的江山有一半是他打下來的。神童葉企孫在父親的嚴格教養下,資質聰穎的葉企孤進步神速,小小年紀便修得了一身儒雅氣質。
  • 曾拒絕美國邀請,一手創辦清華物理系,晚年卻淪為乞丐和學生要飯
    葉企孫一生為國家培養出來的科學院士就有79名,而在兩彈一星的功臣中,有9位就是他的弟子。這麼一個偉大的人本來是受人愛戴,一生衣食無憂,可是在他的晚年時候,卻淪落為了乞丐,成為向自己的學生要飯的人,這究竟是怎麼一回事呢?而葉企孫又是怎樣一個人物呢?
  • 葉企孫創立清華物理系,培養了錢學森、楊振寧,晚年卻要飯度日
    在這些物理大師背後有一個名叫葉企孫的人曾經默默守護著他們。培養79名院士,中國科學事業的基礎,葉企孫是桃李遍天下的師長,更是大師中的大師。 1920年,葉企孫完成了學習旅程進入哈佛大學讀書,正是在那裡,葉企孫迎來了自己事業的高峰。 1921年,葉企孫研究出了用x射線方法重新測定普朗克常數,引起了世界物理學界的廣泛討論。
  • 葉企孫:終身未娶奉獻於教育,培養出79位院士,晚年卻流落街頭
    葉企孫的人生就是如此深受命運的捉弄,即使身為國士無雙的清華教授,卻在晚年流落街頭,淪為乞丐。出生書香門第,少年時代天姿盡顯1898年,在上海的一戶高門大院裡,一聲嬰孩的啼哭讓眾人放下了懸著的心,隨著葉企孫的降生,一家人的開心和喜悅充斥著整座宅子。
  • 他培養了13位「兩彈一星」,79位院士,晚年悽慘以乞討為生
    有這麼一位學者叫葉企孫,當時他十分的有名,是中國科學宗師,教出來的學生在社會各個領域都是優秀的人才,例如:上個世紀23個兩彈元勳,其中就有13個是他的學生,他還培養了79個院士,葉企孫23歲就享譽科學界,是大師中的大師
  • 趙忠堯:中國核物理鼻祖,差點獲得諾貝爾獎,為何一度淪為乞丐?
    由於趙忠堯學業出眾,對學習認真誠懇,當時在東南大學任教的著名物理學家葉企孫教授便將他留作助教,隨後葉企孫教授又帶著工作學習都很出色的趙忠堯一起去了清華大學。1923年,趙忠堯到美國加州理工學院成為了著名物理學家密裡根的學生。1930年,趙忠堯在實驗中首次觀察到正負電子對的湮滅輻射。
  • 葉企孫:錢學森老師,培養了無數科學家,晚年卻在乞討流浪中病死
    ,更是中國物理學界的一代宗師、中國科學史事業的開拓者。由此可見,葉企孫對中國「兩彈一星」事業的貢獻之大。只有科學才能拯救我們的民族」說罷,葉企孫潸然淚下.中國核武器研製的主要奠基人之一王淦昌在晚年時回憶說:直到1964年第一顆原子彈爆炸成功,才徹底明白乃師當年這一番話的苦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