桑葉生物鹼對D-半乳糖誘導氧化損傷模型小鼠腎臟的改善作用

2021-01-19 網易

2020-11-28 09:42:23 來源: 食品科學雜誌

舉報

  正常生理狀況下,機體會產生少量的活性氧自由基(ROS),在抗氧化劑的作用下維持氧代謝平衡,對促進細胞增殖分化、激活轉錄因子、調控某些生理活性物質等具有重要的生理意義。當細胞受到外源性或內源性因素刺激後,使機體氧化劑的生成異常增加,導致內源性抗氧化劑相對不足,進而發生氧化應激。

  

  西南大學食品科學學院,重慶市農產品加工重點實驗室,食品科學與工程國家級實驗教學示範中心的楊忠敏、丁曉雯*等人採用D-半乳糖(D-Gal)誘導小鼠建立氧化損傷模型,通過比較評價各組小鼠腎臟脂質、DNA、蛋白質氧化損傷水平、抗氧化酶及ROS產生相關酶活力指標的變化,探討桑葉生物鹼對氧化應激小鼠腎臟的保護作用及其機制,旨在為桑葉生物鹼相關保健食品的開發提供理論依據,為氧化應激導致腎損傷的預防和治療提供新方向。

  1、造模成功時小鼠血清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水平變化

  造模成功時,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模型對照組中的MDA水平極顯著增加(P<0.01),SOD活力極顯著降低(P<0.01),表明小鼠造模成功。

  2、桑葉生物鹼對D-Gal模型小鼠腎組織蛋白氧化損傷指標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小鼠腎組織中蛋白羰基(PCO)、晚期蛋白氧化產物(AOPP)水平分別增加了70.66%、79.77%(P<0.01),表明模型組小鼠腎臟發生蛋白氧化損傷;與模型組對照組相比,陽性藥物組PCO、AOPP水平分別極顯著減少了38.33%、43.75%(P<0.01);桑葉生物鹼各劑量組可以顯著降低PCO、AOPP水平,其中高劑量組的PCO、AOPP水平分別減少了37.27%、42.71%(P<0.01),且均恢復至正常對照組水平(P>0.05)。

  3、桑葉生物鹼對D-Gal模型小鼠腎組織脂質氧化損傷指標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小鼠腎組織中8-iso-PGF2α質量濃度增加了140.23%(P<0.01),表明模型組小鼠腎臟發生嚴重的脂質氧化損傷;與模型對照組相比,陽性藥物組、桑葉生物鹼高劑量組的8-iso-PGF2α質量濃度分別極顯著減少了54.14%、51.07%(P<0.01)。

  4、桑葉生物鹼對D-Gal模型小鼠腎組織DNA氧化損傷指標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模型對照組小鼠腎組織中8-OH-dG、5-OH-dC質量濃度分別增加了51.46%、27.17%(P<0.01),表明模型組小鼠腎臟發生DNA氧化損傷;與模型組對照組相比,陽性藥物組的8-OH-dG、5-OH-dC質量濃度分別減少33.06%、20.10%(P<0.01);桑葉生物鹼高劑量組的8-OH-dG、5-OH-dC質量濃度分別減少了31.66%、18.91%(P<0.01)。結果顯示,實驗劑量範圍內,桑葉生物鹼對小鼠腎臟組織中8-OH-dG、5-OH-dC質量濃度有明顯下調作用,且劑量桑葉生物鹼可使這2個指標恢復至與正常對照組無顯著差異的水平(P>0.05)。

  5、桑葉生物鹼改善D-Gal模型小鼠腎組織損傷的作用機制

  桑葉生物鹼對D-Gal模型小鼠腎組織SOD、穀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小鼠腎組織中SOD、GSH-Px活力分別降低了48.06%、38.52%(P<0.01),表明模型組小鼠腎臟抗氧化能力減弱;與模型對照組相比,陽性藥物組的SOD、GSH-Px活力分別升高了87.26%、60.89%(P<0.01);桑葉生物鹼高劑量組SOD、GSH-Px活力分別升高了83.74%、59.31%(P<0.01)。

  桑葉生物鹼對D-Gal模型小鼠腎組織還原型煙醯胺腺嘌呤二核苷酸磷酸氧化酶(NOX)、蛋白激酶C(PKC)活力的影響

  與正常對照組相比,模型組小鼠腎組織中NOX、PKC活力分別升高了77.82%、79.96%(P<0.01),表明模型組小鼠腎臟ROS生成量增加;與模型對照組相比,陽性藥物組NOX、PKC活力分別降低了42.77%、42.92%(P<0.01);桑葉生物鹼高劑量組NOX、PKC活力分別降低了41.21%、40.65%(P<0.01)。結果顯示,在實驗劑量範圍內,桑葉生物鹼能抑制小鼠腎臟組織中NOX、PKC活力,且高劑量能使這兩個指標恢復至與正常對照組無顯著差異的水平(P>0.05)。

  討 論

  桑葉生物鹼能有效改善氧化應激導致的腎損傷,其機制可能與升高抗氧化酶和抑制NOX、PKC活力,進而減少機體ROS過量產生有關。該研究結果有助於氧化應激誘導的腎損傷的預防和治療,有助於桑葉生物鹼的綜合開發利用。

  本文《桑葉生物鹼對D-半乳糖誘導氧化損傷模型小鼠腎臟的改善作用》來源於《食品科學》2020年41卷19期 198-203頁,作者:楊忠敏,沈以紅,王祖文,黃先智,丁曉雯。DOI:10.7506/spkx1002-6630-20190816-179。

  近期研究熱點

  修改/編輯:袁藝;責任編輯:張睿梅

  圖片來源於攝圖網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香港中文大學學者發現調控腎臟損傷的新基因
    該研究通過利用腎小管上皮細胞特異性敲除RGMb小鼠(cKO)構建腎臟缺血再灌注(IRI)模型和腎結石模型,揭示了近曲小管細胞程序性壞死在腎臟損傷中的重要作用,同時首次證實 RGMb通過抑制MLKL與細胞膜的結合而發揮保護作用。這一研究發表在2月13日的PNAS雜誌上,文章的第一作者為劉文靜博士(現在雲南大學醫學院任教)和博士研究生陳彬彬;通訊作者為香港中文大學夏銀教授。
  • 氫氣改善運動性氧化損傷研究進展【2020年綜述】
    已有研究發現氫氣可通過選擇性 抗氧化、抗炎、抗凋亡等方式,對氧化應激相關疾病和運動性氧化應激損傷有明顯的防治作用,具有廣闊 的應用價值,有望成為改善運動性氧化應激損傷的理想抗氧化劑。本文從氫氣作用的可能機制、在運動領 域的應用及常用補充方式等方面進行闡述,為後續開展氫氣在運動醫學領域的研究和應用提供參考。
  • 瑞金新知速遞 第157期|李曉主任醫師發現阻斷P-選擇素可改善腎臟缺氧減輕小鼠的狼瘡性腎炎並採用BOLD-MR技術進行評估
    【中文摘要】背景:狼瘡性腎炎是系統性紅斑狼瘡最常見、最嚴重的併發症之一,其預後不良與腎臟缺氧及腎小管間質纖維化有關。細胞粘附分子P-選擇素等在狼瘡性腎炎腎小管間質病變的進展中起著關鍵作用,可介導白細胞滾動、粘附和浸潤,並啟動炎性免疫反應以及局部缺血、缺氧損傷,但其具體作用機制尚不明確。
  • 腎缺血再灌注損傷(RIRI)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2 3%戊巴比妥鈉(80mg/kg)腹腔注射麻醉,小鼠背部去毛,消毒備皮。 3 在背部脊椎旁0.5cm、肋骨下緣0.5cm處剪開皮膚及肌肉,可見到腎臟, 小心分離出兩側腎臟的腎動脈,迅速用動脈夾夾閉兩側腎動脈。 4 缺血45min後鬆開動脈夾,恢復血流,觀察腎臟恢復情況。 5 分兩層縫合開口,待小鼠清醒後,將其放回潔淨籠具後放回飼養室飼養,定期觀察小鼠狀態及死亡情況並做好記錄。
  • 王曉東院士團隊發現生物鹼小分子誘導細胞凋亡的分子機制
    PDE3A主要在心臟、平滑肌、血小板、胃腸道、胰腺、子宮內膜、輸卵管、卵巢和腎臟中表達。PDE3A缺失的小鼠能正常存活,也能排出正常數目的卵細胞,但是卵細胞由於不能完成減數分裂,停留在生發泡期,導致雌性不育。
  • 雷公藤甲素幹預脊髓損傷模型Thy-YFP轉基因小鼠調節自噬及抑制細胞凋亡
    目的:研究雷公藤甲素對Thy-YFP轉基因小鼠脊髓損傷後細胞自噬和細胞凋亡的影響,探討雷公藤甲素對脊髓損傷的保護作用及機制。方法:將60隻Thy-YFP轉基因小鼠隨機分為4組,分別是假手術組、二甲基亞碸組、甲基強的松龍組和雷公藤甲素組。假手術組只進行椎板切除術,不損傷脊髓;其他3組建立脊髓損傷模型。
  • 胡柚黃酮對高脂飲食誘導的肥胖小鼠模型腸道菌群的調節作用
    研究表明,FLS能夠利用其抗氧化和抗炎特性在超重胰島素抵抗大鼠中發揮潛在的肥胖治療作用,並降低血漿脂質濃度,改善高碳水化合物、高脂肪飲食誘導的大鼠心血管功能障礙和肥胖。在FLS發揮作用的機制中,腸道菌群被認為起到核心作用,這不僅是因為一些FLS具有抑菌作用,而且也特異性地促進了部分細菌的增殖。然而,胡柚黃酮與肥胖宿主腸道菌群間的相互作用並不清楚。
  • 易凡團隊揭示腎臟足細胞脂質代謝穩態調控的分子機制
    目前,介導腎臟組織或者細胞區域內脂代謝穩態的調節機制越來越引起重視。值得注意的是,腎臟實質細胞對於脂質蓄積的敏感性不同,在糖尿病腎病中的作用也不同。研究表明,腎小管上皮細胞內脂質蓄積並不能誘導糖尿病腎病的發生。然而,足細胞對脂質蓄積異常敏感,足細胞內脂質的過度蓄積會引起足細胞功能紊亂導致細胞骨架重排、炎症反應等,最終引起足細胞死亡。
  • 王曉東實驗室Nature子刊發文:靶向PDE3A誘導細胞凋亡的吲哚生物鹼...
    博士後艾有為通過全基因組CRISPR-Cas9篩選發現E2誘導的細胞凋亡依賴於PDE3A/SLFN12的表達,並且發現E2通過直接結合PDE3A來誘導PDE3A-SLFN12相互作用。隨後李典鎔、陳潔等揭示PDE3A-SLFN12誘導細胞凋亡的機理(Molecular Cell,2019,1103)。
  • 山楂果膠低聚半乳糖醛酸提取物對中波紫外線輻射HaCaT細胞氧化損傷和光老化的保護作用
    來自河北科技師範學院食品科技學院的劉素穩、吳瞻邑、由璐、常學東*以山楂為原料提取山楂果膠,採用酶法降解,對酶解物半乳糖醛酸進行分離製備,研究山楂果膠低聚半乳糖醛酸的基質金屬蛋白酶-1(MMP-1)抑制活性,並對UVB輻射造成的氧化損傷的保護作用進行研究,對山楂功能食品和山楂皮膚保護產品的進一步開發具有重要意義。
  • PNAS:利用反義寡核苷酸誘導外顯子跳讀有望治療腎臟疾病
    並非所有的Joubert症候群患者都攜帶發生G1890*突變的CEP290基因,其中G1890*突變會導致腎臟遭受損傷。那些出現腎臟疾病的患者可能需要接受腎臟移植或透析。圖片來自PNAS, doi:10.1073/pnas.1809432115。
  • 高脂肪飲食誘導的肥胖小鼠模型中乳酸菌改善與肥胖相關的生物標誌物
    因此,有必要考慮一種新的、更安全的治療方法,改善身體整體新陳代謝的和諧。近日由Yosep Ji發表的一篇名為《高脂肪飲食誘導的肥胖小鼠模型中乳酸菌 CJLS03 改善與肥胖相關的生物標誌物》指出乳酸菌LactobacillussakeiCJLS03 (從韓國泡菜分離)對肥胖相關生物標誌物有影響。
  • 誘導急性脊髓損傷模型大鼠炎症反應信號通路的變化
    背景:前期研究發現採用芒針治療可改善脊髓損傷後的炎症反應,降低高遷移率族蛋白1和促炎性因子的表達,抑制核轉錄因子的活性及神經細胞凋亡的發生。方法:參考國際公認的改良Allen’s造模法製作T9-T10脊髓損傷大鼠模型,分別在造模後6 h,24 h,3 d,7 d獲取大鼠脊髓及尾動脈血液標本並進行BBB評分;ELISA分別檢測脊髓及尾動脈血清中高遷移率族蛋白1的水平,確定脊髓中高遷移率族蛋白1最高點及血清與脊髓中高遷移率族蛋白1含量的變化規律。
  • 【重磅綜述】Nature | 衰老腎臟的免疫學變化
    胸腺退化在物種間是保守的,並且被認為是由多種因素引起的,包括性激素和氧化應激誘導的損傷,儘管確切的機制尚待闡明。胸腺退化是小鼠和人類中幼稚CD4+和幼稚CD8+ T細胞產量逐漸下降的原因,雖然幼稚T細胞在年輕和健康的老年人中的絕對數量相對穩定,但它在小鼠中是降低的,這說明小鼠和人之間可能存在幼稚T細胞維持系統差異的。
  • 調控骨質疏鬆模型小鼠的ERK5蛋白信號通路
    ERK5對於機械刺激、應激反應、氧化應激、高滲環境、細胞因子、炎性因子等均敏感,是維持細胞正常功能較重要的一類蛋白分子,不過目前對其的研究較少。XMD8-92:是一種ERK5的高效特異性抑制劑,可以抑制體外實驗中EGF誘導的ERK5激活,而且在體內實驗中不會導致實驗小鼠的死亡,可以被用於體內實驗。
  • 變態反應性腦脊髓炎(AE)小鼠模型的建模方法
    由於MS標本不易獲取,限制了對該疾病的研究,因此建立相應的動物模型是研究MS病理過程、發病機制的重要途徑。模型誘導EAE組小鼠:將抗原髓鞘少突膠質細胞糖蛋白(MOG35-55)多肽稀釋成300ug/50ul,按1:1加入等量完全弗氏佐劑,並將結核桿菌含量補充至5mg/ml混合,充分乳化後按每隻100ul於小鼠腋窩皮下注射。
  • 杉寶解讀:一種NAD+前體可以改善高脂肪飲食的小鼠健康
    有研究表明,膳食中添加NR(NAD前體)可以防止高脂飲食(HFD)誘導的小鼠肥胖,同時改善肝功能,預防糖尿病神經病變。並且這些NAD前體有助於延長壽命和減少代謝疾病。例如NR通過增加肌肉、肝臟和棕色脂肪組織中的NAD+/NADH比值和循環脂肪酸水平來促進氧化代謝,但是對於高劑量NAM對齧齒動物代謝的影響,特別是在HFD方面,了解較少。
  • 鐵皮石斛多糖對2型糖尿病小鼠降糖降脂的作用
    鐵皮石斛多糖灌胃組小鼠血清肌酐、尿素氮濃度與模型組小鼠相比均顯著降低(P<0.05),且呈現劑量效應。鐵皮石斛多糖高劑量組對2型糖尿病小鼠血清肌酐和尿素氮濃度的降低效果與鹽酸二甲雙胍效果基本一致,表明鐵皮石斛多糖能夠改善糖尿病小鼠的腎臟損傷。  7、鐵皮石斛多糖對小鼠血脂代謝的影響
  • 小鼠腦中色氨酸羥化酶氧化損傷可能與抑鬱症有關
    小鼠腦中色氨酸羥化酶氧化損傷可能與抑鬱症有關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11/26 13:20:19 山東師範大學唐波課題組發現,小鼠腦中過氧化物酶體超氧陰離子自由基介導的色氨酸羥化酶氧化損傷可能與抑鬱症有關
  • 辣椒素受體在心肌缺血/再灌注損傷中保護作用的研究進展|辣椒素...
    Wei等 研究發現,糖尿病大鼠中TRPV1通道和CGRP表達均顯著降低,這可能導致了糖尿病大鼠心肌I/R的進一步損傷。與正常大鼠的心臟相比,Langendorff模型灌注的離體糖尿病大鼠心臟的左心室舒張末期壓、心率降低,冠狀動脈血流減少,而乳酸脫氫酶的釋放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