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科學家:研究顯示消費者腦電波證明星巴克價格」不夠高」
1.8歐元的星巴克咖啡應以2.1歐元或2.4歐元價格出售 德國神經生物學家、營銷專家凱-馬庫斯·穆勒(Kai-Markus Müller)正研究一種通過測量腦電波測試商品價格的方法此舉引發爭論,一些營銷評論家認為這種定價方式令人震驚,但其他人認為該定價可能令產品更成功。穆勒曾經所在諮詢公司專門幫助公司為其產品制定合適價格,但當他意識到傳統市場研究無法正確評估價格後,他辭去了工作。他開始研究深埋人大腦中的「神經元機制」。實際上,在人類大腦灰物質中心處有個功能區,這裡有最簡單規則。比如咖啡與蛋糕很搭配,而咖啡與芥末則會觸發警報。
-
研究顯示:素食者骨折風險更高
據英國《泰晤士報》11月23日報導,一項研究顯示,相比吃肉和魚的人,放棄所有源於動物的食物的純素食主義者更容易骨折。牛津大學研究人員的發現引發了對近來素食主義日益受歡迎將導致健康問題的擔憂,除非素食主義者們安排好自己的飲食。
-
BMC Medicine :30多萬人研究顯示,只喝酒不吃菜死亡風險更高!
近日,發表在BMC Medicine雜誌的一項研究,研究人員收集了英國生物銀行(UK Biobank)資料庫中2006年-2010年間22個不同評估中心的在這項研究中,研究人員將酒分為5大類,紅酒,啤酒/蘋果酒,烈酒,白葡萄酒/加氣酒/香檳和混合酒。飲酒頻率分為三類:每天,每周3-4次和每周1-2次。同時,將飲酒量定義為每周不超過14單位(112克)。研究結果顯示, 47.8%的參與者平均每周飲酒量為1-14個單位。
-
新研究顯示過量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與更高的心臟代謝風險有關
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質疑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是否能提供足夠的好處來抵消潛在的風險。 在大多數情況下,最近的各種研究表明高蛋白食品可能會影響心臟和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例如,一項關於動物模型的研究今日醫學新聞上周報導的研究發現,蛋白質含量高的飲食可能是直接負責心血管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
-
土星光環是何時形成的?研究稱可能形成於恐龍時代
北京時間1月21日消息,土星的光環是這顆氣態巨行星最顯眼的特徵,但它究竟是什麼時候開始形成的?一項最新研究認為,土星光環的年齡可能和恐龍的時代差不多,甚至有可能其產生的時間要比恐龍時代更晚。關於土星光環的年齡問題在學術界一直充滿爭議。
-
網紅食物奇亞籽走紅 專家:別迷信「完美食物」
原標題:又一網紅食物奇亞籽走紅 專家:別迷信「完美食物」 飲食均衡才是關鍵 牛油果、車釐子、藜麥……一大批新興食物以高調的價格進入消費者視野,在網紅、博主的推文中它們有著健康、營養、減重、降壓等功效,有的還帶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推薦的「光環」,成為消費升級、
-
「微特稿·健康與養生」研究顯示愛吃素或源於基因變異
英國牛津大學一項最新研究顯示,愛吃素或許與基因變異有關。 牛津大學研究人員從英國生物醫學庫中選取5642名素食者和超過36萬名喜歡吃肉者的相關信息,分析後發現VRK2基因附近rs10189138位點的基因變異與人愛吃素存在「顯著關聯」。
-
研究表明肉類食物與慢性疾病的聯繫可能是胺基酸導致
美國最近的一項研究再次表明,食用動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的成年人患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更高。作者建議以植物性蛋白質飲食來減少這些風險。重要的是,這項研究首次調查了高硫胺基酸飲食對我們健康的影響。這些物質存在於許多食物中,但通常在雞蛋、魚、紅肉和雞肉中含量很高。
-
又一網紅食物奇亞籽走紅 專家:別迷信「完美食物」 飲食均衡才是關鍵
牛油果、車釐子、藜麥……一大批新興食物以高調的價格進入消費者視野,在網紅、博主的推文中它們有著健康、營養、減重、降壓等功效,有的還帶著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推薦的「光環」,成為消費升級、經濟自由的標籤。最近,奇亞籽又加入其中,作為被國外官方推薦的「Super Food」(完美食物),在消費者「密密麻麻,密集恐懼症要犯了」的感嘆中,奇亞籽成為新一代「網紅食品」。但專家指出,對於大部分普通消費者而言,沒有必要盲目跟風「Super Food」,食物均衡才是健康飲食的關鍵。
-
澳大利亞研究:鯨魚噴出水柱成分或可顯示健康狀況
新華社雪梨8月9日電(記者陳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收集並分析了遷徙途中的鯨魚噴出的水柱,發現從中檢出的呼吸道微生物群狀況是反映鯨魚健康狀況的一個潛在指標。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
-
澳大利亞研究:鯨魚噴出水柱成分或可顯示健康狀況
新華社雪梨8月9日電(記者陳宇)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大學近日發布公報說,該校研究人員收集並分析了遷徙途中的鯨魚噴出的水柱,發現從中檢出的呼吸道微生物群狀況是反映鯨魚健康狀況的一個潛在指標。相關論文已發表在英國《科學報告》雜誌上。
-
價格不菲的藏紅花,女性經常吃身體健康會改善嗎?用研究說話
說起藏紅花,想必女性朋友們多多少少知道一點,在各大商家以及養生網站中都可能宣傳過它,傳言吃藏紅花粉或用藏紅花泡水喝,具有美容養顏、穩定血脂血糖血壓、保護腎臟、抗癌等多重功效。傳統中醫上還認為,藏紅花是一個藥材,具有悠久的歷史。功能主治活血化瘀、胸悶氣短、風寒、精神恍惚等症狀。
-
研究稱吸菸者在交通事故中死亡概率更高
日本一項長達20年的隨訪研究顯示,一天吸菸20根以上的男性菸民死於交通事故的概率是不吸菸男性的1.54倍。日本《道路交通法》禁止開車時使用手機,但是對可能引起同樣危險狀況的開車時吸菸卻沒有限制。此前有研究顯示,吸菸會增加菸民死於癌症及循環系統疾病的風險,但是有關交通事故死亡和吸菸之間關聯的研究並不多。
-
科學家呼籲科學飲食以求環保健康,研究稱成本太高十幾億人吃不起
據路透社11月7日報導,一項新的研究發現,一些科學家所提倡的科學健康環保的飲食方式,即「全球標準飲食」,如今被認為成本過高,即便真的推廣,全球有超過20%的人吃不起。一些科學家希望到2050年,通過「通用食物」可以養活100億人口,同時減少與飲食有關的疾病和生態破壞。這份膳食計劃呼籲全世界的消費者將水果、蔬菜和堅果的消費量增加一倍,同時大大減少目前西方社會飲食中佔主導地位的肉類和糖類。
-
新加坡研究顯示矮個子的人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
據外媒BGR報導,一項新研究發現,由於飛沫的下行軌跡,矮個子感染新冠病毒的風險更高。這項研究最近發表在同行評審的《流體物理學》雜誌上。新加坡研究人員進行的一項新的物理學模擬證明了這一點,並顯示,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矮個子比高個子更容易感染新冠病毒。
-
Food Chem:天然添加劑能夠保持食物的健康
2019年1月6日 訊 /生物谷BIOON/ --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表示,穀物麩中的天然抗氧化劑可以更長時間地保存食物,並取代食品工業目前使用的合成抗氧化劑。賓夕法尼亞州立大學的研究人員研究了一類叫做烷基間苯二酚(AR)的化合物。
-
研究發現羊肉等食物能保護人們的認知能力
英國的一項新研究顯示,某些食物可以對人們的大腦產生一些顯著的影響,能保護人們的認知能力。這些食物包括羊肉和紅酒等令人驚訝的東西,被發現與以後的認知能力更強有關。研究還表明,鹽對大腦並不像有些人認為的那樣有害,除非一個人已經有患老年痴呆症的風險。
-
消費者接受理論的移動商務成功因素研究
該模型得到了很多實際應用的驗證和支持,學者們主要從以下三個方面對該模型進行延伸:從相關模型中引進因素,增加或者引進其他的關於信念的因素,驗證感知有用性和感知易用性的前導因素。 二、B2C移動商務的消費者接受模型 近年來,在研究移動商務的消費者接受問題上,學者們大多是在運用前面相關的接受理論基礎上提出研究模型的。
-
最新研究顯示蘑菇可能含有大量抗氧化物質
據外媒報導,當談及健康問題時估計沒多少人知道麥角硫因(ergothioneine)、穀胱甘肽(glutathione)這些複雜的專有名詞,但一些科學家們相信這些抗氧化劑在對抗衰老及相關疾病中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
只要吃菜就健康?研究提醒:有些吃法越吃越不健康
圖片轉自Pixabay相比歐美國家,亞洲國家的飲食結構中植物飲食佔的比重可能較多,但是近年來也逐漸偏向了更多的食用精緻穀物,含糖果汁飲料,且中國和韓國的部分傳統飲食中含有很多醃製蔬菜,這些食物雖然也屬於植物性飲食,但並不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