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表明肉類食物與慢性疾病的聯繫可能是胺基酸導致

2020-11-29 生物谷

2020年2月27日訊 /

生物谷

BIOON /--植物性飲食最近在媒體上很流行,研究表明,吃素或純素食不僅對環境有好處,對我們的健康也有好處。富含肉類的飲食與一系列健康問題有關,從心臟病、

中風

到二型

糖尿病

和一些癌症。研究還發現,經常吃肉的人壽命較短。


美國最近的一項研究再次表明,食用動物蛋白含量高的食物的成年人患各種慢性疾病的風險更高。作者建議以植物性蛋白質飲食來減少這些風險。


重要的是,這項研究首次調查了高硫胺基酸飲食對我們健康的影響。這些物質存在於許多食物中,但通常在雞蛋、魚、紅肉和雞肉中含量很高。當以推薦的水平攝入時,硫胺基酸在我們的身體中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它們有助於我們的新陳代謝,保護細胞不受損害,製造蛋白質,調節荷爾蒙和神經遞質,還有助於保持我們的肝臟健康。

圖片來源:Natalia Lisovskaya


但是吃太多含硫胺基酸高的食物會對健康產生很多負面影響。它們與心臟病、

中風

糖尿病

和非酒精性脂肪肝的高風險有關。如果你攝入了兩種特殊類型的含硫胺基酸,半胱氨酸和蛋氨酸,你就會面臨更大的風險,這兩種胺基酸都存在於高蛋白食物中。它們被認為是最具毒性的胺基酸,儘管我們的身體需要這兩種胺基酸。


蛋白質與心臟健康


一般來說,建議成年人每天每公斤體重只攝入15毫克的硫胺基酸。但有證據表明,大多數老年人的飲食超出了這些建議。


美國研究人員對11576名成年人進行了長達6年的大樣本研究。為了更好地了解含硫胺基酸的影響,作者排除了低水平攝入的人,以及可能因為健康併發症而減少肉類或蛋類攝入的人。研究人員測量了參與者的飲食、膽固醇、胰島素和血糖水平。


值得注意的是,參與者是從1988年到1994年招募的。從那時起,飲食模式和習慣可能發生了改變。但是,研究人員特別關注這段時間的原因是,他們從1994年以後停止收集硫胺基酸攝入信息的營養調查中獲取數據。


研究人員發現,參與者的平均攝入量是建議攝入量的2.5倍。在控制了儘可能多的變量,如體重、種族和性別,他們發現在這些胺基酸高的飲食,尤其是半胱氨酸和蛋氨酸,與高膽固醇、胰島素抵抗和高血糖相關,這些都會導致代謝疾病的疾病,如心臟病、

中風

糖尿病

和非酒精脂肪肝。


有趣的是,不管一個人攝入了多少蛋白質,這些結果都是正確的。這表明,健康風險可能不僅與蛋白質攝入有關,還與一個人攝入的含硫胺基酸的數量和比例有關。因為動物產品通常含有較高水平的這些胺基酸,研究人員建議,以植物蛋白為基礎的飲食可能是保持硫胺基酸攝入量接近推薦水平的最佳方法。


研究還表明,攝入最低水平的硫胺基酸(每天15kg-24kg)的參與者的膽固醇、葡萄糖和胰島素水平明顯較低,心臟代謝疾病的整體風險也較低。

圖片來源:https://cn.bing.com/


這些發現強調了硫胺基酸在發展主要慢性疾病中的重要性。它也支持了這樣一個理論:為了長期的健康,硫胺基酸的攝入量應該接近於最低要求--並且遠低於目前在這項研究中大多數成年人的攝入量。


這表明,減少這些胺基酸的攝入可能在一定程度上解釋了以植物為主的飲食所觀察到的一些健康益處。因此,用植物蛋白替代動物性蛋白可能是一個有益健康的舉措。


研究表明,營養是降低慢性疾病和過早死亡風險的主要組成部分。含硫胺基酸在肉類中比在蔬菜中更普遍,所以轉向以植物為基礎的蛋白質來源,如全穀物、豆類、扁豆、堅果和種子,並每天食用推薦的含硫胺基酸,可以降低你將來患心臟病或

糖尿病

的可能性。(生物谷Bioon.com)


參考資料:




相關焦點

  • 新研究顯示過量攝入富含蛋白質的食物-與更高的心臟代謝風險有關
    然而,越來越多的研究人員開始質疑富含蛋白質的食物是否能提供足夠的好處來抵消潛在的風險。 在大多數情況下,最近的各種研究表明高蛋白食品可能會影響心臟和心血管系統的健康。 例如,一項關於動物模型的研究今日醫學新聞上周報導的研究發現,蛋白質含量高的飲食可能是直接負責心血管疾病,如動脈粥樣硬化。
  • 胺基酸的功效與作用 哪些食物富含胺基酸
    胺基酸是一種營養元素,我們人體需要胺基酸來保證機體的正常運轉,那麼關於胺基酸這種物質你了解多少呢?胺基酸的功效與作用都有哪些?它對人體健康有哪些益處呢?一起來了解下。,而蛋白質的形成又離不開胺基酸,胺基酸是蛋白質重要組分,有了足夠的胺基酸種類,才能合成人體所需的某些蛋白質類。
  • 瓜氨酸(胺基酸家族•非蛋白質胺基酸)
    已知有很多食物包含瓜氨酸,下面分別介紹其中幾種。西瓜瓤吃西瓜或喝濃縮西瓜汁都可以獲得大量瓜氨酸。美國農業部科學家進行的一項研究發現,喝西瓜汁可以增加血液中的精氨酸水平,這是身體加工處理瓜氨酸產生的副產品。研究人員還認為,精氨酸有治療高血壓,高血糖,以及鐮狀細胞性貧血血管併發症的作用。
  • 哪種胺基酸對增肌的效果最好?
    人體內的蛋白質是由20種胺基酸所構成,其中9種為必需胺基酸(EAAs),11種為非必需胺基酸(NEAAs)。由於EAAs不能由身體自身生產,所以我們必須通過食物獲得。一般來說,大多數動物性食物來源的蛋白質,都含有適量的所有必需胺基酸(EAAs),這些也被稱為完整蛋白質;而植物性來源的食物通常會缺少一種或多種必需胺基酸,進而產生出不完整的蛋白質。
  • 腎友控磷,選擇肉類參考這個排行榜
    研究表明,高磷血症與慢性腎臟病患者的不良結局密切相關,比如:血磷>4.3mg/dl(1.39mmol/L),發生尿毒症的可能增加188%。血磷每升高1mg/dl(0.323mmol/L),死亡風險增加18%,心血管疾病死亡風險增加10%。高血鈣、高血磷是導致腎病患者血管鈣化、心血管疾病發生的主要危險因素,輕者導致皮膚瘙癢難耐,重者造成腎衰竭及死亡風險增加。
  • 生命之根 健康之本 胺基酸
    1806年法國科學家路易斯·奧克林和皮埃爾·羅比克在食物中分離出一種複合物  天冬氨酸胺,成為了人類探索生命之路上的一座重要裡程碑
  • 血脂高吃什麼好 這六種食物能夠降血脂
    2、穀類是每日飲食的基礎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我國很多大城市已經出現動物性食物的消費量超過穀類消費量的傾向,對脂肪肝及其他一些慢性病的預防極為不利。因此,要大力提倡發揚以「穀類為主」的中國膳食的良好傳統,避免「肉類為主」西方膳食的弊端。而在穀類食物中,應提倡選用部分粗雜糧。
  • 《消費者研究》雜誌:研究顯示價格更高的食物可能從「健康光環」中...
    營養學研究人員認為存在「健康光環」這一說法,即很多被視為「健康膳食」的食物,它們的營養價值往往被過譽。典型例子就是沙拉,諸如長葉萵苣,球心菜這種水分含量為 95%~96% 的蔬菜,它們能提供的營養少得可憐。這種光環同樣體現於相對高昂的價格中,消費者往往傾向於認為,越是健康的食物,價格就越昂貴,反之亦然。
  • 高度加工肉類+澱粉類食物+點心的飲食組合方式會顯著增加痴呆症...
    2020年4月24日 訊 /生物谷BIOON/ --大量研究表明,諸如富含綠葉蔬菜、堅果、全穀物和魚類等飲食方式能有效降低機體患痴呆症的風險,大多數研究都重點關注飲食的數量和頻率對機體健康的影響;然而,我們所攝入的食物及其不同食物的組合方式或許與機體痴呆症的發病風險直接相關;近日,一篇刊登在國際雜誌Neurology
  • 金星上發現最簡單的胺基酸-甘氨酸 可能表明金星上存在著生命
    金星上發現最簡單的胺基酸-甘氨酸 可能表明金星上存在著生命(Credit: Shutterstock)(神秘的地球uux.cn報導)據俄羅斯衛星網:科學家們在金星上發現了最簡單的胺基酸 - 甘氨酸,這可能表明金星上存在著生命。
  • 加工肉類=結直腸癌?
    2015年,WHO將加工肉類列為一類致癌物,並引用了足夠證據證明加工肉類會導致人類發生癌症。現在,一項新研究對這種籠統的分類提出挑戰,該研究發現加工肉導致癌症的強度因是否含有亞硝酸鹽而不同,並不是所有的加工肉都等同於不健康。
  • 肉類生產仍將是全球一大溫室氣體來源 「清潔肉類」能否拯救地球...
    但全球肉類的消費量,卻可能在2050年比近年來增加76%。總部位於倫敦的皇家國際事務研究所的一份報告《氣候變化與飲食》(Changing Climate,Changing Diets》顯示,改變氣候、改變飲食習慣表明了肉類生產帶來的威脅。2010年在坎昆舉行的聯合國氣候變化會議上,與會國一致認為,允許全球氣溫上升超過工業化前水平2℃。
  • 我國雞蛋、牛奶過敏率最高 生活中的食物過敏原要注意
    來自醫學、營養學、食品科學領域的專家向在京的部分媒體及廣大觀眾分享了關於食物過敏原研究的最新進展。食物過敏即食物變態反應,是指食物進入人體後,機體對之產生異常免疫反應,導致機體生理功能的紊亂和/或組織損傷,進而引發一系列臨床症狀。常見的食物過敏原有:牛奶、雞蛋、花生、大豆、小麥、堅果、魚、蝦、蟹、貝類等。嬰兒及兒童胃腸道屏障作用差、某些消化酶活性低、胃酸度低、免疫系統發育不成熟,因此食物過敏患病率比成年人高。對於明確致敏食物變應原的患者應禁食該種食物及含該種食物成分的一切食品。
  • 國外研究發現 新冠病毒在冷藏和冷凍的魚類和肉類中可存活三周以上
    據福克斯新聞24日報導,新加坡和愛爾蘭的研究人員上周發表的一項新的研究結果表明,新冠病毒在冷藏和冷凍的魚類和肉類中可以存活三周以上。這或許給紐西蘭等部分國家再次爆發疫情找到一種合理的解釋。研究人員發現,這些作為試驗樣本的食物三周後仍被新冠病毒汙染。不管是在冷藏溫度4°C的環境下,還是在冷凍溫度零下20°C的環境下,試驗樣本中存在的具有傳染性的新冠病毒的數量都沒有減少。存在食品傳播病毒引發疫情的可能這項研究結果被發表在生物學預印網站bioRxiv上,未經同行評審認證。
  • 未來食物: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的6種特別食物
    但是,如果讓我們去想像未來的食物,是不是也可能會出現一些讓我們感到陌生和奇怪的食物呢?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因為如今世界人口正在不斷增長,而我們正在尋找具有可持續的食物來源。所以,讓我們幻想一下,在三十年後,甚至五十年後,這個星球上可能會出現什麼食物吧。今天,小編就要和你談談,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的6種特別食物。
  • 未來食物: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的6種特別食物
    但是,如果讓我們去想像未來的食物,是不是也可能會出現一些讓我們感到陌生和奇怪的食物呢?這種情況是很有可能發生的,因為如今世界人口正在不斷增長,而我們正在尋找具有可持續的食物來源。所以,讓我們幻想一下,在三十年後,甚至五十年後,這個星球上可能會出現什麼食物吧。今天,小編就要和你談談,隨著人類的發展,未來人類社會可能出現的6種特別食物。
  • 研究表明:血清素缺失導致憤怒難被抑制
    本文導讀:人們常用「憤怒得失去理智」來形容一個人發怒的樣子,其實這時並不一定是其大腦中沒有理智,而可能是大腦中負責理智的部分缺乏一種信號物質——血清素的幫助,因此難以控制與憤怒相關的大腦部位活動。
  • 抗抑鬱食物除了水果和穀物類,沒想到這些肉類也可以改善抑鬱情緒
    這句話有兩層意思,其一它告訴你要養成良好健康的養生習慣,多吃健康食品,生病的可能就會大幅減少。其二並不是說食療一定比藥療好,如果已經生病了,還是先要用藥醫,再用食物來養,食療主要是起到平衡機體功能的作用。 這再次充分說明了食療的重要性。
  • 胺基酸種類大科普~
    苯丙氨酸屬於一類在許多食物中發現的胺基酸,用來產生蛋白質和其他重要分子。已被研究用於治療多種疾病。包括皮膚病,抑鬱症和疼痛。更重要的是,苯丙氨酸對於其他分子的產生至關重要,包括:這些分子的正常功能問題可能會對健康產生負面影響。·缺乏苯丙氨酸會有什麼後果?苯丙氨酸攝入過少會導致乏力、情緒低迷、記憶力減退。·富含苯丙氨酸的食物有什麼?
  • 自然:到2050年海洋食物產量將大增,成肉類供應重要組成
    最新研究顯示,營養豐富且環境危害性較小的海洋食物將成為未來食物供應的重要部分。當地時間8月19日,《自然》發表的一項研究預計,到2050年,全球海洋食物年產量或增加2100萬噸至4400萬噸,較當前產量增長36%-74%,相當於到那時候養活98億人口所需肉類總增量的12%-25%。論文提到,用地擴張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糧食供應,但可能加劇氣候變化和生物多樣性的減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