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潛艇鋼材究竟多難造?全球俄俄羅斯世界第一,我國超級鋼材問世

2020-11-26 騰訊網

核潛艇相比常規的潛艇,動力系統顯然先進很多,在其外部建造的鋼材上面也是有一些差異的。雖然這樣的差異看上去並沒有明顯之處,但是能建造核潛艇的鋼材的國家卻很少,而且核潛艇的鋼材生產是建造核潛艇工作當中的困難部分。目前國際上除了西方那幾個軍事強國,再加上中日,澳大利亞和印度以及韓國這些國家也都實現了潛艇高強度鋼材的自行生產。

早在2016年,澳大利亞打算引進新型潛艇,雖然澳方最後決定採購12艘法國研製的潛艇,但是這一批潛艇的製造地點是在阿德雷德,也就是說,澳大利亞打算將自己生產的潛艇鋼材用在將要引進的潛艇上面。此外,瑞典鋼鐵公司也是可以建造核潛艇鋼材的,之前出口澳洲的柯林斯潛艇,正是採用的該公司所生產的1300M帕的結構化鋼板,因此,這家公司所生產的抗拉伸合金鋼可以滿足建造新型潛艇的需要。

另外讓人驚訝的是,印度國防部也表示,在之前印度自建的核潛艇外殼當中所採用的鋼材就是印度國內實驗室所提供的材料,這種合金鋼板平均厚度大約是25毫米左右,可以支撐400米的潛水深度,因此非常堅固,據稱,這種材料和俄羅斯阿庫拉級攻擊核潛艇的材料性能相當。此外,韓國也已經開啟了3000噸級常規潛艇建造計劃,以後打算的核潛艇的建造項目,韓國也表示自產的特種合金鋼板派得上用場。

而在掌握核潛艇建造技術的國家當中,我國也算排得上號的。以當前的094核潛艇為例,對比美俄的同類核潛艇,094核潛艇卻有一個高聳的龜背。雖然在當初建造的時候考慮了巨浪2飛彈的空間,但是真正的問題在於潛艇的空間有限,換句話說,就是建造材料造成的。在最初建造094核潛艇的時候,我國生產的高屈服合金鋼板材料不佳,無法比上美俄的水平。直到在超大型卷板技術突破之下,我國才能夠生產高屈服強度的合金鋼材。

屈服強度是潛艇合金鋼材一個最重要的性能,只有高屈服鋼材才能夠適應水下巨大的壓力。對於核潛艇來說,其工作環境一般在水下200米以下的深度。如果沒有耐壓殼支撐壓力,早就被壓扁了。這種耐壓殼需要500M帕以上的屈服強度特種合金鋼。而只有這種鋼材運用到核潛艇上面,才能夠縮小目前核潛艇的龜背體積。因此,我國的095核潛艇以及後面的096,必然會在龜背上面大幅度縮小,而且新的巨浪3飛彈也做過一定的改進,這樣可以節省更多的空間。如此一來,我們的核潛艇也能夠追上美俄的水平。

目前能夠生產高強度合金鋼的國家,以俄羅斯的技術最為先進,由於雄厚的冶金工業技術,俄羅斯能夠生產屈服強度達到1100M帕以上的艦艇鋼材。而美軍的核潛艇目前多是採用的hy100系列銅基合金鋼,屈服強度690M帕的水平,只有哥倫比亞級才用到了1100M帕左右的新型鋼。

自從一五計劃開始,我國就在進行高強度艦艇鋼材的研製,在第二代921系列鋼材中屈服強度就已經達到590M帕,而如今生產的艦艇鋼材,最高屈服度也實現了1000兆帕級。至於當前研製的2200M帕的超級鋼材,由於含碳量低,所以目前暫不能用於潛艇的建造材料。

相關焦點

  • 全球僅6個國家擁有,「航母殺手」核潛艇到底有多難造?
    核潛艇可以不依靠任何空氣,常年潛伏在海底,可以發射高精度地飛彈和魚雷攻擊目標,推動力還極強,它就是號稱航母殺手地核潛艇。那麼要製造如此強大地核潛艇到底有多難呢?核潛艇是潛艇中地一種類型,主要以核反應堆為動力。因為這種核潛艇地生產與操作成本只有一個國家或政府才能負擔得起,所以基本都是軍用核潛艇。
  • 各國核潛艇航速對比:美國39節,俄羅斯46節,我國是多少?
    這無疑給世界各國造潛艇,尤其是造先進的核潛艇,提供了巨大的技術難關。所以現在全球也就只有6個國家有著核潛艇。而要衡量一艘核潛艇是否先進,除了下潛深度和隱蔽性外,航速也是一個很重要的標準。現在,就讓我們來對比一下中美俄三國核潛艇的航速吧。
  • 中美俄核潛艇航速是多少?美國40節,俄羅斯48節,我國是多少?
    就目前而言,在核潛艇領域發展最快的要數中美俄了,那麼你知道中美俄核潛艇的速度是多少嗎?今天小編就給大家聊聊這個有意思的話題!一般來說,潛艇的速度通常保持在十幾節左右,如果換算成海裡的話大約20海裡左右。在實際的航行中,要高於這個速度,作戰中戰場因素以及士兵心裡因素,都會影響潛艇的航行速度。
  • 航母甲板特種鋼材,全球僅三個國家能造,中國突破封鎖成功造出
    遼寧艦是中國海軍的第一艘航母,也是中國歷史上服役的首艘航母。然而,遼寧艦在服役的背後,卻有著很多不為人知的辛酸往事。21世紀初「瓦良格」號被中國引進時,航母鏽跡斑斑艦上設備幾乎已經拆除。擱置了3年之後,中國正式啟動了對「瓦良格」號的修復工作。擺在人們眼前的問題異常嚴峻,修復航母甲板的特種鋼材球扁鋼國內無法造出。
  • 全球五款潛深最大的潛艇:俄羅斯奧斯卡級位於榜首,我國093A上榜
    考慮到核潛艇技術不斷提升的情況下,美國媒體在近期作出了一份關於全球各國海軍核潛艇的潛深排名,當然這份排名也僅僅是根據各國海軍公布的數據資料和自己分析評估得來,僅僅只能當做參考。5.093A攻擊型核潛艇作為我國目前現役的093攻擊型核潛艇的改進型號,093A攻擊型核潛艇可以說從閱兵式開始的時候受到了外界高度關注。
  • 鋼材匱乏的年代,我國造出世界最大水泥船,僅航行一次就慘遭遺棄
    目前,我國建造船舶的技術已經在全球範圍內赫赫有名,除了成功打造出國產航母外,我國還建造了大型破冰船和各種艦船,每年還會有很多國家來尋求合作。但在上世紀60年代鋼材匱乏的時候,我們也走了不少彎路,造了一艘當時中國乃至世界最大的水泥船,僅僅航行了一次就慘遭遺棄,這是吉田號。新中國成立後,百廢待興。在中央的領導下,各行各業迅速發展,各類產業百花齊放,一個個高樓拔地而起,各項基礎設施逐漸上馬。這個時期,人們對鋼材的需求越來越大,甚至出現了鋼鐵「千金難求」的局面。
  • 中國核潛艇最深能潛多少米?曾下潛230米發生變形
    中國核潛艇到底最深能潛多少米呢?這個問題長期已來一直困擾著西方軍事觀察者,由於核潛艇的最大潛深能力直接關係到潛艇的作戰性能,世界各國包括中國在內都對自己核潛艇的潛深數據進行了保密措施,這些措施包括故意模糊具體數值、甚至包括釋放虛假信息來迷惑對手。
  • 超級木材問世!硬過合金,可擋子彈!未來有望替代鋼材!
    或許有一天人們會坐在用超級材料製作成的家具上,居住在用這種新緻密木材建設的房屋,駕駛實惠可負擔汽車,取代目前昂貴鋼材和鈦合金製成的汽車。文章稱,科學家發明一種超級木材,比一般木材強度增加12倍,並且更便宜、輕巧,擁有更多再生用途,可以取代鋼材。這種堅固材料可以阻擋子彈,也可用在汽車、飛機、大樓、甚至防彈衣上。新研究由美國馬裡蘭大學華裔科學家胡良兵(Liangbing Hu)教授擔任首席研究員。         胡良兵在研究報告表示,新木材材料將成為鋼材、甚至鈦合金的競爭對手,非常堅固耐用。
  • 美俄航母特種鋼材屈服度795兆帕,中國數據很令人意外
    航空母艦是我們盼望了整整一個世紀的國之重器,現在我們中國擁有的遼寧艦、山東艦,在未來我國還將擁有更多航母,會真正躋身到航母強國中。很多網友對於航空母艦有著不少的疑問,有人想著航空母艦不就是大一些的船隻上面能跑起飛機嗎?
  • 世界第一的鋼鐵製造大國,為什麼在特種鋼方面長期依賴進口?
    那麼,我國現在的高鐵產業究竟發展得怎樣了?特種鋼產業又到了什麼水平呢?1949年,中國的鋼產量為16萬噸,僅佔全球鋼鐵產量的0.2%;1979年,中國的鋼產量為3400萬噸,在全球佔比為9%;2009年,中國的年鋼產量為5噸,全球佔比為38%,年產量躍居全球第一;到了2019年,中國的粗鋼總產量為13.4億噸,全球佔比達53.31%,也就是說除中國外所有國家的產鋼量加起來也沒有中國多,這是一個非常傲人的數據。
  • 全球核潛艇最大下潛深度:俄1250米,美國600米,我國是多少?
    航母是在水面,龐大的體積和排水噸位都較為直觀,而核潛艇作為潛伏在水底的「隱形殺手」,似乎有著更多的機密,普通人也根本無法了解它的主要結構。即便如此,我們也知道核潛艇的評判標準是靜音水平和潛水深度。今天我們來比一比世界各國核潛艇的最大下潛深度,就以中美俄三個核潛艇大國為例。
  • 造核動力航母有多難?核潛艇只有五國能造,核航母門檻更高
    目前,全球部署著大中型航空母艦的國家達到兩位數,但裝備核動力航母的國家卻屈指可數,美國部署著全球13艘核動力航母中的12艘,全部超10萬噸超級航母,而法國則裝備唯一一艘4萬噸戴高樂號核航母。
  • 我國鋼材產品質量現狀及存在的問題
    日前,在談到我國鋼材的質量情況時,中國金屬學會名譽理事長、中國工程院院士翁宇慶表示,「我們亟待在成本基本不增加的條件下大幅度提高鋼材品質,實現減量化發展。」 鋼材消費與GDP相關性減弱 在比較了我國鋼材表觀消費量與國內生產總值的變化之後,翁宇慶表示,我國鋼材的供需狀況已進入轉變期。
  • 美俄:中國20年都造不出航母鋼材,話說太早註定慘敗被打臉
    當初美俄成功建造出了好幾艘航母,掌握了航母鋼材的建造技術,並且表示給我們20年我們都造不出來,事實證明美俄註定慘敗,要被打臉。    大家對鋼材都不陌生,在很多地方我們都會用到它,也算是生活裡比較常見一種材料,但是航母上的鋼材則是完全不一樣,這是非常特別的一種鋼材。
  • 中美俄核潛艇航速分別是多少?美39節,俄46節,我國呢?
    而核潛艇作為三位一體核打擊的主要成員,它所帶來的威懾力可不比海洋重器航母小,一旦它潛入海裡,就會對海上的軍艦構成致命的威脅。核潛艇因為是水下作戰,自然是下潛越深越不容易偵查,而帶來的威懾力也會更大。不過在海水阻力和壓強的作用下,核潛艇在水下可以說是寸步難行,考慮到核潛艇的綜合性能,對於它在水下運行的速度,其實各國也有著針對性的研究。
  • 中國生產出了可以承受2200兆帕壓力的鋼材 令人興奮
    中國的潛艇長期以來缺少特種鋼材,而且無法從國外買進相關的技術。這種剛才就是給潛艇做外殼用的。 中國已經奮發圖強,生產出了可以承受2200兆帕壓力的鋼材。有了這款鋼材,中國造的潛艇,下潛深度將增強。目前很多國家對於自己的下潛數據是非常保密的。因為所謂知己知彼則百戰不殆。
  • 中國成功研製超級鋼,屈服強度突破歷史,或將用於製造航母
    通常來說,性能越高的核潛艇對於各種材料的要求都是更加嚴苛,鋼材尤其受考驗。鋼材越好,越有利於打造出色的潛艇。因為在航行中,航母需要經歷很多考驗,比如戰機起落的衝擊力,面對大型武器的摧毀性爆炸要有一定的防禦力,以及高溫燃油可能造成腐蝕侵害。所以特種鋼材是建造優秀航母的基礎。
  • 美國華裔科學家發明「超級木材」 可取代鋼材
    美國華裔科學家發明「超級木材」 可取代鋼材
  • 中美俄核潛艇各有多少?美國71艘,俄羅斯37艘,我國令人欣慰!
    世界上第一艘核潛艇來自美國的1954年的"鸚鵡螺"號,這艘核潛艇向世界展示了它比常規的潛艇擁有更好的隱蔽性、靈活性,並且它的打擊範圍、航行速度也令當時世界震驚,因此這第一艘核潛艇也極大促進了當時很多國家為發展核潛艇砸巨資、培養核潛艇方面的人才,不過儘管很多國家的起步並不晚,但結果理想的並不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