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製造醫藥牛股的行業

2020-11-28 和訊

    本文首發於微信公眾號:凱恩斯。文章內容屬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和訊網立場。投資者據此操作,風險請自擔。

  上市IPO之前,我們就在指出了華大基因是高大上,果然被遊資爆炒,成為今年新股漲幅最大的股票。幹到了170 被特停。那麼還有哪些新股值得關注呢?答案還是在醫藥股中選擇。

  如今醫療專利和技術就是財富的代名詞,在A股,一個重磅專利,也許僅僅是一款藥品就足矣支撐一個幾十億市值的上市公司,那麼未來,意味著財富的專利和技術將會讓企業更加趨之若鶩,但是研發需要投入,很多企業在自研,但成本很高,代價很大,所以,一類企業茁壯成長,前途無量。那便是科研及技術服務類企業,比如設計院,比如科學院,而在眾多研發內容當中,周期最長耗費最大的,就是醫藥類的研發,這就給CRO(醫藥研發外包服務機構)企業發展提供了機遇。

  IPO中,除了之前的華大基因的泡沫炒上九霄天,另一隻新股也在去九霄天的路上,那就是昭衍新藥,漲停已經有十多個。另外,另一個重磅的IPO醫療企業正在路上,那就是藥明康德,有人可能把藥明康德定義為創新藥企業。但其實這一類的醫藥企業遵循一個原則,達則兼濟天下,窮則獨善其身。

  如果研發能力不濟,那麼就給其他藥企研發做跑腿,如果研發能力很強,溢出很多的能力,則可以自己研究幾個新藥,推向市場,同時外包一些研發能力,所以CRO企業都有縱向拓展的能力,刻意的框定行業是沒有意義的,CRO企業也不至於如此老實一輩子打工。

  那麼CRO類企業要注意什麼呢?投資人要了解一個事實,CRO企業的數量並不少,而且很多綜合實力比較弱的企業會選擇在醫藥研發的部分小領域深耕,精細化發展,但是男怕入錯行,CRO裡面搞臨床的這幾年情況就不佳,因為藥物臨床資源獲得比較困難。因為CFDA改革,一致性評價等都在穩步推進,臨床數據採集的需求不成問題,但是臨床資源則要依賴醫療機構特別是公立醫院,而這一方面顯然合作和購買比較困難。

  臨床類CRO,諸如泰格醫藥和博濟醫藥,業務類型大致類似,但是業績泰格醫藥在天上,博濟醫藥在地上,原因在於,泰格醫藥併購體系龐大,並且早已走國際化,有大量的國際客戶,其臨床數據採集也可以向國外拓展。而博濟醫藥只局限在國內,對政策的依賴和敏感度比較高,臨床資源獲得局限,甚至在過去曾經出現嚴重的臨床數據造假,成為反面典型。

  所以臨床類的企業首選泰格醫藥。因為其國際化行為讓其臨床資源更加均衡。泰格醫藥境外業務佔比43%左右。

  而對於昭衍新藥,因為新股期間,估值的確已經是天價,我們只是做一個長期的投資分析。

  昭衍新藥現階段的業務不包括臨床,也就是其和臨床資源的關係不存在,所以業績保持的比較穩定,而且業內的規模來看其還是不小的,在國內也很有名氣,不足之處在於,國際化程度還不夠,其境外營收僅僅1300多萬。

  最後是藥明康德,其為美股私有化回歸紅籌股,並一分為三,主力在A股謀求IPO,研發主要方向正是主流的小分子方向,可以說如今原研藥的主力軍就是小分子藥,除了CRO,還有一定的醫藥生產能力,所以,醫藥類股票裡,未來藥明康德和可能能與恆瑞醫藥(600276,股吧)比肩。當然,我們還是不希望其如華大基因般被爆炒和透支,導致長期投資人不堪重負。

  其他的CRO企業CRO業務佔比都不大,如即將被量子高科(300149,股吧)併購的睿智化學,在這裡暫不提及,CRO在一個長期景氣的環境中,長期投資也沒什麼問題,其技術壁壘會逐漸和規模壁壘掛鈎,大企業會進一步聚集人才並增加服務提供的綜合性,從這一點來看,藥明康德很令人期待,而泰格醫藥也可以長期定投,循序漸進。

  而昭衍新藥,其標的稀缺性,非臨床的專業性很強,所以重點關注他的客戶和業務區域的拓展。至於博濟醫藥,我們希望臨床資源能夠切實的改善,暫時並不作為推薦。

  後語:很多人還沒有養成閱讀後點讚的習慣,希望大家在閱讀後順便點讚,以示鼓勵!長期堅持原創真的很不容易,堅持是一種信仰,打賞是一種態度!

    文章來源:微信公眾號凱恩斯

(責任編輯:崔晨 HX015)

相關焦點

  • 「醫藥女神」葛蘭:醫藥行業是牛股集中營,5G已開啟新一輪科技創新...
    「醫藥行業是一個非常好的長期賽道,它是一個長期的成長性賽道,也是一個有時間價值的賽道。隨著時間的推進,你持倉的這些企業它會成長,然後給你帶來更高的收益。」「醫藥類企業,通過長時間研發積累,當它的研發管線到了一個收穫期,出現了新的產品,可以滿足一些新的需求,就會創造出來一個新的市場,可以帶動這個行業和這個公司同時出現快速的增長。這才是醫藥行業長期的、更大的魅力所在,也是長期高速增長的最主要的原動力。」
  • 政策託底2000點 生物醫藥育牛股
    生物醫藥板塊孕育大牛股  中國證券報:從基本面等因素看,有觀點認為醫藥股會成為資金避風港。如何判斷醫藥行業未來的投資機會?  徐馨漫妮:歷史上,當市場存在風險時,醫藥股的確會成為避險板塊,但是本輪醫藥股投資不是簡單的歷史重複。
  • 【行業研究】2020年醫藥製造行業展望
    摘要  醫藥製造行業屬於弱周期行業,在監管、環保、資金和技術層面均有一定進入壁壘,下遊需求的穩定為醫藥製造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但目前醫藥製造行業仍然存在集中度低、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2018年以來,受醫改政策持續推進的影響,行業整體收入和利潤增速承壓。
  • 尋找十年牛股基因
    ………………二、10年5倍牛股特徵分析(34隻)(一)行業分布可見醫藥行業,是容易催生的牛股的行業(和目前醫藥股高位也有一定關係);信息技術行業近10年的高速發展,也催生較多牛股;消費領域的食品、家電、建材行業也有不俗的表現。(二)企業省份分布經濟發達地區容易出牛股,這是共識,本次統計數據驗證了這個共識。
  • 【行業研究】2020年醫藥製造行業展望-股票頻道-和訊網
    摘要  醫藥製造行業屬於弱周期行業,在監管、環保、資金和技術層面均有一定進入壁壘,下遊需求的穩定為醫藥製造行業的發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撐,但目前醫藥製造行業仍然存在集中度低、產品同質化嚴重等問題。2018年以來,受醫改政策持續推進的影響,行業整體收入和利潤增速承壓。
  • 醫藥製造行業發展迅速,藥機企業商機來了!_醫藥製造業,藥機企業...
    【製藥網 市場分析】近年來,隨著我國老齡化程度的日益加劇、人們保健意識的不斷增強、政府持續加大對醫療衛生事業的投入、國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醫藥科技領域的創新與發展,醫藥行業市場需求開始持續增長。業內認為,在多重因素的影響下,未來我國醫藥市場規模將以14%-17%速度增長,預計到2025年,行業規模將超過5.3萬億元。
  • 優質賽道牛基篇(三):醫藥生物行業最牛基金經理都有誰?
    接著上期優質賽道系列文章,今天幫大家尋找一下醫藥生物行業的牛人牛基 天相投顧統計數據顯示,截至2020年二季度末,基金前50大重倉股主要集中在消費品及服務、信息技術和醫藥行業。其中,醫藥行業有8家公司,包括恆瑞醫藥、邁瑞醫療、愛爾眼科、康泰生物等。 明星基金經理的投資也大都集中在這些領域,比如劉格菘重倉股主要集中在科技、醫藥領域,如康泰生物是其重倉持股之一。
  • 外資一度狂掃170億,兩大行業成牛股集中營,發生了什麼?6月行情要火...
    每經編輯:杜宇5月29日是A股5月的最後一個交易日,三大股指整體小幅震蕩,創業板指表現亮眼,截至當天收盤上漲1.54%。回顧5月以來的A股行情,外圍市場不確定因素比較多,A股依然頂住了壓力,穩步運行,月線數據顯示,整個5月滬指僅僅下跌了0.27,這也讓不少投資者對6月的行情有了更多期待。
  • 生物醫藥接力晶片,科技牛市繼續前行!
    年初火爆的晶片行情,隨著調整時間的加長,光環漸漸褪去,取而代之的是近期走出翻倍行情的生物醫藥與醫療。其中生物醫藥作為科技行業的一個分支,與通信、電子、計算機等正好形成一個逆周期,有望接力晶片,繼續科技牛市。
  • 美國食品藥品管理局(FDA)和美醫藥牛股
    目前國際大的醫藥公司研發一種新藥的成本大多至少在10億美元以上,從藥品的研製,合成,到漫長的四期臨床試驗,再到通過各國藥監局的審批,都需要投入大量金錢,只有資金雄厚的少數跨國巨頭才能承擔得起。 穩定的利用化學方式製造出理想的產物大約需要6-8年花費500萬-1000萬美元,動物實驗需要3-5年花費500萬美元,這都是臨床前的。 臨床主要三段,確定藥物安全性的,大概1年時間,500-1000萬美元;確定劑量和有效性,大概2年時間,3000萬美元;驗證之前的數據,大概3年時間3億美元以上。
  • 醫藥行業,富礦區裡的新礦脈埋在哪?
    如果一個產品的生命周期太短,並不容易形成相對長期的穩定預期。創新藥,從初驗證到廣認可的時間跨度比較大,給投資者好好考慮的時間窗口。一可以好好挑,二可以放心買,確實是一個可以好好淘寶的地方。生物藥門檻比化藥高,未來生物醫藥裡面的機會可能更多一些,這裡面供給上的技術突破點也會更多。
  • 智能製造技術賦能生物醫藥產業,共話「醫藥智造」新趨勢_南報網
    ,「智能製造技術賦能生物醫藥產業高端論壇」將於南京國際博覽會議中心三樓舉行。,生物醫藥及高性能醫療器械也是被列為「中國製造2025」的十大重點領域之一。在全球生物醫藥產業向智能化升級轉型的大背景下,加快推進人工智慧、先進位造技術在生物醫藥產業的應用,對於我國生物醫藥產業參與全球競爭、實現高質量發展意義重大。本次「智能製造技術賦能生物醫藥產業」高端論壇將圍繞智能製造與生物醫藥產業兩大領域的結合展開。
  • 嚴重低估的醫藥股:銷售額已居國內第一,重大創新藥龍頭
    板塊表現上今日醫療行業逆勢大漲,位居漲幅榜第一,主力資金全天淨流入5.85億元,可以看出短線主力依然堅定看好醫藥方向後市表現。醫藥行業最近幾年景氣度非常高,很多人都覺得匪夷所思。長期保持跟蹤的人會發現,這個行業每兩年邏輯都會更替一次,2015 年藥監局供給側改革,2018 年醫保局支付變革。而今明兩年,在經濟政治環境如此動蕩的背景下,醫藥行業將是確定性極高的行業之一。
  • 國盛證券張金洋、博時基金葛晨,共析醫藥行業投資機遇
    葛晨,南京大學生物學碩士,2012年加入博時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歷任醫藥研究員、高級研究員。2018年4月起,任博時醫療保健行業基金經理。一、國盛證券醫藥生物首席分析師張金洋先生分享:各位同花順的朋友們,大家好。我是國盛證券的醫藥行業首席分析師張金洋,今天很高興,跟大家做一個關於2020年醫藥行業中期策略的分享。
  • 成長牛股「五星獵手」的兩全之術!
    來源:揭幕者「暴漲暴跌」風格的基金廣受持有人詬病,身處這樣一個理性的投資時代,如何選擇一隻「情緒穩定」的成長股基金,成為很多基金投資者最想取得的「真經」。遍尋全市場基金產品,華寶創新優選基金,基金代碼000601,正是這樣一隻「情緒穩定」的成熟基金。
  • 中歐基金葛蘭,不止是醫藥女神
    (截至2020年8月7日) 中歐明睿新起點與它們不同,是一隻全行業基金,葛蘭勇敢地重倉了半導體、5G、新能源等熱門賽道,葛蘭接手兩年多,當中跨越了一個熊市,累計回報76.54%。(截至2020年8月7日) 中歐明睿新起點的第一大重倉股,即某消費電子製造龍頭,過去一年翻了3倍。
  • 東音股份變更證券簡稱為羅欣藥業 轉型進入醫藥製造行業
    公告顯示,公司2019年實施重大資產置換及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事項,本次交易完成後,公司主營業務發生重大變更,轉型進入醫藥製造行業,主營業務為醫藥產品的研發、生產和銷售,變更證券簡稱與公司現有主營業務相匹配,更符合公司實際情況。2019年12月27日,東音股份(「羅欣藥業」更名前證券簡稱)發布《發行股份購買資產暨關聯交易報告書(草案)》(修訂稿)。
  • 2020-2026年中國醫藥製造業行業現狀全面調研與發展趨勢預測報告
    第一章 醫藥製造行業基本狀況分析  1.1 醫藥製造行業的定義    1.1.1 行業定義    1.1.2 行業在國民經濟中的地位  1.2 醫藥製造行業分類第二章 2019年醫藥製造業發展情況分析  2.12018 年醫藥製造業pest分析    2.1.1 經濟環境分析
  • 醫藥行業「十一五」發展指導意見(全文)
    因此為切實解決醫藥行業的主要問題,認真貫徹落實《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一個五年規劃綱要》及以人為本的科學發展觀,按照走新型工業化道路要求,積極推動醫藥行業科技進步和自主創新,優化結構,轉變醫藥經濟的增長方式,提高醫藥產業的國際競爭力,促進醫藥行業的持續穩定發展,我委研究制訂了《醫藥行業「十一五」發展指導意見》。
  • 我國醫藥外包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一、我國醫藥外包行業發展歷程我國外包服務行業與全球有著相似的發展軌跡,受政策環境與行業環境發展影響,也經歷了萌芽、發展、成熟、整合等階段。不過,近年來隨我國生物藥的不斷突破,生物藥產業化進程加快,由於生物藥生產製造的複雜性,國內相關生物藥CMO服務蓬勃興起。1. 我國醫藥研發成本較發達國家具有非常大的競爭優勢與歐美等發達國家相比,我國醫藥外包行業相對起步較晚,20多年前才由跨國藥企在中國播下醫藥外包產業的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