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清河曾放「醬油水」毒死魚蝦 今靠溼地擺脫汙名

2020-12-06 齊魯網

  原標題:小清河上遊一開閘「醬油水」入海 魚蝦死一片

15日,在小清河入海口的灘涂上,當地漁民正在逮沙蠶。據她們介紹,魚蝦少了,沙蠶多了,與水質惡化不無關係。

  對於入海口壽光羊口鎮的兩萬多漁民來說,小清河是一條生命河,他們就仗著這一片近海捕魚為生。然而,昔日水清魚肥的小清河如今送入大海的卻是劣五類的汙水,魚蝦大量減產,漁民出海一趟經常賠本。他們說,最怕的就是小清河上遊開閘放水,臭泥混著汙水奔流入海,色如醬油,好不容易長大點的魚扛不住就死了,「心疼」。

  近海捕撈減產三分之一,十幾種魚蝦已難覓

  15日中午,羊口鎮小清河入海口,天色灰黃,水天相接處,水色比天色更灰更黃。六級大風呼呼地吹著,大量黏稠的白沫隨著波浪一起翻湧。

  「河裡還是有魚的,主要是梭魚,這種魚適應在汙水裡活,兩三年前入海口還發現了少量銀魚,水裡還有點水草。」羊口鎮近海個體漁民互助協會會長孫效寶指著浮萍中一點顏色較淺的草綠說,「那就是大米草,這種草會分解水裡的髒東西,也適合在髒水裡長。」說著,孫效寶又把手伸出去指著遠方一片模糊的黑色,「那裡有些水鳥棲息,主要是海鷗,不過數量比以前少多了。

  二十年前,一大片水鳥『呼啦啦』飛起來,能把太陽遮住,現在不行了。」回憶起小時候的小清河,53歲的孫效寶口氣裡帶著一絲唏噓,「那時候真是水清魚肥,河水是能喝的,小清河就是羊口的母親河,我們還在水裡遊泳,現在河底都是汙泥,唉。」

  本地漁民馬長華從1968年就開始出海捕魚,經歷了小清河半個世紀的變遷。據他回憶,上世紀80年代中期開始,小清河的水質開始變差,河裡和近海的魚蝦開始變少。在此之前,不分淡旺季,只要出海用拖網,一網能捕到六萬多斤水產,現在最好的時候一網也就四萬斤,減少了三分之一。到了90年代中期,小清河水質汙染達到頂點,成了一條醬油河。中國對蝦、面魚、毛刀魚等十幾種魚蝦,自那之後幾乎都絕跡了。

  出海怕虧本,九成漁船剛開春就「休假」

  陽春三月,萬物復甦。15日下午,壽光漁港小清河道上,九成以上的漁船卻挨個停泊在岸邊,絲毫沒有出海的意思。碼頭邊,羊口鎮近海個體漁民互助協會的屋子裡,不少漁民和船主聚在一起靠打牌消磨時間。「春天近海幾乎就是絕產,出海一趟基本掙不到錢,弄不好就虧本。」孫效寶說。

  「早些年春天,漁船基本都會出港捕撈作業,開春至今,羊口600條漁船,只有一成出海,另外400多條漁船就在小清河上靜靜地呆著。以前每天平均能捕幾萬斤水產,現在也就兩千斤,大不如前。這幾年要不是有國家對漁船的燃油補貼,得連續三年虧本。」作為兩條船的船主,孫效寶深有體會。

  船主王光榮算了一筆帳,他的船上需要一名船長和八名船員,船長一天的工資900元,8名船員一天工資共2000元,漁船一天用1萬元的柴油,算下來漁船出海一天成本將近13000元。出一次海在3天左右,總成本大概是4萬元。「前幾天有朋友出了一次海,帶回來4000斤海鮮,賣了不到4萬元,還不夠本。」

  15日下午,一艘漁船歸來,帶回來的水產多為海螺和對蝦,海魚寥寥無幾。負責接貨的老孫是本地人,他向記者感慨,好多稀少的魚如今都絕跡了,「螃蟹少了一半多,毛蛤也不大見了。」多位漁民提到,導致魚蝦大幅減產的原因中,除過度捕撈外,最重要的就是小清河導致的近海汙染。

  上遊一「發河水」,長了幾個月的魚蝦就白瞎了

  小清河汙染對漁業的影響由來已久,但這幾年,羊口鎮漁民們又有了新的擔憂。「漁民現在最怕的就是上遊開閘,我們叫『發河水',指不定幾個月開一次閘。這河水一發,入海口附近的魚蝦立馬就少了。」孫效寶說。

  孫效寶說,自從2010年小清河大規模治理以後,上遊多個城市設立了攔河壩用作景觀和灌溉,汙水和垃圾長時間得不到排放。等到下雨洩洪提閘放水,衝來沉積已久的汙水和垃圾,顏色跟醬油一樣。

  孫效寶說,沒有上遊帶來的汙水,小清河入海口附近的水質還是可以的,但是上遊一放水,下遊魚蝦受衝擊非常大,「好不容易長了幾個月,這一放水,已經適應水質的魚蝦一下子扛不住汙染加劇,一死一大片,漁民都很心疼。」如果把水閘拆掉,讓河水活起來,影響還小一些。

  不過,值得慶幸的是,這幾年小清河的水質已經比汙染最嚴重的時候好轉了。孫效寶說,最近三四年,小清河裡梭魚的數量增加了不少,漁民在小清河入海口處還見到了已經絕跡二十年的銀魚。壽光市環保局監察大隊副隊長吳德光說,目前要讓小清河的魚類達到上世紀80年代以前的樣子還不太現實,但現在已經在逐漸恢復。

  要想小清河入海口重返水清魚肥,每個河段都不能坐視汙水橫流。與濟南段途經鬧市不同,東營與濰坊段的小清河大多從郊區流過,汙水來源相對集中。地處小清河下遊的廣饒和壽光,根據河段和沿線汙染源的特點,試圖從就近建設汙水處理廠和廣建人工溼地兩個方面,為小清河擺脫汙名,為漁民分憂解難。

  一鎮一個汙水廠 汙水家門口淨化

  從淄博流出後,小清河又經過東營的廣饒縣。平緩的河流兩岸多是田野和馬路,沒有集中居民點。記者在王道閘看到,小清河水色綠中帶黃,略顯渾濁,並無異味。一位村民說,以前澆出來的麥苗都長得不旺。

  如今水質有所改善,「沒有臭味了,河裡有時能看到魚。」下遊水質的改善與當地新的環保思路不無關係。要想讓小清河重返清白,排入河裡的水就不能髒。以前的汙水處理廠多是一個廠覆蓋一大片,結果往往是鞭長莫及,要想入河的水更乾淨,必須就近建處理廠。

  廣饒縣環保局總量辦主任王淑梅說,廣饒6鎮4鄉全部都有建成的汙水處理廠,另外還在大王鎮李橋工業園區、稻莊鎮東工業園區和廣饒街道北工業園區三處工業園區增設汙水處理廠,實現鎮區和工業集中區廢水和生活汙水全收集、全處理。廣饒是東營唯一實現各鄉鎮都有汙水處理廠的縣。

  穿過人工溼地 黑水擺脫汙名

  除了普及汙水處理廠、就近處理汙水,東營和濰坊兩地近幾年紛紛投資建設人工溼地,發揮生態自淨能力。

  15日傍晚,廣饒新淄河人工溼地工地邊,縣環保局溼地工程負責人燕仁貴指著百餘畝的水面,描繪起建成後的圖景:「 水裡種上了蘆葦、香蒲和睡蓮,睡蓮已經長出六七釐米了,預計再過半個月就能露出水面。」新淄河人工溼地建成後,上遊淄河溼地的出水將全部引到這裡進一步淨化。

  位於淄河孫武湖下遊的織女河-淄河人工溼地工程已於2012 年7月建成投用。溼地佔地千畝,日處理水量達到6 萬噸。織女河水自流導入溼地,最後匯入小清河。

  2013年,廣饒縣環保局對人工溼地進水口和出水口進行了取樣檢測,結果顯示,入口處的水質COD濃度平均60毫克/升,出口則穩定在40毫克/升以下,氨氮濃度穩定在2毫克/升以下,達到地表水五類水質。

  價格槓桿處理費上漲倒逼企業減排

  壽光羊口鎮有兩處工業園區,空氣中瀰漫著明顯的化學異味,企業排出的廢水是否達標?四下查看,卻未發現排汙口。這是咋回事?

  壽光市環保局監察大隊副隊長吳德光說,企業排汙進小清河要過兩道關。先是企業自行處理,廢水達標排放,之後通過管網由汙水廠再處理,最後排入小清河。汙水處理費用全部由排汙企業自行承擔。目前壽光市總共有13家汙水處理廠,設計處理能力28萬噸,實際日處理15萬到17萬噸,不存在汙水處理缺口。

  2012年7月,壽光把汙水處理費用從1 . 1元/噸上調到1 . 9元/噸,事實證明價格槓桿效果明顯-- - 全市排汙企業為壓縮成本,內部採取節水措施,每天減少汙水7萬噸。

想爆料?請登錄《陽光連線》(

http://minsheng.iqilu.com/

)、撥打新聞熱線0531-66661234或96678,或登錄齊魯網官方微博(

@齊魯網

)提供新聞線索。齊魯網廣告熱線

0531-81695052

,誠邀合作夥伴。

相關焦點

  • 野生赤眼鱒安家小清河 第A08版:濟南人 20150506期 濟南時報
    小清河上遊赤眼鱒已建穩定種群  上個月,山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幾名初一學生結合課堂知識,利用課餘時間來到小清河上遊,進行課外環境實踐活動。為了調查小清河水質,學生們採集了一些水產樣本。突然,幾條體長8至9釐米的小魚引起劉昢彤同學的注意,這幾條小魚怎麼紅著眼睛?  經生態專家確認,劉昢彤等同學發現的「紅眼魚」是赤眼鱒的幼體。
  • 15米長卷《小清河東流圖》首現小清河全貌
    12月24日,歷史上第一幅描繪小清河全境風貌的繪畫長卷亮相「首屆泉城老年文化藝術季頒獎儀式暨作品展覽活動啟動儀式」。這幅長卷的作者是楊勇,他耗時6年繪製的長15米、寬0.5米的長卷《小清河東流圖》首次與濟南市民公開見面。
  • 濟南水環境提升顯著 小清河水質實現歷史性突破
    齊魯網·閃電新聞1月13日訊 記者從濟南市生態環境局獲悉,近年來,濟南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重要理念,以「消劣V、防反彈、提優III」為目標,以水環境質量改善為核心,以「水十條」為抓手,有效解決了一大批水汙染防治歷史難題,濟南市水環境質量取得了明顯改善。
  • 「鳥中大熊貓」現身北京房山牛口峪溼地公園,除了震旦鴉雀還有這些
    趁著雙休日,一大早,他便約上好友,帶上相機前往牛口峪溼地公園拍鳥。在溼地公園後湖的幽僻之處,有一間用草簾和綠色木板偽裝過的小屋藏在蘆葦深處,這就是攝影愛好者們拍鳥的主陣地。「平時我經常去水庫邊、野鴨湖和公園拍鳥,拍的大多是野鴨、大雁等鳥類。這次來這兒,我就想拍一拍翠鳥。」許斌架好相機,守候在機位旁,等待著鳥兒入鏡。
  • 小清河的2019:徹底告別「劣五類」 水質改善實現「三級跳」
    小清河濟南段流經槐蔭、天橋、歷城、章丘四區,全長70公裡。 小清河歷史上曾經是航運的黃金水道,承載著濟南清波獨運、河海復通的夢想。由於小清河是濟南市主城區唯一一條排水水道,從上個世紀七十年代開始,工業廢水和生活汙水大量湧入,使小清河受到嚴重汙染,變成了濟南人心中揮之不去的痛。
  • 濟南小清河上遊發現野生赤眼鱒 又名紅眼魚
    今年4月,幾名初中生在小清河上遊發現了幾條「紅眼魚」。經環境專家確認,這幾條魚可不一般。它們叫赤眼鱒,身嬌肉貴,對「居住環境」很挑剔,上一次在小清河發現還是在2011年。  4月份,山東師範大學第二附屬中學幾名初一學生結合課堂知識,利用課餘時間來到小清河上遊進行課外環境實踐活動。為了調查小清河水質,這幾名同學採集了一些水產樣本。
  • 河北《大清河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發布 10月1日起施行
    近日,河北地方標準《大清河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發布,詳情如下:   前言   為加強對大清河流域水汙染物排放的監督管理,減少汙染物排放,改善大清河流域水環境質量,促進流域內環境、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河北省水汙染防治條例》的規定,
  • 納米人工瀑布亮相昆明小清河
    1月13日,昆明市官渡區小清河上「突然」出現1個橫跨河道兩岸,數十根水柱直流而下形成水簾的「人工瀑布」,吸引了過往市民的注意。「這是運用納米技術處理汙水的裝置」,工作人員為大家揭開了謎底。小清河是官渡區15條入滇河道中的一條,不僅承擔著小板橋街道、六甲街道片區汛期洩洪排澇功能,更是滇池國際會展中心周邊的主要景觀河道,在這條「不起眼」的河道上,卻隱藏著多個高科技環生態修復的淨化裝置。
  • 【「十三五」山東蝶變】人和水美「潤」齊魯
    南水北調山東段、引黃濟青、膠東調水、黃水東調、峽山水庫戰略水源地工程……在多年的水網工程建設中,山東 「一縱多橫、兩湖多庫、三源多口」 骨幹水網工程格局加速形成,同時初步實現了骨幹水網統一調度管理。山東省水利廳副廳長馬承新曾表示,骨幹水網工程在最關鍵時刻起到了穩定民心、穩定發展的作用。
  • 河北地方標準《大清河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發布 10月1日起施行
    北極星水處理網訊:近日,河北地方標準《大清河流域水汙染物排放標準》發布,詳情如下:前言為加強對大清河流域水汙染物排放的監督管理,減少汙染物排放,改善大清河流域水環境質量,促進流域內環境、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環境保護法》《中華人民共和國水汙染防治法》《河北省水汙染防治條例
  • 醬油水只適合做海鮮?我來教你用醬油水一道又簡單又下飯的菜
    各位小夥伴好,我是小勺子,感謝大家點擊進來,也歡迎大家點擊下上方的關注,下面我們進入正題。今天小勺子忽然想吃牛肉,有一段時間沒吃了,所以去了趟超市,還有肉沒賣完,挑了一塊賣相相對好的,準備今晚做道醬油牛肉。
  • 疾病汙名:一種次生性社會心理病毒
    多年前,筆者在討論麻風、愛滋病及跨文化精神病學所涉症候(如瘋癲、巫蠱等)問題時,曾提道:只要對他者的刻板印象和對未知危險的恐懼存在,互相汙名就會成為一種社會瘟疫。即使在非人為操控的自然災禍和疾病領域,尋找汙名化表徵和替罪羊仍然是不同社會及群體處理危機的一種手段。所以,關於疾病汙名的問題,其實是個社會問題,也是文化心理問題。[1]它像一面透鏡,折射出一些人在面對社會危機時扭曲的靈魂鏡像。
  • 天津環渤海溼地,候鳥失途,人類一敗塗地
    在清河農場西面,天津寧河區的造甲城鎮,馮老闆和幾個股東一起,承包了一千四百多畝的魚塘,算起來每畝都投資了三四千塊錢。他的兩個池子,原本一共能出 15 萬斤,「都給吃沒了,只剩下昨天出那幾百斤魚。孩子(指承包戶)擱那兒哭呢,說不幹了。」村幹部出來說。拿炮轟,是一個方法。漁民的炮是簡陋的二踢腳,往鐵凳上一放,板磚夾著點燃,「砰」的一聲,在空中放出一聲悶響,呼啦啦驚起一片。
  • 國際關係中的汙名與汙名化
    汙名化通常表現為汙名主體(施汙國)向汙名客體(受汙國)的身份、特徵或行為施加貶抑性、侮辱性指稱,並成功實現對汙名客體歧視或貶損的動態過程,具體體現為汙名萌生、汙名發展和汙名擴散三個階段。汙名一旦形成,會對汙名客體產生消極影響,甚至可為施汙國針對受汙國採取排斥性或攻擊性的政策賦予理由,因此汙名化也可以被視為一種政治策略。
  • 小清河上遊發現野生赤眼鱒 專家稱非常罕見/圖
    近日,山東省生態學會在小清河上遊進行生態調查時,捕獲野生赤眼鱒,所獲個體體長25cm左右,這表明小清河上遊的水質現狀和生態環境有了較大改善。我省境內的黃河段曾有分布記載,但此次在小清河發現此種魚類實屬罕見。  目前,小清河上遊已發現魚類12種,魚類多樣性逐漸豐富。山東省生態學會劉大勝研究員認為,考慮到赤眼鱒的生物學特性,可以將其作為非常見魚類中的指示物種,用於指示汙染河流水質和生態環境現狀進一步改善和恢復的程度及水平。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齊魯網無關。
  • 塑造一條城市遊憩帶 明年5月1日前小清河風貌帶將全線貫通
    &nbsp&nbsp&nbsp&nbsp古濟新貌段,依託現狀公園及碼頭整合出板橋公園、板橋碼頭、旱噴廣場一條跨越小清河南北的景觀軸線,增強市民與水的互動關係,打造「榆蔭柳巷」的植物氛圍,整體河岸景觀延續泉城印象節點。
  • 中國·鹽城溼地,地球留給人類的最美遺產
    黃(渤)海候鳥棲息地(第一期)位於江蘇省鹽城市,包括江蘇鹽城溼地珍禽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部分區域、江蘇大豐麋鹿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全境、江蘇鹽城條子泥市級溼地公園、江蘇東臺市條子泥溼地保護小區和江蘇東臺市高泥淤泥質海灘溼地保護小區。
  • 吃魚蝦好處多,花三分鐘學會六種做法!
    材料:海蝦 一斤 蒜 三瓣 姜 一小塊 蔥 小段 鹽 適量 蒸魚醬油 適量做法:1鮮蝦清洗乾淨。2鍋裡放水,放鹽,開火。4蔥姜切大塊。5蔥姜放水裡,水燒開。6在燒水的時候,準備調料汁,這次我用的是薑末和蒜末。切的有點大啊。7鍋內放油,放薑末,蒜末爆到微微金黃,香味飄出來。
  • 【成語故事】不幸殉職於安史之亂的清河令
    上任之前,他曾在朝廷當了多年太子通事舍人。清河縣令,是張巡獨當一面的第一個職務,自然是幹得兢兢業業。《舊唐書·張巡傳》稱他在清河「有能名,重義尚氣節,人以危窘告者,必傾財以恤之。」意思是張巡做縣官做得好,公認的能力出眾,而且他為官非常重視義氣,講究情操,聽說有人家庭困難,他一定會出手相助,還常常是傾其所有以助人。張巡在清河一待多年,直到任滿,才離開清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