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也可以去空間站看落日了?現實版流浪地球,每個人都可以參加

2021-02-11 巴黎瘋人院

關注巴黎瘋人院的人都是

新一代留學人!

➤ 流浪地球最近大熱,電影中的地球發動機,「點燃木星計劃」腦洞之大,被很多科幻迷追捧。

 

➤ 還記得星際穿越中也有一句小編印象很深刻的臺詞,男主要去太空的時候跟女兒說:「當我在太空以光速航行,或是接近黑洞的時候,時間可能會變快或是變慢,等我回來的時候可能我會和你一樣大。」

 

➤ 太空的一切之於我這個不學物理的人來說都充滿了神秘,不管是五維空間還是蟲洞,或者是太空環境對實驗帶來的影響都是懵懂的未知。

 

☝最近,有一個向所有人開放的項目,「帶你去國際空間站!」

 

☟好想去哦~~~

(以下是小編的腦洞時間)

♥太空對於我來說一直都是浪漫,孤獨的。

♥聽不到更多的聲音,地球只是眼前浩瀚浩瀚宇宙中無數星球的一顆。

♥在太空看落日還會覺得悲傷嗎?

♥會不會覺得宇宙這麼大,生命這麼渺小,沒有什麼事情算的上煩惱。

♥我甚至可以想像,如果我可以在太空聽我最愛的coldplay,唱《Viva La Vida》

➜(我自譯了一下)「我聽見耶路撒冷傳來洪亮的鐘聲,羅馬騎兵的唱詩班正在吟誦。作為我的明鏡, 我的劍和盾。」

應該會感動落淚吧!

雖然我沒有歌中路易十六世的江山。

也不確定在太空眼淚是不是會飄在空中,不會落下。

問了朋友: 

♥是很浪漫啊。

 

➤這其實是一個比賽,前三名將有幸去到國際空間站。

➤小編剛看到的第一眼,以為是幸運大抽獎,抽到誰,身體素質合格就可以去太空啦。

真的是天真…………….

比賽叫作Generation ISS,是由國家空間研究中心(CNES)組織的,主要是為了給高等教育學生們,提供圍繞藝術,媒體,教育,科技或科學的項目動員。

➤獲獎項目將跟隨太空人一起去國際空間站上進行。

 

➤然後小編就在想可不可以做一個媒體類型的項目投一下試試啦,總感覺這種項目會有機會改變世界。

 

☝如果你也有想法的話,也可以去官網看看哦!

連結在這裡:https://generation-iss.fr/

 

意向書的最後提交日期是4月5日哦~

 

➤比賽的獲勝者將於6月20日宣布,然後就可以在國家空間研究中心(CNES)的幫助下具體化自己的項目啦!

 

▵提案需要用法語撰寫,並至少包括以下內容:

項目描述,概念,原始文獻,目的,

選擇的方法及其實施計劃,

任何能夠賦予項目可信度的元素(提議者,素描,視頻,音軌等),

財務安排。

更多的細節,在這裡看哦~

https://generation-iss.fr/wp-content/uploads/Generation-ISS-Reglement_190219.pdf

 

➤截至到今天還有37天的時間準備!

 

➤說不定,去太空的就是你們哦~~~

或者我們。

--- 自己贊 ---

【往期回顧】

很好,這很法國!為了保護同性婚姻,爸媽沒有了,改成家長1,家長2...

官宣!從1950年起就沒變過的巴黎公交車線路,要在一夜之間變!變!變!

這次法國認真啦!桌球運動正式成為醫生處方藥!!!

警察局續居留的RDV都可以買到?!還是法國人告訴我的!

關注巴黎瘋人院

這裡,一直,有趣,有用,有態度

如需轉載至其他公眾號或媒體

請先與院長聯繫或後臺留言,謝謝合作

相關焦點

  • 停止自轉的地球,真的可以去流浪嗎?
    而《流浪地球》也絕對不是《戰狼2》的太空科幻版。這裡沒有強調什麼「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也沒有強調什麼「中國人拯救世界」的情節。最終的任務雖然是由中國人提出並實施完成,但是整個流浪地球計劃是全人類群策群力的結果。
  • 流浪地球:電影存在這麼多Bug,原來可以這麼解釋,你發現了麼?
    流浪地球:這部電影存在這麼多Bug,原來都可以這麼解釋,你發現了麼?最近最火的國產科幻電影要屬流浪地球了,今天小編也蹭一波熱度找找流浪地球科技上的bug。先曬一下看電影的票根。但是,而且真正的重聚合反應,按照故事背景2075年,雖然設定是將物質轉換成能量的說法,按照電影的場景,每天每個發動機運送石頭是很多車很多的的填進去的,整地球是有一萬座行星發動機的,還不包括赤道的轉向發動機,其實這樣的設定,地球即便是石頭也不足以支撐流浪2500年的。
  • 流浪地球深度解析: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
    流浪地球為什麼要帶著地球去流浪,而不是建造飛船逃跑?我們在看流浪地球時最大的疑惑便是,既然能造出像行星發動機這樣巨大推力的裝置,連地球都能推動,為什麼不把他建造成飛船,這樣不就會像現在帶著地球一樣多災多難了。
  • 《流浪地球》讓人流淚的隱藏劇情,你真的看懂了嗎?
    地球修建上萬座行星發動機將地球推出太陽系運行軌道前往4.22光年外半人馬座比鄰星,全人類將帶著地球一起流浪。用2500年一百代人的生命去完成這次孤注一擲的計劃。星星永遠保持著遙遠的距離,就像空間站與地球。為了全人類的家園,劉培強在退役前都回不去自己的家。   今天劉培強年滿退役,交接完後他便可踏上回家的返程。可就在這天,地球也面臨了前所未有的災難。
  • 流浪地球:0.17%的光速,2500年100代人,開著地球去流浪的結局
    孩子,這世界上沒有什麼東西值得你為之拼命和流血,除了土地。」——《飄》。如果《流浪地球》真的成為現實,那絕對是人類為了土地拼命和流血最多的一次。因為複雜的技術原因,以及現實的政治考慮,促使人類最終放棄飛船方案,選擇開著地球去流浪。
  • 《流浪地球》火爆 《焦點訪談》告訴你它贏在哪
    運載車、地下城、空間站、發動機等等,這些前所未有的東西,細節都非常精緻,乃至空間站裡每一塊顯示屏上的動畫,都是真實設置的。 為了表現科幻電影的炫酷,《流浪地球》中還創新地大量運用特技,全片共有2003個特技鏡頭。導演郭帆介紹,其中一個上海局部坍塌的鏡頭,改了251版。
  • 關於《流浪地球》的50件事
    「當你信任他的時候,他會有一種壓力,那東西跟錢沒有任何關係,就是我特別信任你,你也會以同樣的信任去回饋給我。反倒是比那種『來,我們合同上籤好這條,再籤好那條』更有用,如果你真的是那麼籤的話,大家都清楚,國內合同其實也就這麼回事兒。」
  • 流浪地球上,你能看到多少流浪的心
    前幾天看過了流浪地球,這部電影的場景設定和特效處理都做得不錯,雖然各路網友看完之後都會挑電影裡的bug,但是作者第一時間就出來一一進行解釋,這種實事求是,敢於面對質疑的精神難能可貴,比某些流量小鮮肉學術不端的行為形成鮮明對比。
  • 流浪地球沒吹牛,中國空間站真的要上天
    如果說今年最火的國產電影,那機哥肯定要投《流浪地球》一票,畢竟它讓咱們國家的科幻電影,進入了新篇章。而流浪地球裡,那個巨大的圓盤狀的國際空間站,格外引人矚目。在看電影的時候,機哥就在想,什麼時候我們中國,能夠擁有自己的空間站?
  • 帶地球去流浪!五千年過去了,中國人還是那個精氣神
    給人一種強烈的代入感和緊迫感,讓人感覺並沒有脫離現實。因為如果我們努力的活下去,也許還有希望等到這一天。如果設定在3019年,也就是一千年以後,估計大家肯定會罵一句「關我屁事」,然後一點看的興趣都沒了。
  • 《流浪地球》:如果地球真的快要毀滅,你牽掛的人是誰
    解讀《流浪地球》電影的人多如牛毛,其中也不乏一些看過劉慈欣的原著並與之進行對比的, 其中也不乏些科技專業人才所進行的專業解讀,讓我看完感到特別自豪,原來人才真的無處不在。你覺得電影精彩極了,人家卻能清晰地列出一個個bug,真的是讓我深感佩服。因此,我就不湊這一波熱鬧,還是從情感角度來談談這部電影吧!畢竟,與情感有關的東西,是大眾都能接受的。
  • 2500年的流浪,「領航員」空間站需要多大的食品艙
    刷屏的背後,是2019年春節檔的票房黑馬《流浪地球》成為了第一部被國人普遍認可的國產科幻片。《流浪地球》電影被稱道,不僅在於特效和情節,更在於其硬核的科幻特質。片中關於太陽的膨脹結局、太陽氦閃、地球停轉的危險、引力彈弓效應、洛希極限等,都是符合科學認知的,而片中展現的重元素核聚變技術、「領航員」空間站離心重力設計、單兵外骨骼機械技術等也是人類目前著力研究突破並正在實現中的技術。
  • 看完《流浪地球》後 孩子們去科技館探尋宇宙奧秘
    我們要準備「流浪地球」嗎?巨大的空間站模型,在主題區的中心非常醒目,走近空間站,我們可以看到太空人一天生活的場景,還可以看到空間站對接的模擬艙。而互動體驗的展項,月球行走和月球跳躍也深受熱捧,參觀者在定時開放前就會排好長隊。  「在月球上,航天員們穿著艙外航天服,走出登月艙,在月球上行走,總是蹦跳著前進,因為這是在那裡行走的最好方式,這跟環境和地球不同有關。月球質量是地球的八十分之一,重力只有地球的六分之一。
  • 流浪地球現實版,沒有引力,神秘星球會去哪裡?上面有生命嗎?
    看過電影《流浪地球》的朋友可能都有這個印象,太陽急劇老化膨脹,人類不得不乘著地球去星際空間流浪,雖然這是苦難的開始,但在駛出太陽系的過程中,人們也見識了很多新的壯觀景象,可以說這段旅程的開始還是蠻浪漫的
  • 《流浪地球》:帶著地球去流浪,我們還有希望!
    最初,沒有人在意這一場災難,這不過是一場山火、一次旱災、一個物種的滅絕、一座城市的消失,直到這場災難和每個人息息相關。當我們失去了賴以生存的地球,失去了我們的家園,會是怎樣的感受?為了活下去,人類開始了漫長的計劃,帶著地球去流浪,史稱「流浪地球」計劃。而現在地球又面臨著一大難題,即將和木星相撞後毀滅。一切都是徒勞了,「都回家吧,最後七天時間,和你們的親人在聚一聚,抱一抱。」不,我們還有辦法,我們還能救回地球。
  • 六問空間站 「流浪地球」要成真?
    2月13日,浙江省嘉興市中山路旭輝廣場,太空彩燈如同科幻片一樣掛在頭頂,演繹真實版《流浪地球》。視覺中國供圖不久前,一則名為「空間站真的要來了」的話題登上了微博熱搜。不少媒體將2019年稱為我國空間站建造任務的關鍵之年:我國空間站飛行任務將於今年下半年拉開序幕,屆時,空間站核心艙、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和首飛載荷將陸續運往文昌航天發射場進行發射場合練,後將擇機進行長徵五號B運載火箭首飛任務。很多公眾對空間站的想像和理解一直停留在科幻電影裡。這次,「流浪地球」要成真了?
  • 《流浪地球》中的中國「影子」,其中之一,5年後將成世界唯一!
    《流浪地球》領航者空間站春節期間,一部名為《流浪地球》的電影火了,環球網援引美媒的報導稱,《流浪地球》成為中國市場票房第二高的電影,並且目前票房依舊在不斷上漲。據最新消息顯示,該電影將會譯為28種語言全球播放。
  • 帶著地球去流浪——中國科幻大片《流浪地球》觀後感
    只剩下短暫的一百年之後,便會被發瘋的太陽吞噬殆盡,化為火焰地球村裡的生命都將隨風飄散去遠方流浪,在黑暗的深處只有遠處的星光,如淚眼>微弱的星光就是人類的希望流浪地球,總會找到另一顆太陽溫暖的陽光,將恢復地球家園
  • 我們不僅可以流浪地球,還能流浪太陽系
    (雖然科學技術還有待提高,不過還是能看到明顯的希望),而如若我們不想拋棄地球,除了流浪地球,也許我們還能流浪太陽系。那麼如果我們想帶著太陽系逃亡就只需推動恆星運動就好了,所有其他星體會在其引力的作用下跟隨太陽移動(只要你加速度別太高,否則地球可能會經過近日軌道被燒糊)。而要推動太陽移動我們就需要恆星推進器。
  • 《流浪地球》加長版加了個寂寞
    今年7月,傳出了《流浪地球》要出加長版的消息。 一時間引來不少討論——加了多少?加了什麼?又撈一筆? 謎底揭曉——加長版命名為《流浪地球:飛躍2020特別版》,比去年院線版多了約12分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