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昨天大科學家公眾號轉載發布的那篇把「芒果大大嚇了一大跳」的《重磅!中國科學家發現電荷並不存在,將改寫教科書》一文,猶如一顆「重磅炸彈」,在網絡上激起了一陣全民「關注科學」的浪潮,截止今天(5月6日)中午12:00,瀏覽總量近5萬人次,轉發分享2143次。事態還繼續在發酵……
同時,越來越多的科學工作者、專家、學者、教師也參與到這場由「大科學家」獨家策劃組織的「如何甄別真假科學發現」的大討論中來。
北京桂馨慈善基金會科學教育交流群的部分大咖表示,這樣的「爆料」很有意義,信息爆炸的時代,我們怎樣去「甄別」或者「所有選擇地」接受信息顯得尤為重要。
美國小學科學教育博士W博士表示,這次的公眾號策劃,對於老師來說甚至可以是一個很好的「素材」,如何吸收、評判和交流信息。我們的科學教學中嚴重缺少這個環節。
浙江省的科學老師們也從多方求證,從知乎、天涯等知名網站獲取更多的「事實」,以期幫助民眾「撥開迷霧」看到真相。
溫州的小學科學D女士特別聯繫了溫州大學的教授W博士,期望能解開自己的疑團,並把和博士的對話記錄下來,發給芒果大大。
這是D女士和W博士的交流記錄,嗯,學霸們看得懂麼?
眾多的「證據」表明這是一起典型的「民科」之作。在短短的一天裡面,引發這麼大的關注,有眾多科學大咖和大神參與討論、科普,還真是芒果大大始料不及的,這真是一件特別好的事兒!
希望通過這次大討論,今後遇到類似的事情,我們可以先想一想這事兒靠譜嗎?再找一找相關的「證據」能支持這個事兒嗎?最後再自己做出判斷。我想,這就是我們大科學家公眾號策劃這次大討論的價值所在!我們更希望的是,這篇公眾號文章,分享的次數、閱讀的人數比之前的次數和人數更多,讓更多的人懂得「求真」和「證偽」的過程,從而去學會「甄別」結果,才是我們這次大討論的最大價值。
下文是H博士連夜撰寫的一篇「闢謠科普文」《電荷並不存在?請拿出你的證據!》
文章為H博士原創,未經「大科學家公眾號」運營者同意,任何公眾號、網站不得轉載!若需授權,請聯繫40189154@qq.com,黃先生。
正文:《電荷並不存在?請拿出你的證據!》
作者:H博士
昨天大科學家公眾號發布了《重磅!中國科學家發現電荷並不存在,將改寫教科書》。「編者按」部分特意提出:求證結果是否屬實顯然不是我們的終極目的,尋找更多的證據去「求真」或者「證偽」的過程才是我們的初衷。今天我們就一起來分析下我們求證的過程吧!
先來看看這篇論文。
高大上的全英文寫作有木有?
格式看著很正規有木有?
另外轉載的文章中還說經受住國外學術大牛評審檢驗?很靠譜有木有?
這結論真的成立的話,網上一群正在學大學物理電磁學的大學生都要歡呼期末考試不用考了!這種重大發現必然發表在《Nature》、《Science》這種頂級期刊上啊!
等等,這篇論文發表在哪個期刊怎麼沒看到?
網上搜了一圈,發現論文發布在「中國科學院科技論文預發布平臺」。
「預發布」?幹嘛用的?看看網頁右上角的「開放存繳」、「首發登記」,小編基本懂了。一般研究做出來,要發表的話經過評審需要很長的一段時間,可能在評審的過程中別人的類似研究成果文章就提前發出了,那即便你是最早發現這一成果的,但也沒法證明是你第一個發現的了。為了避免這種情況出現,在這個網站上只要符合格式等要求,就能發上去,作為權威的首發權確認和證明,防止科研成果被別人搶佔。
但這也出現一個問題,在這個網站上的文章可以說是沒有經過常規發表的專家評審過程的……換句話說,符合格式等基本要求,就能發!!!
那麼就剩下最後的學術大牛的背書了!轉載文章中提到「經過一個多月的同行評審,相關論文和實驗已經通過劍橋大學卡文迪許實驗室,1973年物理學獎諾貝爾獲得者約瑟夫森教授的評審」。
可是清華大學電子工程系在讀博士生就此事聯繫新聞中提到的諾獎得主,Brian D. Josephson時,得到了以下回覆:
Josephson教授回覆中提到:
他覺得凡先生發給他的實驗(註:不是理論)有點意思,所以問了他幾個問題,而且沒有什麼深刻的印象。
在回信中Josephson教授還將近期對話抄送了過來,內容包括凡偉先生(論文作者)希望Josephson教授幫他的文章寫了一封推薦信,教授客氣的拒絕了,並表示不希望繼續討論下去,祝他別處好運。
所謂的「通過評審」的說法完全不成立!
此外,轉載報導中還提及感謝浙大沈建琪教授近三、四年的討論。看來沈教授很支持他提出的理論?我們來看看沈教授的回覆:
當科學家不容易,好心回復,就惹了這麼一身騷……
此外,依據論文下方作者留下了qq郵箱信息,有網友進入了作者的qq空間,找到了凡偉先生其它論文的評審意見原文(翻譯見右側)
看到最後一句了沒有?不推薦發表!
評審意見翻譯成大白話就是:既然你要提出取代「廣義相對論」的很牛逼的新理論,那你得說明「廣義相對論」哪裡不靠譜啊?可是,你就是沒說明白啊!所以,不符合要求,不推薦發表!
看看這評審意見,這審稿人真是太講道理了!
我尊重你提出觀點的權利,要挑戰權威的「廣義相對論」模型,提出新理論?沒問題!首先,證明你的模型和「廣義相對論」模型一樣牛,另外,說明廣義相對論錯在哪裡!明路已經指給你了,你來走啊!
達不到要求?怪我咯?不合格!不予推薦!而這次被轉載暴炒的論文,應該也是存在一樣的問題。看論文原文,根本就是自顧自地在提出自己的想法,而且根本就沒提及「電荷不存在」!
難道是無良媒體歪曲報導?
最後,我們再來看看作者這樣神人到底是哪裡冒出來的?轉載文章中號稱作者為雲南大學科學家。但查遍雲南大學工作人員目錄,查無此人……
根據調查,網友們發現最早發布文章的媒體是頭條號「青年傳媒」。查詢相關信息發現這樣驚人的信息:CEO:凡偉!(和論文作者同名!)看到這裡,小編有種被套路的感覺。作者根本不是雲南大學的科研人員,而是發布這篇報導的媒體公司的CEO!即便我們有理有據地質疑,可能也是在給凡總的媒體公司的炒作添柴加火……
科學的確就是在不斷地修正原有理論的情況下不斷進步的,科學也鼓勵質疑和創新,並尊重每個人發表自己觀點和研究的權利。但是,所有新理論的提出,以及對舊理論的批判,都要「擺事實,講道理」!符合研究規範,邏輯清晰、證據充足的研究成果,自然會被採納。沒有證據支撐、邏輯不能自洽,再自吹自擂,搞再大的新聞,在科學領域也沒人理你……
本期責任編輯:黃國勝
本文版權所有:大科學家公眾號運營者、H博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