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證券報中國證券報
原標題:魔方FOF投顧負責人聞群:多策略靈活配置是FOF管理的關鍵
今年年初,招商銀行和貝恩聯手出版的《2019年中國私人財富報告》中指出:2018年中國個人可投資資產1000萬人民幣以上的高淨值人群規模達到197萬人,全國個人持有的可投資資產總體規模達到190萬億人民幣,預計到2019年底將突破200萬億大關。在政府房地產政策調控力度加大,資管新規出臺、「去通道、去剛兌」的背景下,高淨值人群更需要私募這樣的投資渠道。
恆天財富執行總裁、研究院院長聞群是安志經緯魔方FOF1號的投顧負責人。從2019年1月開始,她領導恆天財富研究院構建量化多策略組合,即先確定適合的私募策略,如股票多頭、股票中性、商品主觀、非標、現金,再從該策略類型中挑選最佳的私募產品,形成一個資產配置組合。「通過靈活配置相關性低的多資產、多策略、多產品,能夠有效降低單一資產的波動率。」聞群說。
私募與公募相比的一大優勢是能夠使用更豐富的策略,主流的策略有股票投資、管理期貨、相對價值、事件驅動、組合投資、債券投資、宏觀對衝、複合投資等,不同的策略有不同的定位、不同的優勢。都是投資於二級市場,公募相對標準化,以獲得市場的平均收益為目標,而私募的個性化特徵非常顯著,能夠採用更靈活豐富的投資策略,獲得超額收益。
從一個投資者的角度,聞群意識到,波動率低、超額收益高,是高淨值人群投資私募產品的主要訴求,但同時也是最難實現的目標。首先從眾多的私募產品中選出合適的投資產品,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8月底,存續登記私募證券投資基金管理人8859 家,存續備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39613隻,基金規模2.36萬億元。與此相對的,截至2019年8月底,國內共有126家公募基金公司,公募基金數量6118隻,資產規模合計13.84萬億元。也就是說,與公募基金相比,私募基金數量更多,規模更小,資金更分散,而投資者能夠獲得的信息更少。
「私募領域類魚龍混雜,選到好的產品和選到差的產品收益差距非常大,非常需要人的判斷。」聞群說。「對我所做的事情來說,最重要的是擁有挖掘優秀投資管理能力的能力。」
在聞群看來,其實客戶對私募策略並不了解,因此他們真正需要的並不是單個私募產品選擇的問題,而是大類資產配置的問題。「私募產品選擇的時候,更多地選擇符合特定風格,滿足配置需求的產品,同時能夠在該策略領域表現優異,創造超額收益。」
但這種選擇並不是一勞永逸,而是需要不斷地研究和調整的。據了解,聞群主導的恆天財富研究院私募大類資產配置組合在過去9個月進行了5次調整,她說:「我們在這個領域類掘金,就要找到特別好的策略,特別優秀的管理能力,持續組合在我們的產品裡,並且把不好的替換掉,這是FOF管理很重要的職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