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中活化石,一隻百年鱘魚被發現了

2020-10-31 溫柔只給意中人A

1992年10月27日

百年巨鱘首次被捕獲

1992年10月下旬,一條罕見的百年巨鱘,由長江葛洲壩中華鱘人工繁殖研究所在長江古老背江段捕獲。中華鱘魚是國家重點保護的一類水生物,人稱水中活化石。這次捕獲的鱘魚為雌性,身長5.2米,胸圍2.5米,體重近500公斤。

據專家考證,這條巨鱘年紀在百歲左右。如此年老巨大的中華鱘在長江中被捕獲還是首次,有很高的科研價值。

中華鱘因產於中國而得名。體被五縱列骨板,魚吻較長,能用尖長的吻來攪動泥沙,口在腹面,善於伸縮,便於攝食,口前面有四條觸鬚,喜食水底無脊椎動物和小魚。頭長不到體長的1/3,無齒。口前具觸鬚2對。奇鰭悉具支鰭板。具有許多與軟骨魚相似的特徵,如體形似鯊,具長吻,口橫位於吻的腹面,歪形尾,骨骼大部為軟骨,脊索發達,終生存在,腸內有螺旋瓣。

它以動物性食物為主,產卵期一般停食。該屬種類為重要大型經濟魚類。鱘屬魚種具有個體大、壽命長、幼魚成活率高、生長速度快等特點,集觀賞、美食於一體。

鱘類由海入江,喜歡聚集於河口。成熟群體10-11月在江河上遊產卵於深潭和水流湍急河床巖石壅積處 。分布於北美洲、歐洲、太平洋西北及中國海南島以東到黃渤海等海區和珠江、錢塘江、長江、黃河等淡水河流。

本文僅代表原作者觀點,版權歸其所有,如有侵權請及時聯繫刪除。

動物

歷史事件

相關焦點

  • 冷水魚為什麼被稱為「水中活化石」?因為不怕冷?
    而對於這種類魚,除了我們常叫的冷水魚,在一些地區,它還有一個響噹噹的名號——「水中活化石」!而為了讓大家更好的了解這一「水中活化石」,今天「水產價格」的小編就來和大家詳細介紹一下這種冷水魚。主要分布範圍關於冷水魚類,南方地區很少有見,只有在緯度較高的地區才能一睹芳容。不算人工養殖,野生的冷水魚主要分布在黑龍江中遊、烏蘇里江和松花江下遊等流域。
  • 世界上最古老的一種魚類,素有「水中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之稱
    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形大、壽命長、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素有「水中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之稱,1994年3月18日,為了宣傳保護珍稀瀕危動物的意義,郵電部發行了《珍稀魚類--鱘》特種郵票,全套4枚。(4-1)為「鰉」。
  • 黑河市愛輝區現300斤達氏鰉 堪稱「水中活化石」
    近日,一條體長兩米九,體重約三百斤的巨型受傷鰉魚,在黑河市愛輝區農業綜合行政執法大隊漁政中隊的護送下抵達黑河鱘魚養殖中心臨時救護點進行暫養救治。
  • 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你見過嗎
    水中「活化石」桃花水母現身雲南 你見過嗎 2020-06-28 15:19:13  來源:@央視新聞
  • 簡單的介紹一下釣鱘魚的方法,希望大家喜歡
    鱘魚(xún yú)(Sturgeon),古稱鱏魚(xún yú),體長0.5-7米。鱘魚是世界上現有魚類中體形大、壽命長、最古老的一種魚類,迄今已有2億多年的歷史,起源於億萬年前的白堊紀時期,素有「水中熊貓」和「水中活化石」之稱,系現存的古老生物種群。
  • 農博園「水中活化石」鱘鰉魚 祖先曾與恐龍共生
    李丹/攝  來頭不小號稱「水中活化石」  這鱘鰉魚到底是什麼來頭?  說起鱘鰉魚,就要追溯到距今一億三千萬年的白堊紀,鱘鰉魚學名達氏鰉,它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素有「淡水魚王」之稱,也有「水中活化石」的美譽。最大個體可達520kg以上,體長可達8米,是世界上最大的淡水魚。  如此令人嘆為觀止的淡水生物,平日裡並不多見,稱它是長春農博園漁業展館的「鎮館之寶」絕對實至名歸了。  那它們的家鄉是哪兒啊?
  • 千萬斤鱘魚從甘肅流入四川,釣魚人:釣到後是吃,是養,還是賣?
    據廣元晚報報導,近日,受洪水影響,甘肅文縣不少基地網箱被衝毀,養殖的約上千萬斤大型鱘魚流入四川廣元境內白龍湖,被沿岸一些居民捕撈。該大型鱘魚系外來物種,養殖時間至少在七年以上,通常是取魚卵,做魚子醬出口。
  • 專家稱多吃鱘魚有益健康 相當吃「中藥」(圖)
    中國網4月23日訊(記者劉洪進)吃鱘魚,是很多人的企求,鱘魚藥用保健價值,透發了人類對鱘魚的豐富想像和食慾。但由於鱘魚是珍稀瀕危物種,國家法律的明令禁止捕撈和食用,因此,想吃鱘魚並不是那麼容易。據悉,只有人工養殖的鱘魚才可以食用。4月16日,日本東京工業大學博士許哲峰一行來到天峽鱘龍股份公司訪問,當聞知天峽鱘業的鱘魚養殖已實現批量生產,正在批量分割在市場銷售,普通人都能吃上鱘魚時,許哲峰博士興奮地說:「鱘魚是一種高貴食品,營養豐富,在日本價格非常昂貴,中國的百姓能吃上鱘魚,真是太幸福了。」
  • 鱘魚裡珍貴的不止是魚子,還有它!
    魚子醬是世界公認的名貴食材,而頂級魚子醬只取鱘魚魚子製作而成。不過,大多數人只記得這一份魚子醬有多難得,卻往往忽視了鱘魚的其他部分,比如今天紅廚網要為大家介紹的——鱘龍魚筋。鱘龍魚筋小檔案▼眾所周知,鱘魚十分珍貴,是世界上少數生活在水中的活化石之一,肉美骨軟,也是所有魚類中營養價值最高的一種魚類。
  • 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起鱘魚 專家:可能是放生的
    原標題: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起鱘魚 專家:可能是放生的  11日,自媒體《環球漁獵》爆料稱:昆明市民在滇池裡釣到怪魚,它通體烏黑,好像是鱘魚。但釣友分析,這應該不是中華鱘之類的野生魚,很可能是誰養殖的觀賞魚,或者是酒店的食用鱘魚,意外跑到滇池了。
  • 泡椒鱘魚筋——彈牙爽口脆嫩香鬱高檔宴客的大菜!
    對於「鱘魚筋」, 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樣, 是第一次見到吧, 平常我們吃的魚個頭小, 都沒有什麼「魚筋」這一說,再看這「魚筋」如同一條潔白如雪,軟韌異常的繩狀。其實「魚筋」就是世界上唯一生活在水中的活化石的鱘龍魚的脊骨,而鱘魚是少見的通體軟骨之魚, 魚筋因為量少而且珍貴, 又有「龍筋」之稱。
  • 黑龍江邊地,瀕臨滅絕的「水中大熊貓」——鱘鰉魚重生記
    因人類的無窮索取和自然的變遷,黑龍江和烏蘇里江「兩江」流域盛產的「水中活化石」──鱘鰉魚產量銳減。;兩種魚的區別是:鰉魚體態巨大而鱘魚個頭小。鱘魚和鰉魚相同的特點是:兩種魚的卵都如小米粒一般大小,顏色呈黑色,都可以用來製作魚子醬。魚子醬營養豐富,價格昂貴,被國際上稱為「黑色軟黃金」,每公斤的價格達數萬元,因此,漁民都希望捕獲到鰉魚和鱘魚。為什麼人們把鰉魚和鱘魚統稱為鱘鰉魚呢?這還得追溯歷史的淵源。據史料記載,鱘魚是白堊紀時期保存下來的古生物群之一,曾與恐龍在地球上共同生活。
  • 地球上最古老的12個動物,中國一個上榜,全都是「活化石」
    今天小編就給大家盤點一下地球上最古老的12種動物,我們中國的一個也有上榜,全都可以說是「活化石」。鸚鵡螺已經生活了五億多年,它們生長在熱帶印度洋的珊瑚礁水域,因為它的外形和習性變化非常的小,所以被稱為海洋中的活化石。
  • 鱘魚—— 龍江之寶
    鱘魚古稱鱣,屬鱘科魚類,起源於距今一億五千萬年前白堊紀,曾與恐龍共生存而稱為「活化石」,是當今存活在世的稀有古生物之一。鱘魚中的史氏鱘,是我省的特產魚類,僅分布於黑龍江及松花江、烏蘇里江下遊水域。其中,墾區所屬的勤得利農場,不僅是鱘魚盛產區,而且是全國率先實現鱘魚人工孵化、馴化飼養的單位,可稱鱘魚的故鄉。
  • 鱘魚養殖的條件,鱘魚養殖這幾點是需要我們知道的
    中華鱘大家應該都不陌生吧,中華鱘現在是我國重點保護動物,所以我們今天養殖的魚並不是中華鱘,而是鱘魚,鱘魚的營養價值非常高,肉質鮮美,並且還沒有刺,所以非常適合老人和小孩吃,隨著人類生活水平的逐漸提高,鱘魚也成為了大家最喜歡的食物,為了市場的需求,養殖鱘魚也成為了一個比熱門的項目,但是養殖鱘魚還是有一定條件的
  • 贛江漁民捕獲一條「怪魚」,經過專家鑑定,竟是「水中大熊貓」
    前不久,江西吉安的一位漁民在贛江裡面打漁,發現一條從來沒有見過的魚。經過當地水產專家鑑定之後,發現這竟然是一個珍稀的國家一級重點水生保護動物。那天一大清早,村民康先生就來到轄區公安局,把他剛剛抓到的一條半斤多的魚交到了民警手裡。
  • 17萬尾水中「活化石」幼魚放流黑龍江
    17萬尾水中「活化石」幼魚放流黑龍江 2020-07-09 08:1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養魚就養水中的活化石
    錦鯉是一種非常漂亮的觀賞魚,以優美的姿態被人們賦予水中活化石的稱號。自古以來人們就有養鯉魚的傳統,錦鯉就是由鯉魚改良過來的品種,色彩在其身上得到了最麗的詮釋。錦鯉可養在池塘,也可在家裡飼養。在家裡養上一尾或幾尾,生活別提多愜意了。
  • 27歲「魚爸爸」守護中華鱘引熱議,關於瀕危鱘魚你了解多少
    今日,微博上一條「27歲魚爸爸守護7條中華鱘魚」引起熱議,講述了蘇州常熟漁政執法隊27歲的嚴御誠和同事們盡心盡力救護7條中華鱘的事跡。昨天剛度過一個以「與子同舟,保護未來」為主題的世界地球日,再聽到這樣的故事,無疑是讓人心生感觸。
  • 鱘魚登上了餐桌,鱘魚三吃你聽過嗎?
    大家好,我是百家作者,今天要為大家介紹的是鱘魚,不知道大家對這個是否有所了解,不清楚也沒關係,接下來就讓我們進入正題吧!比較特殊的鱘魚西伯利亞鱘魚對西伯利亞鱘。鱘魚很多人都不陌生,我們常見的鱘魚品種有俄羅斯鱘達氏鱘匙吻鱘等,這西伯利亞鱘魚到底有什麼不尋常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