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藥和植物藥的主要區別在哪

2021-01-18 39健康網

  世界上藥主要分為四種藥:西藥、生物製藥、植物藥、中藥。

  中藥是以中醫理論為基礎,辨證論治納入了中醫藥理論體系的藥物。中藥中有植物、動物、化學製劑、礦物,人體中有些成份也可入藥,象指甲、胎盤。

  植物藥主要是植物中的提取物,各國對植物藥有不同的規定。

  德國對於「植物藥」的定義

  德國藥品管理及衛生機構定義為:「不同於化學藥品的,包含從藥用植物中提取的製劑的藥品」。植物藥在德國可以滴劑、藥片、膠囊等形式出售,也可以傳統的藥茶的形式出售。絕大部分植物藥在德國是以非處方藥的形式在藥店出售的。

  德國將植物藥視為普通藥品,植物藥品適用和其它普通化學藥品一致的管理法律。《德國藥品法》規定,植物藥的上市同化學藥品一樣,要經過「聯邦藥品及醫療器械管理局(BfArM)」的審批。「德國聯邦藥品及醫療器械管理局」批准一種藥品上市的主要依據是其功效、安全性及產品質量。儘管植物藥被公認為療效顯著、副作用及引發其它病症的可能性小,但這些「公認的」特性都必須要有確鑿的證明數據,才能夠被批准上市。數據可以通過以下形式予以證明:藥理-毒理學及臨床研究結果,或者可以是其它「科學知識數據」,如:專著、經驗報告或經典文獻。

  以下三類產品雖然與植物藥存在相同特點,但德國政府不將其歸為植物藥的管理範圍:

  1、 從植物萃取物中分離出來的單一成分

  這種從植物中提取的純粹的單一成分,如洋地黃毒苷、阿託品、嗎啡等不被視做植物藥品。

  2、 食品添加劑、補劑及食品

  根據《德國藥品法》,上述三種產品不需要經過上市審批程序,也不需要達到對於藥品要求的安全及質量上的標準。但鑑於上述產品主要是用於營養及消費,所以必須符合《德國食品及消費產品法(LMBG)》的相關要求。一些食品也可以在產品標籤上貼加如:「助於維護腸內菌叢,增強身體免疫能力或控制膽固醇」等字樣。這就使得一些維生素、礦物質、含有醫療效果的植物產品等既可以被列為藥品也可以被列為食品,如:薄荷茶根據商標的說明既可以作為植物藥也可作為提神食品出售。

  3、順勢療法及感應療法中使用的劑量微小的自然藥物。

(責任編輯:黃鎵欣)

相關焦點

  • 天然植物藥國際市場的政策與法律環境分析
    天然植物藥涉及到藥品法規和食品法規兩個體系,食品身份的天然植物藥面對的管制相對寬鬆,但同時也意味著不能像藥品那樣做療效方面的宣傳。中藥進入國際市場,面臨的不僅是消費群體和競爭市場的變化,更重要的是中藥被納入的監督管理體系發生了變化,無論中藥是以藥品身份還是以食品身份進入國際市場,均要作到符合進口國的相關法律法規。
  • 植物藥為類風溼關節炎治療帶來新希望
    ,為最常見的炎性關節病和主要致殘因素之一。2 植物藥對RA多個病理環節顯示幹預作用鑑於植物藥提供了開發新的RA治療藥物的潛在資源,近年來引起各國學者的重視和研究。目前關於植物藥的相關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幾個方面。
  • 中藥渣的主要成分及營養價值
    中藥渣的主要成分及營養價值出處:德寧 作者: 水產養殖網 2017-12-21 10:41:00中藥主要由植物藥(根、莖、葉、果)、動物藥(內臟、皮、骨、器官等)和部分礦物類藥材組成,其中植物類藥材佔87%以上。中藥渣來源於中藥原料藥生產、中藥飲片的加工與炮製,以及含中藥成分的輕化工產品的生產等,其中以中成藥生產帶來的藥渣量最大,約佔藥渣總量的70%。
  • 植物藥:中藥的再次開發和創新 相關市場仍待突破
    【中國製藥網 產品資訊】植物藥是包括植物原料、藻類、大型真菌及其組合產品。但不包括:,包含動物或動物部位(例如昆蟲和野生動物)和/或礦物質的產品,除非這些是傳統植物製劑(例如中藥或印度草藥)中的微量組分;第二,衍生自經遺傳修飾以產生單個分子實體(例如通過重組DNA技術或克隆)的植物原料。
  • 中藥出口戰略對策分析
    與主流化合藥物相比,包括中藥在內的天然植物藥的最大優勢在於它關注的是健康,而不是疾病;其使用者被界定為消費者,是針對其生活方式積極做出決定的個人,而不是病人。發揮中醫藥的療效優勢和整體診療理論優勢,滿足消費者在整體健康觀念下對醫藥品的需求,使「選擇了中醫中藥就等於選擇了一種健康的生活方式」這一現代健康生活理念為世界所接受,是中藥產品國際化的發展戰略。
  • 歐洲天然植物藥市場日臻成熟
    歐洲天然植物藥市場日臻成熟德國和法國佔整個歐洲植物藥市場份額的60%左右。     為統一各國間有關植物藥的法規,1965年歐共體制定了第一藥物指令(65/EEC)。該指令第4款第8a(ii)條規定,對植物藥藥品的評定必須考慮到已出版的文獻。如果已出版的文獻足以證明該產品已廣泛用於醫藥用途,具有公認的功效,且其安全水平是可以接受的,就沒有必要去重複所有的鑑定和臨床試驗。
  • 昆明製藥:天然植物藥與中成藥是增長基石
    公司2010年收入的快速增長主要得益於兩個方面。1)植物藥銷售的高速增長。「血塞通」系列:200mg凍乾粉針同比增長90%、400mg凍乾粉針同比增長52%、軟膠囊同比增長104%;「天眩清」系列銷售同比增長27%。2)醫藥商業同比增長32.78%,達6.77億。  利潤增速高於收入增速。公司2010年淨利潤同比增長46.73%遠遠高於收入的增速,主要得益於費用的良好控制。
  • 洋中藥三分天下有其一 中國中藥面臨種質資源危機
    據悉,洋中藥在中國的市場份額已達1/3,其必將加劇中藥種質資源危機和中藥資源研發利用的國際競爭。  隨著傳統天然藥物和植物藥的地位日益提高,國外醫藥學者與製造商紛紛致力於從植物藥中尋找新藥線索。資料顯示,全球中藥國際市場中,日本佔80%的份額,韓國10%,而中國僅佔5%。
  • 洋中藥佔領國內1/3市場 將加劇中藥種質資源危機
    一些中藥企業負責人認為,什麼樣的藥材是合格的,目前還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所謂合格,不僅是指農藥殘留和重金屬殘留不超標,還要具備藥效。 2012年底,香港衛生署公布了第五期《香港中藥材標準》,涵蓋了四十二種常用中藥材的安全和品質參考標準,對於藥材的重金屬含量、農藥殘留以及指標性成分的測定方法做出了詳細規定。 專家認為,這些標準是否合理、有無可操作性,還有待商榷。
  • 藥膳主要應用天然植物藥
    中國傳統的藥膳根據「證」和「陰陽五行學說」等中醫理論,從各種各樣的中藥中選出適合食者的藥物進行組合配伍,製作成食療或食養的藥膳,這些理論在藥物的選用方面,也成為重要的參考標準。  因為藥膳充分發揮了中藥的重要作用,收到了非常好的療效,所以重新認識了解古老的中醫中藥是很重要的事情。
  • 康恩貝擬五千萬增資喜鵲醫藥 布局現代中藥、植物藥產業
    新京報訊(記者 張兆慧)2月26日,康恩貝發布公告稱,根據發展戰略規劃及產業布局需要,謀求在現代中藥和植物藥的創新領域可持續發展,公司與喜鵲醫藥籤訂《合作框架協議》,擬出資5000萬元人民幣以增資方式取得喜鵲醫藥5.6995%的股權。
  • 這味常見的中藥,可清肺解毒利咽
    咽喉隸屬於呼吸系統和消化系統,平日我們飲水、進食都需要通過咽喉,且咽喉部的感覺神經也比較發達,這就意味著我們對咽喉部的感受是十分靈敏的。且咽喉部的病變也極容易發生。過食辛辣後上火、受涼了感冒……這些刺激都能夠讓咽喉部迅速作出「反應」——紅腫疼痛,甚至咽口水也無法忍受。
  • 中藥與西藥有什麼區別?
    隨著當今健康大好形勢的發展,大家我們不經意會發現,在很多種場合下,都會提到關於中藥與西藥的話題!我國中藥主要農業種植物中草藥和天然中草藥植物。從古到今,在我國中醫生把中草藥採來為百姓治病,而這種藥材就被稱為中藥。
  • 香港地區中藥註冊管理體系概述
    全球各國家對天然藥的稱呼差異較大,主要分為幾類:亞洲國家一般稱之為傳統藥(Traditional medicine);歐盟國家一般稱之為草藥產品(Herbal medicinal products);美國、巴西稱之為植物藥產品(Botanicaldrug products);澳大利亞和加拿大一般稱之為健康產品(Healthy products)。
  • 比肩青蒿素 七葉皂苷鈉天然植物藥原研紀實
    上世紀70年代,從黃花蒿裡提取青蒿素,堪稱中藥現代化的一項重大成果。80年代,一種名為七葉皂苷鈉的原研藥物,成為繼青蒿素後,又一種天然植物藥的重大創新成果,在我國製藥史上樹起了一座巍峨的裡程碑。那時,他主要從事提取和製劑工作,他完整的參與了原研開發工作,並親自到上海華山醫院做臨床試驗並形成學術文章。「我們團隊的強項是做植物藥化、合成,搞這項研究有我們的優勢。」段木盛說。在段木盛的記憶中,那一代人幾乎不帶一絲功利之心,大家的積極性非常高,從早6點一直幹到晚9點,中間基本上不休息,也不覺得苦,「那個時候,大家對金錢無所謂,看中的是對這份工作的熱愛。」
  • 現代色譜技術在中藥複方研究中的應用進展
    4.2 大川芎方色譜-質譜聯用技術實例    大川芎方由川芎和天麻兩味藥組成,主要成分包括有機酸、生物鹼、內酯、揮髮油、苷類、多糖等。為了深入對其化學成分進行研究,還需進行其化學成分的系統分離分析研究。對於大川芎方中大量有效成分(阿魏酸、鹽酸川芎嗪、天麻苷等)還必須採用液相色譜-質譜進行分析。
  • 中藥首次走上國際抗癌「主戰場」
    中國醫學科學院腫瘤醫院田愛平教授獲「十三五」國家科技重大專項立項資助3300萬元,進行首個全球同步研發複方中藥的臨床研究,該項目現已獲美國FDA批准進行Ⅱ期臨床試驗,這個已有1800年應用的傳統中藥-黃芩湯化身YIV906在抗晚期肝癌領域顯「神效」中藥首次走上國際抗癌「主戰場
  • 生物谷專訪-聽徐宏喜教授談中藥研發與國際化進展
    我國天然藥物資源豐富, 特別是中藥和植物藥。 除了已經被國際認可的青蒿素外, 還有哪些被發現有顯著的藥效或有進一步研發價值的中藥或天然產物?回答:人類研究和利用中藥及天然產物作為藥物治療疾病已有很長的歷史。例如,明代李時珍在《本草綱目》中詳細記載了用升華法製備、純化樟腦的過程。
  • 中藥先煎後下有講究
    中藥包括植物藥、動物藥和礦物藥,由於藥物質量不同,其中有效成分的含量和揮發程度也不同。為了充分煎出藥物的有效成分,對不同品質的藥物採取不同時間的煎煮,使各種藥物都能發揮其應有的藥效。
  • 視頻:馮玉斌--部分植物藥比熊膽藥效更好
    所以,在真正解決這個熊膽,我覺得有幾個方面的工作要做,第一個過去幾年已經有很多人做過這個工作,一個就是用其他動物的膽來代替熊膽,做過研究的,比如像豬膽、青蛙的膽,還有比如說一些兔膽,作用比較研究,它們的成分和藥理研究都比較接近。但是從長遠來講,各種動物,既然我們看到熊那麼慘,被殘忍地對待,我們對其他動物的替代品,最後會不會也出現同樣的情況?所以根本來講,我覺得尋找一種植物替代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