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關注學堂在線,把全球優質好課帶給你
你體驗過沒有感覺得世界嗎?有視覺,沒有聽覺,沒有嗅覺,沒有觸覺……
有史以來第一個以人為被試者的感覺剝奪實驗是由貝克斯頓(Bexton)、赫倫(Heron)、斯科特(Scott)於1954年在加拿大的一所大學的實驗室中進行的。
被試對象是自願報名的大學生,他們被要求每天24小時躺床上,時間儘可能長(有吃飯與上廁所的時間)。這些被試者被嚴格控制感覺的輸入,他們戴上半透明的塑料眼罩,除了微弱的散射光什麼都看不到,限制視覺;戴上紙板做的套袖和棉手套,限制觸覺;頭枕在用U形泡沫橡膠做的枕頭上,同時空氣調節器單調的嗡嗡聲限制聽覺。
實驗結果證顯示:
1. 在進行感覺剝奪後,被試者不能集中注意力,思維活動似乎是「跳來跳去」的;
2. 對於處理稍複雜的問題,例如需要語言能力和推理能力的創造測驗、單詞聯想測驗,接受過感覺剝奪的被試者不如未接受感覺剝奪的人成績好;
3. 超過一般的被試者說自己出現了幻覺,其中大多數是視幻覺,也有小部分聽幻覺或觸幻覺。視幻覺大多在感覺剝奪的第三天出現,幻覺大多類似光的閃爍,沒有形狀,常常出現於視野的邊緣。聽幻覺包括狗的狂吠聲、警鐘聲、打字聲、警笛聲、滴水聲等。觸幻覺的例子有,感到冰冷的鋼塊壓在前額和面頰,感到有人從身體下面把床墊抽走;
4. 幾乎所有被試者在進行實驗後都覺得感覺剝奪實驗使人非常痛苦,其中一位被試者說這比希特勒的迫害手段有過之而無不及。
後來,因為這項試驗受爭議程度太大,很多人覺得這實驗不人道、太殘忍而停止了。
其實想想這真的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在一個封閉的空間內,無聲、無光、無接觸、無交流。換做是你,你能撐幾天?
在感覺被極端剝奪後,人類會出現一系列心理病變,包括幻視、幻聽、暗示性增高、反應遲鈍、神經質等等……
因此人類在無感的情況下是有損健康的,嚴重的還可能產生自殺的傾向。
還是多彩的世界好啊!(此處應有BGM)
另外,下面這句話是真理!請牢牢謹記:
豐富的、多變的環境刺激是有機體生存與發展的必要條件。
通俗來說就是,感覺可以讓人變得更快樂、更幸福~
不要再覺得什麼禁慾系列男神女神們好了,你以為他們幸福嗎?
他們哪一個都挺慘的!
So,熱愛這個世界,熱愛生活,愛自己、愛他人,有情有義才是真理!
並且還要愛學習!
學堂君是從彭凱平老師的心理學概論這門課中學習到以上知識的,話說彭老師講課的樣子太可愛了(害羞臉)……
戳閱讀原文,去聽課!
清華大學發起成立的中文MOOC平臺,匯聚優質教育資源,促進教育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