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策說】讓創新馬達轉起來,咱們體制機制的改革怎麼破?

2020-12-06 環球網

不知您關注過沒有,關於創新驅動發展,有很多爭論。

爭論自然不是圍繞這一戰略是否正確,而是對陳舊的體制機制,有諸多不滿。

最著名的,當數中科院院士施一公在2014年時的公開批評:壓死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是什麼呢?是鼓勵科學家創辦企業。術業有專攻,我只懂我的基礎研究,懂一點教育,你讓我去做經營管理,辦公司、當總裁,這是把我的才華和智慧用到了錯誤的地方。人不可能一邊做大學教授,一邊做公司的管理人員,一邊還要管金融。我們從領導到學校,從中央到地方,在鼓勵科技人員創辦企業,這是不對的。我們應該鼓勵科技人員把成果和專利轉讓給企業,他們可以以諮詢的方式、科學顧問的方式參與,但讓他們自己出來做企業就本末倒置了。

在實地採訪中,國策君也曾經碰到不少各種各樣體制機制上的阻梗。

有一位科學家完成了一個國家級項目,主要成果是研製成功了一種重要的醫學儀器,打破了歐美國家的壟斷。但就是這樣一個重要的成果,卻在轉化過程中遇到了各種麻煩:企業看上了想買專利,學校不願意——怕賣便宜了,涉嫌國有資產賤賣;想以遠低於進口設備的價格賣給各大醫院,醫院不願意——國外廠商壟斷了銷售渠道;科學家不懂經營,市場開拓不順利——面臨國外競爭對手的打壓。可見,科技成果的轉化,仍然在各個層面面臨著體制機制的不順暢。

縱觀近幾年國家推出的鼓勵創新、推動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力度實屬空前。

2015年3月,《關於深化體制機制改革加快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若干意見》發布,意見提出到2020年,基本形成適應創新驅動發展要求的制度環境和政策法律體系,為進入創新型國家行列提供有力保障。

2015年6月,《國務院關於大力推進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見》發布,強調完善公平競爭市場環境、深化商事制度改革、加強創業智慧財產權保護。

2016年3月,新修訂的《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法》正式頒布,自此,支持科技成果轉化的政策體系逐漸形成,制約科技成果轉化的制度缺失、體制機制障礙等問題也得到一定程度地解決。其中更是明確:科研成果轉化成功,科研人員可享受不低於50%的比例用於獎勵。

完備的頂層設計、力度空前的鼓勵機制,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還缺什麼?

最近,李克強總理針對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的體制機制問題,連續發聲。先是在考察科技部時,專門來到政策司體制改革與創新體系建設處,強調要加快推進科技和相關領域改革,以體制機制創新有效促進科技創新。接著又在23號舉行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再次強調了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要針對政策落實中的難點和堵點,強化督查評估,總結地方經驗。

總理分別從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激勵、科研項目決策機制、促進各類創新主體融通發展等方面提出要求。一要研究擴大國有科技型企業股權期權和分紅等激勵政策實施範圍、放寬實施條件,修訂以職務科技成果作價投資形成的股權獎勵科研人員所涉及的國有資產評估備案相關規定,完善股權激勵和技術入股相關所得稅政策,以改革新突破進一步激發科技人員積極性和創造性。二要聚焦經濟社會發展重大需求,優化國家科技重大任務布局,健全公正科學的評審規則,完善科研項目決策、資源分配等機制。促進科技與經濟、各類創新主體融通發展。三要進一步落實好研發費用加計扣除、高新技術企業稅收優惠等普惠性政策,推動內外資企業等市場主體深度參與創業創新。

幾項要求,戳中了當今創新政策的痛點。

創新不是科學家單打獨鬥,也不是企業的獨角戲,而是需要各個創新主體融通發展,形成各司其職的最大合力。以科技成果轉化為例,其涉及研究、開發、商品化轉化、產業化等多個環節,涉及政產學研金介貿等多個主體,涉及資金、技術、人才、信息等多方面要素。這些環節、主體和要素對應著若干個政府部門,這些環節能否銜接好,各主體之間能否協調配合好,各要素資源能否有效配置,決定了科技成果轉化能否順利地進行。

科學家的擅長是科研創新,企業的特長是開拓市場,高校、科研院所的優勢是培育創新萌芽。科技成果轉化中遇到的問題,比如成果該賣多少錢、科研人員該分多少錢、校企如何協作,這些問題往往不是一個主體能夠單獨解決的。創新驅動發展,就要將各個主體的優勢最大化,構建起流暢的協同創新機制。

如同總理所說,要推動市場主體深度參與創業創新。我們還要推動市場自身形成更加完善的創新機制。在美國,很多高科技公司已經形成了「一個CEO加一個科學家」的合作模式,科學家負責技術研發,CEO負責產業化和市場開拓,由此大量科研成果得以轉化,進而驅動發展。

如果說創新是一臺推動經濟發展的發動機,那體制機制就是汽車的變速箱,變速箱不平順,發動機就很難發揮出他的最大馬力。(人民日報中央廚房國策說工作室 肖問)

相關焦點

  • 河南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專題
    發布內容:介紹全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情況,總結推廣新鄉市、濮陽經濟技術開發區、安陽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做法和經驗。制定出臺《關於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的意見》,明確以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為核心,以開發運營去行政化和主責主業去社會化為切入點,著力突破制約開發區發展的體制機制障礙,進一步激發開發區改革創新活力和內生動力,努力將開發區打造成為產業發展集聚區、改革開放試驗區、科技創新示範區。
  • 璧山:以機制體制改革激發發展內生動力
    1月8日,國家水利部官網以《重慶璧山區創新管理體制改革 實現城鄉供水一體化》為題,專文刊登了我區創新管理機制和運營模式,紮實推進「同網、同價、同質、同服務」城鄉供水一體化改革的好經驗、好做法,而此項工作還先後被央視新聞聯播、人民網、新華網等主流媒體多次報導。
  • 南京浦口經濟開發區:創新體制機制 奏響改革強音
    然而,面對新任務、新挑戰,加快改革、擴大開放、提升創新發展水平,已然成為園區發展亟待突破的新課題。  年初以來,一場以「去行政化」為主基調的園區體制機制改革正在南京市深度實施。自改革集結號吹響後,浦口經濟開發區第一時間響應,迅速制定改革「作戰計劃」。
  • 山東用改革的「衝擊鑽」破除體制機制障礙
    省委十一屆八次全會重點研究制度創新,九次全會專題研究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十次全會明確制度建設「任務書」,十一次全會推動構建高水平對外開放「四梁八柱」,全省重點工作攻堅年動員大會部署九大改革攻堅行動……從夯基壘臺、立柱架梁,到全面推進、厚積成勢,再到系統集成、協同高效,山東牢牢扭住制度創新、流程再造這個「牛鼻子」,一路蹄疾步穩、勇毅篤行,體制機制新優勢加速塑造。
  • 人民日報: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
    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按照「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的戰略方向,破解科技領域改革難題,推動科技創新體制機制改革向縱深發展,為建設科技強國提供有力制度保障,是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的重大任務。
  • 學習《關於深化教育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筆談
    1985年《關於教育體制改革的決定》,1987年《關於農村基礎教育管理體制改革若干問題的意見》,1993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綱要》,都側重在管理體制和辦學體制上進行改革。始於2001年的農村義務教育管理體制改革,始於2005年的農村義務教育經費保障機制改革,始於2010年的國家教育體制改革試點,瞄準長期困擾教育科學發展的難點問題和社會充滿期待的熱點問題,集中力量進行重點突破。
  • 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安陽高新區有啥好做法?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安陽高新區有啥好做法? 27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情況。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安陽高新區黨工委書記杜建勳回答記者提問。
  • 深化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 推進政府更好地履行教育發展職責
    同時,我國針對教育的法律法規和政策很多,但教育系統內部卻沒有獨立的執法隊伍,缺少對法律法規和政策落實的監督機制,而現階段抓落實的手段就是加強教育督導。因此,面臨新時代教育發展的艱巨任務,只有深化教育督導改革,在督導理念、體制機制、方式手段上不斷創新,才能更好地適應加快教育現代化和建設教育強國目標的要求,跟上時代發展的步伐。
  • 建設更高水平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新知新覺)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堅持對外開放基本國策,打開國門搞建設,實現了從封閉半封閉到全方位開放的偉大歷史轉折。進入新發展階段,我國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不會動搖,開放的大門只會越開越大。當前,我國發展環境面臨深刻複雜變化,對擴大對外開放提出新的要求和挑戰。
  • 鶴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鼓勵行政、事業人員到國有公司任職,保留...
    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 段偉朵 鶴壁市在推進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方面有哪些經驗做法? 27日上午,省政府新聞辦召開「河南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專題」新聞發布會,介紹全省開發區體制機制改革創新情況。記者從省政府新聞辦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鶴壁市委常委、常務副市長洪利民回答記者提問。
  • 市體育局體制機制改革調研組到體育總局、北京市體育局調研學習
    日前,根據年終工作安排,由市體育局人事處、運動員發展保障中心相關人員組成的市體育局體制機制改革調研組,到國家體育總局、北京市體育局開展了體育體制機制改革調研。期間,調研組向體育總局人事司匯報了市體育局近年來體制機制改革情況,並就「十四五」時期體育體制機制改革發展思路開展了學習探討。
  • 全省交通強國綜合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工作研討會在濱州召開
    1月12日上午,全省交通強國綜合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工作研討會在濱州召開。省交通運輸廳副廳長於洪亮出席會議並講話,省交通運輸廳副廳級幹部胡斌主持會議。研討會上,體制機制改革專班有關負責同志分別介紹了省級綜合交通運輸體制機制改革工作進展和工作報告撰寫情況,廳總工程師、有關處室、單位和試點市交通運輸主管部門負責同志作了交流發言。會議還特別邀請省社科院和山東大學、山東師範大學等部分高校的專家,從不同角度對體制機制改革工作提出了意見建議。於洪亮充分肯定了全省體制機制改革試點工作取得的階段性成果,同時對下步工作提出指導意見。
  • 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需要注意什麼內容?
    問:完善科技創新體制機制,需要注意什麼內容?答:需要注意的是,弘揚科學精神和工匠精神。人才資源是第一資源,是創新活動中最為活躍、最為積極的因素,要完善科技人才發現、培養、激勵機制,大力造就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卓越工程師、高水平創新團隊。
  • 委員講堂之方精雲:以體制創新推動科技創新
    [15:01] [主持人]:去年9月,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了《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實施方案》,對科技體制改革作了全面部署,具體措施達100多條。您比較關注哪方面的改革?我覺得非常好,中國和國外的情況不一樣,國外的企業轉型是做得很好,因為咱們國家這種現代的企業體制還不是很成熟,大學或者是科研院所在創新發展裡面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承擔了非常重的任務。科研院所和大學承擔著非常艱巨的任務和責任。特別是要引導大學向這個方向轉變,而不能僅僅一味地按照個人的興趣發一些文章。比如,這個部分裡面第13條,完善研究院所法人治理結構,推動科研機構制定章程,探索理事會制度。
  • 3年體制機制改革 讓自貢市蜀光綠盛實驗學校掀起二次創業熱情
    學校校長楊景華說,3年的體制機制改革,最大的好處就是把每個人都調整到了最好的狀態,把學校變成了學生成長的樂園、教師享受教育事業的家園以及文化氛圍濃鬱的現代校園。幕後:醞釀半年啟動改革一個月「頭腦風暴」根本改變治理體系為什麼要進行改革?學校黨委書記黃顯清回憶,「這一次改革,管理層經過了半年的思考。大家在探討時發現,當前學校的體制機制是數十年前確立的,顯得陳舊低效。」2016年8月,學校新的領導班子成立。
  • 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專訪國家發展改革委有...
    新華社北京4月9日電題: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專訪國家發展改革委有關負責人新華社記者安蓓《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於構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場化配置體制機制的意見》9日公布。這是落實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的一項重大改革部署,也是新時代推進經濟體制改革的又一具有標誌性意義的重要成果。為何要推進要素市場化配置?
  • 行政管理考研之馮一銘老師談制度、體制、機制的區別與技巧理解
    主體:一般是國家比如在我國,根本制度是社會主義制度;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會制度;所以談到制度是基本上是難以撼動的,在答題的時候不可能出現制度改革的(頂多是制度創新),那就要比你說現在中國要實施資本主義制度,不可能的。
  • 河南省「兩辦」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
    近日,中共河南省委辦公廳、河南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並發出通知,要求各地各部門結合實際認真貫徹落實。《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意見》全文如下:為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形成機構健全、職權匹配、制度完備,督政、督學、評估監測「三位一體」的教育督導體系,更好發揮教育督導在推進教育現代化、建設教育強省、辦好人民滿意教育中的重要作用,根據《中共中央辦公廳、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意見〉的通知》精神,結合我省實際,制定如下實施意見
  • 學習貫徹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文件心得丨南昌·青雲譜區 李萬汲:「同頻」「共振」
    貫徹落實《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的思考與舉措9月14日,中共江西省委辦公廳、江西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於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的實施方案》(以下簡稱《實施方案》),從教育督導管理體制、運行機制、問責機制、督學聘用和管理機制、保障機制等六個方面,為我省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明確了方向。
  • 5方面25條舉措 河北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
    河北新聞網12月4日訊(鄭佳、高小茹)今天,從河北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河北省深化新時代教育督導體制機制改革實施方案政策吹風會上獲悉,針對當前教育督導工作面臨的困難和問題,方案從教育督導管理體制、教育督導運行機制、教育督導問責機制、督學聘用和管理、教育督導保障機制等5個方面提出了25條具體改革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