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大醫藥深度布局放射性核素偶聯抗腫瘤藥物領域

2021-01-09 新浪財經

來源:證券日報

本報記者 李喬宇

11月1日,遠大醫藥發布自願性公告,在腫瘤診斷及治療領域,圍繞高創新性診斷和高壁壘性的放射性核素偶聯藥物(RDC),遠大醫藥近期與澳大利亞TelixPharmaceuticalsLimited(ASX:TLX)集團籤訂授權協議,累計將支付預付款及裡程碑款項最多2.25億美元,獲得多款用於治療前列腺癌、透明細胞腎細胞癌及膠質母細胞瘤的創新型RDC產品(TLX591、TLX250、TLX101)在大中華地區的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權益。

此外,遠大醫藥與Telix集團籤訂合作協議,獲得多款用於腫瘤診斷的創新型RDC產品(TLX591-CDx、TLX250-CDx、TLX599-CDx)在大中華地區的獨家商業化推廣權益及生產權益。同時,在未來一定期限內,遠大醫藥將獲得Telix集團其他管線後續產品在大中華地區的獨家開發、生產及商業化權益等的優先談判權。最後,遠大醫藥亦與Telix集團籤訂股份認購協議,據此遠大醫藥將在協議約定的相關條件滿足後以2,500萬美元認購Telix約7.6%的股本權益。

Telix是一家專注於RDC的生物技術公司,總部位於澳大利亞墨爾本,聚焦新型放射性核素-靶向分子藥物偶聯技術。Telix集團在研項目覆蓋多種發病率高、死亡率高的癌種,目前在全球範圍內開展了十餘項臨床研究,研發管線中共有三項產品獲批美國FDA孤兒藥資質、一項產品獲批突破性療法。

籤署上述協議後,遠大醫藥將陸續啟動上述協議中授權的6款產品在大中華地區的臨床註冊申報工作。公司深耕抗腫瘤領域多年,現擁有全球創新產品11個,其中有10款產品在全球範圍內處於人體臨床試驗階段,共覆蓋8大實體瘤治療領域,產品管線品種和數量均處於行業領先水平。

據了解,遠大醫藥近期亦與江蘇省原子醫學研究所籤署戰略合作備忘錄,就RDC領域的藥物研發、生產、檢測及標準制定等領域合作內容達成一致意向;與普爾偉業籤署股份購買協議,將在相關條件滿足後以不超過人民幣1,000萬元收購普爾偉業100%股權。完成收購後,遠大醫藥將獲得「放射性藥品生產許可證」「放射性藥品經營許可證」及「輻射安全許可證」。

公司表示,管理層早已洞察到放射性藥物行業的成長性和未來發展空間,與多家優秀企業及單位分別籤訂協議,獲得在大中華地區經營相關產品的授權,以及在中國開展放射性藥物經營的相關資質,是遠大醫藥持續深耕放射性藥物領域的又一重要戰略性布局。遠大醫藥採用「全球化運營布局,雙循環經營發展」策略,通過引進國際先進的產品技術,豐富和完善抗腫瘤領域產業布局,為腫瘤患者提供更多的治療方案和產品組合,形成國內國際雙循環聯動發展並相互促進的新格局。

(編輯 張偉)

相關焦點

  • 抗體偶聯藥物國內研發現狀及企業布局分析
    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s,ADC)已經成為國內外抗體藥物研發的新熱門方向,國內企業紛紛跟隨布局,已有二十餘款產品進入IND及臨床階段,抗體、連接子、毒素分子等方面的專利技術成為企業的核心競爭力。
  • 亞盛醫藥抗腫瘤新藥管線深度解讀
    藉此,我們對亞盛醫藥的腫瘤新藥管線做一深度解讀。亞盛醫藥2009年成立,也算是中國創新藥研發圈子的老江湖了。談及中國的創新藥,無論是研發,還是投資,真正在中國火起來也不過是近幾年的光景。事實上,直到2015年CFDA大刀闊斧開展藥審改革之前,在國內做創新藥始終是一件極其艱難的事,一個新藥臨床試驗申請(IND)都得審上一兩年,投資人對此興趣寥寥。
  • 遠大醫藥(00512-HK)進口藥品上市許可申請獲中國藥監局受理
    來源:財華網【財華社訊】遠大醫藥(00512-HK)公布,附屬遠大醫藥(中國)與集團聯營Sirtex正式向中國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全球創新產品SIR-Spheres釔[90Y]樹脂微球上市許可申請(NDA),並獲正式受理。
  • 遠大醫藥給出創新方案
    ,一方面可以降低IL-12全身給藥的免疫相關副作用,另一方面可以將「冷」腫瘤轉變為「熱」腫瘤,逆轉腫瘤內的免疫抑制微環境,進而讓聯用的PD1藥物產生更好的抗腫瘤效果。布局腫瘤治療「黑科技」,遠大醫藥投資OncoSec回報豐厚
  • 貴州百靈抗腫瘤藥物布局再延伸 攜手凱因醫藥進軍千億CAR-T細胞...
    圖文無關,來源於 攝圖網貴州百靈擬研發的靶向人CD24、人CD20和人BCMA是國際國內醫藥企業藥物開發所關注的明星靶點,目前針對上述三個靶點尚無用於臨床治療的上市產品。圖文無關,來源於 視覺中國據悉,貴州百靈此次擬開發的三款人靶向CAR-T細胞治療新藥——靶向人CD24、人CD20和人BCMA是國際國內醫藥企業藥物開發所關注的明星靶點。
  • 分子影像指導抗腫瘤藥物開發
    Molecular Imaging in Cancer Drug Development分子影像指導抗腫瘤藥物開發JNM
  • 醫藥生物之抗體偶聯藥物ADC專題報告
    抗體偶聯藥物(Antibody-Drug Conjugate,ADC)是通過連接子(linker)將具有生物活性的小分子藥物偶聯至單克隆抗體(單抗)上而產生的。目前絕大部分ADC 是由靶向腫瘤抗原的抗體通過連接子與高效細胞毒性的小分子化學藥物偶聯而成,利用抗體與靶抗原特異性結合的特點,將小分子藥物靶向遞送至腫瘤細胞進而發揮殺傷腫瘤的作用。
  • 抗體偶聯藥物ADC投資研究:行業風起雲湧,差異化競爭是關鍵
    核心觀點:ADC已成抗體藥研發新熱門,靶向遞送毒性小分子實現臨床優效抗體偶聯藥物(ADCs)已經成為國內外抗體藥物研發的新熱門方向,截至2020.09共有9款ADC藥物獲批上市,2019年Adcetris銷售額6.28億美元(同比+32%),
  • 抗腫瘤藥物市場增長迅速
    數據顯示,抗腫瘤藥自從2007年超越降血脂藥後,一直是全球醫藥市場的領頭羊,2012年的銷售額超過700億美元。  700億美元蛋糕待分  業內人士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未來10年全球抗腫瘤藥物的市場空間依然很大,原因有兩點。
  • 創新藥行業專題報告:ADC藥物迎來黃金時代
    定點偶聯技術的開發,不僅使不同位點偶聯對 ADC 藥效影響的研究成為可能,較大程度推動了 ADC 用於腫瘤治療領域的發展,而 且可以廣泛應用於其他分子如核素,免疫毒素、蛋白、前體酶、SiRNA 等與抗 體的偶聯藥物開發上,較大拓展了抗體偶聯藥物應用範圍。
  • 創新藥行業專題報告:ADC藥物迎來黃金時代
    定點偶聯技術的開發,不僅使不同位點偶聯對 ADC 藥效影響的研究成為可能,較大程度推動了 ADC 用於腫瘤治療領域的發展,而 且可以廣泛應用於其他分子如核素,免疫毒素、蛋白、前體酶、SiRNA 等與抗 體的偶聯藥物開發上,較大拓展了抗體偶聯藥物應用範圍。
  • 百濟神州又一研發中心落地,重點開發腫瘤大分子藥物
    上海醫藥研發中心是百濟神州全球布局的第二個研發中心,未來將打造從靶點驗證、抗體發現到早期生產工藝研發的一體化抗體藥物發現流程,重點開發針對各類惡性腫瘤的大分子藥物,如單抗藥物、雙抗藥物和抗體偶聯藥物(ADC)。
  • 恆瑞醫藥提交蘋果酸法米替尼膠囊臨床申請 為1類抗腫瘤藥物,呼吸...
    原標題:恆瑞醫藥提交蘋果酸法米替尼膠囊臨床申請,為1類抗腫瘤藥物,呼吸系統藥物   「每經醫藥前沿觀察」欄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恆瑞醫藥(600276
  • 抗腫瘤新藥主流——靶向藥物發展現狀及未來市場預測
    圖2 靶向藥物分類圖片來源:火石創造三、靶向藥推動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高速增長全球抗癌藥市場規模較大,其增長速度遠高於醫藥行業市場的平均水平。2018年由和記黃埔醫藥自主研製的呋喹替尼上市,成為我國首個從研發到新藥上市申請都在國內完成的主流抗癌新藥。以貝達藥業、恆瑞醫藥、正大天晴等為代表的靶向藥企業集中分布於江蘇、上海等地。靶向藥研製主要依託東南沿海的大型藥企。截至2017年底,CFDA共批准160個抗腫瘤藥物(不含輔助藥物),其中化學藥物120個,生物製品40個;靶向藥物僅有37個,其中8個為國產靶向藥。
  • 國內外抗腫瘤藥物市場發展現狀分析
    同時,單抗、激酶抑制劑等新型抗癌藥物持續推向市場,助推抗癌藥物市場快速擴張。據IMS數據統計,抗腫瘤藥自從2007年超越降血脂藥後,一直是全球醫藥市場的領頭羊,2012年的銷售額超過了700億美元。儘管有一些重磅藥品面臨專利懸崖的困境,然而由於各大藥企熱衷於腫瘤藥物研發,後續產品及時補充,使得抗腫瘤藥物在疾病治療領域將繼續佔據絕對優勢。
  • 恆瑞醫藥提交蘋果酸法米替尼膠囊臨床申請,為1類抗腫瘤藥物,呼吸...
    每經AI快訊,「每經醫藥前沿觀察」欄目監控到的數據顯示,恆瑞醫藥(600276.SH)於12月18日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1類新藥化學藥品蘋果酸法米替尼膠囊臨床申請,靶點c-Kit,PDGFRα,PDGFRβ,FLT3(CD135),VEGFR-1,VEGFR-2,VEGFR-3,PDGFR,該藥屬於抗腫瘤藥物,呼吸系統藥物
  • 健康報 丁健:把抗腫瘤藥物研究做到頂尖
    新當選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所長丁健坐落於上海浦東的張江「藥谷」是國內生物醫藥領域研發機構最集中此外,現有的許多藥物由一些國外大公司研發生產,價格昂貴,往往一個療程患者就需要花費一萬多元。丁健的願望就是能夠找到效果好、毒副作用少的抗腫瘤藥。他所從事的主要是抗腫瘤藥物的藥理藥效學研究。
  • 抗腫瘤藥物現狀及其趨勢
    抗腫瘤藥物海內外市場巨大IMS數據顯示,2010-2014年全球抗腫瘤藥物市場複合增長率為6.5%。2014年其市場規模高達1000億美元(其中美國佔40%的市場份額),預計到2020年將以6%的複合增速上升至1500億美元。
  • 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布局中國抗體藥物研發?
    藥渡經緯信息科技創始人、董事長CEO李靖博士在「2020深圳國際生物醫藥產業創新發展大會」上做了《未來十年如何面向國際進行中國抗體藥物研發的布局》的報告。抗體藥物發展概覽最近,藥渡做了大量的工作來梳理抗體藥物全球的發展趨勢和中國的研發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