腸癌偏愛吃肉的人?不想腸道癌變,管住嘴,少吃三種「肉」

2020-11-25 騰訊網

腸道,是我們身體中很重要的消化吸收和廢物排洩通道。

當我們將食物吃進身體後,要通過腸胃消化掉這些食物,消化吸收後的食物殘渣會被運送到腸道,再通過腸道以糞便的形式排出體外。

飲食對腸道健康的影響是很大的,在眾多食物中,最不適宜腸道胃口的就是「肉」。

腸癌偏愛吃肉的人?

生活中,有許多無肉不歡的人,可你知道嗎?腸道可不那麼愛吃肉,腸癌更偏愛那些愛吃肉的人。

研究表明,經常吃肉,尤其是紅肉(豬肉、牛肉、羊肉等)的人群,與很少吃或不吃的人群相比,腸癌的風險明顯增加,且風險隨攝入量增加而升高。

隨著畜肉食量的增加,罹患腸癌的比例也隨之增加,呈現出高度的正相關!

紅肉本身含有豐富的血紅素,能夠誘導結腸細胞繁殖;紅肉中含有豐富的游離鐵,具有氧化作用,細胞害怕氧化作用,容易誘發癌症。

不想腸道癌變,管住嘴,少吃三種「肉」

1、加工肉

臘肉、香腸這類經高鹽加工過的肉類,所含的亞硝酸鹽、多環芳烴等含量較高,長期、大量進食此類肉,過量毒素在體內不能被代謝,會增加消化系統患癌風險。

研究發現,每天食用50克的加工肉製品,可使患結腸癌的風險會增加18%。

2、燒烤肉

燒烤是我們常吃的食物,燒烤肉在烤之前往往會使用大量鹽、佐料等,這些食物被攝入體內會產生高滲狀態,對腸胃黏膜產生損傷。

且肉類在燒烤過程當中會產生很多種致癌物。在高溫上燒烤的肉,當分解的脂肪滴在炭火上,食物脂肪焦化產生的熱聚合反應與肉內的蛋白質結合,就會產生一種強致癌物苯並芘。

3、冷凍肉

很多人一次會買很多肉,長期放在冰箱裡,想起來就取出融化,照常食用。

事實上,肉類不能長期冷凍,最多不超過一個月,否則細菌和微生物很容易滋生,增加患病風險。

而且,若長期吃這種肉,會使身體免疫力下降,增加患癌的風險。

想要遠離腸癌,除了少吃肉,三樣東西也要少碰

1、酒精

酗酒,攝入大量酒精,會增腸癌的發病機率。

有相關的研究表明,長期的酗酒也是患上腸癌的重要因素,所以胃腸道不好的人,儘量不要飲酒,減少胃腸道受到的刺激。

2、麻辣燙

麻辣燙主要以辛辣、刺激為主,雖然符合大多數人的口味,但是會對腸胃黏膜產生刺激,導致便秘、腹瀉等腸胃病症發生,增加癌變概率。

特別是外邊的少數商家,還會加入一些防腹瀉的東西,更是增加了對腸道的「傷害」。

3、外賣盒飯

大多數每天吃外賣盒飯的人,長期下來,都會感覺到自己胃腸功能減弱,食慾減退,或者是腹脹腹瀉的情況。

其實外賣比較危險的就是食物來源不清楚,衛生等標準很難達標,甚至還有採用地溝油來做菜的,所以能不吃就別吃了。

預防腸癌,養好腸道,堅持四個「多一點」

一、多一點蔬菜

平時大魚大肉少吃一點,多吃一點蔬菜,腸道會更健康。

捲心菜含有較多的微量元素鉬,能抑制亞硝酸膠的形成,有抗癌作用。其所含果膠及大量粗纖維,能結合併阻止腸內毒素的吸收,促進排便,起到預防腸癌的作用。

白菜中所含的粗纖維可促進胃腸蠕動,有通便的功效,可將體內分解出的致癌物快速排出,以減少腸內吸收和對腸壁的刺激,避免誘發直腸癌。

茄子中的龍葵素可抑制消化道腫瘤細胞的增殖,特別是對胃癌、直腸癌有很好的抑制作用。所以,大家平時多吃茄子,對直腸癌可起到很好的預防和保健作用。

二、多一點茶水

多喝水本身就有利於潤腸排毒,如果能加點養護腸道的小植物做成茶飲,效果自然會更好。

碩參根茶,對保養腸道,調節腸道菌群,改善腸炎、預防腸癌,都有不錯的幫助。

碩參根含有大量的膳食纖維,菊粉,低聚果糖等營養物質,對改善腸道內環境,促進糞便排出有很好的幫助。

它含有的低聚果糖,具有改善體內菌群,排毒清腸、降低結腸中患癌症前期損傷等生物活性。還可幫助腸道調節菌群,使腸道雙歧桿菌增多,減少病原菌和腐敗菌。

紫皮菜根茶,可以將腸內的膽固醇結合成不易吸收的混合物質而排出,從而降低腸道病變機率。

紫皮菜根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也具有一定的藥用價值。古羅馬時期,就有利用它治療便秘和發燒的先例,中世紀的歐洲常用其治療消化系統疾病。

研究表明,紫皮菜根含有鐵、銅、錳等元素。常用其泡水喝可起到清腸降脂的作用。

三、多一點運動

癌細胞是厭氧細胞,癌細胞的生存、生長都需要氧氣不足的環境。

運動能使人吸收比平常多幾倍至幾十倍的氧氣。研究發現,人體吸氧量增多,呼吸頻率加快,通過氣體交換,可加速將一些致癌物質排出體外,降低癌症的發病率。

運動還可以促進腸道蠕動,加速有毒物質的排出。就像太極拳、步行、慢跑、騎自行車等有氧運動,都可以幫助我們改善腸胃功能。

四、多一點檢查

有病不要拖,積極主動檢查,可以及早發現病灶,越早治療,就可以取得越好的治癒效果。

如果查直腸,可以先做個直腸指檢,這種檢查法簡便易行,對直腸的局部病變具有重要診斷價值。

無論是直腸問題,還是結腸問題,都可以做腸鏡檢查,通過腸鏡,醫生可以很直觀地發現腸道內的病變,建議及時跟醫生溝通,及時治療。

註:所有圖片均來自於網絡,如有侵權可聯繫刪除。

相關焦點

  • 26歲女孩,腸癌晚期,告誡:這3種肉,少往嘴裡「塞」
    腸癌,作為一種消化道惡性腫瘤,大部分都與飲食有關。 研究發現,腸癌高發,與吃肉太多有關,生活中,要管住嘴。 26歲的樂樂,就是因為自己的一張嘴,躺在了病床上,接受治療。
  • 癌細胞最偏愛的4種食物,醫生提醒:不想被癌盯上,千萬管住嘴
    中國漢字文化博大精深,有很多文字創造都非常有意思,就拿「癌」字來看,在病字框的下方有三個「口」字,不禁就讓人聯想到了病從口入。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癌症發展是一個十分複雜的過程,健康器官到癌變,有多個因素影響,其中就包括了飲食!
  • 腸癌,發病隱匿,身體出現這3種跡象,及時做指檢,切莫拖延
    不想得腸癌,少吃三肉,多飲三水,做好三件事> 少吃三肉 1、加工肉 代表:香腸、火腿、培根、熱狗等。
  • 29歲男子,長期腹瀉,查出腸癌,2樣食物吃太多,不知控制惹得禍
    如果長期吃這類食品,人體會因為缺乏纖維素和鈣而易患上腸癌。 而且吃得「過精」,會患慢性便秘,糞便在大腸中滯留時間過長,也會誘發腸癌。 此外,下面這三種肉類,也會加速腸道癌變 第一種:加工肉
  • 26歲女孩每天放屁50個,確診腸癌,醫生嘆息:這種美食很多人愛吃
    26歲女孩每天放屁50個,確診腸癌,醫生嘆息:這種美食很多人愛吃26歲的小林,是一名普通的上班族,而最近有一件事情將他困擾了,那就是他在上班過程中會不停地放屁。這讓她一度認為非常的尷尬,而身邊的人也總是開玩笑地說:「你這是偷吃了什麼好東西啊?」
  • 避免腸癌給身體造成危害,我們必須得管住嘴,少吃這三種食物
    因為這些食品中添加了過多的調味品,尤其是辣椒的含量比較多,如果經常吃,不僅會損傷胃黏膜,久而久之很可能誘發腸胃惡性腫瘤。2、油膩食品經過烹飪的肉食口感很特殊,吃到嘴裡也能滿足食慾,可是這種食品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以及脂肪,在攝入量過多時;首先會導致肥胖以及糖尿病等代謝性疾病的發生嚴重時,還會傷害到人的腸道,進而出現腸癌。
  • 腸道息肉長度超過2釐米需檢查
    「能從腸鏡檢查報告看到溜光水滑的腸道,越來越少了。」醫院一天做120個腸鏡檢查,幾乎有100人有息肉單發的多發的、腸炎、大面積潰瘍、腫瘤等問題,當然,這個高比率跟大多數腸鏡人本來就會有一些症狀有關係。另一方便,吃得越來越精細,腸道有問題的人的確越來越多。腸癌也處於高發期,中心醫院每年就能做400多例結直腸腫瘤手術,2012年,全市腸癌手術每年接近1600例。
  • 腸道開始癌變,排便會有這三種異常,若佔1個,最好去查一下
    腸道開始癌變,排便會有這三種「異常」,若佔1個,最好去查一下腸道是人體最大的免疫器官,掌管人體解毒排毒的巨大工程,若腸道功能出現問題,毒素無法正常排出,長此以往,就會被身體「重新吸收」,導致身體提前衰老,甚至出現體重增加,出現腹部脂肪,長斑、面色不佳,甚至出現腸道系統病變。
  • 尿酸高的人,儘量少吃這4種高嘌呤食物,醫生提醒:平時要管住嘴
    尿酸偏高除了和自身代謝有關,也和飲食習慣有密切聯繫,若經常吃一些高嘌呤食物導致體內尿酸飆升,所以對尿酸偏高的人來講,少吃一些高嘌呤食物是非常有必要的。豬肉是我們常吃的肉製品,豬肉當中的膽固醇和脂肪含量較高,也含有嘌呤,每100克豬肉當中的嘌呤含量是132.6毫克,每100克食物當中嘌呤含量超過50毫克就屬於高嘌呤食物,所以豬肉也是屬於高嘌呤食物,對於尿酸偏高的人來講要少吃豬肉。生活當中還有很多食物的嘌呤含量比豬肉還要高,以下這4種美食要儘量克制住自己,不要吃太多。
  • 長期便秘很難受,戒掉兩種習慣,少吃三種肉,腸道會「感謝」你
    長期便秘很難受,戒掉兩種習慣,少吃三種肉,腸道會「感謝」你兩種壞習慣要戒掉。三種肉一定要少吃。一,香腸香腸也是很多人都非常喜歡吃的食物,因為不僅味道甜美,而且非常的香,經過烤制之後口感更加的豐富,很多的年輕人和小孩都非常喜歡吃,但是香腸屬於一種嚴重加工的肉,裡面並沒有含有多少的肉,而是更多的澱粉和色素,還有添加劑和防腐劑。
  • 她犯的錯很多人都有
    肚子痛、腹脹、腹瀉......幾乎是所有人都會遇到的日常小毛病。要解決也簡單,用手揉揉、吃點消化藥或止瀉藥就完事了,多數人不會放在心上。不過,某些看著事小的問題,卻可能暗藏「危機」。有人就因為忽視、不在意,活生生拖成了癌!
  • 大便這樣就得小心腸癌
    吃得越多,腸道的排洩壓力越大,尤其是動物蛋白、脂肪攝入過量,就容易產生很多毒素。  我跟大家分享一項有趣的研究。日本幾乎是全球胃癌發病率最高的地區之一,這可能與基因遺傳有關。但當日本人移民到美國夏威夷時,有趣的現象發生了:在第二代第三代移民中,胃癌發病率下降了,但大腸癌的發病率卻在上升。來自日本的研究人員分析認為,這跟日本、美國的飲食差異有很大關係。
  • 愛吃肉的人注意:吃肉也要有講究,人工的「合成肉」要少吃
    吃肉應該是生活中一件非常普遍的事,健康的飲食講究葷素搭配,豬肉,牛肉,羊肉等是生活中最常接觸的一些肉類。愛吃肉的人還是很多的,對各種肉類來者不拒怎麼吃也吃不膩。每次去超市都會買各種肉製品。但如今市面上各種各樣的肉類越來越豐富,部分肉製品比鮮肉便宜很多,這就吸引到了很多的人前來購買。
  • 素食動物恐怖吃肉記:牛吃兔、馬殺雞、松鼠吃小鳥……
    其實除了兔子之外,一些其他素食動物也常常出現吃肉的傳聞。在印度,一頭名叫拉爾的奶牛偏愛吃小雞。一隻出生沒多久的小雞在晃悠,轉眼就被拉爾逮住。它一口攔下小雞,直接吞食而下,留下逐漸減弱的雞叫聲和旁人詫異的目光。這隻奶牛創造下一個月吃48隻雞的駭人記錄。
  • 腸癌多是「拖」出來的,身上出現「3多2臭」,希望你留意
    腸道梗阻時會使得腸壁血液循環異常,腸腔內氣體吸收受到影響,從而導致腹部脹氣。 4、口臭 大部分人對口臭不以為然,認為跟吃重口味食物或患有口腔疾病有關。然而五臟發生病變時也會引起口臭,特別是患有腸癌時口腔異味更為明顯,會呼出腐臭死老鼠味。病情越嚴重,口臭越明顯。
  • Nature子刊觀點:少吃肉,要多「少」?吃好肉,何為「好」?
    對此,聯合國報告提出的解決食物短缺和農業耗費資源過多問題的一個辦法是——減少吃肉。 近年來,「少吃肉,吃好肉」的思想被用來引導肉類消費走向可持續發展。然而究竟要減少多少肉類消費?什麼樣的肉屬於可持續發展的「好肉」呢?
  • 疫情期間也能安全檢測腸癌 長安心糞便DNA檢測產品值得選擇
    據國家癌症中心2019年發布的《2015年中國惡性腫瘤流行情況分析》顯示,2015年我國腸癌新發病例數為38.8萬人,在全部惡性腫瘤中位居第3位。腸癌死亡患者18.7萬人,死亡率居第5位。這意味著平均每天超過1000人確診為腸癌,每天死亡512人,每3分鐘就有1人死於腸癌。
  • 篩查大腸癌一定要做腸鏡?不想受腸鏡的罪,4個方法也能篩查腸癌
    眾所周知,腸鏡檢查可以篩查腸癌,但是很多人都止步於腸鏡檢查。雖然現在也有無痛檢查,但是檢查的前幾天只能吃流失或者半流食,前一天只能吃一些豆腐、豆之類的無渣食品,正常人餓個三五天下來都有些難受了。而且在腸鏡檢查中,需要先排空腸胃,然後打氣把腸道撐起來,再放入儀器檢查。
  • 腸道病變很難察覺?身體頻繁出現的5個症狀,就是腸癌前兆
    但當腸道發生病變,特別是出現腫瘤時會使得腸道菌群失調,導致屁連續不斷,每天放屁次數增多而且很臭。 2、排便增多 正常情況下一天排便1~3次,但腸道發生病變後,排便習慣會發生很大改變,人們排便次數會明顯增加。早期腸癌可出現排便頻率高,腹瀉、便秘或者腹瀉跟便秘交替著出現。當病情越來越惡化時可出現血便和黑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