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公布了《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作為全球性公益和公共健康機構,世界衛生組織所發布的指南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指導性。
這份指南基本繼承了之前我們對於運動、久坐和健康之間的基本認知,比如:
運動可以顯著提升健康水平;
久坐是健康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
人們應當達到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者75分鐘大強度運動這一最低運動量。
同時這份報告提出新的重要觀點:人們不僅要滿足最低運動量,還應當努力達到最佳運動量。
最佳運動量的標準是每周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者150分鐘大強度運動,之前儘管最低運動量是標準是明確的,但最佳運動量卻一直沒有相應的權威說法,現在則實錘最佳運動量是多少,這也成為這份報告的最大亮點。
最少運動量標準沒有改變
按照2018年美國身體活動指南、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0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指南,以及更早期的2015年美國心臟協會運動指南,最低運動量的標準多年以來基本沒有改變,也即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者75分鐘大強度運動。
所謂中等強度活動就是指運動時呼吸心跳加快,身體微微出汗,但運動時可以說話,走路就是典型的中等強度運動;
而大強度活動是指運動時呼吸心跳顯著加快,大量出汗,運動時無法自如說話或者只能偶爾說話,跑步從一般意義上說就是大強度活動。
這就意味著每周步行5次,每次30分鐘,或者每周跑步3次,每次25分鐘左右就能夠達到最低運動量,所謂最低運動量就是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最少運動量的意思。
為什麼要提出最佳運動量的概念
最低運動量作為下限,對於指導人們科學運動具有重要價值,它告訴人們保持健康應當至少滿足這個最低限度的要求,當然人們往往也會有疑問,運動量有沒有上限呢?
運動量其實是沒有上限的,運動越多健康收益越大。
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不是運動員,不可能有大把時間投入運動,但我們可以在達到最低限度運動基礎之上,努力地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運動量,達到最佳運動量。
顯然最佳運動量就是保持最佳健康所需要的運動量,之前最佳運動量的概念比較模糊,這次世衛組織的報告在科學循證基礎之上,明確做了規定最佳運動量標準為每周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者150分鐘大強度運動,也即比最低運動量翻倍。
換算下來,相當於每周步行5次,每次60分鐘,或者每周跑步3次,每次50分鐘,又或者每周跑步5次,每次30分鐘,這也意味著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在運動上,當然付出越多回報也就越多,每周300分鐘步行或者每周150分鐘跑步可以幫助你獲得最佳的健康水平。
最佳運動量不等於最高運動量
運動越多健康收益越大
人們需要注意的是,最佳運動量是根據絕大多數民眾的實際情況所給出的運動量標準,這並不代表運動量不能突破這一標準,也就是說最佳運動量不等於最高運動量,運動量沒有上限,運動越多健康收益越大。
對於深度運動愛好者來說,運動量完全可以繼續突破每周300分鐘中等強度活動或者150分鐘大強度活動,比如很多成熟跑者每周跑步累計300分鐘也是比較容易實現的目標。
當然有人會說,運動越多,受傷風險也越大,導致運動受傷的原因很多,增加運動量只是原因之一,還有很多原因導致運動損傷,將一切受傷都歸結於運動量的增加這是違背事實和科學的。
事實上,運動會給人們帶來全方位的健康收益,運動的益處遠遠大於運動導致的損傷風險。
即便運動量增加,運動的收益仍然大於受傷的風險。
科學地、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不會導致運動損傷明顯增加。
不要遺忘了力量訓練
每周練2次力量是基本要求
有氧運動和力量運動是運動最基本的兩種形式,有氧運動和力量運動對於健康的作用機制不同,鍛鍊效果也不同。
兩者結合,可以幫助人們獲得全面的健康收益,還可以減少受傷風險,也讓運動更有樂趣。
所以世衛組織最新指南要求,每周最好還要進行兩次力量性鍛鍊。
努力限制我們的久坐行為
根據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TheLancet)2012年發布的研究報告,如果不運動的人們能動起來的話,每年有超過530萬例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而每年死於吸菸的人數大約也就是500萬,這一數據雄辯地證實,久坐不動已經超過吸菸,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最大問題。
自動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無論是工作中的活動,還是日常交通出行、家庭生活中的活動都大為減少,再加上缺乏鍛鍊,使得人們每天活動量明顯減少,久坐不動成為人們最主要的行為特徵。
與此同時,與人們對於吸菸有害健康已經充分認知不同的是,人們對於久坐不動的危害卻不甚了解,聽之任之。
事實上,大量科學研究無不一致的證明,久坐不動與多數慢性疾病的發生都密切相關,而這些疾病正是目前導致人類死亡、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
● 久坐不動導致肥胖症;
● 久坐不動使得冠心病發生風險增加;
● 久坐不動使得高血壓發生風險增加;
● 久坐不動使得糖尿病發生風險增加;
● 久坐不動的人更容易發生下背痛;
● 久坐不動使得部分類型癌症的發生風險增加,這裡所說的癌症主要包括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等;
● 久坐不動使得骨、關節、肌肉更容易退化,大大降低了人體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所以在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中建議人們限制久坐行為,如果一定要久坐,那麼每坐1小時應當起身活動一下,儘可能增加幾分鐘的微運動。
任何碎片化運動都有益健康,比如5分鐘的廣播操、用走樓梯替代坐電梯等等,這些碎片化的運動仍然能給人們帶來積極的健康價值,也就是說動起來就比不動強。
對跑者而言
保持基本健康和最佳健康的月跑量分別是?
因此,根據世衛組織的最新指南,我們可以這樣計算:
每周積累150分鐘走路,或者每周積累75分鐘跑步,這是最低水平的運動,就能帶來積極的健康價值,也即每周跑步3次,每次25分鐘左右,大約3-4公裡,就足夠有益健康;
從上述計算我們可以得知:
● 每周跑步10-12公裡,月跑量40-50公裡,是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最低運動量;
● 每周跑步20-25公裡,月跑量80-100公裡,是保持健康、預防癌症的最佳運動量。
對於初跑者而言,剛開始應當努力讓自己的月跑量達到40-50公裡,然後循序漸進地增加,直至月跑量達到80-100公裡,而對於成熟跑者而言,月跑量80-100公裡可能就非常輕鬆,當然跑得越多,健康收益越大,同時也要注意提防運動損傷。
總結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提出
要保持最佳健康,應當保持每周300分鐘走路或者150分鐘跑步或者等價的運動量,你達標了嗎?
你現在的月跑量多少?
堅持跑步為你帶來的健康收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