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最新指南首度提出最佳運動量標準:你達標了嗎?

2020-12-09 騰訊網

世界衛生組織近日公布了《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作為全球性公益和公共健康機構,世界衛生組織所發布的指南具有很強的權威性和指導性。

這份指南基本繼承了之前我們對於運動、久坐和健康之間的基本認知,比如:

運動可以顯著提升健康水平;

久坐是健康的重要獨立危險因素;

人們應當達到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者75分鐘大強度運動這一最低運動量。

同時這份報告提出新的重要觀點:人們不僅要滿足最低運動量,還應當努力達到最佳運動量。

最佳運動量的標準是每周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者150分鐘大強度運動,之前儘管最低運動量是標準是明確的,但最佳運動量卻一直沒有相應的權威說法,現在則實錘最佳運動量是多少,這也成為這份報告的最大亮點。

最少運動量標準沒有改變

按照2018年美國身體活動指南、世界衛生組織發布的2020身體活動與久坐行為指南,以及更早期的2015年美國心臟協會運動指南,最低運動量的標準多年以來基本沒有改變,也即每周至少15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者75分鐘大強度運動。

所謂中等強度活動就是指運動時呼吸心跳加快,身體微微出汗,但運動時可以說話,走路就是典型的中等強度運動;

而大強度活動是指運動時呼吸心跳顯著加快,大量出汗,運動時無法自如說話或者只能偶爾說話,跑步從一般意義上說就是大強度活動。

這就意味著每周步行5次,每次30分鐘,或者每周跑步3次,每次25分鐘左右就能夠達到最低運動量,所謂最低運動量就是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最少運動量的意思。

為什麼要提出最佳運動量的概念

最低運動量作為下限,對於指導人們科學運動具有重要價值,它告訴人們保持健康應當至少滿足這個最低限度的要求,當然人們往往也會有疑問,運動量有沒有上限呢?

運動量其實是沒有上限的,運動越多健康收益越大。

但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我們不是運動員,不可能有大把時間投入運動,但我們可以在達到最低限度運動基礎之上,努力地進一步提升自己的運動量,達到最佳運動量。

顯然最佳運動量就是保持最佳健康所需要的運動量,之前最佳運動量的概念比較模糊,這次世衛組織的報告在科學循證基礎之上,明確做了規定最佳運動量標準為每周300分鐘中等強度運動或者150分鐘大強度運動,也即比最低運動量翻倍。

換算下來,相當於每周步行5次,每次60分鐘,或者每周跑步3次,每次50分鐘,又或者每周跑步5次,每次30分鐘,這也意味著需要花費更多時間在運動上,當然付出越多回報也就越多,每周300分鐘步行或者每周150分鐘跑步可以幫助你獲得最佳的健康水平。

最佳運動量不等於最高運動量

運動越多健康收益越大

人們需要注意的是,最佳運動量是根據絕大多數民眾的實際情況所給出的運動量標準,這並不代表運動量不能突破這一標準,也就是說最佳運動量不等於最高運動量,運動量沒有上限,運動越多健康收益越大。

對於深度運動愛好者來說,運動量完全可以繼續突破每周300分鐘中等強度活動或者150分鐘大強度活動,比如很多成熟跑者每周跑步累計300分鐘也是比較容易實現的目標。

當然有人會說,運動越多,受傷風險也越大,導致運動受傷的原因很多,增加運動量只是原因之一,還有很多原因導致運動損傷,將一切受傷都歸結於運動量的增加這是違背事實和科學的。

事實上,運動會給人們帶來全方位的健康收益,運動的益處遠遠大於運動導致的損傷風險。

即便運動量增加,運動的收益仍然大於受傷的風險。

科學地、循序漸進地增加運動量,不會導致運動損傷明顯增加。

不要遺忘了力量訓練

每周練2次力量是基本要求

有氧運動和力量運動是運動最基本的兩種形式,有氧運動和力量運動對於健康的作用機制不同,鍛鍊效果也不同。

兩者結合,可以幫助人們獲得全面的健康收益,還可以減少受傷風險,也讓運動更有樂趣。

所以世衛組織最新指南要求,每周最好還要進行兩次力量性鍛鍊。

努力限制我們的久坐行為

根據國際頂級醫學雜誌《柳葉刀》(TheLancet)2012年發布的研究報告,如果不運動的人們能動起來的話,每年有超過530萬例死亡是可以避免的。

而每年死於吸菸的人數大約也就是500萬,這一數據雄辯地證實,久坐不動已經超過吸菸,成為影響人類健康的最大問題。

自動化、信息化時代的到來,人們無論是工作中的活動,還是日常交通出行、家庭生活中的活動都大為減少,再加上缺乏鍛鍊,使得人們每天活動量明顯減少,久坐不動成為人們最主要的行為特徵。

與此同時,與人們對於吸菸有害健康已經充分認知不同的是,人們對於久坐不動的危害卻不甚了解,聽之任之。

事實上,大量科學研究無不一致的證明,久坐不動與多數慢性疾病的發生都密切相關,而這些疾病正是目前導致人類死亡、危害人類健康的主要疾病。

● 久坐不動導致肥胖症;

● 久坐不動使得冠心病發生風險增加;

● 久坐不動使得高血壓發生風險增加;

● 久坐不動使得糖尿病發生風險增加;

● 久坐不動的人更容易發生下背痛;

● 久坐不動使得部分類型癌症的發生風險增加,這裡所說的癌症主要包括乳腺癌、結腸癌、直腸癌等;

● 久坐不動使得骨、關節、肌肉更容易退化,大大降低了人體運動能力和日常生活活動能力;

所以在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中建議人們限制久坐行為,如果一定要久坐,那麼每坐1小時應當起身活動一下,儘可能增加幾分鐘的微運動。

任何碎片化運動都有益健康,比如5分鐘的廣播操、用走樓梯替代坐電梯等等,這些碎片化的運動仍然能給人們帶來積極的健康價值,也就是說動起來就比不動強。

對跑者而言

保持基本健康和最佳健康的月跑量分別是?

因此,根據世衛組織的最新指南,我們可以這樣計算:

每周積累150分鐘走路,或者每周積累75分鐘跑步,這是最低水平的運動,就能帶來積極的健康價值,也即每周跑步3次,每次25分鐘左右,大約3-4公裡,就足夠有益健康;

從上述計算我們可以得知:

● 每周跑步10-12公裡,月跑量40-50公裡,是保持健康所需要的最低運動量;

● 每周跑步20-25公裡,月跑量80-100公裡,是保持健康、預防癌症的最佳運動量。

對於初跑者而言,剛開始應當努力讓自己的月跑量達到40-50公裡,然後循序漸進地增加,直至月跑量達到80-100公裡,而對於成熟跑者而言,月跑量80-100公裡可能就非常輕鬆,當然跑得越多,健康收益越大,同時也要注意提防運動損傷。

總結

世界衛生組織最新發布的《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指南》第一次旗幟鮮明地提出

要保持最佳健康,應當保持每周300分鐘走路或者150分鐘跑步或者等價的運動量,你達標了嗎?

你現在的月跑量多少?

堅持跑步為你帶來的健康收益有哪些?

相關焦點

  • 公衛·文獻|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冠肺炎治療藥物動態更新指南
    公衛·文獻|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冠肺炎治療藥物動態更新指南 2020-11-21 14: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世界衛生組織(WHO)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發布了有關身體活動...
    【世衛組織建議成年人應限制久坐時間】11月,世界衛生組織(WHO)在《英國運動醫學雜誌》發布了有關身體活動和久坐行為的最新指南。 指南指出,每天長時間久坐(≥10小時)與死亡風險顯著增加有關,特別是在那些缺乏身體活動的人群中,而每天進行30-40分鐘的中等強度至高強度活動會大幅減弱這種風險。
  •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成年人和兒童糖攝入指南
    最近世界衛生組織(WHO)發布了有關成年人和兒童糖攝入的指南(Guideline:Sugarsintakeforadultsandchildren)。又引起了人們對攝入過多糖分問題的關注。到底什麼是糖?哪些糖需要限制?包括水果中的糖嗎?包括果汁嗎?包括蜂蜜嗎?我日常不怎麼吃甜食,難道也會吃進來很多糖嗎?很多人都對這些問題非常困惑。
  • 權威數據:需要多少運動量可以抵消久坐10小時帶來的健康風險?
    這聽起來,比每天60到70分鐘的運動量壓力小了一半。當然,任何一種運動,哪怕只是站起來都會對健康有一定的幫助。這9項研究涉及的對象,來自四個不同國家的44370人,平均年齡65.8歲(標準差±8.6歲),他們都佩戴了某種類型的可穿戴追蹤設備。研究人員對他們進行了4到14.5年的隨訪。期間3451人死亡。
  • 中文版《ACMG遺傳變異分類標準與指南》發布—新聞—科學網
    與會遺傳學專家一致表示,該中文版指南的發布將有助於促進我國遺傳諮詢的標準化和正規化,進一步促進我國遺傳諮詢的發展,從而降低我國的出生缺陷率。 2015年,美國權威機構——美國醫學遺傳學與基因組學學會(ACMG)編寫和發布了《ACMG遺傳變異分類標準與指南》。
  • 0-6歲兒童最新身高標準出爐,看看你家孩子達標了沒?
    文|小不點孩子的個子高低一直都是父母非常關心的問題,而且現在的孩子身高都普遍偏高,不少家長都害怕自家孩子身高不達標,所以整天憂心忡忡的,每次看到別家的孩子比自己孩子個頭猛,都會問對方,你家孩子多大了?然後再根據兩個孩子的年齡進行對比,生怕自己的孩子在身高上落後,那麼孩子身高到底多少才算達標呢?筆者經過查閱資料發現,0-6歲兒童最新身高標準已經出爐,看看您家的孩子達標了沒有吧!
  • 每日飲奶300克 你達標了嗎?
    2020世界牛奶日·全國乳品營養周活動啟動每日飲奶300克 你達標了嗎?6月1日,「2020年世界牛奶日·全國乳品營養周」線上宣傳活動啟動。中國乳製品工業協會與國際乳品聯合會中國國家委員會攜手國內外專家、行業組織以及企業推出「天天乳製品營養伴一生」的主題活動,對乳及乳製品相關知識和市場發展趨勢進行了講解。據了解,今年世界牛奶日的主題是「每日飲奶300g 增強身體免疫力」。《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食用300g奶或等量乳製品,而目前我國居民飲奶達標率不足3成。
  •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新冠病毒實驗室安全指南
    由於我們對2019-nCoV造成的疾病的了解有限,但增長迅速,世界衛生組織將繼續監測事態發展並將在必要時修訂這些建議。,這些措施反應了國際標準和最好的生物安全措施,是生物實驗室生物安全必須的,也是生物安全風險最小的。 確保健康實驗室遵守適當的生物安全措施。應由受過相關技術和安全程序培訓的工作人員在裝備適當的實驗室中對符合疑似病例定義的患者進行2019-nCoV或臨床標本的檢測。在任何情況下都應遵守國家實驗室生物安全指南。
  • 標準|ISO發布新國際標準
    這是否意味著我們應當從頭再來,放棄ISO 26000這項有關企業社會責任政策的通用基礎標準?法國標準化協會(AFNOR)於2020年4月發布關於歐洲標準化組織的最新指南給出了解答:恰恰相反,僅基於聯合國可持續發展目標(ODD)並不足以制定良好的企業社會責任政策。這份指南的編號為FD X30-037,是AFNOR發布的系列標準之一,可在網上商店購買。
  • 我國空氣品質標準落後了嗎?
    「總體而言,我國大氣汙染物濃度和世界衛生組織認為能夠保護人體健康的水平差距還很大,基於進一步改善空氣品質、保護公眾健康的需求,標準的升級也應將進入新一輪空氣品質管理的決策日程。」亞洲清潔空氣中心中國區項目主任萬薇表示。
  • 2014年國家PM2.5標準 廣州要求2020年需達標
    據悉,廣州空氣品質達標規劃已基本編制完成,提出2020年實現環境空氣品質基本達到國家標準,即廣州PM2.5年均濃度要達到35微克/立方米以下,這比此前提出的2025年達標提前了5年。(PM2.5是什麼意思? )  2014年12月1日,中國PM2.5標準:要求濃度在35微克/立方米以下!
  • 科學建議每天300毫升飲奶量,你達標了嗎?
    天天飲奶,你做得到嗎?兩會期間,有代表提出將「一生飲奶計劃」納入國家戰略,引起人們熱議。1988年,《中國居民膳食指南》中首次提出每日300毫升飲奶建議,倡導居民飲用牛奶。在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暴發,國家衛健委發布《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防治營養膳食指導》,再次提議保證每天300毫升的奶及奶製品的攝入。雖然我國是世界牛奶產量大國,但由於傳統飲食習慣和對於乳製品的認知不足,我國的人均飲奶量並不高。
  • 你的運動量因新冠疫情而減少?世衛:這不是藉口
    不過,世界衛生組織指出,新冠疫情不是運動量不足的藉口,在疫情暴發前,很多人就缺乏運動。 據報導,11月25日,世衛組織健康促進司司長克雷奇(Rudiger Krech)表示:「世衛呼籲,疫情期間大家要持續保持運動,若我們不維持運動,我們將面臨久坐不起所造成的另一種疾病大流行風險。」
  • 加拿大發布2015版高血壓指南(圖表)
    2015年5月,加拿大高血壓教育計劃(CHEP)專家委員會發布「2015年版高血壓患者血壓測量、診斷、風險評估、預防和治療建議」。CHEP高血壓指南每年均會審查最新高血壓文獻並提出詳細建議。Pressure Measurement, Diagnosis, Assessment of Risk, Prevention, and Treatment of Hypertension一、更新要點2015版CHEP高血壓指南提出了
  • 新版指南發布,迎來9項更新,糖尿病防治需要轉變思路
    這是真實的情況嗎?糖尿病防治的難點,是什麼?得了糖尿病,在家測血糖,能夠準確了解病情進展嗎?這些疑問,都有答案。近日,2020版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發布,其中,出現9項重要內容更新。咱們現在就來進行解讀。
  • 身高152-188cm的男性標準體重對照表新鮮出爐了,看看你達標了嗎
    這種情況下不僅會使男性的身體健康狀況出現問題,而且整個人的美好形象會遠離你。所以現在很多男性朋友都加入了減肥或健身的行列,使自己的身材和體重保持在一個標準的狀態。身高152-188cm的男性標準體重對照表新鮮出爐了,看看你達標了嗎?
  • 每日飲奶300g,你達標了嗎?
    6月1日是國際兒童節,也是第21個世界牛奶日。今年世界牛奶日的主題是「每日飲奶300g 增強身體免疫力」。《中國居民膳食指南》建議每人每天食用300g奶或等量乳製品,但調查顯示,我國居民飲奶達標率不足3成,人均飲奶量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1/3、亞洲人均水平的1/2,仍有較大提升空間。我國乳製品可否放心飲用?
  • 人設崩塌/外媒:世界衛生組織竟然幹這種事……
    不過最近幾年,隨著信息越來越透明,這個組織的口碑,正在快速下滑,這個組織出現了很多問題。前一陣子我給大家分享了一些最新的營養專家,公開質疑世界衛生組織的營養建議,因為太陳舊了,與最新的科學研究結果完全不相符。相關閱讀世界衛生組織:突然被心臟專家質疑,慘遭炮轟....
  • 世界衛生組織發布最新全球十大死因
    點擊查看 據世界衛生組織(WHO)統計,2016年全球5690萬死亡人數中,半數以上(54%)緣於10大原因。缺血性心臟病和中風是最大「殺手」,2016年共造成1520萬例死亡。這兩種疾病在過去15年裡一直是全球人口的主要死亡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