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學習》讀書筆記之一:大腦如何存儲信息?

2021-01-07 潤無聲談教育

作者:[美]本尼迪克特凱裡

簡介:作者是《紐約時報》的科學記者,通過一系列的實驗來介紹大腦如何存儲信息,保持記憶長久的方法,深化理解力的技巧,兩種利用潛意識學習的方法,來幫助孩子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閱讀時長:10小時

摘要:

1、大腦存儲信息的方式:感知信息—>過濾—>編碼構建記憶—>存儲 —>提取。

2、保持記憶長久的方法:①提示;②分散式學習;③帶著無知(疑問、目標)去學習。

3、深化理解力的技巧:①滲濾;②交替學習。

4、利用潛意識學習:①知覺學習;②睡眠。

第一部分:介紹大腦如何存儲信息

人類大腦的神經元,即形成腦灰質的大腦細胞,平均在1000億個左右。這些腦細胞相互連接,組成一張張密網,交織成一個小宇宙,我們成長過程中經歷的一切都保存在裡面,構成獨一無二的自己。

這個小宇宙不但存儲著,還不停歇地傳導著上千TB的信息風暴,足以支撐300萬套電視節目同時播放。如圖1-1所示:

內嗅皮層:信息過濾器,專門過濾湧入大腦的信息;

海馬:編碼被過濾的信息,構建新記憶的地方;

新皮層:存儲被編碼的信息,即顯意識記憶。

任何一件事物,一旦進入大腦,大腦就會對其作出回應,在最快時間內添加上他所作出的判斷、賦予事物的意義和說明。之後,大腦還會對這一切進行「重整」,把這段「膠片」恰當地嵌入「整部電影」。

海馬被切除的手術案例:

1953年,27歲的維修工莫萊森因為類似癲癇的病症的頻繁發作,而求助於神經外科醫生威廉.斯科維爾。斯科維爾從莫萊森的大腦裡切除了兩塊手指大小的腦葉,其中包括海馬。

手術後,莫萊森的癲癇發作大大減少,但他遇到了新的問題。他每吃一頓飯、見一位朋友,都好像生平第一次做這件事。

他仍保有手術之前的一部分記憶,如童年的家園、他的親人,也有很好的短時記憶,能背誦在30秒內所記的事物,但隨後就會忘記,莫萊森手術後徹底的活在了當下。

莫萊森的大腦仍有能力吸納新的信息,但因為沒有海馬,他失去了構建新記憶的功能,不能記住任何新的東西。

但莫萊森仍然可以構建新的身體技能記憶,如對著鏡子畫五角星,上了年紀後,他還學會了藉助步行器走路。這種學習,叫作動作技能學習,不依賴於海馬構建記憶。

這表明人的大腦中,至少有兩套系統負責記憶的構建,一套負責顯意識的記憶,一套負責潛意識的記憶。我們可以複習、寫下今天數學課上學到的知識,卻不能用同樣的方式複習體育課上學到的動作技能。

莫萊森還保留手術之前的部分記憶,這說明那些記憶一旦形成,就被放在了海馬之外的地方,這就是大腦最外層薄薄的外皮層,即「新皮層」。新皮層是存放顯意識記憶的地方,不同的區域負責不同的功能,如圖1-3所示:

這些記憶不但帶有完整的情緒,還帶有一層又一層的細節。大腦不但能找到這些記憶,還能快速的將其再現。沒有任何細節會徹底丟失,只是記憶每一次被提取都略有不同,因此,這是用我們的記憶來改變我們的記憶。

由神經元網絡形成的一段特別記憶,並非一連串的隨機連接。

當我們聽到那首音樂時,大腦裡便有一串細胞被同時「點亮」,這就形成了對一個特別信息的第一次「記憶」。把這一串細胞串聯起來的叫作神經元突觸。每當記憶被提取一次,這些突觸就被加厚一次,該信號的傳遞速度也就變得更快一些。如圖1-2所示:

任何記憶都具備兩種能力:存儲能力與提取能力。

存儲能力,用來衡量我們記憶的東西有多牢固。存儲能力首先通過學習穩固地建立起來,之後還會越用越牢固。

提取能力,用于衡量某項信息被提取到意識中的難易程度。提取能力同樣因為學習和反覆運用而變得越發容易。如果得不到強化,提取能力便會迅速下降,即所謂的遺忘。

用記憶來改變記憶,是越改越好。

遺忘,不但能過濾掉幹擾的信息,還會激活並加深你已經學到的內容,根據先損耗後增長的法則,在你提取記憶內容時再次激發出更高的提取能力和存儲能力。

更多精彩,請閱讀原著《如何學習》,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

相關焦點

  • 大腦如何存儲信息?
    用科學家們的表述,即大腦在秒級尺度內存儲和操縱信息的一種基本認知功能。比如,在腦中進行數學運算、閱讀、思考、語言的學習等。這些我們日常生活中經常使用到的能力就是工作記憶。「工作記憶」的特點可以概括為:第一,時間短,存在的時間以秒級計;像電腦的緩存,如果信息不被使用,就會隨著時間自然衰減。第二,容量有限,科學家們認為一般人的「工作記憶」長度是5至9個記憶單元。
  • 如何學習:揭秘大腦學習原理,探尋記憶存儲真相
    關於學習中的記憶、理解和考試,這本書給出了科學又實用的建議,同時結合腦科學、認知心理學和人體動力學的前沿研究成果,給出了一些顛覆常識的學習技巧。邀請你挑戰一下自己:先閱讀本書,再用書中的方法來學習本書!--趙周拆書幫創始人,《這樣讀書就夠了》作者學會如何學習以及如何保持學習的持續動力,是每個人都要面臨的重要課題。
  • 「思維圖」讀書多≠懂得多,如何讓大腦真正高效閱讀、學習?
    底層知識預測性編碼 | 框架、結構 | 大腦可預知性 | 記憶提取、存儲 | 聯結主義「思維圖」課程筆記1.這就是「大腦預測性編碼」所發揮的「可預知性」。也就是更好地用框架/結構來處理信息,可以讓可預知性發揮效果更好,這也讓你在學習或聽眾傾聽時,能提前解析該如何「處理」即將到來的觀點。2. 如何使用這種大腦預知性更好掌握知識呢?
  • 掌握六個步驟,做好讀書筆記
    在做讀書筆記時,許多人都是書上有什麼,就摘抄什麼,其讀書筆記充其量只是一個摘抄本。有的人雖然記著讀書筆記,但只是在讀書時記下了,之後再也沒有翻過,更談不上去整理和複習,去應用了。這樣的讀書筆記絲毫沒有什麼用處,最終使讀書筆記成了一種形式和一種浪費。把書上的內容變成自己的知識,才能體現讀書筆記真正的價值和作用。那麼,如何記讀書筆記?
  • 《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 巧用讀書筆記,將書籍變成財富
    讀書是一個和智者交流的過程,隨著閱讀量的增長,我們的自身水平也在提升,因此要學會根據自身需求選擇書籍。今天我們將學習怎樣將我們讀過的書變成我們的精神財富,建議閱讀《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的第三、四、五章,一起來了解怎樣利用讀書筆記來讀書。
  • 工作記憶是如何在大腦中存儲的?
    工作記憶是指大腦在秒級尺度內存儲和操縱信息的一種基本認知功能,它不僅是人們日常生活的基本需求,更是眾多人類獨有的高級認知功能的基礎,比如閱讀、思考、語言的學習等。 大腦如何在工作記憶中存儲信息呢?經過大約半個世紀的研究,科學家認為存在兩種可能的神經機制:持續性編碼和瞬時性編碼。
  • 予虹:寶媽如何有效學習,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知識變現者|讀書筆記
    2021年我立了31個目標,其中一個就是要寫20篇讀書筆記。這是我今年的第1篇讀書筆記。看完Angie老師《學習力,如何成為一個有價值的知識變現者》這一本書,我大概用了3天左右的時間。不知道你是如何看書的?我自己的習慣是在開始翻一本書之前,通過先看標題、目錄大綱來提煉本書的關鍵詞,我會想一下,我為什麼要看這本書,目的何在?
  • 如何提高讀書效率,達到有效讀書?
    看到後來作者寫到她讀書都會做筆記,所以基本讀過的書都能記得,並且清楚知道書裡面的內容。起初疑惑我也做筆記呢,為什麼人與人的閱讀效率相差那麼大?直到讀了日本奧野宣之的《如何有效閱讀一本書:超實用筆記讀書法》,我才恍然大悟,我只知道一味讀書做些摘抄,不知道讀書需要理解內容才能記住,做好筆記才能提升效率。
  • 你想學習嗎?你會學習嗎?你知道該如何學習嗎?學習之道-讀書筆記
    除了某些瑣碎的小問題或概念,大腦要理解解決任何問題,都離不開這種信息之間的往來傳遞。我們在這裡提出的觀點,對於理解學習數學和自然科學尤為重要。但你會逐漸發現,它們對語言、音樂或創意寫作等許多領域也同樣奏效。總結:我們的大腦有兩種截然不同的思維模式--專注模式和發散模式。
  • 科學學習,你了解大腦是「如何記憶」的嗎?
    大腦是非常神秘的人體器官,對大腦的研究一直是備受關注的,那麼大腦到底是怎樣工作的,我們了解這些科學,對於我們有效的學習,科學的學習,準確記憶,記憶輸出都至關重要。第一,大腦是如何存儲記憶的呢?大腦中,記憶系統的核心部位有三個:內嗅皮層、海馬體和新皮層。我們把大腦的記憶系統假想成一個具有自我思想的電腦。
  • 從認知大腦學習規律到如何練習,學習力十倍提升的秘密(二)
    在整理筆記的時間裡,我會查閱大量的相關資源,思考對比自己思考問題的角度問題的角度和邏輯為什麼與別人不一樣,別人思維方式背後可能有哪些更底層的思維模型,我如何把這些啟發運用到自己的生活中……  如果我們學習是為了提升自己的認知,形成更準確的決策判斷力,那麼,花時間在構建更系統的知識體系上,就是非常划算的事情。
  • 運動如何開啟大腦的學習
    運動如何開啟大腦的學習解放身體,讓身體動起來,從而開啟大腦的學習。隨著大腦的運動,學習也就開始了。神經科學是一個令人著迷的、複雜的學科,而且這個領域的專家讓我們看到還有很多要學習的地方。點擊添加圖片描述(最多60個字)編輯這就是為什麼當一個孩子處於煩躁或混亂的狀態時,幾乎無法跟她講道理的原因之一。了解這一點可能對改善情況沒有什麼幫助,但可以讓大人們了解產生它的真實原因(你也會在這一過程中保持鎮靜)。感官:知覺感官負責收集大腦所需要的信息,以便人們了解及掌握這個賴以生存的世界。
  • 如何高效有趣的學習
    (每次只背一個知識點試試)3.學習的效果會產生一定的回報性獎勵,讓我們感到高興和興奮,但在學習過程的痛苦的伴隨下,這種獎勵的效能被大大降低,從而削弱我們的學習動機。4.精力的耗竭(休息治標,養成習慣治本)學習痛苦心理原因及解決辦法1. 心理暗示,從小到大被人告訴學習是痛苦的(自我暗示,學習是快樂的,重複的夠多,就是真理,每天早起打個氣,學習使我快樂)2.
  • 古典的《躍遷》的讀書筆記
    古典的《躍遷》的讀書筆記1、個人成長的理論今天,大部分的關於個人成長、生涯發展和人生設計的理論,都源自於心理學、教育學,這些學科的視角主要是從個體出發,希望個人通過整合、學習獲得幸福感和成就感,追求一種內在的豐盛而更多的人期待的是提升競爭力、發揮優勢、快速增值等概念,這些東西是來自社會學、經濟學和商業,從這個角度望過去,個體在其中只不過是一個
  • 1500字《非理性繁榮》讀書筆記範文-讀書筆記摘抄
    新東方網高考頻道為您整理最新的讀書筆記大全,讀後感,讀書筆記摘抄,以下內容是1500字《非理性繁榮》讀書筆記範文-讀書筆記摘抄 ,更多讀書筆記範文請關注讀書筆記大全 點擊進入讀書筆記大全   讀書筆記怎麼寫?讀書筆記格式   讀者將自己在閱讀時獲得的資料或者心得體會記錄下來的一種文體。
  • 《跟著考霸記筆記》:「會記憶=會學習=會成功」是普遍法則
    一旦你放棄了學習和努力,就等於放棄了自己對生活的自主權。現代社會,如果你是學生,想要取得好成績,如果你是在職人士,想要升職,都無法迴避學習和考試。對於學習和考試而言,最令人頭疼的莫過於要記住大量信息,我也正在為此煩惱,直到找到了這本書——《跟著考霸記筆記》。
  • 是記憶問題,學習這四點來建立學霸大腦
    事實上很多家長告訴我,他們的孩子記憶力太差了,每次我看電視節目最強大腦,他們都會對那些記憶力超強的孩子感嘆。記憶是我們智力的重要因素之一,擁有超級記憶可以減輕很多學習負擔,大大的可以提高我們的學習效率。
  • 大腦如何處理轉瞬即逝的信息?滬科學家揭示「工作記憶」新發現
    大腦如何處理轉瞬即逝的信息?(B)存在爭論的兩種工作記憶信息存儲機制。(C)頭部固定的小鼠行為訓練裝置。(D)一個基於嗅覺刺激的工作記憶行為範式。中國科學院腦科學與智能技術卓越創新中心 供圖   大腦如何處理轉瞬即逝的信息?
  • 感覺讀書學習沒意義,那是你不懂人腦的「三位一體構造」
    01不懂閱讀的底層意義,閱讀變得無意義現在很多企業都在創建學習型企業,提升員工的素質,但在究竟如何創建和提升上感到很迷茫。小朵入職了一家企業,最近也在創建學習型企業,她的部門領導要求每月至少讀一本書然後提交讀書心得,年初時候部門就把每個月需要閱讀的12本書清單發送給每位員工,要求按照清單進行閱讀。
  • 智慧之道:大腦是如何收錄知識、記憶人的學習行為的?
    但對人腦的基本工作原理,如接收信息、存儲信息、加工信息等,是有了相當程度的科學認知的。了解這些科學知識,對我們的學習有極大的好處。尤其是一些博聞強記的學習「強人」,更是大家欽佩的對象,而造成這種學習強人現象的,很可能是他們更會用腦,內在地遵循了大腦的工作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