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新冠肺炎導致的全世界死亡率僅為2.6%左右,但卻讓世界的政治、經濟、軍事都瀕臨癱瘓。「這是由於發展到當代,人類社會科技已經高度發達,但人類醫學、健康的理論、方法還有欠缺。」10月29日,中國工程院副院長樊代明院士在北京中醫藥大學開展的講座中指出。
面對威脅人類的新冠病毒殺手,單個國家、地區或單個學科、專家、技術的單打獨鬥都是行不通的。
整合醫學是醫學發展的必然方向、必由之路、必定選擇。只有建立整合型的健康服務體系,才能應對接踵而至的各種醫學挑戰。這其中包含整合型的醫學研究體系、醫學醫療服務體系、醫學教育體系、醫學預防體系、醫學管理體系等。
人類社會先後歷經了農業革命和工業革命,獲得了技術進步與發展。但無論是怎樣的改革,人類的最終目標都是活得健康。因此,樊代明院士指出生物醫學革命將是未來的改革方向。
目前,人口老齡化、居住城鎮化、生活現代化逐漸成了時代標誌。人類平均壽命越來越長,但很多老年人的健康問題已無法用以往的、年輕人的經驗來解決,符合特定人群的醫學理論、方法和技術都需要繼續探索。
生活現代化導致生活方式改變,誘發了新疾病,例如肥胖、飲食等造成的高血壓、糖尿病、冠心病。多誘因導致的多系統疾病自然也要求多學科的共同協作。
從生物進化史看,人類在地球的存在時間要遠遠低於病毒、細菌就。如何與之和諧共處?對細菌,人類允許了細菌的寄宿。對病毒,則是「毒不犯我,我不犯毒」。
不慎被病毒感染時,在醫學還沒有誕生的年代,人類依靠自身抵抗力進行抵禦。樊代明院士將其稱之為人體的自然力(Natural Force)。
樊代明院士分享了人體的7個自然力,分別是:自主生成力、自相耦合力、自發修復力、自由代謝力、自控平衡力、自我保護力、精神統控力。
新冠肺炎等疾病侵入人體,有時醫生束手無策,人體的自然力就會發揮不可忽視的重要作用。在醫生協助患者抵抗疾病時,要注重多學科共同協作,注重整合醫學,以達到最佳治療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