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涼山的冬季,
素簡、寂寥。
凌晨五點,氣溫降至七八攝氏度,
兩輛平安移動健康檢測車緩緩駛入村落,
輕輕劃破黎明前的沉靜。
在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昭覺縣瓦子村,
平安「村醫們」準備開展一場
「健康扶貧公益行動」,
給這個冬天帶來不一樣的溫暖。
四川涼山彝族自治州是全國最大的彝族聚居區,
居民普遍以體力勞動為主,
收入不高,醫療衛生條件也較為落後,
截至2018年底,涼山州貧困人口高達97萬人。
其中,「因病致貧返貧」1.5萬人,
「因病致貧返貧率」為3.82%,
居民醫療健康水平亟待提高。
此行,
任重而道遠。
診檢先行、意識為重
避免因病致貧,因病返貧
本次「醫行千萬裡」公益活動,由平安醫保科技發起,自11月13日起落地涼山,聚焦深度貧困地區衛生健康服務薄弱環節,以「診檢先行+意識為重」為雙抓手,將診療體檢與健康宣教相結合,積極推動疾病預防關口前移。
在診療體檢方面,搭載全數位化醫療設備的移動健康檢測車成為當日義診專家及醫生的好幫手。
這種車其實不簡單,不僅可以為當地村民提供血常規、尿液、血壓、心電圖及B超等檢測項目,其搭載的X光檢測機還可提供腫瘤標誌物(AFP、CEA)、子宮及附件彩超、胸部正位片等只能在縣級以上醫院參與檢查的特殊項目。
村民不用長途奔波,就能享受優質醫療檢測項目,拉進了農村醫療與城市大醫院之間的距離,把醫療健康服務送到村民家門口。
在健康宣教方面,平安醫保科技李放醫生用生動真實的案例,為村民傳授了一堂精彩的醫療健康知識普及課。
此外,參與義診的愛心醫生及醫護人員針對不同患者的病情,進行有針對性的健康知識普及,從病情諮詢到膳食健康、從日常護理到疾病預防,用全面的醫療健康知識,提升當地村民健康意識。
「以前想要做那些大檢查,得跑到縣裡的大醫院去做,不可能啊!沒想到今天居然能在家門口就把病看了,真的是好。」81歲的老奶奶,拿到體檢單後嘖嘖稱讚。
僅在當天下午,「醫行千萬裡」公益活動為190多名村民提供了義診篩查服務,並在涼山持續舉辦三天,再造福479名貧困村民。
以科技為健康扶貧託底
「村醫」們走入大山深處
我們的移動健康檢測車,今年行駛了多遠?截至10月底,我們已跨越9個省,駛入512個山村,開展了506場健康體檢和義診行動,服務近88140人次。
來自平安醫保科技旗下平安健康(檢測)中心各機構名醫專家779人次,醫護人員3123人次,以及市縣級醫院和志願者3276人次,參與了此項公益行動。
除此以外,平安醫保科技還以科技為健康扶貧託底,打造「數位化+精準化+一站式」三位一體的健康扶貧創新模式。
目前,公司正助力國家醫療保障局建立「醫保扶貧信息化平臺」,對全國範圍的醫保扶貧工作進行全貌監測。通過扶貧一線數據支撐,未來可指導醫保政策及長效機制的完善,幫助醫療救助制度和扶貧特惠保險制度進行進一步的銜接和理順,從而實現對貧困人口長遠保障、根本保障。
「三村」助力脫貧攻堅
智慧扶貧,涼山不「涼」
自然條件惡劣、基礎設施落後、經濟發展動力匱乏......四川大涼山幾乎聚集了所有的貧困因子,讓脫貧攻堅的難度陡增。除了健康扶貧,由平安推動的產業扶貧、教育扶貧也陸續落地涼山,悄悄醞釀著一場變化。
今年6月,平安產險「產融扶貧項目」落地涼山。針對涼山州會東縣的藍莓種植產業、昭覺縣的支爾莫鄉油橄欖種植產業,平安產險已提供3800萬元的扶貧貸款,專項用於產業項目發展。扶貧先扶智,在教育扶貧方面,平安產險已在涼山援建10所村小,推動「4+1」計劃,改善貧困地區的教學質量。
同樣是「金融扶貧+產業扶貧」,平安銀行也在行動。去年12月,平安銀行承銷國內首單央企扶貧債,承銷中國長江三峽集團有限公司30億元扶貧短期融資券,所募資金將支持白鶴灘水電站項目建設。
白鶴灘水電站壩址位於雲南昭通市巧家縣和四川涼山寧南縣交界處的金沙江幹流下遊。通過承銷國內首單央企扶貧債,平安將助力白鶴灘項目建設及所在縣脫貧攻堅工作,帶動上下遊產業鏈發展,為地方群眾夯實致富基礎。
而位於雅礱江涼山州上遊的甘孜藏族自治州水電站,平安銀行正積極推進其建設和運營,通過產業幫扶、長期僱工、消費扶貧等多種模式,助力甘孜藏族自治州、涼山彝族自治州加快脫貧攻堅進程。
「茲莫格尼」,
在彝族語中是「平安喜樂」之義,
寄託著彝族人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在涼山布拖縣,
村民在屋簷下掛滿金燦燦的玉米;
在涼山瀘沽湖畔的鹽源縣,
村民為紅彤彤的蘋果豐收而喜悅……
美麗鄉村、安居樂業、涼山不「涼」,
助力涼山脫貧攻堅,
平安在路上。
(責任編輯:王擎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