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發者以實際案例解釋什麼是Meta-Game

2021-01-09 遊戲狗手遊網

Meta-game的廣泛定義就是「一個延伸到遊戲之外的遊戲」。然而,根據背景信息的不同,它可以指代以下任意一種遊戲模式:

·第一種我稱為「機制性元遊戲(Mechanical Meta-Game)」,一套由開發者專門創造的、圍繞主玩法的系統和機制。

·第二種我稱為「浮現性元遊戲(Emergent Meta-Game)」,玩家們說的元遊戲大部分時候指的就是它,也就是遊戲延伸到遊戲本身設定的核心規則和系統之外,通過與玩家的互動體現出來。

首先,我們來談一談機制性元遊戲。每個遊戲都有一套系統、機制、控制單元和循環,定義為「核心玩法」。比如說,《爐石傳說》的核心玩法就是你和敵人之間的卡組或者等級對戰。《刺客信條:兄弟會》的主要玩法就是在開放世界中探索,接受並完成任務,在此過程中你會接觸到遊戲的三大核心機制——潛行、地圖導航和戰鬥。遊戲中有各種各樣不同的任務,從暗殺到追捕,從主線到支線,但是始終都會用到核心玩法。

然而元遊戲系統不是這樣的,它們是圍繞核心遊戲玩法的循環系統——可以影響遊戲玩法,但卻不參與其中。我們拿《爐石傳說》的每日任務系統來做講解。每一天你都會收到新的任務,完成後你就你能拿到金幣。你可以用這些金幣去消費,通常是購買卡包。接著你用新卡組成新的卡組,幫助你完成更多任務。這就是《爐石傳說》的機制性元遊戲。

雖然任務系統可以讓玩家帶著目標去對戰,元遊戲循環的獎勵對於核心玩法也是有幫助作用的,但它實際上並沒有直接利用遊戲內的對戰。而且這個循環是無限的。從這個角度來說,競技模式和亂鬥模式在本質上與排名/休閒模式是一樣的——它們是核心遊戲玩法的不同表現模式,但並不是元遊戲系統的一部分。

《刺客信條:兄弟會》中就有兄弟會元遊戲循環。你可以在世界各地招募刺客,在需要的時候召喚他們。升級成員的主要方式是讓他們到歐洲各地執行任務(也就是遊戲中的meta部分),積累經驗值、為你贏得額外獎勵,在城市中購買東西、投資會讓你在後期得到豐厚的回報,這本質上也是元遊戲。

基本上,大多數機制性元遊戲都是圍繞著進階或者經濟而設計,對核心遊戲玩法起輔助作用,並沒有直接參與其中。

這類元遊戲系統的目的是為玩家提供中長期目標,讓他們更長時間地沉浸在核心玩法中。

現在讓我們來談一談浮現性元遊戲。這類元遊戲主要針對競技遊戲,是關於玩家所採取的策略以及決定玩家行動的策略知識。

舉個例子,《爐石傳說》中你要對抗一個法師,那麼可能這個對手玩家當前使用的標準模式職業套牌是:

·控制法卡組,玩家試圖用解場法術來苟住,直到像DK(冰霜女巫吉安娜)或者是巨龍召喚者奧蘭納這樣的K牌出現。

·奇數法卡組,一組非常具有侵略性的卡組,包含噬月者巴庫,所以玩家只能用奇數卡。

·元素法卡組,一個以元素協同為核心的隨從卡組。

你知道所有的可能性,那麼經過早先的幾回合你就可以推斷出對手的卡組是什麼,以及知道如何利用你自己的牌來打敗對手。你可能還會遇上鏡像對戰,用的是一樣的套牌。

所以,要了解這個meta就意味著你要一直玩下去,直到你看出這種重複模式。或者,在當下這個網絡時代,去一個相關的專題網站看一看就行了,這要取決於遊戲本身。不過,浮現性元遊戲會隨著時間而改變。要是在若干年之前,很難找到一個不是海盜戰的戰士。但現在有更多的卡組捲土重來,例如帶亡者之牌的無限戰、奇數任務戰等卡組。不可否認,名字很複雜。

根據遊戲類型的不同,元遊戲的表現形式也有所差異。從策略遊戲中的計時、軍隊編組到團隊射擊遊戲中的小組裝備和行進路線規劃。重點在於你能夠推測敵人的之後的舉動,做出正確的應對策略。

元遊戲循環可以分為四個階段。

第1階段:試驗

這就是玩家在面對陌生內容時,他們會不斷嘗試各種策略和反擊方式,有時甚至是天馬行空。

第2階段:穩定

經過了試驗階段,玩家會找到一些非常有效的策略,在遊戲中反覆使用。接下來他們會遇到這些策略的對策,甚至是對策的對策。玩家在使用策略的過程中也開始摸索如何才能更好地抵禦反擊。總的來說這一階段就是相互制衡。

第3階段:公開

最終,遊戲中的各種策略和反擊方式都擺上了臺面,主要就是依靠技能和meta知識來維持競爭力。然而對於一款遊戲來說,長時間停留在這一階段並不可取,因為會有很多人開始覺得乏味。這就是為什麼下一階段非常重要。

第4階段:重組

基本上就是重置meta。可以表現為以下幾種形式:

-有人發現了其他玩家未曾注意到的的有效策略(比如捷徑),因此開發團隊要重組循環。

-開發者發行補丁調整平衡,這就意味著之前的很多策略不再那麼有效了。

-發行一個新的擴展包,或者重要的新遊戲內容,引入新元素。

這等於把meta推回循環的起點,也就是試驗階段。但是玩家需要花多少時間重新摸索就取決於重組本身了。

為了讓meta的保持新鮮血液、保持玩家粘性,定期重置循環是非常重要的。我注意到很多遊戲開發團隊喜歡在每三個月左右進行一次中規模的重組,每一年一次大型重組,當然還是要根據遊戲和社區的實際狀況來決定。

好了,我們來回顧總結一下:meta-game(元遊戲)就是一個延伸到遊戲之外的遊戲、一個圍繞著核心玩法的循環。它可以是由開發者創造的系統,也可以是玩家使用的策略——後者需要定期重置以防玩家厭倦遊戲,造成用戶流失。

相關焦點

  • 不是VR, 這種遊戲依然可以打破次元壁,淺談meta game的魅力
    Literature Club》(名字太長一下簡稱DDLC),使得這部作品被諸多不了解它的人無端的扣上了各種黑鍋,加之最近輿論對於禁止未成年人接觸遊戲的呼聲很高,本期小翼就和各位聊聊這兩年的一個新興的遊戲概念——metagame。順便看看DDLC到底有沒有大家說的那樣不堪入目吧。Metagame,中文直譯為「元遊戲」。
  • 元遊戲 (meta-game):打破虛擬和現實的界限
    元遊戲(meta-game)的概念對大多數人來說都比較生疏。其實不只是遊戲,在小說或許電影這些較為老練的範疇,都很少見到國內對其進行評論。但是儘管你可能對它一竅不通,但只需有認識地尋覓,就能發現meta元素其實很多存在於不同著作裡。在電子遊戲範疇,由於業界在近幾年才遍及認識到到遊戲的媒體屬性,所以關於元遊戲的研討更是連起步都談不上。
  • 當遊戲跨出屏幕:META類遊戲介紹與推薦(上)
    但是有這麼一類遊戲則不同,它們會一反常態地與電腦前的玩家交流,遊戲中的角色似乎也不只是單純的遊戲人物,他們仿佛有著生命,可以和玩家交流,甚至有些時候還會違背玩家的意願,就好像他們不是代碼,而是一個活生生的人,這就是元遊戲,又稱「metagame」。
  • gameplayer:開發者透露《WoW》將登陸家用主機?
    最 近gameplayer.com.au的一篇名為「開發者透露:《魔獸世界》降臨家用機」又讓不少電視遊戲玩家找到了一些可供討論的話題,電視遊戲玩家究 竟離艾澤拉斯這塊大陸有多遠?不知道……但據這篇文章的作者稱,Vivendi的管理層似乎已經證實《魔獸世界》即將登陸家用機平臺了。
  • 網頁Meta標籤的用法總結
    meta標籤keywords 和description以前都是我們網頁優化的時候經常用到的。所以,一提到meta,我們就想到這兩個了,但是最近項目中用到了許多新的,沒想到這個小小的標籤有這麼多用處。在自適應網頁設計中,我們使用meta標籤來告訴瀏覽器網頁的自適應規則。
  • 開發者談移動遊戲的優勢在於它的玩家社區
    開發者談移動遊戲的優勢在於它的玩家社區原作者:Kate Wolff, RQ 譯者:Vivian Xue回首曾經,我們的遊戲方式發生了巨大的改變。當年在街機或者家用遊戲機上玩低畫質遊戲的我們,如今可以隨時隨地在手機上打各種類型的遊戲。除了打遊戲外,還能直播、與好友交流策略。
  • meta標籤詳解:網頁中的meta標籤的作用
    <meta name="GENERATOR" content="Mozilla/4.04 [en] (Win95; I) [Netscape]"> <meta name="GENERATOR" content="Microsoft FrontPage 3.0"> 這隻表示該網頁由什麼編輯器寫的。
  • 淺談遊戲中的Meta元素
    說起meta這個詞,大多數人可能都很陌生。如果我們直接百度的話,會得到以下結果。看著就讓人一頭霧水,這跟遊戲有什麼關係呢?要想解答這個問題,我們首先得了解一下什麼是MetaMeta是一個源自希臘語的詞語前綴,給出一個貼切的中文翻譯是非常困難的。所以在這裡我就借用MetaFiction(元小說)的概念,將它譯作「元」。Metagame即為「元遊戲」。元遊戲是個什麼東西?有一種說法是「元小說是關於小說的小說,那么元遊戲就是關於遊戲的遊戲」。
  • 從混亂到有序:Meta-analysis實現文獻綜述定量化的步驟、方法和案例
    本文系統整理了關於Meta-analysis的提出背景、研究領域、優勢劣勢、分析步驟、估計方法,並且根據AJPS的一篇文章作為案例,望呈現出「文獻綜述定量化」的嘗試和探索路徑。敲黑板:這才是文獻分析法。。。
  • 獨立meta新遊《這裡沒有遊戲:錯誤維度》
    《這裡沒有遊戲》是一款點擊類喜劇冒險遊戲,從頭到尾洋溢著一股荒誕且真摯的meta怪味,並支持簡體中文。這是獨立開發團隊Draw Me A Pixel的第一款商業作品,也是2015Construct Jam最佳作品Battle of Duty的深入挖掘。順便一提,那屆game jam的主題就叫「There is no game」。
  • 谷歌更新開發者政策要求應用申請後臺獲取定位必須詳細解釋使用原因
    最終谷歌決定更新開發者政策嚴格審查應用程式持續獲得位置信息,只有有合理理由的情況下才可持續追蹤用戶。請求位置可以但不得後臺持續追蹤:谷歌發布博客稱如果開發者在應用程式裡添加後臺使用位置權限,則必須向谷歌說明使用權限具體有哪些用途等。當然開發者不能直接告訴持續獲得位置權限是用來推送廣告的,開發者們必須解釋持續使用位置權限有哪些價值。
  • 為了解釋清楚什麼是「元遊戲」,他們親自做了一款
    《Metagaming》是他們兩人合作寫下的關於遊戲研究的著作,在亞馬遜上有這樣一句書評:「They rediscover meaning for the term metagame.」(他們重新發現了關於元遊戲的含義)什麼是Metagaming?按照維基百科上一本正經的解釋,而Metagaming可以翻譯為元遊戲,指在給定的遊戲虛構環境之外發生的任何和遊戲有關的事。
  • 講座回顧|Meta-Analysis by STATA and R
    ●範老師分別用STATA和R兩種軟體演示了計數資料、計量資料和單個樣本率資料這三種資料的Meta分析方法,並解釋了相應的分析結果。)meta1<–metabin(A1,n1,A0,no,data=BLK,sm=」OR」,studylab=paste (study,year),comb.random=TRUE,comb.fixed=TRUE)summary(meta1)forest(meta1) #森林圖funnel(metal) #漏鬥圖metabias
  • 描述標籤(Meta Description)的SEO優化
    什麼是Meta Description?Meta Description,或者稱作描述標籤,是html代碼中用以簡短描述網頁內容的一個標籤,其格式如下:你在Description中所撰寫的內容,並不會呈現在網頁上被使用者看到,只有在網頁原始碼和搜索結果中,才能看到當中的文字。這些內容,會出現在搜索結果的標題與網址下方,作為網頁內容的摘要。
  • 七成手機用戶不曾了解 開發者模式裡藏著什麼
    什麼是開發者模式?開發者模式顧名思義就是方便對手機功能進行進一步開發,給手機做高級調試。開發者模式的關閉選項也十分醒目,不需要調用時直接點擊關閉就可以。對於普通用戶來說,可以用開發者模式做什麼?其實真正進入開發者模式的選項,你會發現功能十分複雜且整頁充斥著專業術語,十分不利於實際體驗,這裡筆者整理了對於普通用戶來說比較實用的幾個小技巧。
  • 元分析(meta-analysis)指南
    包括元分析中的各個過程:問題提出、檢索和納入標準、數據描述、分析和解釋。在寫作元分析的時候,可以一一對照,提高我們的元分析研究質量。非常建議大家讀一讀此文章。請關注微信公眾號「元分析」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 網狀Meta分析系列文章(一):網狀Meta分析背後的原理是什麼
    然而,這三個結果並不能得到一個一致的決策來決定誰是最優的幹預。在pairwise meta中,我們通常使用PICOs的框架來制定,然而在網狀Meta中我們需要適當的對I、C、O進行修改。5.1 幹預的合併和分離在pairwise meta中,有時會把一些「不太一樣」的幹預進行強行合併,以達到納入足夠的研究進行定量分析的目的。
  • OCHIS講座精彩全記錄 神經影像薈萃分析 (Neuroimaging Meta-analysis)
    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怎麼理解不同方法新生成的大腦激活圖,以及我們該用什麼平臺去實現meta分析。除此之外,還有逆向推理的問題:即使我們知道這些區域被激活了,那麼在腦功能,心裡認知和神經症狀上到底意味什麼效應呢?神經影像meta分析的思路及應用
  • 統計基礎:【16】(Meta analysis)綜合分析簡介
    許多使用不同方法的單獨案例已經暗示了音樂對患有自閉症的兒童和青少年有益,但是其結果在不同程度上差距很大。為避免單獨的研究較大的誤差,佛羅裡達州大學的調查者決定使用綜合分析,將現存的研究數據組合起來。與單獨研究相比,這種綜合分析發現音樂療法和行為改善之間有更強的相關性,並且音樂療法對自閉症兒童更有效果。
  • 關於meta的那些事兒
    在使用meta標籤時,之前只知道content和http-equiv、name等基本的屬性,知道最近在看google設計網頁的源碼,發現了一些更多維度的meta屬性,就有些不知所以然了,因此,再繼續對meta屬性和參數做一個總結。本文非作者原創,屬於各網頁的一個總結,文章末尾將附來源連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