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1.3.2 計算粒子的德布羅意波長

2021-03-01 林向學

因為現在我們用到了有確定的能量和動量的粒子,求出了對應的波的頻率和波長,因此我們希望對這二者的關係有進一步的了解。如果考慮質量為m的非相對論粒子,它的能量就等於

E = p²/(2m)   (可以考慮經典動能0.5mv²)

 

因此得到動量的關係式

由這個動量的值,代入德布羅意關係,就可以寫出它的德布羅意的波長為:

考慮到普朗克常數h是一個非常小的值,h = 6.62607004 × 10-34 Js。因此宏觀物體(質量m一般都不小)的波長是非常非常短的,這也是人們為什麼在宏觀世界裡感受不到波粒二象性的原因。例如一個以一個10m/s運動的0.14kg的棒球,它的德布羅意波長大概是4.7*10-34米。是非常非常小的。

 

而對於微觀粒子來說,德布羅意波長還是比較可觀的,如果我們考慮的是電子,如果電子的能量用電子伏特eV為單位,波長λ以埃(10-10m)為單位,那麼可以計算出

之所以採用這樣的單位,從實驗的角度來說,電子的能量,是讓電子通過確定的電位差而產生的。因此很容易從中算出以電子伏特為單位的能量值,而埃正好是一個原子的尺度。可以看出,電子的德布羅意波長和它的尺寸大體上是相當的,至少在數量級上沒有懸殊的差別。。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4:德布羅意的明悟
    你算一算矽原子之間的距離,算一算電子的波長,絲毫不差。德布羅意用博士畢業論文拿到 1929 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青史留名。值得一提的是,證明電子波動性的幾個實驗物理學家得到了193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其中一個獲獎者叫喬治·湯姆孫(Sir George Paget Thomson),用的不是晶體散射,而是另一個方法 —— 他是誰呢?
  • 通過德布羅意波長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出任何物質的波
    微觀粒子的粒子性很好理解,而且我們在初中學習向分子、原子、電子這類微觀粒子的時候,也是從微觀粒子的粒子性角度進行徹入,所以我們一提到微觀粒子,腦海中展現的就是一個體積很小的球體畫面,但是關於微觀粒子的波動性,我們很少提及,而且從直觀感受上來講,我們也很難理解為何一個球狀的粒子會出現詭異波動性,粒子的波性如何而來,又是如何體現的呢?
  • 量子力學1.3.1 德布羅意的物質波假說
    量子力學的第三個歷史淵源,就是德布羅意的物質波假說。
  • 通過一個公式可以計算出任何物質的波長,包括你的波長!
    電子與棒球的波長對比如果我們想要計算一個正在運動棒球的德布羅意波長,那麼我們僅僅需要將棒球的動能,也就是棒球的質量與速度代入λ=h/p這個公式,假設棒球的質量為0.1kg,速度為3m/s,h=6.62607015×10^(-34) J·s,那麼我們就可以輕易的計算出一個質量為0.1kg,速度為3m/s的棒球的德布羅意波長,但是由於h的數值實在是太小了,所以計算出棒球額德布羅意波長的數值也實在是太小了
  • 德布羅意奠定了粒子就是波,波就是粒子的基礎
    前兩節課我們談了量子力學和海森堡對量子力學的發現的來龍去脈,以及量子力學背後的重要的原理,也就是不確定性原理。從這一課開始也就是第七課到第八課呢,我們談粒子與波。那麼在邏輯上來講啊,我們談到量子力學不得不提到兩個人,一個就是海森堡,第二位呢就是薛丁格。
  • 五分鐘量子力學(四),量子史話: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他把光子的動量與波長的關係式p=h/λ推廣到一切微觀粒子上,指出:具有質量m 和速度v 的運動粒子也具有波動性,這種波的波長等於普朗克恆量h 跟粒子動量mv 的比,即λ= h/(mv)。這個關係式後來就叫做德布羅意公式。1929年,德布羅意因為博士論文而直接獲得了諾貝爾獎,成為世界上第一位獲得諾貝爾獎的物理學家。
  • 量子力學英雄譜|玻爾茲曼|量子力學|費米-狄拉克|粒子|愛因斯坦
    巴爾莫Johann Balmer,1825–1898,瑞士人1885年,巴爾莫猜出氫原子在可見光部分的四條譜線的波長滿足公式, 這是量子力學發展的第一步。普朗克Max Planck,1858-1947,德國人1900年,普朗克用自己靈光一閃構造的內能-熵的關係,推導出了能描述黑體輻射的能量密度對輻射波長(頻率)依賴關係的公式。進一步地,他又想根據玻爾茲曼的那套經典統計的把戲,即計算N個球放到P個盒子裡共有多少種不同的放法,同樣推導出這個公式。
  • 學習量子力學,從接受這三個荒唐的理論開始吧
    1,光,其實是由不連續的能量單位組成的電磁波2,物質的是由具有波動性質的粒子構成的3,不論是光、粒子,還是物質,都具有不連續值的內稟角動量,也可以成為自旋。準確來說,不僅僅粒子具有波動性,世界上所有的物質都具有波動性,這是德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通過普朗克常量與相對論推導出來的,並且得出了一個德布羅意波波長公式,即λ=h/p(mv)。
  • 量子力學入門——從最基本的思想了解量子領域
    ,可以推動我們進入一個計算速度更快的未來,理解新的粒子,甚至可能推翻光速理論。儘管許多科普作者經常誇口能在幾天甚至幾分鐘內把量子物理講明白,但重要的是要明白量子物理不是一門單一的學科。這就像說「可以在一天內把所有的牛頓力學都學會。」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牛頓力學涉及範圍之廣是難以想像的,它是所有經典力學的基礎。今天,我將介紹量子力學最基本的部分。
  • ——德布羅意的重大發現
    在充分理解了普朗克、愛因斯坦和玻爾對量子規律的論述工作後,小德布羅意天才地提出了微觀粒子波二象性粒的假說,它是量子力學的奠基性假說。波粒二象性的由來1923年 9月, 德布羅意在《法國科學院通報》上發表了他的不同凡響的見解。
  • 關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
    經典力學中隱含三條假設:(1)無限精細的經驗可能性;(2)計算要素與觀察要素等同;(3)確定論的預言。電磁學的對象是電磁場,電磁場狀態需要用連續的空間函數即每一點的場強描述,特別地,電磁場的能量是連續空間函數能量密度的空間積分。連續空間函數處理的是光的波動理論,曾經代表經典物理學的輝煌。連續區物理學中最重要的概念是場,特別是勢場。勢場的概念也用於經典力學,且不限於連續介質力學。
  • 從波粒二象性到量子力學
    最後由德布羅意提出物質波理論,認為所有的物質都是波,當物體的動量乘以波長小於普朗克常量的時候就會表現出波動特性。量子理論起源於普朗克的猜想,目的是為了解決無限能量困境。想像一個普通的火爐,按照傳統波動和熱力學理論計算,這個火爐的能量是無窮大的,這顯然不可能。後來普朗克提出了量子假說,認為火爐輻射的能量並不連續,而是以「團」為單位的。
  • 關於量子力學的基本原理 | 鄭偉謀
    經典力學處理的對象以質點係為代表,經典力學的狀態是質點系所有質點的位置和速度。經典力學中隱含三條假設:(1)無限精細的經驗可能性;(2)計算要素與觀察要素等同;(3)確定論的預言。電磁學的對象是電磁場,電磁場狀態需要用連續的空間函數即每一點的場強描述,特別地,電磁場的能量是連續空間函數能量密度的空間積分。連續空間函數處理的是光的波動理論,曾經代表經典物理學的輝煌。
  • 【科學原理】量子力學入門——從最基本的思想了解量子領域
    量子力學具有非常光明的前景,可以推動我們進入一個計算速度更快的未來,理解新的粒子,甚至可能推翻光速理論。儘管許多科普作者經常誇口能在幾天甚至幾分鐘內把量子物理講明白,但重要的是要明白量子物理不是一門單一的學科。這就像說「可以在一天內把所有的牛頓力學都學會。」這是不可能的,因為牛頓力學涉及範圍之廣是難以想像的,它是所有經典力學的基礎。
  • 想要擺脫量子產品的坑,你要知道量子力學的起源
    量子力學這個概念近些年漸漸走進普通人的身邊了,所以很多人都開始想了解一下這個量子力學到底講的是什麼,這個東西說起來真的很詭異,不像相對論那麼容易理解,量子力學非常顛覆非常的反常識,所以這就讓人理解起來很困難,這個不僅僅是普通人理解起來很困難,連物理學家們研究起量子力學來也是一路跌跌撞撞
  • 什麼是量子力學?| 曹則賢
    文章的大致章節安排如下:(1) Quantum與mechanics 釋義(2) 量子意味什麼?(3) 量子力學是如何創立的?(4) 量子力學的輝煌成就(5) 如何學習量子力學?Quantum mechanics, 量子力學, 其中的quantum 來自拉丁語形容詞「多少」的中性形式。
  • 最偉大的十個公式,1+1=2也上榜了
    第十位:圓的周長公式C=2πr,該公式的發明是基於圓周率的精確計算,現在科技已經能將圓周率計算到小數點後2016億位了,對於求圓的面積,周長都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也推薦了工程學和物理學的發展。第九位:1+1=2這個三歲小孩都知道的公式,才是最不平凡的公式,只能說它是上帝創造的。第八位:德布羅意方程組該方程組由德布羅意發現,並以他的名字命名。德布羅意認為光是個波,並不是粒子。有波就要有波長,於是有的這個方程組,表示了波長、能量之間的關係。
  • 2021年758量子力學北京師範大學考研真題全套資料——才聰學習網
    考研真題及答案第一部分名校考研真題第1章波函數與Schrdinger方程一、選擇題1.光子和電子的波長都為5.0埃,光子的動量與電子的動量之比是多少()[中南大學2009研]A.1B.3×1010C.3.3×10-11D.8.7×10-21【答案】A查看答案【解析】由德布羅意波長公式
  • 曹則賢跨年演講:什麼是量子力學?
    將來我們會知道,抽象的事物,比如物理的作用量, action,它的量子是普朗克常數h. 談論量子世界要關注兩個詞, atom和integer, 不要把它們簡單地按照英漢字典理解成「原子」和「整數」,不,它們的正確意思應該按照字面理解,是拉丁語的不可分和不相連。我們的手指頭、腳指頭就分立的、不相連的,對它們計數用的就是integer,1, 2, 3, 4……這些不相連的數。
  • 愛因斯坦、玻爾和量子力學
    作為推論,愛因斯坦解釋了光電效應,也就是光量子入射到金屬上可以導致電子出射,並預言了出射電子的能量與入射光的波長的關係。 1905年,愛因斯坦還創立了相對論,說明了電磁波不需要媒介,所以也驅散了第一朵烏雲。1905年被稱為愛因斯坦的奇蹟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