量子力學1.3.1 德布羅意的物質波假說

2021-03-01 林向學

量子力學的第三個歷史淵源,就是德布羅意的物質波假說。

 

首先我們回憶一下,普朗克的光量子假說,認為:

光子的能量E,等於普朗克常數h,乘以光的頻率ν

光子的動量p,等於普朗克常數h,除以光的波長λ

 

或者用約化普朗克常數ћ = h/(2π)表示,就可以寫為E = ћω,這裡的ω就是角頻率了。也可以用波矢量|k→| = 2π/λ,也就是波數來表示動量p,為p = ћk。波的動量的方向,就沿著波矢量的傳播方向。

 

這兩個等式E = ћω和p = ћk,都有同樣的特點。它的等號的右端的ω和k都是代表波動性,左端的能量E和動量p都代表粒子性。因此也可以說,是波動性決定了粒子性,因為粒子性的相關參數是由波動性的參數計算得出的。

 

受到此啟發,法國物理學家路易·德布羅意(Louis de Broglie)提出了新的假設。

德布羅意認為,微觀粒子也有波動性。粒子性和波動性二者的關係,就是將普朗克關係的等式兩方倒過來寫,就可以根據粒子的能量和動量,求出粒子的角頻率ω和波矢量k:

ω = E / ћ

k = p / ћ

這組關係稱為德布羅意關係。它描述的是粒子的物質性決定波動性的關係。因為從粒子性的角度,我們一般用能量和動量描寫它的運動。而用波動的角度,應該用角頻率和波矢量來描述它的運動。

 

但是需要注意的是,這個關係適用於比較特殊的運動狀態。也就是說,在粒子方面,它應該是自由運動的;而在波的方面,它應該是平面波。

平面波可以寫為:

將德布羅意關係代入可得:

這個波就稱為德布羅意波。德布羅意波是一個複數波,所以不是經典的波。

相關焦點

  • 「我們都是波!」——德布羅意的重大發現
    在充分理解了普朗克、愛因斯坦和玻爾對量子規律的論述工作後,小德布羅意天才地提出了微觀粒子波二象性粒的假說,它是量子力學的奠基性假說。波粒二象性的由來1923年 9月, 德布羅意在《法國科學院通報》上發表了他的不同凡響的見解。
  • 量子力學筆記3---光量子論、物質波與玻爾原子模型
    1.3 光量子論及物質波1.3.1 普朗克的假設
  • 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四大貢獻
    愛因斯坦的相對論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但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貢獻卻並非所有人都理解 愛因斯坦無疑是20世紀最偉大的科學家,他的相對論開創了物理學的新紀元。但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貢獻卻並非所有人都理解,甚至有人認為愛因斯坦是極力反對量子力學的。那麼,愛因斯坦對量子力學的貢獻究竟有哪些?
  • 量子力學是描述微觀物質的理論
    量子力學是描寫原子和亞原子尺度的物理學理論 [1] 。該理論形成於20世紀初期,徹底改變了人們對物質組成成分的認識。根據量子理論,粒子的行為常常像波,用於描述粒子行為的「波函數」預測一個粒子可能的特性,諸如它的位置和速度,而非確定的特性 [1] 。
  • 量子力學4:德布羅意的明悟
    德布羅意用博士畢業論文拿到 1929 年的諾貝爾物理獎,青史留名。值得一提的是,證明電子波動性的幾個實驗物理學家得到了1937年的諾貝爾物理獎。其中一個獲獎者叫喬治·湯姆孫(Sir George Paget Thomson),用的不是晶體散射,而是另一個方法 —— 他是誰呢?就是我們上一講說的那個發現電子的約瑟夫·湯姆孫的兒子。
  • 德布羅意奠定了粒子就是波,波就是粒子的基礎
    前兩節課我們談了量子力學和海森堡對量子力學的發現的來龍去脈,以及量子力學背後的重要的原理,也就是不確定性原理。從這一課開始也就是第七課到第八課呢,我們談粒子與波。那麼在邏輯上來講啊,我們談到量子力學不得不提到兩個人,一個就是海森堡,第二位呢就是薛丁格。
  • 德布羅意的導航波理論復活了嗎?
    1927年,第五次索爾維國際會議召開,德布羅意提出了一種「導航波」理論,即每一粒子都具有確定性的空間位置或軌跡,由導航波函數描述。會議結束後,德布羅意的導航波理論漸漸地被物理學界遺忘。2005年,巴黎狄德羅大學的流體物理學家伊夫·庫代的「彈跳油滴」實驗以及「雙縫實驗」,使得德布羅意的導航波理論復活,但不久被丹麥技術大學的託馬斯·玻爾推翻。
  • 誤人子弟的物質波概念
    可在物理學的發展過程中,人們竟然被德布羅意的物質波概念給迷倒了,把兩者牽強地統一起來,仿佛粒子的運動也是波動,波動也是粒子的運動。德布羅意的物質波概念是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啟發下才產生的一種假說,按照這樣假說,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觀粒子,包括電子和質子、中子,都有波粒二象性。
  • 萬物都有波!通過德布羅意波長公式,我們可以計算出任何物質的波
    再者,德布羅意也沒有通過複雜的數學推導過程才得到這個結果,所以就連德布羅意的老師對於他離經叛道的想法都十分頭疼,於是將這個難題甩給了愛因斯坦,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德布羅意的這個理論卻得到了物理學大咖愛因斯坦的盛讚,因為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一半是通過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推導出來的,愛因斯坦說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是天才的一筆,還揭開了偉大帷幕的一角,那麼德布羅意的物質波理論究竟是怎麼回事呢?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十七)新量子力學解讀(1)
    我看到周世勳在書末結束語中寫道:「可以肯定的是,目前量子力學的基本理論,既不是最終理論,也不會停留在現有的水平上,它一定會繼續深入發展下去。至於沿著哪個方向發展,如何發展,這類問題應在辯證唯物主義指導下,通過實踐尋求解決。」我總是覺得這個理論不對,我就思考尋求解決辦法。最初普朗克解決黑體輻射公式時,假設黑體空腔內的電磁輻射是不連續的,而是一份一份的,引入了能量量子假說。
  • 量子力學中的物質波與概率波
    量子力學的基本出發點, 就是物質的波粒二象性,由德布羅意公式所表述: 式中h 是量子力學的基石:普朗克常數
  • 什麼是量子力學?
    左側原子A(Alice)的狀態表示信息被傳遞到3英尺外的原子B(Bob)。三大革命性原則量子力學(QM)發展了幾十年,開始作為一套有爭議的數學解釋的實驗,而經典力學的數學無法解釋。普朗克的方程中還包含一個數字,該數字對量子力學的未來發展非常重要;今天,它被稱為"普朗克的常數."量化有助於解釋物理學的其他奧秘。1907年,愛因斯坦用普朗克的量化假說,解釋了為什麼如果你把相同量的熱量放入物質中,改變起始溫度,那麼固體的溫度會以不同的數量變化。
  • 量子力學新思考(4)—角動量與物質波
    量子力學新思考(4)—角動量與物質波司今(jiewaimuyu德布羅伊物質波是量子力學最讓人鬧心的一個問題,但它在量子力學中的地位卻極其重要,因為它直接締造了薛丁格方程的出現,因此,對它的深入思考與探究很有必要。
  • 他「歪打正著」地證明了物質波假說
    1881年10月22日出生於伊利諾斯州的布盧明頓,1958年2月1日於維吉尼亞州的夏洛茨維爾逝世,卒年77歲。名言:科學研究與寫作、繪畫完全一樣,一定要黑白分明,一定要一清二楚,一定要一看就懂,一聽就懂。中國有句古語:失之東隅,收之桑榆。這句話用來形容一些科學發明過程再恰當不過。有很多科學發現就是所謂的歪打正著。
  • 量子力學1.3.2 計算粒子的德布羅意波長
    因為現在我們用到了有確定的能量和動量的粒子,求出了對應的波的頻率和波長,因此我們希望對這二者的關係有進一步的了解。
  • 五分鐘量子力學(四),量子史話: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
    1924年,在光具有波粒二象性的啟發下,法國物理學家德布羅意(1892~1987)提出一個假說,指出波粒二象性不只是光子才有,一切微觀粒子,包括電子和質子、中子,都有波粒二象性。1927年Davsso和Germer首次實驗驗證了 De Broglie 關於微觀粒子具有波粒二象性的理論假說,奠定了現代量子物理學的實驗基礎。本實驗主要用於多晶體的電子衍射現象,測量運動電子的波長;驗證德布羅意關係。在這個實驗中,戴維孫和革末把電子注正入射到鎳單晶上,觀察散射電子束的強度和散射角之間的關係。
  • 量子力學1.1.2 普朗克假說
    他說,頻率為v的電磁輻射的能量,以hv為單位(h是普朗克常數)不連續的變化,這其中的hv稱為能量子或光量子。 事實上,h的出現,就預示著量子力學的誕生。換句話說,一旦理論裡面出現了h這個常數,它就是一個量子的理論了。所以,h的值,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
  • 愛因斯坦、玻爾和量子力學
    5年以後的1905年,愛因斯坦指出,電磁波本身就是由一份一份的量子組成的,叫做光量子。20年後被簡稱為光子。這是愛因斯坦本人唯一自稱具有革命性的工作。這與普朗克的量子假說並不一樣,就好比,普朗克說,從水缸裡舀水時,一勺一勺地舀;而愛因斯坦說,水本來就是由一勺一勺組成的,不存在半勺水的概念。
  • 袁燦倫重建《新量子力學》(二十)新量子力學解讀(4)
    有一部分內容是可靠的,如普朗克的能量量子假說、德布羅意的物質波假說、愛因斯坦-德布羅意關係、索末菲的量子化通則、零點能;有一部分內容需要作改造或修正或重新解釋,如波函數的疊加性、波函數的正交歸一性只要明確形成波動的原因,其精髓只有基本假定(3)式和德布羅意關係(6)、(7)式三個式子,及其駐波條件(8)或(9)式。只要明確形成波動的原因,就可以利用基本假定(3)式推導出德布羅意關係(6)、(7)兩式來。實際上量子力學的奧妙還是在於(3)式,它說明任何物質都具有波動性,其波長受到物質的質量的制約。微觀物質的質量小,其波長就長,波動性就很明顯。宏觀物質的質量大,其波長就短,波動性就不明顯。
  • 真懂科學的人,會對你這樣講量子力學
    在推導過程中,普朗克考慮將電磁場的能量按照物質中帶電振子的不同振動模式分布。得到普朗克公式的前提假設是這些振子的能量只能取某些基本能量單位的整數倍,這些基本能量單位只與電磁波的頻率有關,並且和頻率成正比。這就是普朗克能量量子化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