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 近日,美國密蘇裡科技大學的研究者發現了一種製備薄膜的新方法,用這種方法生產的薄膜性能優異,可用於製造太陽能電池、柔性電池或LED半導體。
單晶形態的薄膜具有較好的光學和電子學性質,但製備起來較為困難,成本高昂、技術複雜。
在實際工業生產中,往往會採用成本更低的旋塗方法,即在液體旋轉過程中製備光滑的薄膜,溶液層接觸到襯底後會變硬成形。這樣生產出的薄膜不外延且是多晶形態,可供使用但性能較差。
研究人員在《科學》網絡版發表的文章中,提出了一些無機材料外延薄膜的製備方法。他們利用前體化合物使製備液體達到過度飽和狀態,在旋塗過程中,液體接觸到材料,形成多個晶體,進而融合成一個完整的晶體,沉積到各種單晶和單晶狀襯底上。
這種新方法可以改善鈣鈦礦太陽能電池材料的儲光能力、提升柔性電子設備的速度和性能。(任芳言)
相關論文信息:DOI: 10.1126/science.aaw6184
《中國科學報》 (2019-04-18 第2版 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