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報訊(記者 夏丹)當地時間6月3日,巴西農業部發布消息,因境內發現一起非典型狂牛症病例後,巴西已暫停向中國出口牛肉。目前,巴西是全球也是中國最大牛肉進口來源國,此次暫停的時間長短尚未確定,對中國牛肉市場的影響仍有待估量。
巴西暫停向中國出口牛肉
據巴西當地媒體報導,巴西養牛業第一大州馬託格羅索州發現1例狂牛症病例,目前暫停對華出口牛肉。中國和巴西兩國2015年籤署的牛肉雙邊協議中規定,當發現肉牛患病出現狂牛症風險時,暫停出口機制自動啟動。
巴西農業部表示,「罹患狂牛症屬於一種自發和偶發的現象,並且和攝入汙染飼料無關」,「該病例發生在一頭17歲待宰母牛身上。在緊急屠宰期間,所有狂牛症風險物質都已從動物身上移除,並在同一屠宰場進行焚燒。其他產品已進行預防性標識,定位且回收,沒有任何產品進入人或者反芻動物食物鏈中。因此,對人無任何風險。」巴西農業部還預計出口有望迅速恢復。
據巴西牛肉出口商協會ABIEC稱,2018年,巴西共向中國出口了32.24萬噸牛肉,佔所有出貨量的近20%,出口金額達15億美元。數據顯示,巴西已成為中國最大牛肉進口來源國,2018年中國進口牛肉中有30.17%來自巴西。2019年前4個月,中國牛肉進口達到了46.93萬噸,其中從巴西進口量為10.42萬噸,佔比有所下降。
實際上,中國恢復巴西牛肉進口僅4年時間。2015年5月,中國取消了對巴西牛肉的進口禁令。此前的禁令於2012年實施,以防範狂牛症風險。
或造成牛肉消費缺口
ABIEC的2018年巴西牛肉報告顯示,中國是全球第三大牛肉消費國,僅次於美國和巴西。中國統計局數據顯示,近幾年國內牛肉產量在620萬-650萬噸之間,2018年牛肉產量初步統計為644萬噸。同時,牛肉進口逐年飆升。2018年中國牛肉進口首次突破100萬噸,達到107.78萬噸,而2016年牛肉進口僅為58萬噸。
ABIEC的報告還顯示,中國內地的牛肉進口量位列全球第二,僅次於美國,如果加上中國香港、中國臺灣的進口量,中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自2015年開始,中國內地的牛肉進口逐步開放,此前因狂牛症影響,中國消費者曾長時間與國外牛肉無緣。2004年1月,由於出現狂牛症,中國實施了對美國牛肉進口的禁令,直至2017年,美國牛肉被重新批准進口。
同時,在2018年初,中國先後解除了愛爾蘭、荷蘭和丹麥3個歐盟國家牛肉輸華禁令。2018年6月,法國成為第4個被中國解除牛肉禁運令的歐盟國家。法國計劃於2019年向中國市場輸出數千噸牛肉。同在2018年6月,英國牛肉也時隔22年重返中國市場。
在2003年以前,中國三分之二的進口牛肉都來源於美國,重新開放進口後,其進口數據可能低於市場預期。布瑞克農信集團研究總監林國發曾向媒體分析,一是跟大洋洲牛肉相比,美國優勢並不明顯;二是市場重建銷售渠道,需要更長時間。當然,也不排除中美貿易摩擦的影響。
布瑞克農業數據顯示,中國牛肉進口以南美洲及大洋洲為主,來自巴西、烏拉圭等國的南美牛肉佔中國進口牛肉的63%-67%,來自澳大利亞、紐西蘭的大洋洲牛肉佔中國進口牛肉的28%-32%。
林國發此前表示,中國進口牛肉市場已經形成中高端牛肉大洋洲供應,中低端牛肉南美供應的格局,並將持續下去。同時,業內人士分析,目前巴西暫停向中國出口牛肉,若短期無法恢復,將加大國內市場牛肉缺口,特別在當前中國肉類供應緊張時期,可能會助推肉類價格有所上漲。這也可能給其他國家的牛肉加工商帶來商機,具體都將取決於這一禁令實施的時間長短。
新京報記者 夏丹 圖片來源 資料圖片 編輯 李嚴 校對 李世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