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寧德市站聯合開展臺山列島厚殼貽貝增殖保護項目調查

2020-11-26 中國水產養殖網

福建寧德市站聯合開展臺山列島厚殼貽貝增殖保護項目調查

2012-09-12 11:09: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寧德市海洋與漁業局        瀏覽量: 2683 次 我要評論


&nbsp&nbsp&nbsp&nbsp9月8日,市海洋生態特別保護區與官井洋大黃魚增殖管理站、市海洋與漁業環境監測站等單位組織到福鼎臺山列島厚殼貽貝保護區進行調查研究。

&nbsp&nbsp&nbsp&nbsp據悉,臺山列島位於福建東北端,與浙江溫州蒼南縣近在咫尺,距閩浙大陸海岸線18海裡,由東臺、西臺、南船嶼等15個島嶼和22個礁石組成,主島西臺面積1.2平方公裡,由火山巖構成,多基巖陡岸,現屬福鼎市沙埕鎮管轄,被譽為中國沿海最漂亮的島嶼之一。

&nbsp&nbsp&nbsp&nbsp島上多基巖陡壁,由於遠離大陸,風高浪大流急,島上的巖石經過浪花、急流的長期衝刷,形成了厚殼貽貝良好的繁殖生長棲息的天然場所,這裡產的厚殼貽貝個體大、肉質肥美、營養價值高,在閩東地區遠近聞名,素有「海中雞蛋」的美稱,產量頗具規模。但長期以來,大量外地採貝船在臺山列島周圍亂採濫挖,使礁巖上、中層野生厚殼貽貝遭受嚴重地破壞,資源大量減少。因此,恢復和保護厚殼貽貝資源,得到科學、合理、永續的利用,充分發揮資源、環境和空間的最佳效益已成為當務之急。

&nbsp&nbsp&nbsp&nbsp經過這次摸底調查,目前在臺山列島厚殼貽貝半人工養殖規模600多畝,其中在2012年4月投放苗種養殖達300多畝,預備下批投放苗種300多畝。合理開發利用5個避風良港,平均每畝厚殼貽貝產量達到3倍增長。另外海膽、野生壇紫菜分布面積很廣,野生厚殼貽貝平均每人每天開挖400斤,每條船達到10擔左右。說明臺山列島野生厚殼貽貝資源量還是蘊藏著十分豐富,給當地漁民帶來豐厚經濟收入。

&nbsp&nbsp&nbsp&nbsp據了解,目前臺山列島厚殼貽貝繁殖與增殖這項技術在我省屬於空白,市增殖站將繼續對整個保護區及周邊海域進行本底調查、資源評估以及建設與管理規劃等一系列科學研究工作。
&nbsp

相關焦點

  • 福建周邊的這些風景美如畫,沒必要去三亞了!
    臺山列島各島嶼及島礁是天然厚殼貽貝附著地,厚殼貽貝隸屬鰓綱,異柱目,貽貝總科,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估計蘊藏量有數萬噸以上。福建就有這麼多的美景,所以,何必去三亞呢?臺山列島各島嶼及島礁是天然厚殼貽貝附著地,厚殼貽貝隸屬鰓綱,異柱目,貽貝總科,具有很高的營養價值,估計蘊藏量有數萬噸以上。
  • 福建距大陸最遠的島嶼,被譽為「海上公園」,太平洋中的明珠
    作為沿海省份的福建,與對岸臺灣隔海相望,必不可少的要去海島體驗一番。福建沿海島嶼眾多,知名的,不知名的,猶如一顆顆寶石與翡翠,散落在茫茫大海之中,東山島、鼓浪嶼、南日島、嵛山島,平潭島,這些都已經成為福建旅遊的一個個名片,每年都吸引大批遊客。這其中,有一個距離大陸最遠的島嶼,那就是臺山島。臺山島,它其實不是單獨一個海島,嚴格來說應該是叫做臺山列島。
  • 浙江平陽縣將建省級厚殼貽貝特色精品園建設項目做大做強產業
    我要評論   「我們合作社現在有500畝的淡菜(學名厚殼貽貝),今年還承擔了省級厚殼貽貝特色精品園建設項目。浙江溫州市平陽縣新科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經理楊傳愛向記者介紹,該合作社投入150萬元準備建設200畝淡菜養殖核心區,同時輻射周邊1000畝,準備實施省級厚殼貽貝特色精品園建設項目,做大做強厚殼貽貝產業。  據了解,平陽縣新科海水養殖專業合作社成立於2006年,主要從事海水魚、貝藻類養殖。
  • 閩東遊記走進中國大黃魚之鄉著名的園林城市福建寧德市
    寧德市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閩東,中國大黃魚之鄉,國家園林城市。位於福建省東北翼沿海、福建閩東地區,東臨東海,與臺灣隔海相望,西鄰南平,南接省會福州市,北接浙江,是福建離「長三角」和日本、韓國最近的城市。濱海有嵛山、臺山列島、大京、西洋島、三都澳等海岸景區;內陸擁有國家級森林公園2個,省級森林公園4個,國家級溼地公園1個,省級自然保護區2個,市級自然保護區9個。
  • 中國大黃魚之鄉,寧德市三座反映海洋建築特徵的火車站
    寧德市隸屬於福建省,別稱閩東,中國大黃魚之鄉,國家園林城市。位於福建省東北翼沿海、福建閩東地區,寧德也是中國東南沿海休閒度假和生態旅遊的勝地 ,境內共有1個世界地質公園、2個5A級景區、3個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和7個省級風景名勝區。
  • 貽貝愛好者注意啦,這些必備的貽貝養殖法,你記住了嗎?
    貽貝品種繁多,世界已知的有百餘種,我國約有五十多種。貽貝分布廣,適應性強。我國養殖的貽貝主要有紫貽貝、翡翠貽貝和厚殼貽貝。紫貽貝,殼表黑褐色,貝殼較薄,足絲細軟,殼內面呈灰白色或淺藍色。紫貽貝繁殖力強,生長較快,我省1973年從大連灣南移試養成功後,已推廣養殖生產。
  • 貽貝,海虹,青口,貽貝……他們是誰?
    一個金貽貝,圖片來源:維基百科貽貝是中國最主要的海鮮貝類之一,貽貝有這麼多名字有兩個原因一、貽貝在海岸線上從北向南生產,由於方言的不同,地名也各不相同;二、沿海地區生產的貽貝種類有一些差異。我們通常吃什麼樣的貽貝?FIFIFIFINOAA紫色貽貝,也稱為海虹,在香港和澳門被稱為「藍貝」。。殼較薄,殼烏黑亮,內表面紫灰色,主要分布在北部沿海地區。
  • 福建寧德市推進大黃魚產業發展
    福建寧德市推進大黃魚產業發展2017-10-23 13:44:00  水產養殖網  出處:寧德網        &nbsp&nbsp&nbsp&nbsp為保護大黃魚資源,1985年我省在三沙灣官井洋劃定了大黃魚繁殖保護區。同時,以市水產技術推廣站和閩東水產研究所等單位為代表的寧德市水產科技人員開展了大黃魚人工繁殖研究,歷經30多年時間,逐步解決了人工繁殖與養殖過程中的諸多關鍵技術,實現了大黃魚養殖的產業化,並向沿海縣(市)及浙江、廣東等地輻射。
  • 貽貝、海虹、青口、淡菜……它們到底誰是誰?
    ▲金貽貝,圖片來源:維基百科貽貝是中國最主要的海鮮貝類之一,之所以會有這麼多名字,原因有二:一、從北方到南方的海岸線上都出產貽貝,因為方言差別,名字也就五花八門了;二、中國沿海出產的貽貝,在品種上還是有些許差別的。那我們平時吃到的都是什麼品種的貽貝?
  • 「靠海吃海」招架不住 這些島礁資源需要我們保護
    《舟山市國家級海洋特別保護區管理條例》出臺,在嵊泗馬鞍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普陀中街山列島海洋特別保護區裡進行貝藻類捕撈,需要許可證。如今,我們要對哪些資源特別保護呢?二、重點保護種類(目前採捕作業的主打種類)1.厚殼貽貝(本地淡菜)
  • 1968個人工魚礁投放 漁山列島海域打造海底人工牧場
    根據規劃,這個示範區將建設規模化人工區、海珍品底播養殖區、海藻移植區,並進行土著魚類的增殖放流,並通過漁政管理,優化牧場區捕撈作業方式,實現資源的有效恢復並帶動海洋休閒旅遊發展,使之成為資源保護與增殖、海珍品農牧化養殖、休閒垂釣於一體的海洋牧場綜合示範區。
  • 寧德市發生紫貽貝中毒事件
    168名疑似中毒者已全部出院賴文忠本報訊 (記者 賴文忠) 記者從省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獲悉,5月25日至30日,寧德市發生部分消費者食用紫貽貝(淡菜的一種)中毒事件,共接收168名疑似食用淡菜中毒者入院治療,其中霞浦縣122人、福鼎市46人。目前病人已全部出院。
  • 福建創新生態環境審判「三加一」機制 為綠水青山厚植司法「防護林」
    福建創新生態環境審判「三加一」機制為綠水青山厚植司法「防護林」光明日報記者 高建進今年4月,福建省三明市中級人民法院與三明市河長制辦公室共同設立全國首個流域司法數字治理雲平臺生態環境「三加一」審判機制,為福建的綠水青山厚植密織起司法「防護林」。2018年以來,福建全省法院共審結涉及生態環境保護案件16492件。其中,刑事案件3219件,民事案件3402件,行政案件3341件,非訴行政執行案件6530件。
  • 深讀丨小貽貝如何變成大產業 記者探訪「網紅」枸杞島
    反覆思量後,養殖戶們把目光投向了枸杞海域裡的野生貽貝。當時,枸杞鄉石浦村徐正福等人,通過野生貽貝在繩索上進行人工附苗養殖取得了成功,使得貽貝養殖技術推廣開來。不過野生厚殼貽貝數量有限,育苗也很困難,無法大規模養殖。養殖戶們轉頭從北方引進紫貽貝,產量雖然可觀,但紫貽貝個體小、價值低、保質期短,和個體大、營養好、銷售和保質期長,還適宜加工出口的野生厚殼貽貝相比,賣價差了5倍多。
  • 好吃的貽貝居然可以治病,細說貽貝的神奇之處
    我們常說的青口海虹淡菜,其實是不同地區的人給它們起的小名,它們是擁有著一對貝殼的軟體動物,真實姓名叫做貽貝。貽貝的家就安在海濱的巖石上,在北歐及北美的物種數量最多,在我國的沿海也非常常見。在我們國家,貽貝界主要被三兄弟長期統治,大哥是北方地區主要出產的紫貽貝,大哥只有一顆雞蛋的大小,外殼紫得發亮,海虹這個名字,就是北方人給紫貽貝起的。
  • 廣東南澎列島發現造礁珊瑚群落
    經調查,南澎列島區域造礁珊瑚種類豐富(此次發現有15種),遠高於目前造礁珊瑚分布的最北緣——東山-古雷區(5種),部分區域還發現了較大面積以鹿角珊瑚和薔薇珊瑚為主的珊瑚群落。據鄭新慶介紹,南澎列島離大陸較遠,受人類活動幹擾較少,加之南澎列島保護區保護管理工作到位,或為該區域存在大量造礁珊瑚的原因。
  • 貽貝好吃,卻可能有毒,這是怎麼回事?
    相比起價格偏高的蝦蟹和殼厚肉少的海螺,有一種海鮮可謂是價廉物美的好東西,蒜蓉粉絲渾不怕,清蒸紅燒兩相宜,它就是市場上常見的貽貝。貽貝味美肉厚,直接煮熟享用原汁原味的鮮美貝肉,或是用酒和奶油共同烹煮享受法式吃法,都不失為料理貽貝的好辦法。不過貽貝雖好,卻可能有毒,這到底是是為什麼呢?別急,聽小編細細道來。
  • 廣東南澎列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發現短刀偏文昌魚及4種巖礁魚類新...
    信息時報訊(記者 黃熙燈 通訊員 粵農軒)記者從廣東省林業局獲悉,2019-2020年,廣東南澎列島海洋生態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組織並協同自然資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科研人員,在南澎海域開展了海洋生物多樣性保護本底調查,在海洋物種多樣性方面有了兩項新的發現。
  • ...受影響;枸杞島最美味的貽貝開吃啦;15歲「龍港快線」更名縮線運營
    巨型扭蛋、虛擬主播、遊戲試玩…B站主題公園正式開放,百大IP輪番上陣8月28日晚,由B站聯合上海南京路步行街打造的「bilibili集勢夜」主題公園在世紀廣場正式亮相。肉質細嫩、肥碩,有彈性和嚼勁,枸杞島最美味的鮮活半野生厚殼貽貝開吃啦!說起東海海鮮,上海市民常常會想到東海帶魚、黃魚、鯧魚、梭子蟹等,卻很少有人提及貽貝。其實,貽貝以東海嵊泗貽貝名氣最響,嵊泗貽貝以厚殼貽貝最知名,嵊泗厚殼貽貝的鮮美度、口感和豐富的營養絕不亞於帶魚、黃魚、鯧魚、梭子蟹。 閱讀原文...
  • 法國核電技術專家:廣東臺山核電站安全有保障
    中法合資建設,工程進展受控據奧利弗﹒巴赫介紹,位於臺山赤溪鎮的臺山核電站一期工程,採用EPR三代核電技術,建設兩臺單機容量為175萬千瓦的壓水堆核電機組,是繼芬蘭OL3(奧基洛託3)和法國FA3(弗拉芒維爾3)項目之後全球第三個開工建設的EPR項目,項目建成投產後年上網電量預計達260億千瓦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