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首個基因治療病毒載體一次性GMP生產車間即將落戶上海

2020-11-26 中國生物技術信息網


3月29日,位於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的創新性生物技術企業和元生物與GE醫療籤署了《基因治療戰略合作協議》,根據合作協議,雙方將共同打造全球首個採用一次性生產技術、用於基因治療和細胞治療臨床及商業化治療所需多種重組病毒的GMP生產平臺。在此基礎上,雙方將在基因治療領域,開展免疫治療用病毒項目的技術轉移及全球CMO項目合作,共同舉辦行業會議和人才培訓,以此來推動中國基因治療和細胞治療行業發展。

專注基因治療

近年來,基因治療作為一種新的治療手段,可以治療多種疾病,包括癌症、遺傳性疾病、感染性疾病、心血管疾病和自身免疫性疾病,其中,癌症是基因治療的主要應用領域。過去幾年裡,全球基因治療臨床試驗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因此,基因治療被行業一致看好,其未來市場潛力不容小覷,而和元生物正是看重了其發展風口,投身了進來。

2013年,和元生物正式成立,主要專注於基因治療藥物研發、基礎研究及臨床級AAV產業化製備三大發展方向,2016年11月,和元生物在「新三板」掛牌(證券簡稱及代碼:和元上海,839702)上市。同時,截止到目前,已獲得融資近7000萬元。

位於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醫谷plus的和元辦公樓

和元生物董事長潘謳東創業已經10年了,10年前,基因治療還屬於一個前沿概念,當初他跑遍了全國高等院校,只為論證病毒載體的可行性。生命科學發展至今,精準治療已被世界認可,潘謳東認為離自己要實現「做成一件有益於人類健康的事業」的初衷邁出了關鍵性的一大步。

從原理上來看,基因治療是將外源基因導入細胞以糾正基因缺陷,而病毒載體則是一種可將遺傳物質帶入細胞的工具,簡單來說,病毒載體就是通往基因治療的「橋梁」。作為常見的細小病毒,AAV病毒對人體並不致病,據潘謳東介紹,目前全球2000多例基因治療中使用AAV病毒載體的超過500例,且沒有發現一例由AAV造成了毒性副作用。正是由於這種安全、持久、高效、高特異性的特點,AVV病毒載體成為了最常見的工具,2012年,荷蘭UniQure公司用以治療脂蛋白脂肪酶缺乏引起的嚴重肌肉疾病Glybera採用的就是AAV作為載體,它的上市正式開啟了基因治療的新裡程。

業務轉型和拓展

在基因治療逐漸成熟的境況下,更大的機遇正在來臨,專家預測,取決於基因治療的發展,未來3-5年抗體藥物將面臨顛覆性的衝擊,而和元生物正在努力成為顛覆者之一。

據悉,和元生物有望在2017年底生產出一批針對肺癌與肝癌的臨床AAV(腺相關)病毒載體,到2018年有望拿到一期臨床批文,屆時可能會成為國內甚至國際上首個上臨床的AAV病毒載體。

此外,鑑於國外大廠商CRO業務分離,和元生物正致力於從提供AAV病毒載體服務到發展成為輻射全球的病毒載體研發生產、 CRO中心及基因藥物CMO基地的轉型。據了解,和元基因藥物的研發,正從最初的病毒包裝技術服務,拓展到時下最「火」的基因組編輯(CRISPR/Cas9)技術。

而此次與GE醫療的合作,是和元生物在AAV產業化製備基礎上的又一次延展。潘謳東表示:其實在去年,和元生物就與GE醫療開展了技術合作,目前已完成了「病毒載體所需微載體培養技術在一次性設備中的應用工藝開發」,此次與GE醫療的戰略合作,雙方將就病毒產品GMP生產車間的工程設計、平臺建設、人才培養、技術開發、全球市場宣傳等方面展開全方位地交流與合作,建設位於醫谷二期佔地4500平米的GMP生產車間,採用GE醫療先進的一次性生產技術,將成為全球首個採用一次性技術的病毒載體生產車間,適用於多種病毒的臨床樣品生產,可以為全球基因治療和細胞治療企業提供臨床所需各種病毒的CMO生產服務,我們將致力於「打造一個平臺,研發幾個新藥,服務一批客戶,推動一個行業」,為人類的健康事業做出自己的貢獻。

相關焦點

  • 2019年我國基因治療載體行業發展現狀
    自1990年全球首例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的成功開展揭開了基因治療時代的序幕之後,病毒載體的安全性問題卻接連出現,導致絕大多數基因治療臨床試驗的中止。由病毒載體帶來的致病風險成為阻礙基因治療發展的嚴峻問題,開發更加安全有效並能高效表達的載體成為基因治療研究的關鍵。一、基因治療常用載體概況目前,基因治療主要採用病毒和非病毒兩種載體形式。
  • 基因編輯治療重大進展!我國首個原創基因治療載體:類病毒體
    儘管這些遞送載體廣泛用於基礎研究,但它們卻不太適合直接用於臨床。基因編輯的臨床應用有著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雙重標準。一方面,病毒載體由於長時間的表達基因編輯酶,會帶來安全性上的不確定性;另一方面,納米材料則面臨效率上的挑戰。
  • 病毒載體產業發展簡析
    2017年8月30日,諾華Kymriah獲批,成為美國FDA批准的首個基因治療藥,自此拉開基因治療大幕,為罕見病治療帶來新的機會。基因治療或成為繼抗體藥物之後,未來十年的創新藥重點研發方向。1. 基因治療機制基因治療通過向病體細胞或器官中引入一種基因信息以糾正缺陷或異常(突變、異常表達等),這過程中病毒載體至關重要。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103期:我國首個原創型基因治療載體問世...
    我國首個原創型基因治療載體問世,打通基因編輯體內治療的最後一公裡  來自上海交通大學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的蔡宇伽團隊發明了一種介於病毒載體與非病毒載體之間的類病毒體(VLP可以遞送CRISPR/Cas9 mRNA, 實現安全和高效的體內基因編輯。值得一提的是,該技術是我國首個完全自主開發的原創型基因治療載體,體現了我國在基因治療領域的科技進步。
  • 我國基因治療產業現狀及趨勢簡析
    我國基因治療上遊產業鏈環節創新較弱,雖有上海和元、北京五加和等基因治療載體研發企業實現創新突破,但在大部分上遊核心原材料及零部件領域國外卡脖子現象嚴重,如培養基、一次性生物反應器等核心環節大部分市場仍被國外壟斷。表2 我國醫藥健康產業重點原材料及核心供應商
  • 獨家盤點:慢病毒載體基因治療公司現狀丨醫麥客盤點
    2016年,英國製藥巨頭葛蘭素史克(GSK)開發的基因療法Strimvelis在歐洲上市,用於治療腺苷脫氨酶(ADA)缺乏性重度聯合免疫缺陷症(ADA-SCID)兒科患者,成為首個獲批的γ-逆轉錄病毒載體基因療法。
  • 【從基因到治療】使用病毒來治病,專業人士請看到最後!
    2017年的一項臨床試驗結果顯示,一次性靜脈注射含有SMN DNA編碼的AAV病毒載體延長了15名患有遺傳性疾病-1型脊髓性肌萎縮症(SMA1)患者的生命[3]。此外,FDA批准Spark公司研發的基因治療藥物SPK-PRE65治療視網膜黃斑病變所用的載體也是AAV病毒載體。在基因治療領域,基於AAV的大量基因治療藥物已在上市或臨床實驗階段,我們有望在近幾年內看到基於AAV的基因治療方案大量出現。
  • 生基醫藥與錦斯生物合作開拓用於先進治療技術的病毒載體研發生產...
    生基醫藥與錦斯生物合作開拓用於先進治療技術的病毒載體研發生產服務藥明康德全資子公司無錫生基醫藥科技有限公司(「生基醫藥」)和上海錦斯生物技術有限公司(「錦斯生物」)近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宣布將共同開拓用於先進治療技術的病毒載體工業化領域,為客戶提供包括溶瘤病毒在內的多種可複製生產型基因治療病毒載體研發生產服務
  • 國內首個mRNA新冠疫苗生產車間開建!
    全世界最特別的人都關注我了 隨著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肆虐 疫苗成為民眾們最關心的問題而在近日 國內首個mRNA新冠疫苗生產車間建設奠基儀式在雲南省玉溪市舉行 該車間依託沃森生物已有的疫苗生產配套設施,以及成熟穩健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預計開工後8個月內將建成投入運營。
  • 儀器製造商賽默飛加碼基因治療:17億美元收購病毒載體公司
    3月24日,全球最大的科學儀器製造商賽默飛世爾科技(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 TMO)宣布,目前已經和基因及細胞療法公司Brammer Bio達成協議,根據協議,賽默飛將以17億美元收購Brammer Bio,此舉將擴大公司在快速增長的基因療法領域的業務
  • 我國首個原創型基因治療載體問世,打通基因編輯體內治療的最後一公裡
    本文轉載自「上海交大系統生物醫學研究院」微信公眾號。 原標題為「我院蔡宇伽團隊成功研發VLP-mRNA遞送技術:打通基因編輯體內治療的最後一公裡」。
  • 裸質粒載體在基因治療藥物中的應用
    根據「Gene Therapy Clinical Trials Worldwide」的統計,至2017年11月,全球範圍共開展了2597個臨床試驗,主要集中於癌症、單基因遺傳病以及心血管疾病等方面的治療。
  • Adc68與牛津ChAdOx1基因相似度高達98% 國產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
    12月27日,沃森生物新冠疫苗基地落戶北京大興生物醫藥產業園,這也是國內首個黑猩猩腺病毒載體新冠疫苗產業化基地。依託沃森生物的創新疫苗產業化優勢及成熟的生產質量管理體系,由清華大學張林琦教授團隊與天津醫科大學周東明教授團隊合作研發的新冠腺病毒疫苗已經進入產業化準備階段,一旦疫苗研發成功,將在大興基地實現大規模生產。
  • 金斯瑞打造一站式生物藥發現與開發服務平臺 國內最大質粒病毒車間...
    金斯瑞打造一站式生物藥發現與開發服務平臺國內最大質粒病毒車間投產南報網訊(記者 查金忠) 12月18日,「2019第二屆細胞基因治療工藝論壇暨金斯瑞病毒車間開業典禮」在江蘇鎮江舉辦,全球領先的生物科技公司金斯瑞對外宣布,全國規模最大的滿足臨床樣本生產需求的質粒病毒車間正式啟動投產
  • 中國腺病毒載體疫苗:研發競賽全球領跑
    這次腺病毒「貨車」搭載的就是新冠病毒的S基因,在體內翻譯出S蛋白以後,讓免疫系統識別,如果再遇上新冠病毒,它們就能立刻組織反攻。陳薇在接受採訪時介紹,此次的腺病毒載體重組新冠病毒疫苗以改造過的複製缺陷型腺病毒為載體,搭載上新冠病毒的S基因,進入受試者體內,使人體產生對S蛋白的免疫記憶,從而達到將病毒「拒之門外」的效果。
  • 前瞻基因產業全球周報第86期:全球首個血友病基因療法監管遇阻...
    全球首個血友病基因療法valrox在歐盟監管遇阻礙在歐盟監管方面,BioMarin公司收到了EMA的一份聯合評估報告,報告要求公司向EMA提交正在進行的III期研究中接受6e13vg/kg劑量valrox治療的134例患者的完整52周結果。BioMarin預計,最後一例患者將在2020年11月達到52周的隨訪期。
  • 上海巴斯德所與中慧元通合作研發生產基因工程疫苗
    中國科學院上海巴斯德研究所6月16日宣布,與江蘇中慧元通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就新型冠狀病毒肺炎基因工程疫苗(畢赤酵母)在全球範圍內的研發、生產和商業轉化籤署合作協議。目前國內有5條新冠疫苗研發技術路線同步開展,包括滅活疫苗、重組基因工程疫苗、腺病毒載體疫苗、核酸疫苗和減毒疫苗;並且已經有5個疫苗進入了臨床試驗階段,其中4個為滅活疫苗。此次上海巴斯德所和中慧元通公司開展的新冠疫苗合作項目,選擇的技術路線是重組基因工程疫苗。
  • 基因治療時代到來:常用基因治療載體的介紹與選擇
    基因治療載體分為兩大類:病毒載體(主要包括慢病毒、腺病毒、逆轉錄病毒、腺相關病毒等),非病毒載體(主要包括裸露DNA、脂質體、納米載體等)在講基因治療載體前,我們先講一下基因治療中的兩個概念:in vivo和ex vivo。
  • 國內最大質粒病毒車間投產,金斯瑞加速布局CDMO業務
    文/ 韓璐 編輯/ 鄢子為近日,生物科技公司金斯瑞對外宣布,其位於鎮江的全國規模最大的滿足臨床樣本生產需求的質粒病毒車間正式啟動投產。此次投產使用的病毒車間嚴格按照GMP規範建立,將完全用於基因細胞產品的載體生產,具有臨床I/II期樣本生產能力。
  • GMP車間潔淨度等級標準
    車間圖片GMP潔淨車間空氣降塵量,「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範」(新版gmp)中要求:製劑生產的潔淨車間內的生產環境監控系統如:溫度和空氣溼度以及差壓等均是由製作工藝決定的,通常室溫為18℃~24℃,環境溼度為4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