榮成:探索智慧氣象服務新模式 提高服務效益

2020-12-04 中國氣象局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梁紅新 葉淑媛報導 近日,一款名為「智慧榮成」的APP正悄悄地走進山東省榮成市人民群眾的生活。它以「智慧榮成,悅享生活」為宗旨,在APP的首頁界面上向公眾提供溫度、溼度、風向等實時天氣實況和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等信息,方便市民根據天氣狀況制定出行計劃,安排日常工作和生活。

  據悉,榮成市氣象局以智慧氣象「無處不在、充分共享、高度協同、全面融合、更加安全」的五個特徵為基準,同市智慧辦積極合作,將「網際網路氣象+」作為氣象服務的新模式,通過網絡向社會公眾提供精細化、專業化的氣象服務,向農業、林業、漁業、交通、環保和建築等各行各業深度滲透,為不同領域定製個性化專業化的氣象服務。榮成市氣象局結合市委、市政府「自由呼吸,自在榮成」的新發展理念,不斷將智慧氣象和服務滲入到人民生活的方方面面。

(責任編輯:郝靜)

相關焦點

  • 中國氣象局部署新發展階段決策氣象服務 強化頂層設計 提高服務...
    1月15日,中國氣象局召開決策氣象服務總結研討會議,總結凝練工作經驗,研討提高決策氣象服務質量的措施和辦法。中國氣象局黨組成員、副局長餘勇出席會議。會議指出,2020年中國氣象局及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全面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積極主動服務,有效提升決策氣象服務敏銳性、及時性,在應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汛救災及突發事件應急保障決策服務等方面取得顯著效益。
  • 廣東氣象服務社會化的探索與思考
    一、氣象服務社會化的積極探索(一)全力當好基本公共氣象服務的「領唱」始終堅持「民生優先」的服務理念,加快公共氣象服務轉型升級,切實提高基本公共氣象服務的便利性、針對性、時效性和均衡性,氣象服務實現「提速擴面」,覆蓋面和效益有顯著提高。
  • 深圳空管開啟航空氣象大數據服務4.0新模式
    廣州日報訊 (全媒體記者蔣偲 通訊員彭珊珊、胡美)從20世紀90年代開始的航空氣象現場諮詢及氣象文件現場複印列印1.0模式,到航空氣象信息服務web網站2.0模式,再到目前的航空氣象信息服務web網站+飛行氣象文件數據傳輸服務3.0模式,深圳空管站提供航空氣象信息服務的模式不斷優化創新。
  • 中國天氣進行智慧氣象新探索 精準天氣服務戶外運動
    中國天氣網亮相2019亞太體育產業峰會並舉辦專場論壇,向戶外產業領域大咖及公眾展示中國天氣品牌,探索精準天氣在戶外運動中的應用。近年來,隨著內需市場的逐步擴大,消費者可支配收入及閒暇時光的增加,戶外運動產業發展潛力巨大。本次峰會將深度關注戶外產業,邀請戶外行業大咖參與,分析戶外產業當下發展情況,探討戶外產業所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 淺談如何提高航空氣象 精細化產品的服務水平
    伴隨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航空運輸業也獲得了較大的發展空間,隨著飛機和航班數量的不斷增加,有限空域的安全運行、效益與增量之間的矛盾凸顯。而空管的瓶頸被越來越多的因素聚焦、一向不被人們關注的航空氣象也被推向了風口浪尖,產品、服務與用戶需求之間的矛盾被顯現,被放大。
  • 墨跡天氣:精準的航空氣象服務可以提高民航經濟效益
    此次拿下航空業大客戶,意味著墨跡天氣從單純的工具類產品向To B商業氣象服務轉型的經驗探索上邁出了突破性的一步,它的氣質已經越來越接近諸如WNI、TWC等國際商業氣象服務公司。精準的航空氣象預報提高民航經濟效益美國最賺錢的航空公司——西南航空的創始人赫伯特.凱勒爾有一句名言:「飛機只有在天上才能賺錢」。
  • ——河北氣象部門開展海洋氣象服務紀實
    當天,應運輸公司請求,曹妃甸區氣象臺啟動全過程專項服務方案,助力運輸公司在惡劣天氣中搶抓時間窗口期,順利完成船載原油卸載作業。  「預警信息的提前量、雷暴雲團的位置和走向等信息對我們卸油作業太重要了。安全生產離不開氣象預報!」油田的一位調度人員說。
  • 提供定製化氣象解決方案,墨跡赤必助力氣象服務商業化探索
    隨著社會經濟以及氣象技術的快速發展,公眾對氣象服務的需求升級,精細化、多元化的氣象服務逐漸成為剛需,專業氣象服務的重要性也開始凸顯,很多行業領域對於定製化氣象服務的需求日益增長。而隨著市場需求的進一步釋放,智慧氣象行業也對墨跡赤必等企業氣象服務平臺也提出了新的要求。
  • 大數據賦能 海南開啟「網際網路+智慧氣象」服務新模式
    根據協議,省氣象局將通過數據共享方式,入駐「碼上辦事」平臺、數據產品超市平臺,免費為民眾提供公共氣象服務;同時,針對特定需求用戶提供專業氣象服務。大數據時代,氣象服務在不斷地拓寬領域,從最基礎的天氣預報到現有的氣候預測、氣候可行性論證、公共氣象服務、專業專項氣象服務、氣象防災減災,氣象數據和各行各業的相關性非常高,對創造和增長社會財富有重要意義。
  • 【省氣象局】氣象:主動服務在路上
    此前,國家發改委正式批覆的《三江源生態保護與建設二期工程規劃》,再次將人工影響天氣和生態氣象監測評估工作納入工程建設的重要內容。  「在三江源生態保護和建設一期工程中,氣象部門開展的人工增雨工程在開發三江源地區空中水資源、增加地表徑流、提高湖泊水位、擴大溼地面積和改善植被環境方面發揮了積極、有效的作用。
  • 構建智慧交通交互式服務網絡
    智慧交通氣象2.0構建智慧交通交互式服務網絡 來源:中國氣象報   發布時間:2020年05月29日14:28
  • 青海:聯合林草部門推進森林草原防火氣象服務
    1月4日,青海省氣象服務中心與省森林草原防火預警監測中心聯合召開全省森林草原火險氣象分析研判會,進一步做好森林草原防火氣象服務,共同提高防火監測預警能力。  青海省氣象服務中心技術人員向森林草原防火部門業務人員講解防火氣象服務有關科學知識,介紹近年來森林草原防火氣象服務工作開展情況,並結合今年的牧草產量、氣候背景及森林草原火災年際變化規律,研判今冬明春森林草原火災易發時段及區域,為開展防火預警監測工作提供決策依據。
  • 氣象的服務提升有助於農業行業發展
    著力在加強氣象能力建設和搞好服務上下功夫,是我們做好新時期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重點。近年來,唐山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全力支持氣象為農服務工作的開展,大力構建符合現代農業發展方向的農業氣象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政府主導、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氣象災害防禦機制,全市氣象為農服務能力逐年提高。
  • 風雲氣象衛星服務各行業效益如何?用戶們這樣說
    會議的召開,就是面向國內用戶,集中檢驗和展示風雲衛星遙感應用技術進展,組織應用技術交流,不斷提高風雲氣象衛星服務支撐能力。  那麼,風雲衛星應用效益如何?代表們有哪些期待?  助推智慧農業發展  ——農業農村部中國農業科學研究院研究員 毛克彪  我們主要應用氣象衛星進行農業遙感監測。
  • 民航中南地區首個航空氣象 預報服務中心在張家界機場落地
    為深入落實民航強國戰略,創新發展理念,優化湖南中小機場氣象服務模式和機制,改進氣象預報和服務方式,推動湖南機場集團高質量發展。2017年11月,民航中南地區管理局同意在湖南機場集團成立氣象預報服務中心,並明確加快推動集中預報試點工作。湖南省機場管理集團對航空氣象服務保障模式進行不斷探索,提出「整合資源、提升能力、穩定隊伍」實施異地集中預報的思路,確定成立湖南機場集團氣象預報服務中心。
  • 威海6家醫院上榜山東省優質服務單位和智慧服務品牌
    2021/1/9 18:56:09   來源:威海新聞網       日前,省衛生健康委印發《關於命名2020年度優質服務單位和智慧服務品牌的通知
  • 華為全球首家新模式客戶服務中心開業 到底新在哪裡
    11月20日,華為全球首家新模式客戶服務中心在北京盈科中心正式開業,引得了不少人的關注,開業首日,線上預約渠道便出現了約滿的情況。既然是新模式服務中心,那麼它自然是有別於傳統的客戶服務中心,通過新的服務方式能夠給消費者帶來新的體驗。華為客戶服務中心北京盈科中心的新又體現在哪裡呢?今天我們就來說說。首先是新場景,在這裡,你能體驗到家的感覺。
  • 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啟動
    中國氣象報記者王玫珏 王茜偌 通訊員周愛春 孫毅博報導 5月22日,全國夏收夏種氣象服務工作正式啟動,中國氣象局發布2018年首份氣象服務專報。  中央氣象臺農業氣象中心正研級高級工程師郭安紅指出,江淮、江漢和西南地區東部等地應避開降雨天氣,及時收穫、晾曬成熟小麥,並注意通風保存。北方小麥主產區要加強麥田後期管理,做好雷雨、大風等強對流天氣的防範和麥收各項準備工作。  依託智能網格預報,農用天氣預報目前實現了格點化、精細化、自動化。
  • 科技賦能,讓養老服務更智慧
    利用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智能硬體等新一代信息技術產品,實現健康養老服務智慧化升級,提升健康養老服務質量效率水平。為推動智慧健康養老產業發展和應用推廣,國家三部委從2017年開始,連續四年在全國組織開展智慧健康養老應用試點評選。此次我市上榜的四家單位,走在了智慧養老的前列。
  • 颱風「鯰魚」氣象服務評價報告
    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科普與服務評價室2010年發布的《中國網絡氣象服務專項調查報告》顯示,為了解公眾對天氣過程的氣象服務需求與評價,2010年,中國氣象局公共氣象服務中心針對第13號颱風「鯰魚」開展颱風氣象服務網絡專項調查。該調查不僅是氣象服務效益評估專項調查的一個重要內容,同時也是對重大災害性天氣氣象服務效果評價的一次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