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灣跨海大橋十周年 浙江海鹽開放振興「天塹變通途」

2020-11-22 浙江在線

  中新網嘉興5月1日電(胡豐盛 郭文銳)站在「海天一洲」觀景平臺向遠處眺望,杭州灣跨海大橋的壯麗與秀美盡收眼底,5月1日,是杭州灣跨海大橋通車十周年,十年來,這座大橋給浙江海鹽帶來的不僅僅是「100公裡」交通裡程的縮減,更是翻天覆地的開放發展。

  「海鹽在大橋開通之後,接軌大上海、融入大灣區、走向全世界。」海鹽縣副縣長陳建平如是說。

  地處杭州灣「大灣區」北側的海鹽,霸居著浙江北部53.48公裡最長的海岸線。2008年5月1日,杭州灣跨海大橋開通,作為北橋頭堡的海鹽從交通末梢一躍成為長三角交通樞紐,朋友圈從嘉興擴大至全球。

  開放型經濟 中歐全方位合作

  1945年在德國成立的伍爾特,是裝配工具及緊固件領域的全球領導者。2015年,伍爾特大中華區供應鏈中心項目在中德兩國總理見證下簽約,2016年4月正式進駐海鹽。

  「這邊聚集了很多符合我們企業採集標準的供應商,超過70%的零部件是通過大橋運輸,下個月也有部分來自北美和南美的產品運送到這裡進行集中檢測。」伍爾特大中華區總裁Larry介紹說。

  依靠大橋帶來的區位優勢,海鹽打造中歐城鎮化合作平臺,吸引了丹麥丹佛斯集團,德國克勞斯瑪菲集團,法國阿海琺等世界知名企業落戶。

  「大橋給企業運輸帶來了便利,它也真的很美。」Larry如是盛讚杭州灣跨海大橋。

  以橋為媒,海鹽的中歐合作不僅是在經濟技術方面,也融入了環保等新理念,與丹麥松德堡市的合作項目「零碳屋」就展示了當地的綠色低碳、環保節能和可持續發展理念。

  「在我右手邊是一個世界級的最高認證,美國Leader國際獎章的鉑金獎。」零碳屋解說員介紹道。

  低碳的理念深入到這座三層建築的角角落落,光伏發電、風力發電、雨水回收、智能採光……這座國內首個「零碳屋」讓海鹽在綠色發展的道路上接軌丹麥,走向國際。

  鄉村振興最優解 產業帶動就業

  一座橋改變一座城。十年以來,在大橋的連鎖反應下,海鹽這座城在開放型經濟和鄉村振興之路上穩步前行。

  「公司現在吸納了周邊400多人就業,每年助力農戶增收600萬元(人民幣,下同)。」在海鹽縣沈蕩鎮,萬好食品有限公司副總經理艾荒原說,由一顆青菜心起家,萬好食品已經成為集研發、種植、加工、銷售、服務於一體的綜合型農業龍頭企業。

  按照「企業+合作社+基地+農戶+家庭農場」的產業化經營模式,艾荒原介紹,如今,萬好食品已與3.2萬農戶組成了利益聯結體,在當地建有8條脫水蔬菜生產線,2條速凍蔬菜生產線,其中不少產品出口到日、韓等國。

  「我們與農戶籤訂保證書,保證不低於市場價格進行採購,農戶們則保證蔬菜供應。」艾荒原說,這樣的模式也給農戶們的蔬菜銷售提供了安全保障。此外,萬好食品通過引導農民以土地經營權流轉入股,形成了5000畝種植基地,助力農民每年固定增收400餘萬元。

  海寧因橋而變。大橋給海鹽企業發展帶來了便捷交通與美好前景,企業的壯大又給海鹽人民帶來了穩定就業與豐厚收入。2017年,海鹽全縣實現地區生產總值460.1億元,財政總收入71.16億元。農村居民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長到32177元,連續十年增長幅度高於城鎮居民。

  「大灣區」建設 從接軌上海到融入上海

  借橋出海,近年來,海鹽按照「主動接軌上海,積極參與長三角合作與交流」的戰略部署,全面接軌上海示範區建設,以承接上海非核心功能疏解為突破口,出臺接軌上海行動計劃。

  海鹽縣副縣長陳建平介紹說:「僅海鹽經濟開發區就從上海引進項目70個,累計總投資超過100億元。」

  以承接非核心功能疏解為突破口,海鹽在推進產業、基礎設施、園區平臺、社會事業、人才科技五大領域與上海實現了合作接軌。其中,秦山核電站與上海賀電實業公司對接,共建浙滬核電關聯產業共享區。

  海鹽經濟開發區與上海浦東信息化發展研究諮詢中心共建智能裝備產業園;與浦東康橋實業集團共建海鹽科技創業園;武原新區與川沙精工園共同建設了海鹽川沙精工園……

  目前,海鹽開發區擁有總投資億元以上項目40個,10億元以上項目3個,引進直接來自上海或與上海公司關聯項目53個,接軌上海內資實到資金103309萬元。

  除了經濟合作之外,海鹽還實現了與上海交通卡的互通共用,居民醫保可在上海490家醫院進行實時結算,也讓兩地人民生活更近一步。

  如今,在杭州灣跨海大橋十周年之際,對於海鹽來說,滬嘉甬鐵路工程項目的實質啟動無疑是如虎添翼,未來,坐擁跨海大橋與跨海高鐵,海鹽在長三角的融合發展空間更加可期。

相關焦點

  • 藏木特大橋:天塹變通途
    原標題:藏木特大橋:天塹變通途   連接拉薩、山南拉林鐵路藏木特大橋是國內第一座真正免塗裝耐候鋼橋梁。   圖為建設中的藏木特大橋。
  • 舟山跨海大橋迎來十周年大體檢,高空「把脈」,水下「聽診」,蜘蛛人...
    浙江24小時-錢江晚報記者 張蓉 黃偉芬 通訊員 蘇志敏 文/攝十年前,舟山跨海大橋正式開通,由金塘大橋、西堠門大橋、桃夭門大橋、響礁門大橋、岑港大橋組成的舟山大陸連島工程,起於舟山本島,串起了裡釣、富翅、冊子、金塘座四島嶼,結束了舟山和大陸隔海相望、舟楫往來的歷史。
  • 寧波杭州灣跨海大橋催發城市新格局
    中新網寧波6月11日電(見習記者 林波)「從原來的上門求人到現在的選商引資,躋身一流開發區,這離不開杭州灣跨海大橋。」寧波杭州灣新區投資合作局局長計明芳說道。  「從原來的2萬人到現在的15.8萬人口,從一個城市的邊角料到一座新城,成為浙江的一片熱土,感謝大橋。」寧波杭州灣新區經濟發展局局長葉文濤回憶起當初的場景感慨道。
  • 杭州灣大橋出現海市蜃樓景觀 網友拍下照片(圖)
    「杭州灣大橋旁邊海面上出現的大山和高樓大廈到底是不是海市蜃樓?」「有沒有找到現場照片?」……自從稿子見報後,記者的手機就有點熱得燙手,不時有讀者和朋友詢問前天在杭州灣跨海大橋邊的海面上出現的不尋常景象。我只能重複同樣的回答:到現在為止這還是個謎團,只能說有可能是海市蜃樓。
  • 中國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36公裡,用了82噸的鋼可建7個鳥巢
    聽過趙州橋,也聽過長江大橋,不過你們又有沒有聽過杭州灣跨海大橋呢?相信有不少朋友都有去過杭州西湖這個文藝的地方,但不知道大家又有沒有嘗試過坐著自己家開的車或是旅遊大巴走過這條舉世矚目的大橋呢?感受過杭州西湖的寧靜的你們,當然也要欣賞這跨海大橋的雄偉壯觀。
  • 杭州灣跨海大橋給長三角南翼帶來的效應開始顯現
    其中一半為大橋動工建設後投資的,涉及IT、家電、軸承、鋼結構、農產品加工、房地產等10多個領域。  在慈谿的杭州灣新區,原本由本地民營企業平移而來,以傳統製造業為主,但隨著跨海大橋的開建,這種局面驟然改觀。一大批新能源、新材料優質龍頭企業紛至沓來,全球500強之一的美國庫柏公司、美國普洛斯物流、吉利汽車、慈能大型非晶矽光伏電池……這些以往如雷貫耳的企業、公司,現在都不請自到。
  • 杭州灣跨海大橋護欄被漆成七種顏色(圖)
    浙江在線03月03日訊杭州灣跨海大橋工程建設已經進入掃尾階段,通車在即。經大橋管理局特批,記者昨天乘車上橋體驗了一番。大橋建設「以人為本,細節中體現科技和安全」,給記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上橋,記者的感覺就像是上了一條普通的高速公路。「瀋海高速入口」的交通標誌牌在橋的右側豎立,大橋雙向六車道,車道兩旁還各有一個緊急停車道。  大橋中間的隔離帶並不是綠化帶,而是一塊塊的板狀物。
  • 上建跨海大橋,下通海底隧道!
    常言道,逢山開路,遇水搭橋,這是在陸地上;在海峽、海灣或河口,除了我們在海面能看到的跨海大橋,在一些地方還建設有海底隧道,實現了「一道連通兩岸,天塹變通途」,縮短了距離,節約了時間,提高了效率。在這裡我們就了解一下將「天塹變通途」的海底隧道。海底隧道(submarine tunnel)即在海底建設的供行人和車輛通行的地下海洋建築物。
  • 黃河大橋:巨龍臥波築通途
    如果說桃花峪黃河大橋是鑲嵌在中原大地上的一顆明珠,改革開放以來,從一座橋到一串橋,這樣的明珠已經串成了一條璀璨的「項鍊」。    黃河上的橋,見證了無數仁人志士「交通興國」的夢想,銘刻著河南人民終於建起「自己的橋」的榮耀,展現著今日黃河上巨龍臥波築通途的興盛景象。    第一橋承載一段歷史    有人說,一個好的建築是凝固的音樂,是立體的詩。
  • 一座座跨海大橋,見證一個世界級的大灣區的崛起
    珠江邊潮起潮落,虎門大橋、南沙大橋、港珠澳大橋等一座座跨江、跨海大橋在珠江口相繼建成,如長虹臥波,似蛟龍出水,將碧波化作通途。它們內聯城市,外聯海洋,活力無限,生機盎然。珠江口共規劃7條公路通道,一個個超級工程,不斷刷新世界橋梁建造紀錄,讓天塹變通途。
  • 【武漢長江大橋建成60周年】「中國橋」的故事:「神女應無恙,當驚...
    長安君認為,在舉國共賀「中國橋」的驕子之一——武漢長江大橋甲子之壽的今天,再也沒有什麼詩詞能比毛澤東同志創作的《水調歌頭·遊泳》更合適了:才飲長沙水,又食武昌魚。萬裡長江橫渡,極目楚天舒。不管風吹浪打,勝似閒庭信步。今日得寬餘,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風檣動,龜蛇靜,起宏圖。一橋飛架南北,天塹變通途。更立西江石璧,截斷巫山雲雨,高峽出平湖。神女應無恙,當驚世界殊。
  • 泉州灣跨海大橋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明年通車全程8分鐘
    ,天嶄變通途。   昨天下午,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即石獅段)引橋最後一塊橋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全線貫通。按照工期,大橋主體工程將於年底前建成,明年上半年可實現全線通車,屆時8分鐘就能橫跨泉州灣。
  • 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
    東南網9月26日訊(本網記者 陳薪宇 通訊員 莊愛萍 林真真)今天下午4時整,記者在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火山公路」讓天塹變通途:「一帶一路」連接中埃兩國民心
    (聚焦「一帶一路」)「火山公路」讓天塹變通途:「一帶一路」連接中埃兩國民心中新社阿迪斯阿貝巴4月16日電 題:「火山公路」讓天塹變通途:「一帶一路」連接中埃兩國民心中新社記者 王曦今年是中鐵七局埃塞分公司負責人李川來到衣索比亞的第十個年頭。
  • 最美的風景在路上 浙江選出2016年最美公路
    舟山跨海大橋夜景。近日,由浙江省交通運輸廳組織開展的2016年度浙江最美公路評選揭曉:甬舟高速舟山跨海大橋、溫州繞城高速、甬臺溫高速複線象山港大橋、瀋海高速杭州灣跨海大橋、黃衢南高速、210省道浦江公路、205省道安吉至臨安公路、205國道衢州公路、322省道臨海至石柱公路、104國道長興公路等十條公路成為「2016浙江最美公路」。
  • 蓬長跨海大橋將浮出水面 蓬萊旅順建海底隧道
    這項研究的核心內容,是修建一條蓬萊至旅順的跨海大橋或海底隧道。 「作為跨越渤海海峽『三部曲』的第一部,煙大鐵路輪渡投入試運營僅僅是開始。」柳新華說。   不經意間誕生的「世紀夢想」   四個人聚在一間屋裡,討論未來的煙臺交通定位。這時,一人向地圖走去,站定,指著圖上的渤海海峽說:如果能建一座大橋或隧道,煙臺不就成了連接南北、貫通亞歐的交通樞紐城市?!
  • [福建]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水域全線貫通-福建-中華人民共和...
    昨日下午4時許,記者在福建省泉州灣跨海大橋A1標段看到,隨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南岸陸地區引橋(即石獅段)最後一塊30米預製小箱梁吊裝完成,泉州灣跨海大橋主橋和引橋12.45公裡上部結構全部完成,標誌著泉州灣跨海大橋實現陸域和水域的全線貫通
  • 海鹽打下第一孔!通蘇嘉甬鐵路陸地地質勘探正式啟動
    2020-11-30 07:45 |海鹽發布
  • 通蘇嘉甬鐵路陸地地質勘探工作啟動 在海鹽打下第一孔
    據了解,前期,通蘇嘉甬鐵路杭州灣跨海大橋海上勘探已經啟動,陸地地質勘探工作在海鹽打下第一孔,鑽孔將進入地下75米到80米左右深,獲取土壤樣品進行檢測,了解地質結構。此次陸地地質總勘探量為30萬米,計劃在明年春節前可完成任務的70%。
  • 浙江這座縣城,被網友評為中國最奇葩城市,原因是城市像仙境似的
    這不最近小編就看到浙江有座縣城,被網友評為中國最奇葩城市,原因竟是城市像仙境似的,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吧。它就是海鹽縣,隸屬於浙江省的嘉興市,位於浙江省北部富庶的杭嘉湖平原,東瀕杭州灣,西南鄰海寧市,北連平湖市和秀洲區,地理位置優越,距上海118公裡、南離杭州98公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