染廠90%的問題暴露及新技術發展方向

2020-11-22 全球紡織網

分析現代染整廠常見的新問題及助劑選用的誤區,研究問題產生的原因,並提出解決方法與強調的措施。深入闡述了現代染整新技術的現狀及應用情況分析,並給出新材料開發新織物中,經常遇到的問題及指導性的方法。

 

染整定義

 

染整,是現代印染技術,是化學整理溶入印染行業之後的科學定義。包括練漂、染色、印花、整理、洗水等的總稱。染整協同紡紗、機織、針織生產組合在一起,形成織物生產加工的全過程。

染整的重要性,決定紡織品質量品質的優劣,染整是產業鏈中帶動纖維、紡紗、織造、服裝及家用紡織品檔次,和附加值提升的關鍵技術。

染整產品,不僅反映染整的技術問題,而且集中反映了纖維原材料、紡紗、織造、染化料、助劑等多方面的綜合問題。染整產品的優劣既是染廠的技術水平、生產水平、管理水平、設備水平的綜合體現,也是上遊坯布與紗線質量,中遊染化料與助劑質量的綜合體現。

 

煮漂前處理

練漂,是染色前燒毛、精練、漂白的總稱,也是退漿、精練、漂白、絲光等加工過程的統稱。練漂的目的是應用化學和物理機械作用,除去紗線和織物上的雜質、油漬、汙漬,使之潔白、柔軟,具有良好的毛效、均勻的滲透性。為染色、印花、後整理提供合格的前處理半制品。

練漂,屬於無色處理而不被重視。實際上,染色產品質量問題60%以上源自練漂前處理。染整產品質量與多種因素相關,如坯布質量、設備狀況、工藝技術、執行情況、操作狀況,選用染料是否正確、染化料與助劑質量優劣等。

 

前處理常見問題

1.白度不好、毛效不佳問題

(1)白度不好:主要表現在白度不夠、不均勻、不純正、汙濁不透。

(2)產生原因:一是毛坯布沾汙嚴重、雜質油汙多,織機用油質量差不能被乳化去除,漂白時除油劑用量不夠。二是雙氧水用量或濃度不夠,工作液PH值控制不當,氧漂溫度太低,分解時間不夠,雙氧水穩定劑用量太大或穩定劑保存時間太長失效。三是加入的燒鹼或純鹼,不僅僅是提供雙氧水分解所需的pH值,還是與乳化劑、精煉劑配合去除雜質的關鍵物質。用量不夠一定會影響到白度不好,去雜不淨,毛效差,不均勻,手感粗糙等。

 

2.解決方法

(1)保證雙氧水和鹼劑最佳的用量比。

(2)選用具有淨洗、乳化、分散、滲透、反沾等綜合效果好的優質精煉劑。

(3)選用優質雙氧水穩定劑和螯合分散劑,控制雙氧水的分解速率,吸附絡合工作液中的鐵及其它金屬離子,防止雙氧水無效的分解及鐵離子可能造成的織物脆損、破洞、強力下降,失重等。

 

3.強調的措施

(1)棉籽殼及雜質去除不淨的主要原因是,燒鹼對棉籽殼溶脹的時間、煮漂溫度,鹼劑用量及精煉劑用量不夠。

(2)當棉籽殼嚴重時,加入亞硫酸氫鈉(NaHS03),有助於去除雜質和棉籽殼。

(3)破洞及強力下降產生的原因,除了燒毛破洞、織造漏修補破洞、運輸鉤破的原因之外,練漂時產生的破洞主要原因是,工作液或布面帶有鐵離子、銅離子、鎂離子等。大家知道,金屬離子是雙氧水的催化劑,可以促進雙氧水快速、集中在布面局部分解,造成局部纖維脆損,強力下降或形成破洞。其次是織物帶鹼或帶酸(去鹼或去酸不淨)存儲時間過長、失水風乾,出現黃斑也是造成脆損的原因。

 

4.助劑選用的誤區:

(1)一些操作人員缺乏基本的化學基礎知識,不了解滲透劑、乳化劑、淨洗劑、穩定劑、絡合劑、螯合劑的作用。

(2)不了解表面活性劑的親水性和親油性。

(3)不了解哪些是陽離子型、陰離子型、還是非離子型的助劑。

(4)工人怕出現問題,錯誤地採取多多益善的方法,認為加入工作液中的助劑品種和用量越多越好,導致離子型助劑之間互相起反應、作用相互內耗抵消,不是作用在織物或紗線上。

(5)現場管理不嚴格,由於是無色處理,操作時加入助劑的量非常的隨機隨意,抱著無所謂的態度,不僅造成不必要的浪費,還導致表面活性劑量大,泡沫多,洗不乾淨殘夜保留在布面上。

 

絲光問題及助劑的選用

絲光是將純棉、麻或其混紡、交織織物、或其紗線,浸軋在高濃度燒鹼中,在常溫或溫度40℃以下張力情況下,保持一定時間,然後熱水洗、水洗、酸中和獲得永久光澤的產品。絲光產品尺寸穩定,對染料吸收能力增強,染色後色澤明亮、光澤持久,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1.絲光效果不佳問題:

(1)光澤不好,原因是鹼濃度不夠、絲光滲透劑不好或用量不夠、擴幅張力不夠。

(2)絲光布緯斜,原因是坯布縫頭時歪斜、進布時坯布走斜。

(3)絲光擦傷,原因是操作不當而造成,檢查設備進布撐板、導輥、針板、布鋏是否有毛刺刮傷或摩擦。

(4)折印,原因是噴淋水洗時水量不夠、絲光布與撐板之間摩擦係數增大所致。

(5)絲光布手感粗硬,原因是水洗槽殘鹼濃度高、水洗溫度過高、帶溫度落布、落布時PH值偏鹼性≥8以上。

 

2.解決方法

(1)嚴格按照工藝要求,調整絲光鹼濃度、採用絲光專用滲透劑,調整擴幅撐板的尺寸和張力。

(2)必須做到縫頭平齊,進布平齊。

(3)保證設備的完好程度,避免布面的擦傷。

(4)檢查噴淋孔是否堵塞,保證噴淋孔的水壓和水量,及時清理工作液槽中的雜物。

 

3.強調的措施

(1)在生產過程中,必須經常檢查水洗槽的鹼濃度,防止濃鹼液帶入導致濃度過高。(2)在酸洗中和出布時,必須分批多次檢查布面的PH值,應該偏弱酸性,防止存放時鹼析出,形成鹼斑、黃褐斑。

4助劑選用的誤區

(1)絲光所用的滲透劑、助劑和煮漂使用的助劑相同。

(2)必須注意選用耐鹼性能好的專用絲光用滲透劑、分散劑等助劑。

 

染色問題及助劑的選用

1.染色效果不佳問題

(1)色牢度不合格,原因是選擇的染料、促染劑、勻染劑、螯合劑、固色劑不合適。

(2)色差色花,原因是所選染料組合不好、配方不合理、染色時間不夠、染料與調節工作液的pH值不穩定。

(3)跳燈和左中右色差,原因是染料發色基團配伍性不好、色相不匹配、設備運轉不正常。

(4)色點、色塊、色漬和斑漬,原因是染料溶解度不好、染料顆粒偏大產生凝聚、助劑沒有化好、設備不乾淨,沾汙的焦油狀物掉下、煮漂半產品毛效差而不勻、工作液含雜多、水質過硬,加入的助劑導致染料凝集、助劑泡沫太多、與染料形成包覆狀有色泡沫、破滅之後形成色點、暈圈。

(5)色澤不勻,原因是紗線條幹不好、布面光潔度差、煮漂前處理雜質去除不乾淨、導致染色上染不勻。

(6)染不深染不透,選擇的染料力分不夠、染料用量不夠、前處理布面帶雜質或油漬。

 

2.解決方法

(1)色牢度主要包括耐皂洗牢度、耐水洗牢度、耐乾濕摩擦牢度、耐光變色牢度、耐日曬牢度、耐氯漂牢度(或耐鹽素牢度)、色泣牢度、耐汗漬牢度、耐升華牢度、耐熨燙牢度以及特殊的耐海水牢度、抗紫外線牢度、耐唾液牢度等,這些牢度關鍵在染料結構與性能上。所以選擇染料非常重要,其次才是染色工藝、技術參數及助劑的應用。

(2)在選擇染料時,必須注意染料的配伍性、溶解度、直接性、染料分子是否容易聚集、對溫度和PH值的敏感性、對水質的要求等。

(3)關注前處理布面平整度、毛效和白度的均勻度、去除雜質和去除汙漬的乾淨程度等。

(4)化料方法是否得當,一定要幹布打溼均勻之後,先加入助劑運轉均勻再加入染液。

(5)隨時檢查設備的完好程度,設備絕不能「帶病」工作和操作。

(6)染色水質不佳,也是造成染料與金屬離子結合或與雜質凝聚導致色花、色淺、色不勻、色不符、重現性不好的重要問題,因此保證水資源是染色成功的關鍵。

 

3.強調的措施

(1)目前染色的助染劑很多,染色是所有染廠最重視的工序。然而,越重視恰恰也是最容易出問題的地方,在染色過程中並非加入的助劑和品種越多越好。

(2)有的企業只相信常用的JFC滲透劑,作為萬能助劑應用到所有的產品上,沒有考慮到JFC的濁點(渾濁點)只有38-42℃,超過43℃其滲透力就會失去作用而造成質量問題。

(3)習慣性地一隻勻染劑用到所有的棉、毛、麻、絲、化纖上,殊不知所有的纖維性能是不一樣的,適合的勻染劑也不一樣。

(4)皺條和起毛產生的主要原因是設備問題,裝布量大、浴比過小或操作問題。裝布量太大時,容易造成布與布之間的壓力、張力和摩擦力加大,泵壓與泵提升織物的難度加大,影響到布面的平整度而產生皺條和布面起毛。

(5)風印與助劑的關係不大,關鍵是染料本身的耐酸耐鹼性,半制品織物自帶的酸鹼性,車間空氣溼度和酸氣等有關。例如活性翠蘭KN-G、豔橙X-GN對酸鹼敏感容易產生風印,分散黃RGFL對鹼敏感也容易產生風印。

(6)染料選擇必須考慮到分散和助溶的雙重作用、滲透作用及對水中金屬離子的絡合作用、對pH值的適應性、泡沫性等對上染率有影響的多方面因素。

(7)必須強調的是正常幹摩擦牢度好於溼摩擦牢度,當我們遇到溼摩擦牢度達標,幹摩擦牢度不合格時,必須優先檢查烘乾、高溫定形時溫度是否太高,可以肯定地說是部分染料升華或高溫染料分子被破壞所致。尤其分散染料在高溫條件下染料升華,導致幹摩擦牢度低,彩條色織面料之間搭色等很常見的問題。

 

4.助劑選用的誤區

(1)有的染整廠擔心色花,不考慮相似相容性而將滲透劑、勻染劑、螯合分散劑、防止色花劑、PH值控制劑、潤滑防皺劑、浴中柔軟劑、浴中寶等統統加入到工作液中,導致各種助劑之間的「相互廝殺」起反應,內耗作用和功能性。

(2)勻染劑對改善色花、色點的確效果很好。但是應該知道的是,它也是一種緩染劑,在起到勻染的同時也具有移染和阻止染料上染的作用,加入量少達不到勻染效果,加入量多了搶佔染料上染的染座,反而染不深得色淺。

(3)擴散劑N是常用的分散劑,然而它在高溫下其抗染料凝聚作用大大降低。

(4)當選用的非離子表面活性劑不合適時,導致在濁點以上非離子表活劑自身析出或分解、吸附染料而成焦油狀物質粘在織物或設備上,造成質量問題。

(5)螯合分散劑的質量也會影響到勻染問題,水質好的企業不一定加入螯合劑。

(6)工作液的pH值往往不被重視,染色時沒有實測與監控。代用酸代用鹼的出現是為了提供一種像緩衝液一樣,保持穩定的pH值,更好的助染。事實上,由於沒有統一的產品標準,目前市場極為混亂。建議當不知道成分時,還不如直接用適合的冰醋酸或者有機酸,絕不能使用硫酸H2S04和鹽酸HCI類無機強酸的代用酸。

 

染後整理問題及助劑的選用

1.整理效果不佳問題

染色後的各種整理是賦予產品特種功能、提高產品附加值的重要手段。目前,主要分為物理機械整理和化學功能整理。

機械整理包括拉毛、磨毛、剪毛、梳毛、燙毛、搖粒、預縮整理和超柔機械整理等。

化學功能整理種類繁多,分為常規的柔軟整理、增白整理和特殊的功能整理。下面主要以化學整理為例分析。

 

2.柔軟整理

(1)柔軟效果達不到要求,原因是柔軟劑質量不好、柔軟劑選擇不合適、用量不當、處理溫度和時間不當、定形機參數設定不當。

(2)柔軟斑,原因是柔軟劑質量問題、軟片化得不好或沒有過濾、布水洗不乾淨有殘留物化學物質、柔軟劑破乳漂油、柔軟劑入缸的速度太快。

(3)色變,原因是柔軟劑品種不適合、柔軟劑離子性太強、布面呈鹼性所致。

(4)色牢度下降,原因是柔軟劑品種不合適、柔軟溶液偏酸性太強、工藝參數不合適。

(5)色花,原因是柔軟劑對染料有萃取、剝色、拔色作用,pH值選擇得不合適。

 

3.解決方法

(1)篩選質量好柔軟劑,不同柔軟劑的柔軟度、蓬鬆度、平滑度、油滑度、柔糯度是不一樣,直接影響著織物的親水性、吸水性、拒水性。

(2)化好的柔軟液稀釋過濾才能使用,在矽油軟片系列中,具有多種改性基團的矽油軟片,如羥基矽油、氨基矽油、環氧改性矽油、羧基改性矽油等,選擇匹配使用。

(3)柔軟色變泛黃,是氨基矽油軟片中的氨基所致,陽離子軟片雖然手感好,易吸附在織物上,缺點就是易泛黃、親水性差,應選擇使用。

(4)影響色牢度和色花的柔軟劑必須更換掉,柔軟前的織物和設備必須清洗乾淨。

 

4.強調的措施

(1)儘可能不在染缸內做柔軟處理,染缸內經常在酸鹼和染料之間變化,帶有清洗不淨的酸鹼或長期使用設備上的汙垢掉下來影響柔軟效果。

(2)防止柔軟劑漂油掛在缸內,嚴重時將影響下一缸布的染色效果。

(3)化好的柔軟劑及時使用,防止破乳失效。

(4)矽油柔軟劑對水的硬度很敏感,硬度大於150mg/L時水中極易破乳漂油。

 

5柔軟劑選用的誤區

(1)將不同廠家提供的柔軟劑混在一起使用。

(2)配好的柔軟工作液隨意加HAc冰醋酸,應該測試好PH在6-7為宜。

(3)柔軟整理看著簡單,實際對面料手感的影響很大。

 

6.樹脂整理

習慣上是棉織物的防縮防皺防油的三防整理,多用在機織物上,針織物上主要進行防縮防油整理。這類三防整理的織物曾經在上世紀廣為流行,現在主要用於特殊的工裝服。新的三防整理主要是防水、透氣、透溼的戶外運動面料整理。關鍵是選好三防整理劑的同時,通過高支高密、緊度大而密實的異形纖維,多層結構的織造技術相結合,才能生產好的新三防高檔面料。

 

7.功能整理

主要包括抗靜電整理、阻燃整理、抗菌消臭整理、防紫外線整理、拒水拒油整理、防水透溼整理、防寒保暖整理、吸溼排汗整理、遠紅外負離子整理、仿真絲絲鳴整理、抗菌防黴整理、防蟎防蚊蟲整理、藥物及磁性整理、核生化防護整理、防彈衣整理等等。

 

拉毛磨毛問題及助劑的選用

1.拉毛磨毛效果不佳問題:毛高不一致,產生條痕,拉不開,出現破洞等。

 

2.解決方法:檢查設備拉毛、磨毛輥或針布是否有破損,布面與拉毛輥之間的距離和設定的工藝參數是否合適,選擇適合的起毛油、拉磨毛的專用助劑。

 

3.強調的措施:設備要經常檢查,包覆的針布不能出現倒針、歪歪斜斜,砂帶不可出現破損等。

 

染整新技術的現狀及應用情況分析

1.前處理冷軋堆技術:是機織物尤其是亞麻織物廣泛使用的技術,自50年代初,前蘇聯援建的我國第一個亞麻廠(哈爾濱亞麻廠)開始一直使用的技術。目的,使麻皮、麻草、木質素、果膠質等雜質充分溶脹,通過低濃度硫酸酸洗之後磺化,亞氯酸鈉漂白溶解,雙氧水復漂達到80以上的白度。該技術佔地面積大、工藝流程長、冷堆時容易產生鹼斑、黃褐斑、黴變以及水的自重沉澱導致上下層毛效不均勻,亞氯酸鈉漂白腐蝕性和汙染性強,在九十年代全國崛起的新建亞麻廠已經不用該項技術。但是在強調節能減排的今天,設備採用退漿、煮漂聯合機組中漂白部分的浸軋-摺疊式冷堆,汽蒸,連續式噴淋與雙脈衝式水洗,以及配合多種新助劑的出現,再次被染整廠使用。對於間歇式冷軋堆後,必須進入染缸再加熱到80-95℃使雙氧水充分分解,氧化漂白、除氧、中和、水洗等,與常規的95-105℃直接快速煮漂的優缺點,各有其長短,有待商榷。

 

2.連續式練漂技術:機織物退煮漂聯合技術自六十年代起,已經使用多年。在針織面料上的應用是近幾年開始起步的,無論設備在無張力創新、自動化程度提高、智能化操作方面,還是在配套助劑的開發應用方面都得到了長足的發展,使用的企業也越來越多。連續式平幅煮漂生產線與間歇式染缸比,減少了織物加工過程中的褶皺、拉傷、摩擦、起毛等問題。但是經向張力即使採取主動傳動,消除部分張力,針織物的集圈組織結構還是會變形。因品種而異,合理搭配使用。

 

3.低浴比練漂技術:針織面料適合小批量、多品種,變化快是一直以來的優勢。在煮漂時,浴比太小容易造成織物擦傷、雜質去除不淨,影響到織物的白度、毛效及均勻性。建議浴比控制在1:5-8屬於正常合理工藝,再配合優質的煮漂助劑是值得推廣的工藝技術。

 

染色技術及其應用情況

1.微膠囊染色技術:是先將染料包裹在微膠囊裡之後,對紡織材料進行染色的一項新技術。染色時先將微膠囊裡的染料,通過抽真空溶解在纖維材料重量的5%-20%的水中[傳統工藝纖維材料:用水量(浴比)1:5-12],再對纖維進行染色。

該技術特點是大大節約水資源,技術關鍵在於微膠囊的製作和抽真空溶解技術。微膠囊製作所用的材料是熱塑性的脲醛樹脂、石蠟基質、酵母細菌、烯偏聚氯乙烯、聚烯烴、聚酯、聚氨酯、聚氨基聚酯、聚丙烯酸酯、聚醋酸乙烯酯、聚苯乙烯及其共聚物、聚脲酯等。微膠囊粒徑在5um-300nm的範圍。該項技術屬於前沿技術,還處於試驗開發階段。

 

2.氣流霧化噴染技術:早在上世紀70年代末,德國特恩機械公司(THEN)率先提出氣流霧化染色的概念,並最先提出用氣流代替液流輸送織物的氣流霧化噴射染色機(THENAIRFLOW)。同期,還出現高速噴氣織機和噴水織機。

原理都是採用空氣動力學理論,將高壓鼓風機產生的高速氣流(或水流)注入噴嘴:另一管路向噴嘴注入染液,染液與高速氣流在噴嘴中相遇並混合形成霧狀細微液滴後噴向織物,在噴出的壓力下帶動織物運行,使得染液與織物在很短的時間內充分的多次接觸,達到均勻染色的目的。

目前,該項技術被廣泛應用到生產氣霧染機的設備中。由於氣霧染色用水量極少,汙水染排放少,更適合吸水率、含水率低的合成纖維織物染色。對於吸水和含水率高的棉、麻、毛織物不是十分適用。

 

3.氣液式染色技術:xx公司和xx公司展出了氣液式染機和展幅式氣流染機。xx公司是採用風帶動織物循環運動,用水量少,只要將織物浸溼再加200L的循環用水就可以實現染色。

浴比低至1:2,織物呈現開幅狀態運行,染液容易均勻地噴灑在織物上,不易染花,經向拉力小不會產生經向褶痕,彈性纖維織物不會捲成繩狀,適合各種織物染色。xx公司的氣流染色機是開放式弧狀噴嘴,氣液混合後噴壓織物,滲透性強,具有溫度均勻、壓力穩定、顏色重現性高的特點。適合於機織物、針織物、高密度超細纖維與彈力織物、強捻織物等多種織物染色,浴比1:4以下。

 

4.超臨界C02二氧化碳流體染色:超臨界CO2染色技術(又稱為無水染色)研究已久,是大連卓爾高科技有限公司承擔的超臨界流體國家85科技攻關項目。

超臨界二氧化碳染色流體技術,作為一種新型清潔的染色方法具有上染率高、染色流程短、無汙染等特點。原理是,根據超臨界CO2對有機物的溶解性隨溶質極性、分子量、密度的不同而不同。容易溶解非極性或極性小,分子量小的有機物。而多數分散染料分子極性弱、分子量也不大是無水染色研究的主要對象。

二氧化碳C02在超臨界狀態下形成的流體粘度低,分散染料在超臨界流體中雜亂分散的狀態下,染料分子非常活潑,能夠快速達到纖維表面而容易滲透到纖維內部上染。分散染料在流體中分散性高,溶解度隨著流體的密度增加而增加,用壓力和溫度控制C02的密度來控制染料的溶解度,控制染料的上染率。

由於超臨界CO2流體完全代替水作為染色介質還有很長的路,所需要的超高壓設備就是阻礙其廣泛應用的最大障礙。但是,超臨界C02流體可以在常溫下,通過調節離子流體的疏水組成進行染色,涉及到專用設備、纖維改性、染料組合、助劑匹配等多方面的聯合研究、協同攻關之後,才可能實際應用。

 

5.泡沫染色技術:泡沫處理織物的設想,最早可追溯到1931年。1971年瑞士Sandoz公司研製成Sancoward工藝,但均未受到應有的重視。1973年之後出現了席捲世界的能源危機,在能耗費翻倍甚至更高的形勢下,促使國內外的專家學者對泡沫染整技術進行了大力的研究和攻關。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我國曾對泡沫染整技術的開發和推廣應用達到了高潮。在九十年代後,泡沫染整的研究應用逐漸趨於緩慢。主要原因:一是由於當時技術水平限制;二是當時人們的「環保」意識淡薄,各生產企業沒有採取強有力的環保制約措施。時至今日,強制性節能減排、綠色環保成為國策的時候,泡沫技術再次引起人們的重視。

泡沫染色,是在染液中加入發泡劑,將染液加工成泡沫的形態後再施加到織物上去。與常規技術相比技術特點是:具有精確給液、無頭尾色差、染液噴入深度可控,可以實現單面染色,節約生產用水和熱能,提高車速等優點。

具體方法是,在含有表面活性劑(發泡劑)的染整加工液中通入空氣,以機械旋轉剪切的方式形成泡沫,通過泡沫施加器把這些泡沫均勻地施加到織物上進行泡沫染整加工。泡沫染色存在的問題是,發泡的穩定性、施加的均勻性、泡沫大小、破滅到消失時間等都影響著染色的質量,有待於完善之後才能推廣應用。

泡沫整理,應用領域已經非常廣泛,包括:柔軟泡沫整理、防水泡沫整理、阻燃泡沫整理、抗菌泡沫整理、易去汙泡沫整理等。機織物免燙樹脂整理烘乾時,產生泳移現象是棉織物傳統整理中遇到的最為嚴重問題。泡沫整理帶液率低,泳移程度也會相對降低。因此,將空氣做化學品的媒介,使化學品在織物上均勻分布,大大減少甚至消除了泳移現象。另外,折皺回復角、耐磨性、拉伸強度、撕裂強度和抗彎曲磨損性能都得到改善。在洗滌過程中,織物幅寬收縮減少,織物手感和洗可穿性都得到提高。因為,帶液量大大降低,在達到與浸軋同等效果的情況下,可節省大量能源和水資源而值得推廣。

 

生態染整技術

1.生態染色:是建立在更加安全完善的生產加工鏈上,進行纖維材料、染料和使用的化學品必須是環境友好的,對人體和環境不產生有害影響的染色技術。它的生產加工過程是安全、生態,不會破壞資源環境和汙染環境。

由於生態染色無論對染料、助劑、工藝、生產過程的控制都非常嚴格,鑑於染料的稀缺性,面料價格偏高。相信隨著越來越多的消費者開始關注生態化,購買生態內衣、生態童裝、生態家紡、生態玩具等將成為生態染色的突破口。

 

2.生物酶染整技術:生物酶技術在紡織上已經得到廣泛應用,從麻的生物酶脫膠、棉織物生物酶退漿、精煉、除氧,染色後仿舊的生物酶洗、生物酶柔軟整理、生物酶酵素去毛整理,到印染廢水的生物酶處理等等很多不再贅述。

 

3.物理染整新技術:紡織品的物理機械染整加工技術,是隨著科技創新、行業互相滲透而興起的高新技術。超聲波技術、高能電磁波輻射技術、低溫等離子體技術在染整加工中已經逐步應用。例如:紡織品風格方面的機械柔軟,絨面、紋面、皺面等物理機械整理,人造毛皮特種織物的物理機械紋理加工,以及毛織物的幹、溼整理等等。

 

功能整理新技術及應用情況

 

功能整理是提高產品附加值,提高企業經濟效益最顯著的工藝技術。包括:抗皺整理、防縮整理、防水防油防汙三防整理、易去汙整理、吸溼排汗整理、阻燃整理、抗菌防臭整理、防黴防蛀整理、防紫外線整理、防輻射整理、香味整理、陶瓷(保健)整理、保暖透氣整理、防水透溼整理、發熱保健負離子整理、仿真絲的絲鳴整理、免燙整理、防蟎防蚊整理,及特殊行業的醫療保健整理、磁性材料整理、醫用紡織品整理、電磁波屏蔽整理、核生化防護整理等等。

在這些整理中,共性都是纖維自身沒有的功能,通過人為幹涉賦予和人們需要想像的功能性整理。

主要涉及

(1)功能整理劑的開發。

(2)如何按照人們設計的效果,通過粘合、反應、絡合等多種方式附加到織物上,並且保證一定的耐洗次數。

(3)功能整理效果評價、測試方法。因此說,功能整理劑和不含有害化學物質助劑的研發,是目前染整企業、助劑企業提高產品附加值,以及創新與發展、設計與研發的最大空間,最有研究和開發價值的部分。

 

新材料開發新織物中的問題

1.新材料開發新面料,仍沿用傳統工藝問題

隨著科技的迅速發展,新纖維、新材料,特別是多種複合紡織新纖維新材料在紡織面料方面的開發將越來越多。新紗線、新織物組織結構將打破常規愈來愈複雜,人們要求的自身性能、附加的功能性會越來越新、越來越多,導致染色工藝、染色技術隨之也越來越難,不可控因素加大。

目前,有一些染廠由於技術力量薄弱,民企老闆只讓技術人員在企業幹活,很少參加技術交流會尋找學習的機會,每天只盯在每一缸布出來是不是合格、是否花掉方面,對於新纖維新材料開發的新面料,新型助劑一無所知,一直沿用傳統工藝不做研究與改進,嚴重地影響了新產品的價值和服用效果。

 

2.研究新纖維的微觀結構是制定染整新工藝的關鍵

在採用新纖維、新材料開發新產品方面,無論是紡紗、織造、染整人員,還是染化料助劑廠的技術人員,都必須了解一些纖維材料的基本理論知識。根據其微觀結構性能制定設計合理的產品,有的放矢地研究新產品開發的技巧十分重要。尤其染整工藝的制定,染化料的選擇,一定要結合纖維高分子結構的主要材料選擇染化料助劑。根據它的分子鏈段鏈節、玻璃化溫度、熔融溫度,制定染色工藝和定形工藝。

 

3.多纖維產品染色,重點關注的關鍵問題

目前,有一些品牌公司和研發能力強的企業,為了防止同業人員仿造、抄襲,延長新產品的生命周期。從纖維選擇、紡織用的紗線到面料開發,纖維種類多達5-8種之多,還要求產品達到同色性好,毫無疑問給染整廠帶來很大的技術難度。

建議,無論千變萬化多種新纖維的出現,一個宗旨是抓住纖維的主要成分,根據紗線或面料的主體纖維選擇染料,制定工藝技術流程,然後兼顧到耐化學性能、耐溫度較弱的纖維,制定工藝參數、選擇化學助劑,必須優先打樣,篩選、優化制定合理的工藝技術方案,放樣調整之後再逐步推廣生產。

 

綜述

染廠生產離不開新面料、染料和化工助劑,纖維廠離不開紡紗廠和織造廠。隨著新纖維、新染料、新助劑的不斷出現,技術發展和科技進步,從纖維原料開始協同作戰,解決染整前處理和染色,印花和功能整理問題,提高產品附加值才是共贏、互贏的關鍵。發展方向是學科交叉、技術滲透、相互服務、公開競爭就是企業生存與發展的方向。

相關焦點

  • 寶華洗染廠 風雨飄搖百年
    經歷了百年的風風雨雨,如今寶華洗染廠因城市發展而拆遷,三家門市部都不復存在了。而「武漢市寶華北京路乾洗經營部」的註冊商標,沉寂多年後開始成為了香餑餑,引起了多方爭奪。「寶華洗染店的誕生也正處在這樣一個洗染行業大背景下。」武漢洗染行業協會王超介紹。寶華洗染店創辦人賀寶慶(1886~1957),字兆豐,浙江鎮海人,時斷時續讀至初中,曾在外輪上當西崽(勤雜),隨船到過東南亞各地,在此期間,他利用一切機會,刻苦自學英語和西式洗燙技術。
  • 首單10噸訂單,印染廠植物染爆發新的盈利點!
    首單10噸訂單,印染廠植物染爆發新的盈利點!   植物染色纖維項目位於恆豐工業園B區,總投資1.1億元,主攻植物染色新工藝、新技術。項目分兩期進行建設,全部達產後預計可年產植物染纖維3000噸,實現銷售收入2.4億元。   「綠色是永續發展的必要條件」,這是錦潤嘉公司踐行的發展理念。
  • 煤焦油深加工現狀、新技術和發展方向
    隨著我國經濟的不斷發展和對環境保護要求的日益提高,煤焦油的深加工成為一個亟待解決的課題。從目前煤焦油行業的發展情況來看,國內的煤焦化行業正處在一次重要的整合變革時期,未來的煤焦油工業正向集中化、精細分離、深加工、新材料合成方向發展。
  • 行業觀察丨超超臨界發電技術進入新階段
    「加大攻關力度,強化自主創新」在《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中也有重要章節。《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強調,應用推廣一批相對成熟、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儘快實現產業化。試驗示範一批有一定積累,但尚未實現規模化生產的適用技術,進一步驗證技術路線和經濟性。集中攻關一批前景廣闊但核心技術受限的關鍵技術。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積極參與自主創新。
  • 王家卓:城市水環境治理的現狀 6個問題與10個發展方向
    王家卓:城市水環境治理的現狀 6個問題與10個發展方向北極星水處理網訊:當前水環境治理存在哪些問題?為什麼城鎮汙水處理廠越建越多,但是汙水廠進水COD濃度越來越低呢?未來水環境治理該朝著哪些方向發展?面對當前水環境面臨的眾多問題與挑戰,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水務院資源能源所所長、住房城鄉建設部海綿城市建設技術指導專家委員會委員王家卓發表精彩演講,講述新時代背景下城市水環境治理的現狀問題與未來方向。
  • 染廠通知:1月10日前結清染費!知名投行預測2021年人民幣升值破6
    近期,部分染廠宣布:將於1月10日之前結清全部染費。結清染費,帶款提貨或為提前放假做準備就目前江浙地區染廠的情況來看,較12月的訂單量有所下滑,大批量的市場單已經結束了。雖然市場單進入尾聲,但是明年的外貿訂單接踵而至,因此部分生意較好的染廠仍然需要壓卡7-8天,一些較為空閒的染廠則不需要壓卡,平均交期在10-15天左右。一位做T800的貿易商透露道:「現在這段時間外貿商在集中打樣放樣,大多是為明年下半年的訂單做準備的。」
  • 未來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方向
    , 以研究實現願景功能的建模、控制與優化新算法和新的自動化系統的設計方法和實現技術以及結合重大應用領域開展的應用研究為主線, 提出了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方向, 並結合新興應用領域對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的需求與挑戰, 提出了未來自動化科學與技術的發展方向.
  • 要聞丨超超臨界發電技術進入新階段
    《電力發展「十三五」規劃(2016~2020年)》強調,應用推廣一批相對成熟、有市場需求的新技術,儘快實現產業化。試驗示範一批有一定積累,但尚未實現規模化生產的適用技術,進一步驗證技術路線和經濟性。集中攻關一批前景廣闊但核心技術受限的關鍵技術。鼓勵企業增加研發投入,積極參與自主創新。
  • 神念科技「創新醫療」 可穿戴產業發展新方向
    他們憑藉生物傳感核心技術,以及傳感器和算法上的優勢,為市面上90%的智能可穿戴產品提供採集心電、腦電、血壓等數據的關鍵技術,讓智能可穿戴產品實現了從0到1的飛躍。而隨著我們「創新醫療」的部署,為智能可穿戴產業的發展提供了一個新的、縱向的發展方向,這個方向比過去幾年都要深入,是可以紮根的。聯動原素:能否介紹下神念科技「創新醫療」概念?
  • 海水淡化技術研究新進展和發展趨勢
    現在,海水淡化已經發展成為大規模開闢新水源的成熟技術,也是解決沿海地區缺水問題最有效的措施之一。1海水淡化概況現代海水淡化技術的大規模應用始於乾旱的中東地區,但並不局限於該地區。由於世界上70%以上的人口都居住在離海洋120公裡以內的區域,因而海水淡化技術近20多年迅速在世界上許多國家和地區得到應用。
  • 鋁型材表面處理技術發展歷史及新技術展望
    早期採用鹼浸蝕法得到啞光表面,但過度浸蝕使鋁損耗很大,一般達到3%~5.5%,不僅增加成本,而且引起嚴重的環境問題,形成啞光表面又伴隨暴露型材本身固有的組 織缺陷。此後日本在我國推出酸浸蝕法(日本國內基本上不用於鋁型材),由於鋁耗低(可達到約1%),表面細緻一度受到我國廠商歡迎。但由於以氟離子為主體的槽液,帶來了更為嚴重的汙染,一度引起沸沸揚揚的議論。
  • 鋁陽極氧化染黑色問題
    此外,工件裝夾後懸掛在溶液中的凹入部位會否產生窩氣等問題也要予以考慮。   3 防止工件裝夾變形   夾具非同掛具,夾具有一定的彈性。裝夾變形的工件時尤需注意,應避免用力過猛導致工件變形。   4 防止裝夾過松   當工件裝夾過松時,夾具與工件之間的電流會時通時斷,在這種情況下很可能把工件燒毀。
  • 下一代技術發展方向——矽光子
    用「晶片到晶片片」(chip-to-chip)的通訊方式,在矽片上用光來作為信息傳導介質,因此能夠取得比傳統銅導線更優異的數據傳輸性能、同時將能量消耗降低到令人難以置信的級別。近日,IBM宣稱已將這一技術提升到了更高的層次,並且將一個矽光集成晶片塞到了與CPU相同的封裝尺寸中。這一消息令行業再次沸騰,矽光子當真能為人類打開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門?
  • 新型存儲器的發展方向在哪裡
    應用材料中國公司首席技術官趙甘鳴表示,隨著摩爾定律的放緩,半導體產業正面臨全新的技術變革,需要最底層的材料工程技術的發展,提供強有力的支撐。為此,過去10年中應用材料公司每年平均用於研發的投入都超過10億美元,2018財年的研發投入更達到了20億美元,就是希望推動半導體技術的革新。
  • 星環科技孫元浩分享AI對下一代大數據技術發展方向的四大影響
    星環科技創始人兼CEO孫元浩參與由復旦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學院王曉陽教授主持的「人工智慧時代大數據與產業前景」專題論壇,發表主題為「AI對下一代大數據技術發展方向的影響AI的發展與資料庫演進是互相推進的孫元浩深入淺出的講解了人工智慧七十年、資料庫六十年間的發展歷程,以及技術演進過程中對人們生活的影響,他表示人工智慧離不開資料庫技術的發展和迭代,AI的發展與資料庫的演進是互相推進的。
  • 瀝青路面再生機與間歇式攪拌站(廠)配套技術
    因此從降低成本和環保出發,重新利用廢舊瀝青混合料成了公路建設和發展的必 然。 國外20世紀30年代起,瀝青混合料再生技術就開始應用。到上世紀70年代末、80年代初,瀝 青路面再生技術概念不斷完善,再生設備和工藝都得到了發展。到90年代初,就地熱再生技術發生了 質的飛躍,多種再生機組及技術在美國和加拿大開始應用。
  • 「垃圾廠VS圖書館」:環保行業的新發展
    這家建在垃圾發電廠項目內的圖書館,可謂是環保行業的一個新發展。光大國際常州垃圾發電項目是我國首個建設在居民社區裡的垃圾焚燒發電項目,建成12年來,在確保安全生產和達標排放的同時,項目始終堅持信息公開、透明開放,為破解鄰避困局提供有益借鑑。
  • 聚焦雙循環發展新格局 探索演化經濟學新方向
    賈根良簡要總結了演化經濟學在中國的原創性發展,闡釋了中國演化經濟學人的三個主要使命:一是以制度創新和技術創新研究為基礎研究領域,傳播並創新「第三種」經濟學;二是反對經濟學數學形式化,「復興」政治經濟學的研究傳統;三是以解決中國重大現實問題為導向,做經世濟民「真學問」。
  • 新時代農藥製劑發展方向
    3.在農藥行業和農藥市場已正規化、法制化並以技術創新取勝的今天,大中型農藥企業要用60%到80%的技術力量投入到前瞻性、開創性研發,其餘力量進行傳統產品改進、優化和產品線延伸。  小微型企業要自我定位,選好方向,不要與大企業爭市場或貪多求全搞作物全程解決方案,要根據自身的技術基礎和各種潛在實力,尋空穴、找冷門、看未來、求生存、謀發展。
  • 質檢技術機構理化檢驗的現狀與發展方向​
    先行承擔 多方拓展——質檢技術機構理化檢驗的現狀與發展方向  ■文/郭如斌 韋何雯 董曉尉  隨著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二中、三中全會的召開,為保障人民群眾食品藥品安全,轉變政府職能,決定將食品藥品的監管職能進行整合,並且將設立食品檢驗檢測中心,整合涉及食品安全的檢驗檢測機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