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科學家用原子和光子組成神奇混合粒子,鋪路量子計算機

2020-11-22 IT之家

IT之家7月8日消息 據物理學家組織網近日報導,美國科學家在最新一期《自然》雜誌發表文章稱,他們用雷射轟擊電子,製造出了由原子和光子組成的混合粒子,其擁有多種新行為。除了解物質在量子尺度上的表現之外,這項工作有望幫助科學家創建功能更強大的計算機甚至量子通信系統。

最新研究負責人、芝加哥大學的喬納森·西蒙教授領導的實驗室一直試圖打破物質和光之間的藩籬,以研究它們的基本屬性。用光製造物質的一個步驟是,製造出彼此能像物質一樣相互作用的光子。但一般情況下,光子以光速拉伸,根本不會相互反應。

研究負責人之一、博士後研究員羅根·克拉克說:「為了使光子相互碰撞,我們使用原子作為『中間人』。但是由於光子只與電子軌道處於非常特殊能級的原子相互作用,因此,我們希望製造出處於我們所需能級的電子軌道的副本。」

此前,克拉克已經開發出了搖動量子材料的操縱技術——弗洛凱工程法。現在,他利用這一方法,搖動電子來製作特定的副本。通過改變雷射場的強度,讓其與原子共振精確調諧,它們可以改變電子的軌道。而且,通過周期性地改變該強度來搖動電子的軌道,他們獲得了期望的副本。

隨後,通過讓光子與這些搖動的原子相互作用,該團隊創造了所謂的「弗洛凱極化子」。這是一種準粒子,部分是光,部分是原子,與普通光子不同,其彼此之間的相互作用非常強烈,這些相互作用對於用光製造物質至關重要。

相關焦點

  • 擴大量子晶片規模:MIT工程師將光子學與「人工原子」連接起來
    圖片來源:Noel H Wan麻省理工學院的工程師開發了一種混合工藝,將光子學與「人造原子」連接起來,以生產出同類同類最大的量子晶片。與經典計算機不同,傳統計算機使用0和1表示的位來處理和存儲信息,而量子計算機則使用量子位或qubit(可以同時表示0、1或兩者)來運行。這種奇怪的特性使量子計算機可以同時執行多個計算,從而解決了傳統計算機難以解決的問題。
  • 捕獲光子的新理論,旨在推動量子計算機發展!
    使用光粒子(光子)而不是電子來傳輸和處理數據的量子計算機,有望開創一個研究的新時代,在這個時代,實現救命藥物和新技術所需的時間將大大縮短。光子是量子計算很有希望的候選者,因為它們可以在不丟失信息的情況下長距離傳播,但當它們存儲在物質中時,就會變得脆弱,易受退相干影響。
  • 美發明改變光子運動軌跡 量子計算機再獲突破(股)
    據中新網消息,據外媒11日報導,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研究人員近日設計出一種裝置,可以讓光子遵循實物粒子的運動規律。以此為基礎,量子計算機的誕生或許不再遙遠。
  • 這篇Nature裡的「光子晶體」,讓量子計算機觸手可及
    在鑽石晶格中,每個粒子都與周圍4個等間距的粒子相連接。當兩個這樣的聚合粒子聚在一起時,必須旋轉它們,使它們結合的其他六個粒子處於正確的相對方向,才能最終得到膠體晶體。新策略2012年,紐約大學David J. Pine和Marcus Weck等人就曾通過打補丁的方法,在Nature報導了微顆粒的精準自組裝。
  • 研究人員在光子和原子之間形成超強耦合
    ITMO大學的研究人員已經證明,單個原子可以轉化為極性粒子——量子粒子是物質和光的混合物在這種新的物質狀態下,光子和原子首次形成超強耦合。本研究的結果可用於控制光和物質的特性,並創建量子存儲器。這篇文章發表在《物理評論快報》上。材料的特性可以通過與其他物質混合或物理方式改變,如金屬在快速冷卻期間進入超導狀態。
  • 「量子糾纏」再創紀錄:1600萬原子的量子糾纏
    量子理論預測,大量原子能發生量子糾纏。此前,科學家曾展示了2900個原子的量子糾纏現象。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科學家在最新研究中,展示了1600萬個原子在一個1釐米見方晶體內的量子糾纏,研究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通信》雜誌上。
  • 這篇Nature裡的「光子晶體」,讓量子計算機觸手可及
    Pine和Marcus Weck等人就曾通過打補丁的方法,在Nature報導了微顆粒的精準自組裝。他們模仿原子構建分子的方式,在顆粒表面上對稱排列了具有「粘性」的DNA補丁,補丁迫使粒子僅沿著某些矢量相互作用,最終得到想要的得到的模型。
  • 33歲中科大教授實現原子與分子間量子糾纏還發了篇《Nature》
    簡單來說,如果量子力學是完備(正確)的,那麼必須保證自旋的粒子A能夠在超遠距離(超距)影響粒子B,但是這違反了相對論,因此是悖論。反過來說,如果粒子A與粒子B能夠實現超距作用和相互關聯,那麼才能證明量子力學是完備的。這就是量子糾纏,即處於糾纏態的兩個量子不論相距多遠都存在一種關聯,其中一個量子狀態發生改變(比如人們對其進行測量),另一個的狀態會瞬時發生相應改變。
  • 成功構建混合量子系統,量子計算機更近一步
    來源:Burrus/NIST美國國家標準與技術研究所(National Institute Of Standards And Technology)的物理學家通過將帶電原子和帶電分子連接或「糾纏」,加強了他們在量子水平上對分子基本性質的控制,展示了一種構建混合量子信息系統的方法,該系統可以操作、存儲和傳輸不同形式的數據。
  • 科學家們正在嘗試用量子計算機來重新發現希格斯粒子
    物理學家們已經在「使用量子技術來加速科研計算」的機器開發工作上付出了很多,他們希望這類量子計算機能幫助發現新的自然規律。最近,一個研究小組已經驗證,量子電路可以學習如何通過掃描原子粉碎實驗數據來搜索新的粒子。小組在這次「理論驗證性質」的研究中使用了由量子計算公司 D-Wave 搭建的機器,並用在了目前已解決了的希格斯玻色子案例中。但與傳統技術相比,該技術尚不具明顯優勢。
  • 【科技】九章量子計算機
    量子不是指特定的某種粒子,而是具有量子效應的分子、原子、電子、光子等微觀粒子。即一個物理量如果存在最小的不可分割的基本單位,則這個物理量是量子化的,並把最小單位稱為量子。量子這一概念最早是由德國物理學家M·普朗克在1900年提出。量子效應包括能量的不連續、位置不確定、狀態疊加、幹涉、糾纏等。
  • 科學分析,我們身邊的所有物體都是由電子夸克光子和膠子組成的?
    大家好,歡迎來到瑤瑤談科學,我是瑤瑤,宇宙裡面有光和其他物質,在運動光由光子組成,這是愛因斯坦憑直覺想出的光的威力,我們看到的物體都是由原子組成的。物體都是由原子組成的而原子是由一個原子核和圍繞它的電子組成,和原子有緊密聚集在一起,質子和中子由更小的粒子構成,
  • 中美科學家最新研究成果:通過分子與原子糾纏建立混合量子系統
    中美兩國科學家通過連接或「糾纏」帶電原子和帶電分子,增強了他們在量子水平上對分子基本性能的控制,展示了一種通過構建可混合的量子信息系統來操作、存儲和傳輸不同形式數據的方法。在該研究論文中,描述了這種新的方法,它可以基於不兼容的硬體設計和工作頻率,通過連接量子位來幫助構建大規模量子計算機和網絡。混合平臺量子系統可以像常規計算機系統一樣提供多功能性,例如,可以在電子處理器、光碟和磁性硬碟驅動器之間交換數據。
  • 2900個原子?錯了!「量子糾纏」原子數量再創紀錄
    量子理論預測,大量原子能發生量子糾纏。此前,科學家曾展示了2900個原子的量子糾纏現象。近日,據物理學家組織網報導,瑞士日內瓦大學的科學家在最新研究中,展示了1600萬個原子在一個1釐米見方晶體內的量子糾纏,研究發表在近日出版的《自然·通信》雜誌上。量子糾纏,是根據量子力學理論預測的一種物理現象,描述的是一對或一組粒子在量子態上的相互作用。
  • 法美科學家因首次「活捉」粒子分享物理諾獎
    他說,這兩位物理學家用突破性的實驗方法使單個粒子動態系統可被測量和操作。他們獨立發明並優化了測量與操作單個粒子的實驗方法,而實驗中還能保持單個粒子的量子物理性質,這一物理學研究的突破在之前是不可想像的。  隨後,諾貝爾物理學獎評選委員們介紹了獲獎者的研究成果。
  • 科學匯|潘建偉給中學生上的物理課: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和量子力學
    大家都知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就是潘建偉院士帶領的團隊研發的。本期,就讓我們跟隨潘院士,走進量子力學的神奇世界。潘建偉上帝擲骰子嗎?為了檢測它到底穿過了哪條縫,物理學家又做了一個實驗,在兩個縫旁邊都放一個用來檢測的原子。如果光子從某個縫過去了,那個原子能「探測」到。結果,原子果然探測到光子是從其中一條縫過去的。但讓人驚訝的是,當我們知道光子從哪一條縫過去的時候,幹涉條紋就消失了!
  • 使量子計算成為可能,實現遠距離原子間的強耦合!
    早稻田大學應用物理學教授、研究小組組長青木隆說:這種系統可能使量子計算成為可能,不受目前系統計算能力有限的限制,也不受量子計算機產生的量子信息傳輸和處理量子網絡限制。在未來,這樣的量子信息科學技術可能會幫助我們取得突破性進展,從而徹底改變我們的社會,比如新材料和藥物的發現。博科園-科學科普:該團隊研究成果發表在《自然通訊》上。
  • 這個實驗證明了亞原子粒子也有DNA結構 鬼神是否存在?
    物質的組成單位,分子由原子組成,而原子由更微小的亞原子粒子組成。亞原子粒子,指結構比原子更小的粒子。包括:電子、質子與中子、介子、夸克、膠子、光子等等。當一個宏觀結構被破壞時,比如一塊磚頭變成渣,其分子一個沒有消失。當分子鏈條斷裂時,原子一個沒有少。
  • 科學匯 | 潘建偉院士給中學生上的物理課:愛因斯坦的好奇心和量子力學
    大家都知道,量子科學實驗衛星「墨子號」就是潘建偉院士帶領的團隊研發的。本期,就讓我們跟隨潘院士,走進量子力學的神奇世界。為了檢測它到底穿過了哪條縫,物理學家又做了一個實驗,在兩個縫旁邊都放一個用來檢測的原子。如果光子從某個縫過去了,那個原子能「探測」到。結果,原子果然探測到光子是從其中一條縫過去的。但讓人驚訝的是,當我們知道光子從哪一條縫過去的時候,幹涉條紋就消失了!最後得出了這樣一個結論:如果知道光子路徑的話,就沒有幹涉條紋;如果出現了幹涉條紋,我們就無法判斷光子的路徑。
  • 科學大家 | 神奇又難懂的量子密碼學
    光子是一種粒子,它們的偏振只有兩種可以完全區分的狀態,而且可以跟蹤這些光子的行進方向,因為光子們都沿著一個方向運動。光子的偏振方向總是跟光子的行進方向垂直。  偏振方向是垂直的光子可以完全和偏振方向為水平的光子區分出來,但是並不能完全跟其他角度偏振的光子區分出來。但偏振方向為45度角的光子和偏振方向為135度角的光子也可以被完全區分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