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數學家,絕大數人能想起的便是華羅庚,其他人鮮少被記住,和華羅庚同時代的蘇步青就是一個,他們當時也許可以算是南蘇北華。
華羅庚當時研究的是數論,蘇步青研究的是微分幾何,微分幾何相對數論就要小眾冷門很多了,所以大家普遍只知華羅庚,不知蘇步青。
蘇步青在當時被西方譽為東方第一幾何學家,他的一生踐行著「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的觀念,還創辦了一門國際公認的幾何學派,就是中國微分幾何學派。
俗話說「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常常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蘇步青也不例外,特別的是蘇步青的妻子是個日本人。
在當時來看,蘇步青是娶了一個敵國女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娶的僅僅是松本米子這個人,無關國籍。
蘇步青
相知相識
蘇步青出身普通,1902年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的一個山村裡,相較妻子的家世,他可以說是窮人家的兒子,父母也都是文盲,僅是供他讀書就讓家裡的日子變得更加拮据。
好在他很爭氣,不僅努力上了高中,還得到了出國留學機會,妻子就是他在日本留學的時候結識的。
松本米子是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松本教授的女兒,知書達禮,才藝超群,寫的一手好字,彈的一手好古箏,松本教授曾放話說,他女兒只能嫁給青年學者中的「頭名狀元」。
好在蘇步青是個文理兼備的才子,和松本米子可以談古論今,從古箏到華夏文化,話題不斷,兩人算是一見鍾情。
蘇步青的抱負從一開始就沒有對松本米子隱瞞,反而他對家國的一片熱忱和對夢想的追求,打動了她,兩人感情逐日升溫。
松本米子
喜結良緣
到談婚論嫁的時候,嶽父難免不舍女兒遠走異國,遲遲沒有同意,反倒是嶽母看中了蘇步青的溫良敦厚,給促成了這段婚事。1928年5月8日,兩人喜結良緣。
松本米子於蘇步青而言,是妻子更是知己,她懂蘇步青的抱負,家裡的事有她在,蘇步青可以無顧慮地潛心科研。
婚後短短幾年,他就完成了40多篇論文的發表,成為遠近聞名的數學界新秀,妻子的付出他都看在眼裡,打心裡對她的尊重和感謝。
早年的蘇步青
妻子的選擇
蘇步青出國本就是抱著學成回來報效祖國的,所以在他回國之際,他給了妻子選擇權,如果難以割捨親情可離婚留日本,也可跟他回中國。
他妻子是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也可能是當時大環境,女性地位普遍不高,日本女子也不例外,離婚肯定對名聲不好。
但大多數原因還是她認定了他,不然也不會有後來的相伴60多年,無一句怨言,晚年病倒在床,還強忍疼痛去安慰蘇步青。
蘇步青選擇在浙大開展研究,是因為那裡靠近自己的故鄉,那時候恰好趕上了九一八事件,兩人卻沒有後悔回國,而是一起度過了一段艱難歲月。
他們共育有八個孩子,住的不大,日子還算過得去,蘇步青專心搞研究,松本米子傾心相夫教子,家庭十分和諧。
只是好景不長,「八一三」事件,把一個多孩子的家庭逼入了顛沛流離、需要節衣縮食的困境,就在這種困境下,蘇步青都沒有中斷微分幾何的研究。
他說那是他一生中論文寫得最多的年代。米子為了他,把自己的一切都貢獻了……
蘇步青與妻子和孩子
磨難不斷,情仍比金堅
如果你不知道松本米子的出身,你可能還以為她是個普通家庭的女孩,完全聯想不到她曾是大家閨秀。
興許能找到點蛛絲馬跡的是她寫的一手好字,和蘇步青家中掛著的古箏。
隨蘇步青回國就只帶了自己當少女時最愛的十三弦古箏,婚後那架古箏就一直掛在牆上,一直到米子病逝都沒再碰過。
松本米子熱愛的書法倒是一直沒捨棄,蘇步青就是她的忠實擁躉和徒弟。
好不容易熬到抗戰結束,蔣委員長又發動了內戰,浙大復校不久又動蕩了,國民政府策劃把蘇步青弄到臺灣去,蘇步青毅然拒絕,當局還密謀拿他孩子威脅,誰知道蘇步青夫婦堅定的態度讓陰謀未能得逞。
隨著院系調整,蘇步青任教於復旦大學,舉家遷滬,自1952年起就開始了新的生活。第二年,外國人被準許入中國籍,在中國紮根超20年的松本米子當即申請入籍,同年獲準,批准書編號為79。
這一天,這個號碼也深深印在蘇步青夫婦心裡。松本米子正式改名為蘇松本。她對自己的新國籍,以及第二故鄉對她的接納,心裡充滿了自豪感和喜悅。
蘇步青一家
最後的大磨難,妻子沒能挺住
生在動蕩時代,好日子總是很短暫,磨難似乎就沒停過,動蕩期間,蘇步青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老實人總是容易被當槍靶,接連挨批鬥,還被造謠是反派無理拘禁四個月。
四個月的時間居然把松本的一頭青絲給磨成了白髮。不僅如此,蘇步青的工資一下子降到底了,扣除了雜七雜八後只剩下三毛錢,溫飽都成問題。要不是子女接濟,夫妻只有挨餓受凍了。
當時蘇松本卻沒有一句埋怨,還努力不讓他知道所面臨的窘境,對他依舊體貼有加,給予加倍的溫暖。這麼善解人意的妻子也著實讓蘇步青心疼得緊。
十年磨難終於過去,蘇步青的研究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蘇松本自始至終默默支持著蘇步青,看他不辱使命,看他功成身就。
晚年的蘇步青夫婦
本以為他們夫妻兩人生會自此迎來幸福無憂的生活,可惜造化弄人,1981年,她被確診罹患多發性骨髓瘤,從此住進了冷冰冰的醫院。
去醫院探望夫人成了蘇步青每日的重要行程,給松本說著子女的情況,一起看松本喜歡的畫報,好像從未這樣停下腳步來陪過她一般。
雖然蘇松本的病有得到最好的治療,但還是太晚了,病魔奪去了她的生命。臨終前松本就是對人民和組織的幫助表示感激,從未對自己選擇的人生有過抱怨,唯一的不舍就是她的丈夫蘇步青。
1986年5月23日蘇松本與世長辭,蘇步青也自此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說過:「毫不誇張地說,我的學問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給的。」
晚年的蘇步青
妻子永遠活在了蘇步青和大家的心中
蘇步青先生的得意門生谷超豪院士在蘇松本追悼會上說了很多欽佩師母的話,松本誠摯待人的品德大家都看在眼裡。
她主動加入中國籍,且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生活了50多年的外國人,且熱愛我們的這片國土,她的第二家鄉,從始至終支持丈夫的科研事業,又和我們這個民族的人民同甘共苦,生死與共。
她的一生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她平凡而偉大的美德值得長留在人們心間。
據蘇步青後來回憶,在中國生活的前幾十年裡,妻子居然沒有為自己添置過一件新衣服,松本跟了他之後,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
松本離開後,蘇步青一直帶著她的照片,到哪都不離身,就好像妻子從未離開過,仍和他一起在庭園裡散步,一起在講壇上講課,一起出席會議……
蘇步青,一生成就非凡,如果說真有什麼遺憾,那就是他的妻子,他做不到科研和家庭兩全,所以他只能用他的成功來回報松本的付出,他不僅做到了,也出色地做到了。
這段跨國情緣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經得起60多年風雨考驗的愛情也十分難得,如今他們已在天國重聚,想必還在續寫美妙動聽的伉儷曲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