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學家蘇步青:不誇張地說,我的學問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給的

2021-01-12 網易

  說到數學家,絕大數人能想起的便是華羅庚,其他人鮮少被記住,和華羅庚同時代的蘇步青就是一個,他們當時也許可以算是南蘇北華。

  華羅庚當時研究的是數論,蘇步青研究的是微分幾何,微分幾何相對數論就要小眾冷門很多了,所以大家普遍只知華羅庚,不知蘇步青。

  蘇步青在當時被西方譽為東方第一幾何學家,他的一生踐行著「為中國之崛起而讀書」的觀念,還創辦了一門國際公認的幾何學派,就是中國微分幾何學派。

  俗話說「每個成功男人的背後,常常有一個默默支持他的女人」,蘇步青也不例外,特別的是蘇步青的妻子是個日本人。

  在當時來看,蘇步青是娶了一個敵國女人,只有他自己知道,他娶的僅僅是松本米子這個人,無關國籍。

  蘇步青

  

  相知相識

  蘇步青出身普通,1902年出生在浙江省平陽縣的一個山村裡,相較妻子的家世,他可以說是窮人家的兒子,父母也都是文盲,僅是供他讀書就讓家裡的日子變得更加拮据。

  好在他很爭氣,不僅努力上了高中,還得到了出國留學機會,妻子就是他在日本留學的時候結識的。

  松本米子是日本東北帝國大學松本教授的女兒,知書達禮,才藝超群,寫的一手好字,彈的一手好古箏,松本教授曾放話說,他女兒只能嫁給青年學者中的「頭名狀元」。

  好在蘇步青是個文理兼備的才子,和松本米子可以談古論今,從古箏到華夏文化,話題不斷,兩人算是一見鍾情。

  蘇步青的抱負從一開始就沒有對松本米子隱瞞,反而他對家國的一片熱忱和對夢想的追求,打動了她,兩人感情逐日升溫。

  松本米子

  

  喜結良緣

  到談婚論嫁的時候,嶽父難免不舍女兒遠走異國,遲遲沒有同意,反倒是嶽母看中了蘇步青的溫良敦厚,給促成了這段婚事。1928年5月8日,兩人喜結良緣。

  松本米子於蘇步青而言,是妻子更是知己,她懂蘇步青的抱負,家裡的事有她在,蘇步青可以無顧慮地潛心科研。

  婚後短短幾年,他就完成了40多篇論文的發表,成為遠近聞名的數學界新秀,妻子的付出他都看在眼裡,打心裡對她的尊重和感謝。

  早年的蘇步青

  

  妻子的選擇

  蘇步青出國本就是抱著學成回來報效祖國的,所以在他回國之際,他給了妻子選擇權,如果難以割捨親情可離婚留日本,也可跟他回中國。

  他妻子是毫不猶豫選擇了後者,也可能是當時大環境,女性地位普遍不高,日本女子也不例外,離婚肯定對名聲不好。

  但大多數原因還是她認定了他,不然也不會有後來的相伴60多年,無一句怨言,晚年病倒在床,還強忍疼痛去安慰蘇步青。

  蘇步青選擇在浙大開展研究,是因為那裡靠近自己的故鄉,那時候恰好趕上了九一八事件,兩人卻沒有後悔回國,而是一起度過了一段艱難歲月。

  他們共育有八個孩子,住的不大,日子還算過得去,蘇步青專心搞研究,松本米子傾心相夫教子,家庭十分和諧。

  只是好景不長,「八一三」事件,把一個多孩子的家庭逼入了顛沛流離、需要節衣縮食的困境,就在這種困境下,蘇步青都沒有中斷微分幾何的研究。

  他說那是他一生中論文寫得最多的年代。米子為了他,把自己的一切都貢獻了……

  蘇步青與妻子和孩子

  

  磨難不斷,情仍比金堅

  如果你不知道松本米子的出身,你可能還以為她是個普通家庭的女孩,完全聯想不到她曾是大家閨秀。

  興許能找到點蛛絲馬跡的是她寫的一手好字,和蘇步青家中掛著的古箏。

  隨蘇步青回國就只帶了自己當少女時最愛的十三弦古箏,婚後那架古箏就一直掛在牆上,一直到米子病逝都沒再碰過。

  松本米子熱愛的書法倒是一直沒捨棄,蘇步青就是她的忠實擁躉和徒弟。

  好不容易熬到抗戰結束,蔣委員長又發動了內戰,浙大復校不久又動蕩了,國民政府策劃把蘇步青弄到臺灣去,蘇步青毅然拒絕,當局還密謀拿他孩子威脅,誰知道蘇步青夫婦堅定的態度讓陰謀未能得逞。

  隨著院系調整,蘇步青任教於復旦大學,舉家遷滬,自1952年起就開始了新的生活。第二年,外國人被準許入中國籍,在中國紮根超20年的松本米子當即申請入籍,同年獲準,批准書編號為79。

  這一天,這個號碼也深深印在蘇步青夫婦心裡。松本米子正式改名為蘇松本。她對自己的新國籍,以及第二故鄉對她的接納,心裡充滿了自豪感和喜悅。

  蘇步青一家

  

  最後的大磨難,妻子沒能挺住

  生在動蕩時代,好日子總是很短暫,磨難似乎就沒停過,動蕩期間,蘇步青受到了不公正待遇,老實人總是容易被當槍靶,接連挨批鬥,還被造謠是反派無理拘禁四個月。

  四個月的時間居然把松本的一頭青絲給磨成了白髮。不僅如此,蘇步青的工資一下子降到底了,扣除了雜七雜八後只剩下三毛錢,溫飽都成問題。要不是子女接濟,夫妻只有挨餓受凍了。

  當時蘇松本卻沒有一句埋怨,還努力不讓他知道所面臨的窘境,對他依舊體貼有加,給予加倍的溫暖。這麼善解人意的妻子也著實讓蘇步青心疼得緊。

  十年磨難終於過去,蘇步青的研究終於守得雲開見月明,蘇松本自始至終默默支持著蘇步青,看他不辱使命,看他功成身就。

  晚年的蘇步青夫婦

  

  本以為他們夫妻兩人生會自此迎來幸福無憂的生活,可惜造化弄人,1981年,她被確診罹患多發性骨髓瘤,從此住進了冷冰冰的醫院。

  去醫院探望夫人成了蘇步青每日的重要行程,給松本說著子女的情況,一起看松本喜歡的畫報,好像從未這樣停下腳步來陪過她一般。

  雖然蘇松本的病有得到最好的治療,但還是太晚了,病魔奪去了她的生命。臨終前松本就是對人民和組織的幫助表示感激,從未對自己選擇的人生有過抱怨,唯一的不舍就是她的丈夫蘇步青。

  1986年5月23日蘇松本與世長辭,蘇步青也自此沉浸在巨大的悲痛之中。他說過:「毫不誇張地說,我的學問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給的。」

  晚年的蘇步青

  

  妻子永遠活在了蘇步青和大家的心中

  蘇步青先生的得意門生谷超豪院士在蘇松本追悼會上說了很多欽佩師母的話,松本誠摯待人的品德大家都看在眼裡。

  她主動加入中國籍,且在中國這塊土地上生活了50多年的外國人,且熱愛我們的這片國土,她的第二家鄉,從始至終支持丈夫的科研事業,又和我們這個民族的人民同甘共苦,生死與共。

  她的一生就是一本很好的教科書。她平凡而偉大的美德值得長留在人們心間。

  據蘇步青後來回憶,在中國生活的前幾十年裡,妻子居然沒有為自己添置過一件新衣服,松本跟了他之後,就沒過過一天好日子。

  松本離開後,蘇步青一直帶著她的照片,到哪都不離身,就好像妻子從未離開過,仍和他一起在庭園裡散步,一起在講壇上講課,一起出席會議……

  蘇步青,一生成就非凡,如果說真有什麼遺憾,那就是他的妻子,他做不到科研和家庭兩全,所以他只能用他的成功來回報松本的付出,他不僅做到了,也出色地做到了。

  這段跨國情緣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經得起60多年風雨考驗的愛情也十分難得,如今他們已在天國重聚,想必還在續寫美妙動聽的伉儷曲吧!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數學家蘇步青:不誇張地說,我的學問和成就,一半是夫人給的
    說到數學家,絕大數人能想起的便是華羅庚,其他人鮮少被記住,和華羅庚同時代的蘇步青就是一個,他們當時也許可以算是南蘇北華。華羅庚當時研究的是數論,蘇步青研究的是微分幾何,微分幾何相對數論就要小眾冷門很多了,所以大家普遍只知華羅庚,不知蘇步青。
  • 紀念中國著名數學家蘇步青誕辰
    今天是著名數學家蘇步青118周年誕辰。他是平陽人,1919年赴日本留學,東京高等工業學校畢業,1931年獲日本東北帝國大學理學博士學位,回國後歷任浙江大學教授、數學系主任、教務長;1952年起任復旦大學教授、數學研究所所長、教務長、校長。長期擔任中國數學會副理事長;《中國數學會學報》、《數學年刊》主編,《辭海》副主編。第七、八屆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民主同盟中央名譽主席。
  • 給蘇步青當秘書的感悟
    當我提出問題後,對方回答吞吞吐吐,經再三追問,對方才說出自己是外地的一位通訊員,受上海某家報社委託,前來採訪蘇步青教授。於是,我按有關接待規定,對採訪者說:「受某報社委託,應有介紹信,事先由報社和我們聯繫。僅憑通訊員證件,是不能進行採訪的。」
  • 青春勵志故事蘇步青:從放牛娃到數學家
    中國青年網北京6月10日電(記者 朱琪紅)今年是數學大師蘇步青先生誕辰110周年。中國青年網記者精心編寫並在今日的青春勵志故事主頁推出蘇步青先生從少年放牛娃成長為享譽國際的數學大師的勵志故事。 資料圖  2001年9月23日,上海華東醫院南樓一改往日的寧靜,洋溢著節日般的熱鬧和喜悅。
  • 中國古代數學家和他們的學問
    商高從容回答:數學家的學問,妙就妙在並非什麼都要用尺子來量,只須通過數學計算,一樣可以得到正確的數字。比如這個直角三角形——他用一根牛的大腿骨和一段繩子作道具,比比劃劃,向周公解說:牛的大腿骨立在地上,高四尺,從牛骨的底端沿地面伸開一段繩子,使這段繩子正好長三尺,再將餘下的繩子折向牛骨的頂端,請問,最後這一段斜向牛骨頂端的繩子,應該長几尺?不須用尺子量,它的長度一定是五尺。
  • 中國數學家的故事
    數學家的故事--祖衝之 祖衝之(公元429-500年)是我國南北朝時期.河北省淶源縣人.他從小就閱讀了許多天文.數學方面的書籍.勤奮好學.刻苦實踐.終於使他成為我國古代傑出的數學家.天文學家.求得π=3.14.並指出.內接正多邊形的邊數越多.所求得的π值越精確.祖衝之在前人成就的基礎上.經過刻苦鑽研.反覆演算.求出π在3.1415926與3.1415927之間.並得出了π分數形式的近似值.取為約率 .取為密率.其中取六位小數是3.141929.它是分子分母在1000以內最接近π值的分數.祖衝之究竟用什麼方法得出這一結果.現在無從考查.若設想他按劉徽的"割圓術"方法去求的話.就要計算到圓內接
  • 「蘇步青星」命名儀式舉行!
    他發現了著名的「蘇錐」和「蘇鏈」,系統地發展了射影微分幾何的理論,是我國微分幾何學派的創始人。以我國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復旦大學老校長、教授蘇步青命名的小行星「蘇步青星」命名儀式於今天(11月13日)下午在復旦大學邯鄲校區舉行,會上宣讀了「蘇步青星」國際命名公報,介紹了「蘇步青星」發現和軌道運行情況。蘇步青先生家屬代表獲頒國際命名公報、命名證書、星照片和軌道光碟,「蘇步青星」銅匾揭幕。
  • 蘇貝妮:在「蘇步青星」的照耀下,腳踏實地前行
    她說,給予「蘇步青星」國際命名是莫大的榮耀。「爺爺的子女眾多,這次能在命名儀式上聚集起來,也特別不容易。」儀式上,復旦大學「玖園」項目也正式啟動,其中就包括蘇步青舊居的修繕工程。「玖園」是復旦大學的第九宿舍,位於國順路650弄,這裡曾居住過多位名師大家:陳望道、蘇步青、談家楨、谷超豪、胡和生等。蘇步青舊居位於「玖園」東南側,為三棟獨立式磚木結構。
  • 對話溫籍數學家季理真:數學與家鄉
    蘇步青最有名的弟子無疑是谷超豪,還有楊忠道等溫籍數學家也都出自蘇步青門下。在他們身上都能清楚地看到陳蘇派的影子。  而陳建功的弟子也不少。我的老師王斯雷是知名的數學家,師從陳建功,算起來我還是陳建功的第三代弟子。  前段時間,我去了一趟廣州,為當地籌建的丘成桐國際會議中心的設計方案提建議。我打算在設計中加入有關數學的內容,包括20世紀許多偉大的數學家。
  • 仰望星空,從此有顆「蘇步青星」
    他說,「蘇步青星」獲得國際命名是一項國際性、永久性的榮譽,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蘇步青先生卓越的科學成就、崇高創新風範的高度褒揚。蘇先生的言傳身教會繼續教育我們,蘇步青星也將在天上注視著復旦的發展,見證一代代復旦學子勇攀學術高峰,成為棟梁之才。」作為世界聞名的數學家,中國現代數學的奠基人之一,蘇步青先生創立了中國微分幾何學派,蜚聲海外。
  • 「蘇步青星」命名儀式昨日舉行
    >蘇步青是國際公認的幾何學家,中國著名教育家,中國科學院院士。他發現了著名的「蘇錐」和「蘇鏈」,系統地發展了射影微分幾何的理論,是我國微分幾何學派的創始人。「蘇步青星」命名,充分體現了國際社會對蘇老光輝一生的高度讚揚和充分肯定,代表著蘇老的崇高精神和偉大人格,將在太空星辰永恆閃耀、風範長存。「我們對蘇老最好的紀念,就是學習和繼承他的寶貴精神,為了他堅持的事業接續奮鬥,在『蘇步青星』的照耀下,在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新徵程中,為建設教育強國、科技強國作出更大貢獻。」
  • 三代人出了十一位博士 ——訪樂清籍數學家項武德
    父親一輩子身體力行踐行著這對聯上的為人處事準則,無論是做官還是做學問,身居要職的父親經常告訴我,公平很重要。」說起父親,項武德幾度哽咽。父母親去世後,我們家族裡有一個不成文的約定,每年清明節前的周末,項家兄弟姐妹從美國各地飛到加州來祭拜父母,每次家族裡都來二三十人。」「母親非常重視對我們的教育。」項武德十分敬重地說,母親盧秀芝是台州黃巖人,復旦大學畢業。在1930年那個年代,女性大學畢業生非常少見。抗日戰爭時期,項昌權先生去了重慶。盧秀芝帶著兩個兒子由安徽郎溪縣輾轉回到智仁上岙村避難。
  • 專訪數學家丘成桐:如果我沒得過菲爾茲獎,早就被打垮了
    丘成桐說,不想花功夫在學問以外,「即便做校長,也絕不做公立大學校長」。10年前,丘成桐公開批評北大數學系一教授抄襲,言辭激烈地指責國內學界有學術腐敗等問題,自己也遭到圍攻。談起這場風波,他說得最多的就是「我不後悔」。「我說的都是真話。我沒從中國拿過一分錢薪水,還倒貼了不少,但我不在乎,我願意花時間在中國的年輕人身上,希望他們有所改變。」
  • 編號297161小行星命名「蘇步青星」!盤點那些「溫州之星」
    其中,第297161號小行星以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蘇步青來命名。據國際命名公報顯示,編號297161小行星由紫金山天文臺於2008年2月29日在江蘇盱眙觀測站發現,命名為「蘇步青星」是為了更好紀念蘇步青先生,銘記他在數學研究和教育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
  • 編號297161小行星正式命名「蘇步青星」!一起盤點那些「溫州之星」
    其中,第297161號小行星以著名數學家、中國科學院院士蘇步青來命名。據國際命名公報顯示,編號297161小行星由紫金山天文臺於2008年2月29日在江蘇盱眙觀測站發現,命名為「蘇步青星」是為了更好紀念蘇步青先生,銘記他在數學研究和教育領域作出的傑出貢獻。
  • ——程開甲、蘇步青兩位科學家的故事帶給我們的反思
    這位「兩彈一星」元勳,先後參與和主持了首次原子彈、氫彈試驗,可謂功勳卓著。 蘇步青,是一位享譽中外的著名數學家,被譽為「東方國度上燦爛的數學明星」。巧合的是,蘇老也是101歲安然離世。 更加巧合的是,這兩位戴著超級光環的大科學家,上小學時都曾有一段做「差生」的經歷;同樣的,他們也都遇到過一位指引光明的好老師。
  • 著名數學家谷超豪:數學是我一生的興趣和追求
    百年校慶,名師寄語學子,讓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諄諄教誨———   我一直在考慮,我們的教育應該給予學生什麼?引用美國哈佛大學核心課程的設置理念:不僅要專業,更要博學。   在一門學問中要不斷攀登高峰,這是一個長期的事情。首先就需要對這門學問有長久的興趣。   我很早就對數學產生了興趣,中學時期除了好好學習課本外,我還看了不少課外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