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數「嫦娥」探月六大關鍵環節,一個都不能少

2020-12-03 瀟湘晨報

嫦娥五號探測器任務技術難點主要表現在軌道設計、月面採樣封裝、月面起飛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月地入射、地球大氣高速再入返回等六個關鍵環節。飛行程序非常複雜,技術性能要求嚴格。諸多難點、風險點,給航天科技集團五院的研製團隊帶來巨大挑戰。

關鍵一:軌道設計複雜

嫦娥五號探測器飛行階段多,各階段軌道方案耦合緊密,軌道設計受到測控、運載和著陸場的限制,約束條件多,各飛行階段軌道在控制和測定軌精度能力有限的情況下,匹配精度要求高;飛行過程還涉及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地轉移等新的飛行階段,飛行過程複雜,軌道設計難度大;同時,軌道設計結果對採樣點選擇及熱控、供配電等分系統的方案設計有直接的影響。在標稱軌道設計方案的同時,還需要在推進劑資源受限的情況下,制定各種故障預案,對軌道設計是一個全新的挑戰。

關鍵二:月面採樣封裝技術新

採樣封裝是」嫦娥五號」月球無人採樣返回任務的核心環節之一。月面採樣封裝任務採用表鑽結合,多點採樣的方式,採樣裝置為全新研製,技術新、難度大,需要考慮飛行任務以及探測器的測控、光照條件、電源、熱控等各種約束;採樣期間面臨月面高溫的工作環境;同時採樣任務時序緊張、機構動作多、不確定因素多。

關鍵三:月面起飛上升驗證難

上升器基於著陸平臺的月面起飛需解決月面起飛初始基準與起飛平臺姿態不確定、發動機羽流導流空間受限、地月環境差異帶來的驗證技術難度大等問題。由上升器、著陸器和月面構成的月面起飛系統,其初始狀態源自著陸上升組合體著陸月面的場坪條件、著陸的姿態和方位等條件,月面起飛初始條件無法像運載火箭一樣在地面發射前由地面人員完成測調和確認,而必須依靠自主定位定姿方法確定起飛的初始狀態。面對傾斜發射的技術難題,需要明確起飛穩定性的各項因素及其耦合的影響,依靠精確的定姿能力完成空中對準以實現精確入軌。需要通過大量的地面仿真和試驗對起飛上升發動機開展驗證,但月面環境的特殊性,低重力、高真空等環境模擬使得地面驗證較為困難。

關鍵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自主要求高

與近地軌道交會對接不同,」嫦娥五號」月球軌道交會對接任務採用停靠抓捕式交會對接,且無衛星導航信號支持,對接和樣品轉移過程自主性要求高。需要在考慮探測器的測控、光照條件、姿軌控、電源、熱控等各種約束條件下完成交會對接飛行方案設計;同時,月球交會對接過程中,地面測控支持能力受限,受到對接機構大小的限制,對接精度的要求較高。

關鍵五:月地入射精度要求高

月地入射的主要目的是通過月球軌道上的軌道機動,使軌返組合體進入月地轉移軌道,由於月地關係的不斷變化,月地入射窗口及入射點位置均受到嚴格約束,為理論上的零窗口;同時,月地入射的精度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了返回器再入點精度,影響返回器的安全著陸,控制精度要求高。

關鍵六:地球大氣高速再入返回速度高

嫦娥五號任務中,最終攜帶樣品以接近第二宇宙速度返回地球的返回器對任務的成敗至關重要。」嫦娥五號」探測器再入返回設計繼承了飛行試驗器的設計,任務的再入航程與飛行試驗器基本一致。但裝有月壤的樣品容器重量有一定的不確定性,有可能影響返回器的質量特性,對返回器GNC控制的魯棒性提出了較高的要求。圍繞上述關鍵核心技術和諸多難點、風險點,航天科技集團五院在充分研究繼承五院低軌道衛星、高軌道衛星、載人航天交會對接、地外天體無人著陸器與返回等現有太空飛行器研製技術精華的基礎上,聯合參研單位集中最強陣容攻克難關,先後突破了月表採樣任務所涉及到的20餘項關鍵技術和總體設計優化技術、地面試驗驗證技術,實現了方案設計步步優化,減輕重量克克計較,多種手段摸清規律,數十項試驗驗證全方位考核性能,從而確保了」嫦娥五號」探測器方案設計合理,各項功能性能滿足任務的要求,研製過程技術狀態和質量受控。

連結:嫦娥五號探測器重要時間節點

回顧三千六百多個日夜,一個個重大的時間節點,一幕幕難忘的重要事件,歷歷在目。

2011年1月,國務院正式批覆立項,嫦娥五號探測器啟動研製工作;

2012年12月,完成探測器系統方案階段研製總結評審,轉入初樣研製階段;

2015年12月,完成探測器系統初樣研製總結及正樣設計評審,轉入正樣研製階段。

2020年7月,探測器空運抵達發射場,此後開展了將近5個月的發射場工作。

2020年11月24日,萬眾矚目的嫦娥五號探測器一飛沖天,發射取得圓滿成功。

讓我們期待嫦娥五號探測器繼續後續精彩旅程,期待榮耀歸來的那一刻!

來源:北京日報客戶端

吉林日報全媒體 編輯:趙樹凱

【來源:吉林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專訪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嫦娥三號"發射任務有4個主要環節
    12月2日1時30分,我國「嫦娥三號」探測器將在西昌衛星發射中心實施發射。在臨近發射之際,新華網專訪了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吳偉仁介紹說,「嫦娥三號」發射任務的主要環節是近月制動、變軌、軟著陸和兩器分離,其中軟著陸即「落月」是最重要的考驗。
  • 探月收官之戰:「嫦娥」奔月「挖土」
    2004年中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在此基礎上,又將第一大步「探月」進一步細分為「繞」「落」「回」三小步。嫦娥一號到嫦娥四號任務的成功實施,已圓滿完成三步走戰略的前兩步;而嫦娥五號肩負著完成探月工程第三步的重任。
  • 和學生一起學習嫦娥五號探月
    嫦娥五號,已經探月歸來!學習、提升!一、通過學習探月精神感受祖國強大要把弘揚「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做為一個主題,和學生一起學習,感受祖國的強大。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對於學生階段來說,就是要有清晰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一旦確立夢想,就會產生後勁十足的動力並樂此不疲的付出。
  • 嫦娥五號探測器發射成功!中國探月工程開啟新篇章!
    嫦娥五號無人採樣器通過採樣鑽頭深入月球內部和採樣機械臂月球表面採樣兩種方法獲取月球樣品後,需要轉移到上升器裡,上升器與軌道器對接後,又要將上升器裡面的樣品通過軌道器轉移到返回器裡面,整個環節必須分毫不差,絲絲相扣,天衣無縫,任何環節控制不精細,都將影響任務的完成
  • 嫦娥五號衛星發射成功了。為您細數我國「探月工程」的堅辛歷程
    我國探月工程,又稱「嫦娥工程」。2004年,我國正式開展月球探測工程。嫦娥工程分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三個階段。2007年10月24日18時05分,「嫦娥一號」成功發射升空,在圓滿完成各項使命後,於2009年按預定計劃受控撞月。
  • 九天攬月星河闊:揭秘嫦娥五號的3個關鍵數字
    記者摘取二、五、六3個關鍵數字,揭秘嫦娥五號任務。採集約2千克月壤由中國航天科技集團研製的嫦娥五號探測器是迄今為止中國研製的最為複雜的太空飛行器系統之一,由軌道器、返回器、著陸器、上升器4個器組成,包含15個分系統。在此次任務中,嫦娥五號探測器將經過20餘天的在軌飛行,採集約2千克的月球樣品返回地球。
  • 嫦娥二號探月解析度比嫦娥一號提高數倍
    「嫦娥二號」衛星吊裝完畢,測試正常,等待發射。秦憲安 攝  作為中國探月工程的二期先導星,嫦娥二號與她的「姐姐」嫦娥一號相比,共有以下改進和不同。與嫦娥一號相比,嫦娥二號距離月球更近,攜帶相機手掌大小,只有三四百克重,獲取三維影像解析度更高。另外,紫外敏感器增加拍圖與傳圖功能,能覆蓋月面80%以上區域。
  • 紀錄片《飛吧 嫦娥》:第一時間解密探月工程科技
    這其中都有哪些難度,是如何克服的?在7集短視頻《飛吧 嫦娥》中,這一系列謎團正在逐一解開。核心技術切入,精準聚焦七大關鍵環節飛天攬月,是中國人千百年來的夢想。在話題的設置上,《飛吧 嫦娥》精準選取發射、測控、落月、採集、交會對接、月壤轉移、返回7個關鍵環節,聚焦「嫦娥五號」從發射到回家的多個驚心時刻,展現了「深空測控」「變推力發動」「連杆轉移」「跳躍式二次再入」等近20項關鍵核心技術,使得觀眾對於此次探月任務有了系統的認知,充分發揮了科學普及、解疑釋惑作用。將抽象的技術「化虛為實」,長徵五號大推力火箭成了該系列短視頻的第一個主角。
  • ...嫦娥五號往返地月76萬公裡!「嫦娥五號」任務六大關鍵環節是什麼?
    嫦娥五號研發團隊專家表示,這次任務計劃實現月面自動採樣返回,將取得多項重大突破,可以說是我國航天領域迄今最複雜、難度最大的任務之一。嫦娥五號探測器任務技術難點主要表現在軌道設計、月面採樣封裝、月面起飛上升、月球軌道交會對接與樣品轉移、月地入射、地球大氣高速再入返回等六個關鍵環節。
  • 九天攬月星河闊:揭秘嫦娥五號的3個關鍵數字_新聞中心_中國網
    這是中國探月工程「繞、落、回」三步走的收官之戰,同時也是中國目前技術難度最大、系統組成最複雜的航天任務之一;此次任務將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採樣返回。記者摘取二、五、六3個關鍵數字,揭秘嫦娥五號任務。中國國家航天局表示,嫦娥五號任務計劃實現三大工程目標:一是突破窄窗口多軌道裝訂發射、月面自動採樣與封裝、月面起飛、月球軌道交會對接、月球樣品儲存等關鍵技術,提升中國航天技術水平;二是實現中國首次地外天體自動採樣返回,推動中國科學技術重大進步;三是完善探月工程體系,為中國未來開展載人登月與深空探測積累重要的人才、技術和物質基礎。
  • @三亞「嫦五」出徵在即,細數「嫦娥」的奔月之路
    記者 劉洋 攝  探月是中國人的千年夢想。從嫦娥一號傳回《歌唱祖國》的音符,到嫦娥四號拍下人類首張近距離月背影像......十幾年來,中國探月工程碩果纍纍,一個個驚喜時刻令人印象深刻。嫦娥五號即將奔月,小編為你整理了「嫦娥」的奔月曆程,一起來get中國探月工程的高光時刻~  先來看一個視頻↓↓↓點擊觀看視頻(來源:人民日報微博)  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立項實施,確定了「繞、落、回
  • 嫦娥五號|回顧嫦娥探測器的探月曆程,展望未來十年的探月規劃
    2004年我國探月工程正式立項,並確定了「繞、落、回」三步走的戰略規劃;「繞」是指繞著月球飛行;「落」就是在指定的地點進行軟著陸;「回」就是帶著土壤從月球回到地球;2007年我們嫦娥一號發射成功,實現了我們探月工程的第一步戰略目標,繞月飛行,整個探測時間長達16個月;2010年嫦娥二號探測器升空
  • 嫦娥五號奔月,揭探月工程背後的那些秘密
    月球是離地球最近的一個星球,又蘊含著豐富的資源和能源,因此不管是從技術性、科學性還是經濟性等方面考慮,在深空探測領域先探測月球都是符合科學規律的。」的兄弟姐妹們就開啟了探月新徵程,天眼妹簡單給大家梳理一下,我國的「嫦娥工程」主要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無人月球探測、載人登月和建立月球基地。
  • 探月「嫦娥工程」實現五星紅旗插上月球
    1994年,我國航天科技工作者進行了探月活動必要性和可行性研究;1996年,完成了探月衛星的技術方案研究;1998年,完成了衛星關鍵技術研究,以後又開展了深化論證工作;經過10年的醞釀,最終確定我國整個探月工程分為「繞」、「落」、「回」3個階段。
  • 從「嫦娥一號」到「嫦娥五號」的探月之路
    中國探月工程用這個神話傳說中的人物來命名,弘揚了中國傳統文化,表達了「奔月」這個主題。明朝唐伯虎的《嫦娥執桂圖》,題詩為「廣寒宮闕舊遊時,鸞鶴天香卷桂旗。自是嫦娥愛才子,桂花折與最高枝。」廣寒宮、玉桂都是月球的別稱同時,嫦娥工程的標誌也富有寓意:整體落筆是以中國書法的風格勾勒出一輪彎月;形態上是漢字中的「月」。
  • 都是探月,「嫦娥五號」和「玉兔號」究竟有啥區別?
    隨著「嫦娥五號」順利實現月面軟著陸,「挖土」和其它科學探測工作順利開展,我國探月工程也進入了新的階段。 「嫦娥五號」落月部分示意圖 但有很多人傻傻分不清楚,同為探月工程,「嫦娥五號」和之前報導的
  • 國務院新聞辦就探月工程嫦娥五號任務有關情況舉行發布會
    探月工程匯聚全國包括港澳地區數千家單位、數萬名科技工作者,技術的每一次突破、工程的每一步跨越,都是團結協作的結果,傳承弘揚了中國航天攻堅克難、勇攀高峰的優良傳統和創新精神。探月工程建設提升了我國深空探測核心能力,培養造就了一支專業化、年輕化、能打硬仗的人才隊伍,完善形成了組織實施複雜航天工程的系統方法,積澱彰顯了「追逐夢想、勇於探索、協同攻堅、合作共贏」的探月精神。
  • 「嫦娥五號」發射成功 一文讀懂與以往探月任務有何不同
    據悉,本次航天任務共有11個重大飛行階段,23次重大軌道控制,6次重大分離控制等複雜環節,還有太空飛行器月面降落、月面起飛以及月球軌道上「無人交會對接」等高風險環節。整個採樣返回過程需要持續長達23天,發射起飛只是萬裡長徵第一步。一、為什麼必須用長徵五號火箭執行本次任務?
  • 揭秘嫦娥四號、玉兔二號關鍵技術
    來源:光明日報星河燦爛,深空浩渺,「嫦娥」一詞凝聚了千百年來中國人對探月的嚮往。1月11日,嫦娥四號著陸器與玉兔二號月球車正常工作,並發回了清晰的互拍圖像,嫦娥四號任務圓滿成功,我國探月工程「五戰五捷」。
  • 嫦娥二號探月_中國網
    2010-10-01 15:30:01中國網: 西昌衛星發射中心西昌發射測試站地面站副站長俞少行說,在液氫加注現場的要求非常嚴格,手機和所有的電子設備都不能攜帶。-253℃的低溫環境,操作人員還要帶著厚厚的棉手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