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蔡李佛拳、白眉拳、粵謳等入選白雲區級非遺名錄
今年4月,區文廣新局正式啟動白雲區第六批區級非遺項目申報工作。經專家論證推薦,日前,白雲區第六批非遺項目名錄公布,傳統技藝類廣州琺瑯製作技藝,傳功體育、遊藝與雜技類蔡李佛拳和白眉拳,曲藝類粵謳和嶺南篆刻等5項非遺項目入選白雲區非遺文化遺產名錄。此次入選的區級非遺項目種類豐富,鮮明特色,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
-
安徽銅陵加強非遺技藝傳習
記者12月28日從安徽省銅陵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為進一步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今年以來,銅陵市文化和旅遊局多措並舉,積極推進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傳承和保護工作,特別是加強非遺技藝傳習,建立失蠟法、東鄉武術、白姜製作技藝等非遺項目傳習基地。截至目前,今年已經培訓非遺傳承人2000餘人次。
-
諸暨這些多彩非遺
如今,青山泥塑已被文化部門列為紹興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傳承人已經到了第5代,還正在申報省級非遺項目。新一代傳人大有將這門技藝發揚光大的趨勢,楊姜明、壽利劍等傳人已經開始新型的泥塑創作,逐漸從傳統的泥像創作轉變為工藝美術創作。人物彩塑人物彩塑,中國民間手工藝品之一。
-
「武昌魚」入選省級非遺名錄
昨日獲悉,我省公布第四批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我市「武昌魚製作技藝」等16個項目入選,至此我市省級項目已達50項。 武昌魚學名團頭魴,最早得名與三國東吳故都的古武昌有關,當時就有「寧飲建業水,不食武昌魚」的民謠,此後王安石、蘇軾、岑參、毛澤東等歷代名人都寫過吟詠武昌魚的詩詞。
-
賞香雲紗、體驗陶藝... 他們對佛山非遺讚不絕口! | Amazing Foshan
11月27至28日,「佛山非遺文化體驗交流活動」邀請來自5個國家領事館的官員及其家屬走進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順德莨綢保護基地「天意莨園」和大豐唐,了解香雲紗工藝、體驗陶藝製作,感受佛山的傳統與現代。「It’s very beautiful. We like it and enjoy to see.
-
線上直播+線下體驗,白雲推出非遺「套餐」
走進武館學洪拳打開抖音繪宮燈登上官微漲知……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當天白雲區多個非遺項目以「線上直播+線下體驗」的形式開展多場主題活動為群眾送上內涵豐富的非遺日「套餐」讓白雲非遺文化更加深入人心多維科普非遺直播、教材與法律齊亮相白雲非遺玩直播為了讓市民足不出戶徜徉非遺的多彩世界,區非遺保護中心攜手洪拳、白眉拳、蔡李佛拳、紅木宮燈等白雲重點非遺項目,於非遺日當天分時段開展線上直播活動,通過講解、演示等互動感極強的方式,展現白雲非遺的歷史沿革與傳承技藝,並在「文化白雲」官方微信公眾號分享直播入口
-
還得歸功「峨眉武術」
據《中國武術史》記載,「戰國白猿,始白名士口,字衣三,號動靈子」;《四川武術大全》記載,「春秋戰國白猿公,字衣三,即峨眉山的司徒玄空」《樂山志》中也載:「白衣三,相傳戰國時仿山猿動作創編峨眉通臂拳,攻防靈活,在峨眉山授徒甚眾」也就是說,當時司徒玄空隱居山中,長期與峨眉靈猴相處,模仿猿猴動作而創編了"峨眉通臂拳",並廣收門徒。因常著白衣,徒眾稱之為"白猿祖師"。
-
棗莊職業學院院長王洪齡參觀調研省級非遺項目「伏裡土陶」
1月10日上午,棗莊職業學院院長王洪齡帶隊到山亭區西集鎮伏裡村參觀調研省級非遺項目---伏裡土陶。棗莊市非遺保護中心、山亭區委宣傳部、區文旅局、西集鎮以及學院相關係院、部門負責人參加活動。王洪齡一行實地參觀了伏裡土陶省級「非遺」項目傳承人甘言地的製作車間、研學課堂和棗莊市伏裡土陶研究協會的土陶展館。座談會上,山亭區就全區文旅產業發展和「非遺」項目的傳承與保護進行了匯報;與會的學院專家、學者、教授就伏裡土陶的傳承創新發展各抒己見,就學院與山亭區共建伏羲文化研究院、伏裡土陶傳承教育基地達成初步合作意向。
-
省級「非遺」――高州木刻畫傳承分教處和創作基地在高師附一小...
12月4日早上八時,「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高州師範附屬第一小學傳承分教處」和「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廣東高州師範附屬第一小學創作基地」的揭牌成立儀式在高師附一小舉行。廣東省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高州木刻畫代表性傳承人、高州市美術家協會主席、高州市潘州畫院院長吳思志伉儷、高州市教育局教研室副主任鄧柱、體衛藝股範宇雲和高師附一小教職員以及版畫、國畫、童畫社團的學生參加了這次活動。
-
白雲區新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白雲區新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2020-07-25 16:3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花都新增5個區級非遺項目!
有五個非遺項目入選快往下看吧!!近日,我區公布了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駱秉章民間故事傳說、獅嶺打銅技藝等5個項目被列入我區第四批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截至目前,我區區級「非遺」項目已有11個。
-
航拍峨眉山,太震撼了!
白開水+它,1天消口苦,3天滅口臭,連便秘都治好了 峨眉山 被譽為中國 「四大佛教名山」之一
-
【中國夢·踐行者】獅鼓絕技夫妻絕配 詠春白眉重振武林
在近日公示的廣州市第七批非遺代表性項目推薦名單中,繼從化、荔灣、越秀醒獅入選廣州非遺項目之後,海珠和花都醒獅以其獨有的特性上新榜;白眉拳以其罕見最具特色的格鬥拳術,西關詠春拳以其獨特的西關武術套路與風格,雙雙入選。傳統的遊藝、武術如何傳承發展?成了他們努力奮鬥的方向。
-
白眉拳、廣式燒臘,白雲區新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
廣州市白雲區再增2名市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廣州市文化和旅遊局近日公布了第七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代表性傳承人名單,由白雲區推薦申報的劉智強(白眉拳技藝)、朱嶽爭(廣式燒味製作技藝)2名代表性傳承人榜上有名。
-
暑期,在橘子洲遇見非遺
這個暑期,除了周一閉館,長沙市非遺展示館每天都有活動,市民、遊客在參觀常設非遺展覽外,既可以動手體驗非遺項目,又可以觀看非遺有關節目演出,在橘子洲這一「長沙會客廳」遇見非遺,感受非遺魅力。很多人小時候可能都接觸過木雕,但長大後就沒有機會體驗了,長沙市非遺展示館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讓更多人在動手參與中認識非遺、了解非遺。 今年9歲的陳彥霖在胡建指導下,刻出了一個「年」字,正用砂布打磨表面。他媽媽告訴記者,他們已經多次來這裡體驗非遺項目,這些活動都是免費的,而且參與性強,可以讓孩子從小就接觸非遺,了解傳統文化。 小朋友喜歡,大人也樂於動手一試。
-
線上教拳、創作抗疫主題作品……白雲非遺傳承人助力戰「疫」
談及當前學習非遺拳種的意義,非遺洪拳市級傳承人馮亦慧、非遺白眉拳區級傳承人劉智強一致認為,這不僅是對文化的傳承,更是防控疫情的需要。疫情期間,他們堅持非遺教學「不斷檔」,通過錄製視頻進行線上教學的方式,讓網友們足出不戶便可鍛鍊身體,以強健的體魄面對疫情挑戰。
-
非遺相伴迎國慶,燈火月影賞中秋——廣東推出節慶「嘆」非遺中秋...
「月滿中秋 燈賞華誕」線下活動由一場燈彩展覽和七場線下非遺體驗活動構成,每場體驗活動都由非遺項目傳承人親自講授非遺知識並指導觀眾動手學習製作,讓觀眾既能悠閒地漫步展廳,感受燈彩帶來的浪漫體驗;又能動手體驗傳統非遺項目,成為活動的參與者和受益者,進一步領略傳統嶺南民俗文化的獨特韻味。
-
越秀再添五項區級非遺
6月13日是「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廣州市越秀區作為廣東省廣府文化(越秀)生態保護實驗區,以「傳承文化瑰寶,講述中國故事」為主題,通過線上線下相結合的形式舉辦系列非遺宣傳展示活動,包括「非遺通草畫——講述古今中國故事」展覽及專題學術研討會、書畫裝裱修復主題體驗、「惜芳鮮·珍健康」廣府飲食與健康生活網絡交流會
-
體驗扎染樂趣 傳承非遺文化
體驗扎染樂趣,開發勞動創意課程,既傳承非遺文化,又讓學生從中感悟勞動之美。昨日,記者從莆田市仙遊縣書峰學校了解到,該校的特色勞動教育項目豐富多彩,獲得省級榮譽稱號的肯定。早在宋代就將青黛種植用於染料,民國時發現其藥用價值後更是大規模種植,其傳承千年的泡製技法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該校通過「傳承遺產」「開心田園」「快樂染屋」「難忘鄉愁」「多姿舞臺」系列勞動創意課程開發,確立不同年段不同勞動主題,切實做到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把走向自然、回歸生活、感悟人生融為一體。
-
非遺與時尚穿越時空的「愛戀」,清遠民族服飾T臺秀亮眼
據最新統計,清遠市現有英石假山盆景製作技藝、瑤族耍歌堂、連山小長鼓舞等5項國家級非遺,有省級非遺34項、市級非遺99項、縣級非遺164項。有國家級傳承人1人、省級傳承人22人、市級傳承人87人、縣級傳承人166人。省級非遺傳承基地5個,省級文化生態保護實驗區1個。「以古人之規矩,開自己之生面」,藏在清遠歷史深處的非物質文化遺產,今日又一次碰撞時尚,亮點紛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