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驗扎染樂趣,開發勞動創意課程,既傳承非遺文化,又讓學生從中感悟勞動之美。昨日,記者從莆田市仙遊縣書峰學校了解到,該校的特色勞動教育項目豐富多彩,獲得省級榮譽稱號的肯定。
據悉,近年來,書峰學校抓住契機,秉承「因地制宜、宜農則農」的原則,精心謀劃勞動特色教育新思路,科學定位發展特色,確立了以「傳承青黛扎染技藝」為目標的學校勞動特色創建項目,並以此為切入點進行系列勞動教育;同時與德育、智育、體育、美育貫通融合,為奠定學生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打下基礎。
書峰鄉是全省聞名的「青黛之鄉」,青黛種植歷史悠久。早在宋代就將青黛種植用於染料,民國時發現其藥用價值後更是大規模種植,其傳承千年的泡製技法被列入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該校通過「傳承遺產」「開心田園」「快樂染屋」「難忘鄉愁」「多姿舞臺」系列勞動創意課程開發,確立不同年段不同勞動主題,切實做到因材施教、知行合一,把走向自然、回歸生活、感悟人生融為一體。如「快樂染屋」主題,立足於具體製作流程的熟悉、掌握,引導、組織學生深入染房,反覆實踐、不斷體驗扎染樂趣,並在具體製作中激發創新思維,感受勞動之美。「難忘鄉愁」主題,內容包括了解本鄉本土的鄉思鄉愁,並將思鄉情懷、難忘桑梓等濃鬱情感融入作品製作,在作品中展示家鄉人民的悲歡離合、愛恨情仇、忠孝禮義。
該校開展勞動特色教育,始終懷著一個樸素的目的——引導學生形成正確的勞動價值觀。通過作品展示交流平臺,結合志願服務、精準扶貧等,讓學生從中感悟勞動創造一切、財富源於勞動的價值觀、金錢觀,養成「勞動從我開始」的社會自覺性。
特色勞動項目開展以來,該校取得了令人矚目的成績。2019年,該校成功舉辦學生扎染技藝及作品展示交流會,受到了當地群眾的一致好評。同年五月,該校黃雪晶、林芳芳老師攜扎染作品分別參加了「世界媽祖文化論壇」及「第十四屆海峽紅木博覽會」,再次展現了扎染技藝的神奇魅力與無限風姿。2020年8月,該校獲得「福建省第二批百個中小學勞動教育實踐特色學校」稱號。
來源:莆田晚報 陳明尾 顏志群
責編:許伯英
編審:楊美欽
監製:林雙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