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譯者於是,關於新晉諾獎作家託卡爾丘克和《雲遊》,問我吧!

2020-11-28 澎湃新聞

我是譯者於是,關於新晉諾獎作家託卡爾丘克和《雲遊》,問我吧!

2019年10月10日,奧爾加·託卡爾丘克獲得了2018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在她已出版的所有作品中,《雲遊》給評委會留下了尤為深刻的印象。這部小說有關於當代人類的「流浪」與「漂流」,它以旅行或神話故事和哲學思考的形式運轉。
《雲遊》被稱為「星群」小說,是一本跨越了文體、內容和風格的傳統界限的小說,由116個散章構成。小說由一個敘述者的視角展開,這位敘述者同時也是一位旅行者,她飛遍各地,穿越古今,寫下了116個速寫、隨想、當代故事、歷史傳說。我是《雲遊》的譯者於是,為什麼託卡爾丘克要用這種碎片化的方式寫作?這和她的經歷有什麼關係?雲遊是什麼意思?背後有許多有趣的故事。關於託卡爾丘克和《雲遊》,您有何疑問和想法,歡迎與我交流!

新穎、大膽、專業、有趣的好問題更有機會獲得回復,開始提問吧!

7個回復 共10個提問,

熱門

最新

於是 2019-12-30

說你什麼好呢

於是 2019-12-30

說你什麼好呢

於是 2019-12-30

說你什麼好呢

於是 2019-12-30

說你什麼好呢

於是 2019-12-30

說你什麼好呢

於是 2019-12-30

說你什麼好呢

於是 2019-12-30

說你什麼好呢

相關焦點

  • 細讀《雲遊》:在非定序排列中,搜尋詭秘的意象連接
    同年,《雲遊》還獲得國際布克獎,評委會也給出了極高的讚賞,「我們喜歡這種敘述的聲音,它從機智與快樂的惡作劇漸漸轉向真正的情感波瀾。」英文版的書名為「Flights」,譯者克羅夫特為了不拘束於原著的這種飛行、遷徙和不斷移動,以及波蘭的遊牧民族特質,曾在「Runners」和「Flights」之間斟酌再三,她要一個能蘊含精神和肉身各自自由的冥想之旅的名字。
  • 雲遊與松果體
    傳說太陽神阿波羅追求露珠女神達芬,達芬奔逃,向她的母親大地女神呼喊:「如果您不能救我逃脫,就改變我的形狀吧!」——達芬變成了一棵月桂樹,阿波羅說:「我將永遠愛你,讓你成為最高榮譽的象徵。」並決定把月桂枝條或桂冠作為給詩人及優勝者的榮譽獎賞(見奧維德《變形記》第一卷)。「折桂」的東方釋義類似,「蟾宮折桂」寓意金榜題名。其實,月桂樹和桂花樹是兩種不同科的植物。
  • 「悅讀·周刊」雲遊與松果體
    ○路易絲 · 格麗克○奧爾加 · 託卡爾丘克假日沒出遠門,倒是窩在陽臺的沙發上,跟著奧爾加 · 託卡爾丘克 " 雲遊 " 了不少地方,車站、飛機、海邊、警局、地鐵、餐館、解剖室、土耳其宮廷、郵輪等,碰到了很多有趣的事,偶遇了一大堆形形色色的人。
  • 2018年諾獎作家力作《雲遊》首出中文版
    本報訊(記者 張知依)獲得2018年度諾貝爾文學獎的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其奠定世界聲譽之作《雲遊》中文版由後浪推出,這是此書中文簡體版的首次出版。《雲遊》在託卡爾丘克的創作履歷中具有轉折性且意味深遠,她稱這本書為「星群小說」,也正因它奇特的結構,波西米亞式旅行主題和輕盈的語言藝術。該書由116個片段組成,非線性敘事中真實又與虛構交織。 這本小說於2007年以波蘭語出版,在近十年間都沒有被翻譯成英語。
  • 2018諾貝爾文學獎獲獎者託卡爾丘克的《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
    今天開始讀《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作者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在2019年10月被授予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這本書在18年裡出版過83次,由100多個特寫故事和隨筆合集成的小說。之前我在讀書視頻裡說過,我們在讀一本之前,最好了解一下作者以及所處的時代和創作背景,再去讀的時候你會有不一樣的感受。託卡爾丘克是一位波蘭詩人,也是一位作家和心理學家。1962年,奧爾加·託卡爾丘克出生在波蘭西部綠山附近的蘇萊霍夫。她在少年時代就開始對寫作產生了非常濃厚的興趣。當時的她並沒有像很多作家一樣,直接輟學寫作。而是選擇和大部分人一樣,去上了大學。
  • 新書上架|諾獎作家託卡爾丘克《糜骨之壤》:動物復仇案反思人和自然
    有一天,雅尼娜的鄰居「大腳」被一塊小鹿骨頭卡住喉嚨,死在家裡,此後兇案接二連三發生……這部充滿懸疑和犯罪小說色彩的《糜骨之壤》,正是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2019年授予)、波蘭國寶級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最新譯為中文的長篇小說。在此之前,國內已經出版的託卡爾丘克作品包括長篇小說《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雲遊》,小說集《怪誕故事集》《衣櫃》等。
  • 一周書單 | 他是園丁、工人、司機也是臺灣新詩開拓者
    《雲遊》, 作者:(波蘭)奧爾加·託卡爾丘克,譯者:於是 版本:後浪|四川人民出版社 2020年1月託卡爾丘克認為現代作家們尚未尋找到描述當下世界的合適方式,而碎片化的寫作或許是她個人在文學表達形式上的嘗試
  • 張建建:時間的漩渦猶如那一處哀傷的息壤——託卡爾丘克《太古和...
    NO.1《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的敘事學1、託卡爾丘克的時間:皺褶化敘事託卡爾丘克自己說:"在我的一生中,我一直痴迷於那些相互連接的結構,著迷於我們所忽視的卻又偶然發現的互文,以意外的巧合或命運的交匯。從本質上說,我相信作家的頭腦應是整合的頭腦,它頑強地把所有微小的碎片收集起來,試圖把它們再次粘合在一起,創造出一個完整的宇宙。"
  • 我是天體物理學博士孫正凡,關於宇宙探索的問題,問我吧!
    我是天體物理學博士孫正凡
  • 《怪誕故事集》中文版問世,諾獎作家託卡爾丘克如何以想像跨越邊界
    按: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Nawoja Tokarczuk)更廣泛地為讀者熟知,始於2019年她被授予2018年度的諾貝爾文學獎,她也由此成為歷史上第15位榮獲諾貝爾文學獎的女性作家。然而在此之前,託卡爾丘克實際上已經是當代波蘭最重要的作家之一,也是多次攬獲和入圍尼刻獎、布克獎、國際IMPAC都柏林文學獎等國際大獎的作家。
  • 專訪|譯者姜乙:我如何翻譯茨威格和黑塞
    姜乙最近,姜乙翻譯的黑塞另外一部代表作品《德米安:埃米爾·辛克萊年少時的故事》出版,澎湃新聞就此書和姜乙去年翻譯出版的《人類群星閃耀時》及關於德語翻譯的相關問題對其進行了訪談。作為翻譯,我想,應該對書裡的每個人物感同身受。作為一個熱愛巴洛克音樂或者說亨德爾音樂,和對他這個人略知一二的譯者,可能對這一章更有好感,更親切。如果說影響:某些時候,我試圖做個勇敢的人,在翻譯時試著打破某種母語中人們習慣的節奏或說話方式,打破我自己習慣的節奏和說話方式。這非常難。比如完全直譯,一對一,試圖造成某種讓人心動的陌生效果……但這些不過是給人自大印象的泛泛而談。
  • 【新譯者訪談】竺家榮:我從根兒上來說是比較自卑的,翻譯是為了...
    我們選擇了一些當代的優秀譯者,他們大都正值壯年,耕耘在不同語言的土壤中,已經饒有成就,並且依然處於旺盛的產出期。文學、歷史、哲學、法學等等方面均有涉及。每一篇包括譯者的翻譯故事、探討翻譯相關問題的同題問答,以及譯者本人推薦的自己的代表譯作。我們稱之為「新譯者訪談」系列,這裡的「新」對應的是讀者們更為熟悉的老一代譯者。
  • 從動物復仇案洞悉生命的秘密 諾獎作家新作《糜骨之壤》出版
    近日,諾獎得主諾獎得主託卡爾丘克新長篇《糜骨之壤》由浙江文藝出版社「KEY-可以文化」引進推出。這部小說曾在2017年被改編為電影,搬上影幕,並拿下了多種國際電影獎項。最引人矚目的是入圍第67屆柏林國際電影節主競賽單元,並榮獲了亞佛雷德鮑爾銀熊獎。
  • 我是氣象達人@中國氣象愛好者,關於颱風和其他極端天氣,問我吧!
    我是氣象達人
  • 於是你和我都是虛無……
    當一滴淚滴下,那個你也掉落在其中 於是你和我都是虛無,在不同的海岸上小停。 讓風兒找不見 它的先例示範, 對我做出比它想做的更壞的壞事; 既然你和我嘆氣,用的是相互的呼吸, 誰嘆得最多就最殘忍,加速對方的死。
  • 我是劍橋大學物理系博士,關於光子晶體的問題,問我吧!
    我是劍橋大學物理系博士
  • 今晚,諾貝爾文學獎將頒出,20年數據告訴你:中國人最喜歡的諾獎作家...
    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這一獎項已走到第120個年頭。21世紀已過去20年,站在新紀元的維度上,我們回顧下116位獲獎作家。新世紀的頭20年來,中國人對諾貝爾獎作家的閱讀情況如何?中國人最喜歡的諾獎作家是誰?哪些作家在國人閱讀中漸漸「過氣」?
  • 今晚諾貝爾文學獎將頒出 中國人最喜歡的諾獎作家是誰?
    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這一獎項已走到第120個年頭。21世紀已過去20年,站在新紀元的維度上,我們回顧下116位獲獎作家。新世紀的頭20年來,中國人對諾貝爾獎作家的閱讀情況如何?中國人最喜歡的諾獎作家是誰?哪些作家在國人閱讀中漸漸「過氣」?以豆瓣網所提供數據,我們統計了20年來諾獎作家的作品在大陸的出版、閱讀情況。
  • 我是中科院神經所的研究員仇子龍,關於基因與大腦發育等問題,問我吧!
    我是中科院神經所的研究員仇子龍
  • 村上春樹作品的英譯者回憶,村上如何成為世界級作家?
    翻譯過多部夏目漱石、芥川龍之介等日本代表性作家的作品。尤其作為《1Q84》《挪威的森林》《奇鳥行狀錄》等村上春樹重要作品的譯者而聞名世界。村上春樹及其作品也因為他的譯介,在西方世界得到關注,並獲得好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