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篇文章入門時域有限差分方法(FDTD)

2021-01-18 多物理場仿真技術


時域有限差分(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簡稱FDTD)由美籍華人Yee於1966年提出,是求解Maxwell方程的一種方法,其核心思想是將求解空間離散成笛卡爾坐標上的長方體網狀結構,其中每個點賦值電場和磁場,隨著時間變化每個點以蛙跳形式交替更新電場和磁場,從本質上講,FDTD是對電磁場問題的最原始最完善的模擬,具有非常廣泛的適用性。


不同於有限元方法,該方法只需要對求解空間劃分結構化網格,不需要對對象劃分網格,不需要求解線性方程組,不需要複雜導出方程,適合計算程序實現,非常容易應用並行計算。但由於FDTD計算量巨大,導致其方法提出後應用發展緩慢,最近一二十年,由於計算機硬體快速發展,尤其是多核多線程,GPU計算,分布式計算應用,使得FDTD可用於計算量大的實際工程。Navida 的CUDA計算案例裡甚至有專門針對FDTD的例子。


之前簡單介紹了計算電磁學,這裡首先介紹一下數學基礎理論知識。


基礎介紹

在積分微分公式中我們經常看到倒三角符號 ▽,叫做哈密頓算子,這是一個常用算子,讀作del,表示在空間xyz各方向上的全微分,另一個是  ▽·▽=▽2=△,△稱為拉普拉斯算子。


梯度: ▽u

散度: ▽·A   

旋度: ▽×A  


電磁場本構方程為麥克斯韋方程

以上四個方程構成了麥克斯韋方程組。

其中E為電場強度,H為磁感應強度,B為磁通量密度,J為電流密度。


通常說的磁生電,電生磁,麥克斯韋方程準確描述為:

1.電場的散度跟這點的電荷密度成正比;

2.感生電場的旋度等於磁感應強度的變化率;

3.磁場的散度處處為0;

4.感生磁場的旋度等於電流密度和電場強度變化率之和


FDTD的Cell(元胞)結構

FDTD的核心思想是將求解空間離散成笛卡爾坐標上的長方體網狀結構,下圖(圖3)是網狀結構中的一個單元,一個非常典型的三維Yee元胞結構,又叫Yee網格。


FDTD的Cell


1.靠近遠點的坐標為i,j,k,對角坐標則為i+1,j+1,k+1。


2.在這個長方體上,我們將其分為八個等分長方體,長方體的每條邊的中點存放磁場分量,面上的中點存放電場分量。當到下一個長方體時,則反過來:邊的中點存放電場分量,面的中點存放磁場分量,以此類推。由上圖可以看到:每一個電場矢量都被四個磁場矢量環繞;每個磁場矢量被四個電場所環繞,類似磁場的旋度。


3.FDTD算法在離散的時間瞬間取樣和計算場值,電場和磁場取樣計算並不在同一時刻。對時間步長t,電場取樣時間為0,1t,2t,3t,磁場取樣時刻為0.5t,1.5t,2.5t,3.5t,兩者之間相差半個時間步長。


4.對於求解區域內不同介質的對象(介電常數,磁導率,電導率等),也分布在FDTD的整個網格節點上。


從以上描述可知,FDTD是一種在時間上迭代的差分方法,在給定的時間上,更新網格節點上電場,磁場,不需要對對象劃分網格,也不需要求解線性方程組。


幾個核心問題:

1. 如何確定網格大小;

2. 如何確定迭代時間步長;

3. 邊界條件如何設置;

4. 如何設置激勵


1. 如何確定網格大小;

FDTD的網格,我們通常用Grid,表示是對空間的離散,而非對物體本身的離散,對空間劃分網格比劃分物體幾何要簡單,這是差分法和有限元法最顯著的一個區別。FDTD差分格式所能模擬的最小尺寸為一個網格,對於小於一個網格的尺寸,需要近似成一個網格,但是存在的問題是在細小几何,比如圓孔,曲面曲線,縫隙等結構物體時,計算誤差會比較大,如果全體加密網格,網格單元數和計算量也會快速增加。通常的辦法是在這些細小几何的地方,採用局部加密的方式,如圖1所示。

通常情況下,FDTD離散網格的大小和波長有關,應滿足條件網格尺寸小於計算區域內最小波長的0.1倍。網格加密尺寸需要更加幾何和波長動態確定。


2. 如何確定迭代時間步長;

利用波矢量和頻率的色散關係,可以求出空間和時間間隔之間應該滿足的關係,該關係稱為Courant穩定性條件。對於一維,時間間隔必須小於等于波以光速通過一個Yee網格所需的時間,二維和三維,時間間隔必須小於等于波以光速通過一個Yee網格對角線的1/3(三維)或者1/2(二維)所需要的時間。而對於數值色散,時間間隔要取得更小。


3. 邊界條件如何設置

許多電磁場邊值問題都包含了無限大的空間範圍,例如天線設計,電磁散射,電磁傳播等。求解的一大困難是無法存儲無限空間的網格數據,需要採取一定措施將無限大空間問題轉成有限空間問題,通常的做法是設置人工的邊界,將無限大區域截斷,構造出一個有限的空間區域,這個區域包含了要求解的對象,激勵源等,同時需要在人工邊界上接入一定的邊界條件。使得電磁波在這些邊界上與無限大空間一樣無條件地向外傳播,這些邊界條件稱為吸收邊界條件。解決問題的關鍵是獲得合適的吸收邊界條件,其中早期比較典型的是Mur吸收邊界條件。

完全匹配層,通過在截斷邊界處附加匹配的有耗材料來實現。在實際三維電磁場中,電磁波會以不同角度入射到截斷邊界上,要使所有入射波都能夠無反射地進入到有耗媒質中比較困難。完全匹配層吸收邊界通過場分裂法和單軸媒質兩種方法實現。


4. 激勵源

在電磁仿真軟體中,需要設置激勵源,也就是通常所說的類似Port埠的概念。FDTD常用的激勵源有:時諧場源;脈衝源,包括常見的高斯脈衝,升餘弦脈衝,截斷三正/餘弦脈衝,調製高斯脈衝,雙指數脈衝。


利用FDTD計算還會涉及到近遠場轉化,色散模型,並行計算,S參數計算等一系列問題,後面介紹天線,矩量法等再介紹相關話題。


FDTD軟體

由於FDTD原理相對簡單,開源和商用的軟體都比較多,開源的FDTD++, Meep,OpenEMS,商用的GEMS, xFDTD,FDTDSolution,國內的有EastFDTD。


最後用一個簡單的C++ 程序演示了二維FDTD求解流程,包含網格生成,電磁場更新,設置吸收邊界,激勵等基本元素。

需要可到  多物理場仿真技術 技術博客下載。

 



相關焦點

  • 時域有限差分算法FDTD
    楊毅(音)等科學家團隊在《自然》上發表了一篇題為《納米級電磁學的一般理論和實驗框架》(A general theoretical and experimental framework for nanoscale electromagnetism)的突破性論文。他們在論文中提出了一個模型,成功將宏觀電磁學的有效性擴展到了納米領域。暫且不談納米尺度的電磁問題。
  • LUMERICAL發布最有力的寬帶FDTD模擬設計工具SOLUTIONS 6.0
    作為最流行的電磁場計算方法,有限差分時域(FDTD)技術已經成為設計微米和納米尺度光電器件的標準工業工具(工業標準)。其主要原因是,它能夠僅用一次模擬運算就可以定量分析器件的寬光譜性能。但是,僅當描述材料的這種特性模型足夠精確時,這樣的寬光譜性能才是有用的。
  • 一篇入門計算電磁學
    (1) 時域方法與譜域方法電磁學的數值計算方法可以分為時域方法(Time Domain或TD)和頻域方法(Frequeney Domain或FD)兩大類。時域方法對Maxwell方程按時間步進後求解有關場量。最著名的時域方法是時域有限差分法(Finite Difference Time Domain或FDTD)。
  • 有限元方法入門編程
    我是張運霄,歡迎來到學習的最優體驗解微分方程有很多數值方法
  • Lumerical 發布開放仿真引擎的FDTD Solutions 8.0 版
    加拿大不列顛省溫哥華2012年7月5日消息— 全球領先的光電子仿真軟體Lumerical Solutions公司 (http://www.lumerical.com/cn/) 今天發布FDTD Solutions 8.0版,這是基於有限差分時域算法(FDTD)的業界旗艦微納光子學仿真軟體。
  • 電磁場仿真:FDTD和FEM算法有什麼優缺點
    一種簡單的估算方法是:通常我們對物體要進行剖分,剖分至少要達到0.1個波長。那麼也就是說,如果這個物體的電尺寸為10個波長,則有100*100*100=一百萬個網格。每一個網格你還要存儲大量的電磁參數,一般都是單精度浮點型。所以很容易就需要上百兆的內存。如果電尺寸有20個波長,那就需要上G的內存。
  • 各種電磁仿真算法的優缺點和適用範圍(FDTD, FEM和MOM等)
    CST內置的FIT算法(有限積分法),有時域和頻域兩種算法,速度和硬體消耗處於FDTD和FEM之間,精確度也是比FDTD好,比FEM差,可以算電大尺寸物體。接下來一個一個的說,也是基於實際工程應用。FDTD,全稱時域有限差分,原理很簡單,就是微分形式的麥克斯韋方程組,網格劃分也很簡單,將物體劃分成正方形網格,從一個源點不斷往前迭代(研一的時候苦逼編過程序,都是淚啊/(ㄒoㄒ)/~~)。我們一般都是拿FDTD去計算電大尺寸物體的RCS,或是大尺寸反射面,這種對精度要求不高的計算。
  • 基於時域反射和傳輸的S參數測量方法
    最簡單的測量配置是一臺具有TDR/TDT插件的數字取樣示波器,一臺快速階躍脈衝發生器,一套同軸線校準工具和時域—頻域變換程序,如圖4所示。射頻儀器的標準配置都是同軸線和同軸接頭輸出,即外殼接地的單端輸出,而不是差分的雙端輸出。為了測量平行微帶結構或差分信號,需要選用差分輸出的TDR/TDT插件。
  • 並行FDTD方法分析光子帶隙微帶結構
    時域有限差分(FDTD方法是分析PBG結構一種非常有效的數值計算方法。然而,由於微波光子晶體結構的精細,網格量必須很大,內存容量就成為計算中的瓶頸。此外當PBG結構為圓環形時,一般的階梯近似不足以滿足計算精度。針對以上兩個問題,本文採用本課題組帶有共形網格建模的MPI並行FDTD程序對圓環形PBG結構進行了分析。
  • Geophysics:基於L1範數壓制有限差分累積誤差
    苗中正等-Geophysics:基於L1範數壓制有限差分累積誤差有限差分法算法簡單直觀,廣泛應用於地震波數值模擬,然而該方法在高頻率和粗網格情況下會產生較強的空間數值頻散假象。常係數優化方法可以在保持計算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地壓制空間數值頻散,但以往的優化方法會導致低波數區間出現較大誤差,特別是導致長時程模擬累積誤差明顯,從而影響深層反射波的模擬精度。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博士生苗中正與導師張金海研究員,提出了一種基於L1範數優化有限差分常係數的新方法。
  • Geophysics:基於L1範數壓制有限差分累積誤差
    苗中正等-Geophysics:基於L1範數壓制有限差分累積誤差有限差分法算法簡單直觀,廣泛應用於地震波數值模擬,然而該方法在高頻率和粗網格情況下會產生較強的空間數值頻散假象。常係數優化方法可以在保持計算效率的前提下有效地壓制空間數值頻散,但以往的優化方法會導致低波數區間出現較大誤差,特別是導致長時程模擬累積誤差明顯,從而影響深層反射波的模擬精度。中科院地質與地球物理所地球與行星物理院重點實驗室博士生苗中正與導師張金海研究員,提出了一種基於L1範數優化有限差分常係數的新方法。
  • 「詳細案例」FDTD計算不同太陽輻射波長下顆粒光吸收和散射能力
    01FDTD簡介FDTD Solution是一種基於有限差分時域法數值方法的模擬軟體,主要用於分析微米尺度和納米尺度光電器件。FDTD方法採用一定的網格劃分方式離散化場域;然後對場內的麥克斯韋旋度方程及各種邊界條件進行二階精度的中心差分離近似,得到差分方程組,從而將時域微分方程的求解轉換為差分方程的迭代求解。02單顆粒仿真系統
  • 一篇10分文章是怎樣煉成的?你有信心嗎?
    前幾天我們分析過5分左右的文章與2-3分的文章有哪些不同之處,那麼從5到10,一篇10分的文章是怎樣煉成的呢?小編今天就來給大家分析一篇10.19分的文章。下面我們來看一下文章的內容,與5分文章相比有哪些異同: 1、首先研究材料的不同上篇文章中,研究人員從美國機構中購買了細胞系來進行實驗,在該文章中,作者直接從臨床患者的病變組織中提取腫瘤細胞系進行培養增殖。
  • 時域反射和傳輸的S參數測量
    最簡單的測量配置是一臺具有TDR/TDT插件的數字取樣示波器,一臺快速階躍脈衝發生器,一套同軸線校準工具和時域—頻域變換程序,如圖4所示。射頻儀器的標準配置都是同軸線和同軸接頭輸出,即外殼接地的單端輸出,而不是差分的雙端輸出。為了測量平行微帶結構或差分信號,需要選用差分輸出的TDR/TDT插件。
  • 用網分測試差分線及巴倫變壓器的難點在哪?
    理想情況下,當差分平衡器件的輸入端加上幅度相等、相位相差180度的差模信號時,輸出端得到的也是差模信號,這種工作模式稱為「差模/差模」模式。理想差分傳輸線不會傳輸幅度相等相位相同的信號,即共模信號,對共模幹擾有很好的抑制作用。實際上差分傳輸線輸入和輸出的信號都不可能是理想的,輸入和輸出信號中都有以地為參考的共模信號存在。由差模信號激勵得到共模信號的工作模式稱為「差模/共模」模式。
  • 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原理分析_太赫茲時域光譜技術的應用
    THz-TDS系統可分為透射式、反射式、差分式、橢偏式等,其中最常見的為透射式和反射式THz-TDS系統。典型的THz-TDS系統如圖2所示,它主要由飛秒雷射器、太赫茲輻射產生裝置及相應的探測裝置,以及時間延遲控制系統和數據採集與信號處理系統組成。
  • 【理論基礎】五分鐘學會有限差分之(4)
    本文接上一次的討論【理論基礎】五分鐘學會有限差分之(3)
  • 高等數學入門——拉格朗日中值定理
    系列簡介:這個系列文章講解高等數學的基礎內容,注重學習方法的培養,對初學者不易理解的問題往往會不惜筆墨加以解釋。
  • 信號分析基礎 | 信號表達方式——時域和頻域
    在分析信號解決問題時,模態域、時域和頻域是可以互換的,可以將信號進行域之間的轉化,這其中的好處是:在時域視角難以解決的問題,轉換成頻域或模態域後通常可以變得非常清晰。之前我們了解了模態域(信號分析基礎 | 信號表達方式——模態域),今天來聊一聊時域和頻域。在時域中觀察信號是一種最傳統的方法。時域是指對系統中某個參數隨時間變化的記錄。
  • 示波器常用的探頭有哪些(電壓、電流、邏輯、差分詳解)
    而低阻無源電壓探頭(又稱為50歐姆探頭、Zo探頭、分壓器探頭)的頻率特性很好,採用匹配同軸電纜的探頭,帶寬可達10GHz和100皮秒或更快的上升時間。這種探頭是為用於50歐姆環境中設計的,這些環境一般是高速設備檢定、微波通信和時域反射計(TDR)。   1.4 無源高壓探頭   「高壓」是相對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