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世界最大「人造太陽」啟動組裝!
中國航空報訊:7月28日,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TER),在法國南部正式開始組裝,這也標誌著新能源時代的開始。35個合作國家的領導人通過視頻遠程參加了慶典。
-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開始組裝 它到底能幹啥?
ITER項目 圖據「今日俄羅斯」當地時間7月28日,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項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安裝啟動儀式在法國南部卡達拉舍舉行。長期以來,核聚變一直被視為是一種取之不竭的清潔安全能源選項。ITER項目旨在模擬太陽發光發熱的核聚變過程,探索受控核聚變技術商業化可行性。
-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開始組裝,它到底能幹啥?
ITER項目 圖據「今日俄羅斯」當地時間7月28日,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項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安裝啟動儀式在法國南部卡達拉舍舉行。長期以來,核聚變一直被視為是一種取之不竭的清潔安全能源選項。ITER項目旨在模擬太陽發光發熱的核聚變過程,探索受控核聚變技術商業化可行性。
-
世界最大「人造太陽」開始組裝 合肥高新區企業參與研製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7月28日在法國舉行。其中,中國提供了磁體饋線、極向場線圈及電源系統等重要部件。記者了解到,ITER極向場電源控制系統中核心層部分,合肥高新區天使基金投資企業中科海奧參與了研製。
-
七國合建全球最大「人造太陽」,將有望獲得幾乎用之不竭的能源
童謠裡唱的「種太陽」,正有望被人類一點點變成現實。可控核聚變裝置俗稱「人造太陽」,是照亮人類未來的終極能源夢想。原理就是要模仿太陽發出光和熱的方式,在地球上通過可控熱核聚變的方式,造出在人類控制之下「小太陽」。位於法國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是世界最大核聚變反應堆,是僅次於國際空間站的國際大科學工程計劃,我國於2006年正式籤約加入該計劃。
-
法國啟動最大人造太陽組裝,核時代將來臨
「人造太陽」,從而達到能源的自給自足呢?最早提出「人造太陽」裝置的是蘇聯科學家,但他們將可控核聚變裝置稱為「託卡馬克」。直到八十年代才有歐洲科學家提出具體的設計計劃和方案。 前段時間,根據外媒報導,該項目的最後一批組件順利運往法國南部,負責組裝工作的法國在7月底開始了「國際熱核聚變反應堆實驗項目」的啟動儀式。這個項目的啟動創下了人類諸多歷史,例如它是史上最多國家參與的一次科研項目,35個國家中除了歐盟成員國之外,還包括了中國、日本、韓國、印度和美國。
-
最大「人造太陽」啟動安裝!它會給人類帶來鋼鐵俠嗎?
7月28日,「人造太陽」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簡稱ITER)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在法國舉行,標誌著ITER託卡馬克裝置安裝工程正式啟動。
-
「人造太陽」的中國力量
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在ITER國際組織總部舉行。ITER國際組織總幹事評價,這標誌著ITER由此前成員國製造零部件的建設階段正式轉換到裝置組裝階段。童謠裡唱的「種太陽」,正有望被人類一點點變成現實。他們要通過ITER計劃,模仿太陽產生能量的過程——將氫同位素聚合成氦,釋放出取之不竭的核聚變能源。
-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核心安裝開啟
(中核集團供圖)可控核聚變裝置俗稱「人造太陽」,是照亮人類未來的終極能源夢想。近日,我國傳來好消息:由中核集團牽頭的中法聯合體為「人造太陽」核心設備安裝工作全面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是中國向核能高端市場邁出的實質性步伐,將為我國深度參與聚變國際合作、自主設計建造未來中國聚變堆奠定堅實基礎。
-
深瞳 |「人造太陽」的中國力量
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在ITER國際組織總部舉行。ITER國際組織總幹事評價,這標誌著ITER由此前成員國製造零部件的建設階段正式轉換到裝置組裝階段。 童謠裡唱的「種太陽」,正有望被人類一點點變成現實。他們要通過ITER計劃,模仿太陽產生能量的過程——將氫同位素聚合成氦,釋放出取之不竭的核聚變能源。
-
深瞳|「人造太陽」的中國力量
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在ITER國際組織總部舉行。ITER國際組織總幹事評價,這標誌著ITER由此前成員國製造零部件的建設階段正式轉換到裝置組裝階段。童謠裡唱的「種太陽」,正有望被人類一點點變成現實。他們要通過ITER計劃,模仿太陽產生能量的過程——將氫同位素聚合成氦,釋放出取之不竭的核聚變能源。
-
堪稱人造太陽:全球最大核反應堆開始組裝,加熱溫度高達一個多億
2020年7月28日,外媒報導稱,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核反應堆終於可以開始組裝了。據悉,該反應堆的基座已由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及其成員國成功完成組裝。在籌備數十年後,而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核反應堆總算可以啟動組裝程序,讓人類即將擁有第一個「人造太陽」。
-
堪稱人造太陽:全球最大核反應堆開始組裝,加熱溫度高達一個多億
2020年7月28日,外媒報導稱,當今世界上最大的核反應堆終於可以開始組裝了。據悉,該反應堆的基座已由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及其成員國成功完成組裝。在籌備數十年後,而今,這個世界上最大的核反應堆總算可以啟動組裝程序,讓人類即將擁有第一個「人造太陽」。
-
揭秘「人造太陽」
當世界多國在秘密開展可控核聚變研究的同時,中國「人造太陽」的建設也沒有掉隊。早在1955年,錢三強和剛留美歸來的李正武等科學家便提議開展中國的「可控熱核反應」研究,這與國際社會關注核聚變幾乎同步。 集中全世界在磁約束核聚變領域的科技力量和50餘年的技術成果,以驗證可控核聚變科學和工程技術可行性為目標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計劃於2006年籤署,標誌著ITER計劃正式啟動。該計劃由中國、美國、歐盟、俄羅斯、日本、韓國和印度七方參與,在法國南部普羅旺斯地區共同建造一個世界上最大的託卡馬克裝置。
-
外媒:「人造太陽」工程在法國正式啟動組裝
外媒稱,一項巨型組裝項目當地時間周二在法國南部正式啟動。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計劃(ITER)旨在掌握類似於太陽內部發光發熱的熱核聚變能源產生。現在,該項目在法國聖-保羅萊迪朗斯啟動。據法國《巴黎人報》網站7月28日報導,法國總統馬克龍在「人造太陽」計劃啟動儀式上播出的一份預錄製視頻中表示,「通過聚變,核能可以成為未來的期望」,它提供給人們「無汙染、無碳排放、安全且實踐上無廢料的能源」。報導稱,作為對石油、天然氣或煤炭等化石能源的夢想替代品,核聚變同樣可以替代現有核電。
-
「人造太陽」問世:全球最大核反應堆開始組裝,加熱溫度達1億度
」即將到來據國外媒體報導,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反應堆已進入組裝階段。該反應堆的底座由ITER項目及其成員國組裝而成。經過數十年的艱苦準備,核反應堆計劃正式啟動。該項目的成功無疑成為維護核聚變的獨立研發的領導者。為了解決人類未來的能源問題,該項目於1985年開始設計,國際原子能機構於2001年提出了一項可行的計劃。2006年,中國和其他30多個國家正式啟動了該項目。 ,組裝過程應至少持續5年,換句話說,要等到2025年才能產生第一批等離子體。
-
國際「人造太陽」總裝工程啟動 中國鎢業功不可沒
7月28日,國際「人造太陽」ITER(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總裝工程在聖保羅正式啟動,這意味著人類探索未來清潔能源及應對氣候變化的重大進展。據中鎢在線了解,中國鎢業為這項事業做出了功不可沒的貢獻。ITER計劃組織總幹事比戈表示,中國將以其快速的工程反應和科研進步,成為各合作方中兌現國際承諾的典範。
-
世界最大核聚變裝置開始組裝工作:「人造太陽」拯救能源危機
在這裡,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下稱 ITER)正式開始組裝工作。數百萬個零件從世界各地運到法國,僅組裝時間長達 4.5 年,最終變成直徑約 30 米,高度約 10 層樓的大型反應堆。
-
世界最大核聚變裝置開始組裝工作:「人造太陽」拯救能源危機
在這裡,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下稱 ITER)正式開始組裝工作。數百萬個零件從世界各地運到法國,僅組裝時間長達 4.5 年,最終變成直徑約 30 米,高度約 10 層樓的大型反應堆。如果 ITER 成功運行,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核技術的一大突破。
-
全球最大「人造太陽」核心安裝開啟,人類離「造太陽」還有多遠?
(中核集團供圖)可控核聚變裝置俗稱「人造太陽」,是照亮人類未來的終極能源夢想。近日,我國傳來好消息:由中核集團牽頭的中法聯合體為「人造太陽」核心設備安裝工作全面開展創造了有利條件——這是中國向核能高端市場邁出的實質性步伐,將為我國深度參與聚變國際合作、自主設計建造未來中國聚變堆奠定堅實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