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紂王暴虐,後被西岐出兵討伐,商朝滅。可是,滅掉的商朝也是百足之蟲,死而不僵。周武王心裡明白,商朝的根基尚有餘勢,沒有被完全摧毀,為了穩定當前的局面,周武王在離開朝歌之前,特地設立了商紂王的兒子武庚繼續留居在殷商故地,為其統率管理商朝的舊民。
但是,武庚怎麼說也是商紂王的兒子,周武王可是滅掉人家國家的人,所以,周武王雖然讓武庚管理商朝舊民,心裡對武庚卻並不是十分放心。於是,周武王又封自己的三個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在武庚所在領地的周圍,號稱為三監,顯而易見,這三監的作用就是為了監視防備商朝的舊民而出現的。
這樣的監視,對於商朝舊民來說,那簡直就是太過於簡單了,倘若商朝舊民真的要反,三監完全沒有辦法壓制住。回到鎬京的周武王內心十分憂慮,試想一下,商朝雖然被打敗了,但是真箇河山並不是那麼容易完全掌控的。回到鎬京的周武王殫精竭慮,竟然一病不起。
對於周武王來說,商朝舊民人數眾多,在其看來,處理這些舊民的移民問題絕對是一個艱巨苦難的事情。因為商人有一種特點,他們是以族群為單位存在,周武王滅掉商朝以後,商朝一些大的族群還依舊存在,而這些族群的軍事力量依舊不錯,如果起兵造反,絕對是一個很大的隱患。在周武王的心裡,商朝雖然被滅了,可是綜合各種情況,能不能保住自己辛辛苦苦打下來的天下,他自己心裏面都沒有一個確定的答案。
在這樣的擔憂之下,周武王的身體所以一病不起。在周武王病重期間,他的弟弟周公為其虔誠地祈禱,希望周武王能夠早日病癒。
不但如此,周公在向先祖祈禱的時候,還願意以自己的性命去換取周武王的痊癒。周公將祈禱使用的策書裝在金縢之匱之中,並且吩咐左右手不要告訴別人。在那時,周朝人的觀念是這樣的祈禱,必定會靈驗,也就是說,周武王身體恢復,而周公身死。在周公看來,這並不可怕,因為他已經做好了必死的準備。
在周武王所有的同胞弟弟裡面,論其才華和品德,周公都是最為出色的那個。商朝被周武王滅掉以後,周武王雖然也分封了周公領地,可是,周武王卻依舊把周公留在自己的身邊幫助自己處理國家大事。
周公對於自己的哥哥周武王的厚愛,十分感激。於是,他覺得自己的哥哥值得自己為其用性命去祈禱交換。可是,那個時代,他們深度迷信的鬼神其實並不存在,在周公願意用生命作為交換祈禱的條件之後,沒過多久,周武王依舊一命嗚呼,撒手人寰。
周朝大局尚未穩固,君王就先走了。對於一個剛剛出現的國家來說,這無異於是一個莫大的災難,商朝舊民民心未定,許多大族都是虎視眈眈,巴不得有一個機會可以使自己成為統領天下的那一個。
周武王去世,其兒太子誦即位,周公便以攝政的身份總領全局,全心輔佐年幼的周成王。
其實,周武王在臨終之前是想要把王位傳給周公的,周武王深知,周朝目前的局勢嚴峻,容不得半分閃失,何況自己的弟弟周公確實有能力治理好周朝的人。可是在周公看來,即使自己即位,周朝局勢也會有很大的變化,不如讓小小的太子誦即位,而自己在一旁專心輔佐,幫助其穩固天下,說實在的,周公攝政,也完全是迫不得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