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生物電子學的非石墨烯二維材料:從基礎性質到器件應用
第一作者:王博倫1,孫雨飛1,丁翰元1,趙譞1
通訊作者:劉鍇*,白淨衛*
單位:清華大學,西安交通大學
生物電子學是生物與電子相融合的學科,廣義上包含多種生物相關的信息處理系統、傳感器、驅動器和可穿戴器件。在過去十餘年間,具有原子層級厚度、高比表面積、柔性的二維材料的出現推動了生物電子器件的快速發展。與零帶隙的石墨烯相比,非石墨烯二維材料如過渡金屬硫族化合物(TMDCs)、黑磷(BP)和MXene具有更為豐富物理化學性質和多樣化的能帶結構,因而成為生物電子學領域的研究熱點。
近日,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劉鍇課題組聯合清華大學藥學院白淨衛課題組在國際頂級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影響因子:16.836) 上發表題為「Bioelectronics-Related 2D Materials Beyond Graphene: Fundamental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的長篇綜述論文.
該文系統總結了面向生物電子學應用的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生物相容性和製備加工工藝,討論了基於此類材料的生物傳感器、人工神經突觸、仿生驅動器、觸覺傳感器和可穿戴光電/氣體傳感器的工作機理和性能優化策略,並展望了生物電子學領域的機遇與挑戰。該文章共同第一作者為清華大學材料學院博士生王博倫、孫雨飛,清華大學材料學院訪問學生、西安交通大學博士生丁翰元,清華大學藥學院博士後趙譞。劉鍇副教授和白淨衛研究員為本文共同通訊作者。
要點一 :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性質與生物電子學應用的相關性
圖1. 非石墨烯二維材料具有原子層級厚度、多樣化的能帶結構、可調控的物理化學性質、良好的柔性、高比表面積等優勢,使得其在生物傳感器、人工神經突觸、仿生驅動器、觸覺傳感器和可穿戴光電/氣體傳感器等領域展示出了重要的應用潛力。
要點二 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物理化學性質與生物相容性
圖2. 以h-BN, TMDCs, III–VI族化合物, BP和MXene為代表的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晶體結構圖。
表1. 非石墨烯二維材料與石墨烯的楊氏模量、斷裂強度、斷裂應變的對比表
圖3. 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帶隙、遷移率對比圖,以及厚度依賴的電學和光學性質。
表2. 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大氣環境穩定性對比表,其穩定存在時間分布在幾分鐘到幾個月。
圖4. 利用表面修飾提高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要點三 面向生物電子學應用的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製備與加工
圖5. 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製備方法可以分為自上而下法(機械剝離、液相剝離等)和自下而上法(化學氣相沉積法等)兩大類。
圖6. 利用剪紙策略可以增強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可拉伸性,從而滿足可穿戴器件的需求。
要點四 基於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生物傳感器
圖7. 電化學生物傳感器的原理是通過檢測電極上的電化學反應來實現生物分子檢測,具有高比面積和豐富化學性質的非石墨烯二維材料通常可用作生物受體的載體。
圖8. 電晶體型生物傳感器的原理是通過檢測生物分子對電晶體中二維半導體溝道電導的調控來實現生物分子檢測。
圖9. 納米孔生物傳感器的原理是在納米孔兩端施加電場,檢測生物分子通過納米孔時的電學信號的變化來實現生物傳感。
要點五 基於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人工神經突觸
圖10. 人工神經突觸器件是實現低功耗類腦計算的基本單元,其電導在外部光/電信號的刺激下可以發生長時/短時的改變,從而模擬突觸權重長時程/短時程的變化。該器件從結構上可以分為電晶體型和憶阻器型人工神經突觸兩大類。
圖11. 在電晶體型人工神經突觸中,柵極輸入的光/電脈衝刺激可以調節二維半導體溝道的電導,從而改變突觸權重。
圖12. 在憶阻器型人工神經突觸中,從憶阻器兩極輸入的電壓脈衝刺激可以調節材料的電導,從而改變突觸權重。
要點六 基於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仿生驅動器
圖13. 仿生驅動器可以對溼度、光/電等外部環境刺激作出機械運動響應,其功能類似生物體肌肉,所以也稱為人工肌肉。
要點七 基於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可穿戴器件
圖14. 觸覺傳感器是電子皮膚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可以將應變、壓力轉化為電學信號。
圖15. 可穿戴氣體傳感器可以用來幫助佩戴者檢測有毒有害氣體、診斷人體疾病。
圖16. 可穿戴光電探測器可以將光信號轉化為電信號。
圖17. 可穿戴供能器件是可穿戴系統中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生物電子學的研究可以追溯至18世紀科學家發現生物電的存在,而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應用研究才剛剛起步。儘管具有豐富性質的非石墨烯二維材料在生物傳感、人工神經突觸,仿生驅動器和可穿戴器件已經展示出了廣闊的應用潛力,但它們的實際應用仍然面臨著從單元器件研究向器件陣列研究轉變的挑戰,這對大面積、高度均一、缺陷密度可控的二維材料生長及其無損傷轉移、加工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另外,基於非石墨烯二維材料的生物電子器件的壽命仍需進一步提升,其在複雜液體環境的長期穩定性有待進深入研究。
文章連結:
Bioelectronics‐Related 2D Materials Beyond Graphene: Fundamental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fm.202003732
文章來源:科學材料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