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時近4年穿越7條斷層破碎帶 中老昆萬鐵路「咽喉」工程新平隧道貫通

2021-01-12 中國日報網

溜坍湧突極高風險新平隧道貫通施工人員歡慶(徐章位 攝)

中鐵隧道局施工人員在「雨」中作業(程凱 攝)

中鐵隧道局施工人員在進行隧道支護作業(彭國武 攝)

大型機械在隧道裡進行開挖作業(彭國武 攝)

4月26日上午,經過近4年的艱苦奮戰,中老昆(明)萬(象)鐵路重點控制性工程——新平隧道安全按期貫通,標誌著中老昆萬鐵路建設取得重大進展,將為全線按期完成鋪軌任務奠定堅實基礎。

新平隧道位於雲南省玉溪市新平縣,全長14.8公裡,屬單洞雙線隧道。該隧道從兩大斷裂帶間通過,共穿越7條斷層破碎帶,圍巖極其鬆散、破碎、富水,溜坍、軟巖大變形以及突泥湧水頻發,地質條件極為複雜、安全風險極高、施工難度極大,是全線的「咽喉」工程。

因施工難度大,安全風險高,2016年6月開工建設以來,每向前掘進1米建設者們都要付出艱辛的努力。據了解,每天隧道湧水量均保持在2萬立方米以上,湧水如柱,在掌子面形成碩大的水花。在這裡,水鞋、雨衣、安全帽成為了建設者的標配。有的職工嫌麻煩,乾脆把雨衣脫掉,穿著水鞋、帶著安全帽,光膀子在水中幹活。

「隧道施工怕軟不怕硬,巖石地質採用大型機械化配套能快速推進,但富水粉細砂地層成巖性差,長時間受水浸泡後呈流塑狀,施工中極易湧水、湧砂,新平隧道的砂比芝麻粥還細,含水量最高達28%,就跟水豆腐一樣。建設者們形容隧道的建設是在『水豆腐』中打洞。」中鐵隧道局玉磨鐵路項目部總工程師王慶建說。

在這樣的環境下,每個作業小組要站在水中作業四五個小時,然後又換另一個作業小組,每天周而復始,反覆作業。儘管這樣,新平隧道6號橫洞因突泥湧水阻斷施工,導致半年內兩次改道繞行。據統計,新平隧道先後發生突泥湧水31次,湧突量6.7萬餘方,溜坍410餘次5.7萬餘方,累積變形達2160米。

期間,為破解施工難題,鐵路部門和施工單位組織專家組進駐現場,根據現場實際進行動態設計,採取長隧短打策略,全隧開設13個輔助坑道,最多時29個作業面同時施工。在與複雜地質的博弈中,參建單位創新使用「三臺階預留核心土帶仰拱非爆一次性開挖工法」,把複雜地質劃成若干個小單元,精細組織推進,自主研發整體配套移動棧橋、組合式變截面二襯臺車等隧道施工利器全力推進工程建設。

「新平隧道是全線的『卡脖子』工程,這座隧道的安全按期貫通不僅為全線化解安全風險,也為後續橋梁架設、軌道鋪設創造條件,為全線按期建成通車提供保障。」中國鐵路昆明局集團滇南鐵路建設指揮部副指揮長劉俊成說。

中老昆萬鐵路全長1000多公裡,其中,國內玉溪至磨憨段全長508公裡,設計時速160公裡,預計2021年底與寮國段磨丁至萬象鐵路同步開通。通車後,中老昆萬鐵路將成為我國西南地區又一條進出境國際鐵路通道。屆時,昆明至西雙版納客車旅行時間僅需3小時左右,至寮國首都萬象有望實現夕發朝至。(中國日報雲南記者站)

來源:中國日報網

相關焦點

  • 全線第一長隧、穿越20條斷層,中老鐵路安定隧道貫通
    全長17.5公裡,穿越20條斷層和2個向斜構造,其工程規模、建設難度與工程風險在國內鐵路隧道施工領域都極為罕見,創造了中老昆萬鐵路玉磨段 「8個之最」。  11月28日,全長17.5公裡的中老鐵路第一長隧安定隧道順利貫通,為全線如期建成通車奠定了良好基礎。
  • 歷時6年 全長9913米 成蘭鐵路茂縣隧道貫通
    歷時6年 全長9913米 成蘭鐵路茂縣隧道貫通 央視新聞客戶端 2020-01-13 09:46:24
  • 這條海底地鐵隧道穿越了9條斷層破碎帶,總長5.4公裡!
    青島據《山東發布》報導:山東青島正在修建的這條地鐵,需要穿越了膠州灣,採用海底隧道的方式過海,海底隧道長度達到5.4公裡,其中,穿越9條斷層破碎帶,破碎帶長度達到1.5公裡,為國內施工難度最大,且最長的地鐵海底隧道!
  • 常州首座鐵路隧道--陽山隧道順利貫通
    常州首座鐵路隧道--陽山隧道順利貫通 2021-01-16 10: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9913米打了74個月 成蘭鐵路茂縣隧道今貫通
    1月12日上午11時許,阿壩州茂縣光明鎮境內,從1600米埋深的大山深處傳來喜悅的呼聲——歷時74個月建設的成蘭鐵路茂縣隧道全線貫通。此次貫通的茂縣隧道為全線的極高風險隧道,穿越我國著名的龍門山後山活動斷裂帶核心部位,全長9913米,是成蘭鐵路的重難點工程。
  • 川藏鐵路全斷面掘進機穿越斷層破碎帶隧道施工研究-以折多山為例
    川藏鐵路全斷面掘進機穿越斷層破碎帶隧道施工研究劉 卓(中鐵十八局集團有限公司 設備物資部,天津 300222)摘要: 通過大斷層破碎帶是全斷面掘進機(TBM)施工的難點.基於引漢濟渭工程秦嶺隧洞嶺北TBM穿越斷層破碎帶的施工工藝和研究成果,提出了TBM穿越斷層破碎帶的施工工法
  • 17.5公裡、8個世界之最:中老鐵路最長隧道貫通
    據國鐵集團消息,11月28日,全長17.5公裡的中老鐵路(中國-寮國)第一長隧道「安定隧道」順利貫通。安定隧道位於雲南元江縣與墨江縣交界處,為全線一級高風險隧道,穿越20條斷層和2個向斜構造,涉及有害氣體、巖溶、軟巖、湧水、高地應力、高地熱等不良地質,工程規模、建設難度、工程風險在國內鐵路隧道施工領域都極為罕見。隧道以炭質泥巖、炭質頁巖為主,局部夾雜砂礫,其中最複雜一段炭泥質結構,巖體極破碎,只有採用注漿加固才能保證隧道穩定。
  • 蘭新鐵路第二雙線西寧隧道4380米山嶺段全面貫通
    近日,蘭新鐵路第二雙線工程中的控制性工程之一的西寧隧道2號斜井至1號斜井段,順利貫通。這比計劃節點工期提前了15天,標誌著西寧隧道4380米山嶺段實現了全面貫通。記者從承建單位中鐵五局了解到,西寧隧道地處我省西寧市郊區,全長5750米,是蘭新第二雙線鐵路重難點控制性工程,被鐵道部列為一級高風險隧道。
  • 中國最後的通縣公路——墨脫公路嘎隆拉隧道貫通
    墨脫公路位於西藏波密和墨脫兩縣境內,先後跨越波鬥藏布江等6條江河,以隧道穿越嘎隆拉雪山,最後到達墨脫縣城的蓮花廣場,全長117公裡。隧道貫通後,與原翻山路段相比可縮短裡程約24公裡,且有效地避免了雪崩等災害對交通的影響,墨脫將從此摘掉「高原孤島」的帽子。墨脫公路下一步的全線建成通車,將成為我國公路建設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裡程碑。
  • 涪秀二線鐵路新白沙沱特長隧道順利貫通
    (高煉/攝)   中新網合肥8月6日電 (劉鴻鶴高煉)位於安徽合肥的中鐵四局消息,8月6日,由中鐵四局承建的渝(重慶)懷(懷化)鐵路涪秀二線鐵路新白沙沱隧道順利貫通。正在緊張施工的新白沙沱隧道平導。(高煉/攝)  據了解,渝懷鐵路涪陵至梅江段增建第二線工程是國家中長期鐵路網規劃的重要建設項目。
  • 鄭萬高鐵最長軟巖隧道11日貫通 預計2022年全線通車
    1月11日,國家重點鐵路項目鄭萬高鐵保康隧道正式貫通,這也是鄭萬高鐵全線最長的一條軟巖隧道。保康隧道位於湖北省保康縣境內,全長14574米,最大埋深504米,設計為單洞雙線隧道。隧道穿越6條斷層,軟巖佔比98.7%,是全線的「重中之重、難中之難」。
  • 國內首座設計時速350公里海底隧道,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正式施工
    27日下午4點20分 汕汕鐵路汕頭灣海底隧道 首次實施爆破 標誌著設計時速350公裡的 高鐵海底隧道
  • 僅剩最後4座!中老鐵路巴羅二號隧道全隧貫通
    中老鐵路巴羅二號隧道全隧貫通(孫鈞 攝)中老鐵路巴羅二號隧道全隧貫通(孫鈞 攝)中老鐵路巴羅二號隧道全隧貫通(孫鈞 攝)1月11日,由中交一航局承建的中老鐵路國內段巴羅二號隧道全隧貫通。至此,中老鐵路國內段93座隧道已貫通89座,全線站前土建工程已基本完工,為2021年中老鐵路全線建成通車奠定了堅實基礎。中老鐵路一端連著中國,另一端連著寮國,對於改善寮國交通條件,形成沿線大能力鐵路客貨運輸通道,帶動區域產業經濟的快速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 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下午在廈門全線貫通
    11月4日,中國鐵建二十二局集團的工程技術人員在廈門翔安海底隧道進行測量作業。新華社記者 邢廣利 攝人民網廈門11月5日電 我國大陸第一條海底隧道——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歷時4年多的建設,今日全線貫通。該隧道全長8.695千米,隧道最深在海平面下約70米,由我國完全自主設計、施工。設計使用壽命100年。它的貫通對於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海底隧道建造技術,為類似工程的動工興建,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記者在現場看到,該隧道由兩條行車主洞和一條服務中孔構成。
  • 探訪中國水下隧道建設先鋒隊
    「該隧道攻克了不少技術難題,8次穿越湘江大堤,8次穿越斷層破碎帶,施工難度、技術含量、風險係數在目前國內水下礦山法隧道設計和建設過程中極為罕見。」中鐵隧道設計院項目相關負責人表示,項目組在整個設計過程中,始終注重與地方規劃、業主、建設單位等多方聯繫協調,並派有經驗的設計工程師長駐施工現場,針對每一項設計施工環節進行現場配合。
  • 合璧津高速公路九峰山一號隧道雙線貫通,全線隧道順利貫通
    從中鐵重慶投資集團雙合高速公路公司獲悉,2021年1月6日上午10時08分許,隨著一聲炮響,重慶市重點建設項目——由中鐵十一局承建的九峰山一號隧道右線順利貫通,標誌著合璧津高速隧道實現全線貫通。九峰山一號隧道位於銅梁區龍洞村,橫跨合川、銅梁兩區交界線,全長853米,設計為左右分離式雙向6車道隧道,設計時速為100公裡。
  • 中企承建的首個莫斯科地鐵工程9條隧道全部貫通
    「波麗娜」號盾構機在施工現場 莫斯科時間12月26日,中國鐵建莫斯科地鐵西南段項目阿米尼站至終止線區間中線隧道順利貫通,至此,中國企業承建的首個莫斯科地鐵項目9條隧道全部貫通。 莫斯科地鐵西南段項目是俄羅斯首次在地鐵建設中引進外國企業,中國鐵建國際集團、中鐵十六局集團和中國鐵建重工集團組成聯合團隊按照商務、設計施工、設備維保分工實施,於2017年4月開工建設。工程主要包含3個地下車站4個盾構區間共9條隧道,主要採用中國鐵建自主智慧財產權的5臺6.28米直徑盾構機掘進施工。
  • 我國內地第一條海底隧道在廈門全線貫通(圖)
    /圖)「砰……」的一聲巨響,昨天下午4點,翔安隧道左線傳來了令人激動的「最後一爆」,這意味著國內第一條大斷面海底隧道全線貫通了,通車也指日可待。  廈門翔安海底隧道是我國內地首條海底隧道,從2005年9月開工至貫通,歷時4年多,它全長8.695千米,其中海底隧道長約6.05km,跨越海域約4.2km,設計使用壽命100年,採用三孔隧道方案,兩側為行車主洞,中間一條服務中孔,最深在海平面下約70米。它的貫通對於探索適合我國國情的海底隧道建造技術,為類似工程的動工興建,具有裡程碑式的意義。
  • [分享]膠州灣第二海底隧道工程資料下載
    2、在風險辨識的基礎上,利用層次分析法(AHP)建立海底隧道工程施工風險評價的指標體系,並結會l~9標度法,解決了各風險因素在指標體系中的權重問題。 經過近三年、共33個月的通車試運營,膠州灣隧道於上周五通過驗收正式運營。青島膠州灣隧道經過近三年、共33個月的通車試運營,膠州灣隧道於上周五通過驗收正式運營。青島市琴島通卡股份有限公司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全市已安裝琴島通車載電子標籤1.7萬個,膠州灣隧道ETC車道日通行量8000多車次,收費系統運營正常,符合國家建設標準。
  • 海滄隧道主隧道將於今年年底貫通 爭取2020年底建成通車
    記者 白斌斌 攝  廈門網訊 (海西晨報記者 雷妤) 廈門第二條海底隧道———海滄隧道又迎來了新進展。  昨日下午,全省交通工程質量安全創新觀摩會在海滄隧道召開,160多名省市代表參與了「海底隧道突泥湧水止漿牆輕型快速支撐系統現場應急演練」「複雜條件下臨海超淺埋超大斷面雙連拱隧道關鍵施工技術」等項目觀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