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被慣性思維誤導你,事實不是這樣的

2021-01-16 新車評

什麼是慣性思維?就比如,說起汪峰,會想到拼了老命也上不了頭條;說山東藍翔技工學校,會想到挖掘機技術他家最強;說起王思聰,你會想起萬達和富二代。但實際上,汪峰也是上過頭條的,而且都不知上了多少回了;藍翔的挖掘機技術也不是特別的強,其實只是個宣傳牛一點的技校而已;王思聰的話,那真是萬達集團老闆的獨子,確實富得沒朋友。

舉這些例子主要想讓大家知道,世界時刻在變,一些我們形成的思維定勢或許已經不準確了,甚至會誤導我們。同理,許多關於車的固有思維,也已經是經不起任何推敲,這裡就幫大家更新一下。

 

1. 國外的車一定賣得比國內便宜

看多了英國的TopGear,就很羨慕國外的車賣得真便宜,法拉利只賣十多萬鎊(一百多萬人民幣),幾千鎊(幾萬元)就能買不錯的二手車。但去到英國才發現真正便宜的就只是TopGear上看到的——上百萬的豪車和二手車。如果要買一臺解決基本代步問題的小車,如飛度(英國叫JAZZ),才知道價格並不便宜,甚至還比國內要貴,飛度在英國起步價就要11.5萬元,即使在美國起步價也要9.67萬元。所以國內消費者不需要整天羨慕外國,一些主銷的百姓車型,國內版本的售價其實並不貴。

2.鐵皮厚的車就一定安全?


網上經常流傳一些文章說,看這車的車頭一撞就凹進去,或者兩車對撞看這個日本的車頭都爛了,安全性真不要得,所以日本車不能買啊。這些文章看上去還振振有辭,但有沒有想過汽車是要保障乘客和其他道路使用者的安全,而不是車輛本身是否凹凸破損,我們怎能單憑一輛車的外觀破損程度就去判斷車內乘客的安全高低呢?如果真的那麼簡單,什麼E—ncap,IIHS都不用在車內放假人了,也不會出現有車損壞不嚴重,卻造成人員傷亡的事故。

這些圖片充其量只能看看哪些車的蒙皮比較厚實,但真正發生碰撞時受力的是車身骨架,而不是這個包著車身的外殼,所以一張圖片或者鐵皮的厚薄是不能說明安全性的,正如我們也不會因為誰穿了一件厚一點、硬一點的大衣就判斷那個人身體好,特別強壯一樣。

3.買了德國車就等於抵制日貨?


有些人為了抵制日貨堅決不買日本車,而去買了輛德國車。但全球經濟一體化,產品的國家屬性現在是越來越弱,像大眾車身上的零配件就來自20個國家,像渦輪、AT自動變速箱、控制晶片、輪胎,再到大眾很喜歡用的Alcantara面料,生產機械臂都不乏日本企業的身影。如果要買一輛沒有日本公司零件的汽車,那幾乎事件不可能的事。

4.看到進口車就想到質量一定好

有些消費者是很迷信進口車的,覺得只要是進口車質量就一定好,比國產車可靠。其實不然,進口車也要看產地和工廠的,比如進口大眾高爾夫旅行版的工藝和質量只能算一般水平,它的問題是由墨西哥的大眾工廠生產的,工廠的工藝水平和工人素質還不及國內的大眾工廠。

另外以我們試駕的經驗,有些進口車進入國內是會出現有水土不服的現象,如當年進口的奧迪,座椅硬,懸掛也硬,根本就不適合中國的路況,坐著就是折騰腰骨。舊款進口的A3也是內飾的做工、用料、阻尼高級感也是欠奉,反倒國產後的A3做工、內飾更有質感。

5. 看到雷克薩斯就覺得一定很安靜

雷克薩斯早期的產品真是安靜和舒適的典範,那車廂的隔音水平,真讓人一試難忘,確實有自己的獨到之處。但有沒有留意,雷克薩斯現在已經很少拿安靜來說事了,最近試駕雷克薩斯的幾款新車如CT和NX,靜音水平和同級車型比其實並不突出,路噪和胎噪都比較明顯,同級許多對手都能輕易超過它。所以買雷克薩斯得看車型,不是所有的雷克薩斯都那麼安靜的。

6. 看到寶馬就認為操控一定好

寶馬的操控一定好,這個說法對於以前的寶馬還說得通,但現在還說就有點過時了。試駕完寶馬新的3系、3GT、x5、X6等一系列新車後,就會發現方向盤變輕了,懸掛變舒適了,過彎側傾還明顯,說操控樂趣,說車輛極限的話奔馳、奧迪完全不比它差。那是不是寶馬就把操控給拋棄了呢?也不是,只是寶馬也明白極致的操控不是人人能接受的,舒適化才是王道,才能大賣。至於核心的操控部分,寶馬沒有忘記,只是被注入到某些車型如4繫上,所以,想享受寶馬真正的操控樂趣,你得選對車型。

歸根究底,不單是消費在選車買車時不能單憑外界的說法去判斷一輛車,評測記者更是不該想當然地評價一輛車,我們需要的是Think out of the  box,帶著argue去思考每一個問題。

標 籤 汽車的慣性思維  

相關焦點

  • 什麼是慣性思維?面對慣性思維該怎麼破?
    最後事實證明,沃德突破慣性思維看問題的方式是正確的。哲理啟示:按照常理出牌很容易,但是往往也會容易出現致命的錯誤。跳出慣性思維,打破思維的習慣,我們也許就能收穫不一樣的奇效。慣性思維固然對我們有一定的幫助,能免去很多思考問題時的繁瑣步驟。但它也不一定全然正確,它可能會誤導我們的思想之車開上一條偏僻的道路。這時我們就需要突破慣性思維看問題。每個人都有一些慣性思維,比如買菜去同一個超市,看書去同一個書店,做飯放的調料,進入小區後永遠從同一個人行道走,踢球踢慣了,一到那個時間點,就控制不住……等等。
  • 你的人生,被慣性思維帶跑了嗎?
    當處於一個既定的環境中時,久而久之會形成一種固定的思維模式,這種東西是很難打破的。當你融入其中,很容易會被這樣的固定思維包裹住,然後像提線木偶一樣被寫好的劇本牽著走。正所謂「不破不立」即是如此,想要衝破藩籬和束縛,想要突破自己,就一定要打破固有的、慣性的思維!
  • 打敗你的,是慣性思維
    改變人的是方法,改造人的是思維。思維決定了一個人的能力。決定一個人是人才的方法無論有多少種,其中必不可少的是人才的思維。八種最常見的思維你是哪種?八、慣性思維習慣性思維,人們在考慮研究問題時,用固定的模式或思路去進行思考與分析,從而解決問題的傾向。固有的東西是很難打破的,正所謂「不破不立」,要想突破自己,就一定要打破固有的、慣性的思維!否則,連自己的思維都還被禁錮在舊有的陳腐裡,如何能挑得起生活賦予我們的責任?
  • 反科學思維的心理根源:認知偏見、思維慣性等
    光是喋喋不休地羅列事實顯然不行。實際上,這樣做還可能適得其反。由於人類天生就存在認知偏差,在做決策時我們並不完全是理性的。近來,心理學家發現了阻礙理性思維形成的一些關鍵障礙,比如走心理捷徑、固執己見、從眾心理,他們針對每種情況,都提出了有效的應對策略。
  • 十條王者裡的慣性思維其實都是誤區,這條巔峰兩千分都少有人知
    王者榮耀一直不缺活上個上上個版本的玩家,有一些固化的慣性思維一直被當成是絕對正確的,但其實是很大的誤區,下面就列舉十條誤區,這些誤區你中了幾條? 一、軟輔帶懲擊?
  • 你最大的敵人,是慣性思維
    別再為你的情商交學費了,如果是智商決定了你的學歷高低,那麼情商就將決定你的成功大小。否定性思想比如:不可能、沒辦法、怎麼會?沒想過、不知道等等,這些詞彙會讓你的大腦停止思考,不會再為結果找答案。沒方法等於沒能力。
  • 高培勇:實現高質量發展必須摒棄慣性思維
    如果說你本來想聚焦於高質量發展往前走,但是做出的決策切切實實把你向後拉,那麼這樣一種因素才可能是制約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這個因素該如何表述?其實就是大家經常說的慣性思維,慣性思維可能是我們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最重要的制約因素或者說是最大障礙。大家可能要問為什麼會有慣性思維,這種思維方式為什麼又成為了一種慣性?
  • 3分鐘讀懂慣性思維,實現人生彎道超車
    詹姆斯說:「我一定會讓你不久就養上一隻鳥的。」卡爾森不以為然:「我不信!因為我從來就沒有想過要養一隻鳥。」沒過幾天,恰逢卡爾森生日,詹姆斯送上了禮物——一隻精緻的鳥籠。卡爾森笑了:「我只當它是一件漂亮的工藝品。你就別費勁了。」
  • 慣性思維是一件可怕的事
    你有沒有發現生活中有一種這樣的現象?比如媽媽看孩子這件事,只要是媽媽在那麼這個事兒就是媽媽的,其他人都好像沒事兒人一樣。還比如說買菜這件事只要是媽媽去購物就覺得理所應當。大部分人都比較認同這件事就應該是女人幹的事兒啊?
  • 工作場所的習慣思維應該被打破嗎?這句話本身就是慣性思維
    看到合作夥伴問問題,「職場中的慣性思維打破麼」?這句話本身就是一種習慣性思維。必須打破慣性思維嗎?當然不是。為了更好地回答這個問題,讓我們從「慣性思維」的基本含義開始。一、什麼是慣性思維;所謂慣性思維,又稱思維定勢,是根據思維活動積累的經驗教訓和思維規律,在反覆運用中形成的相對穩定、定型的路線、模式、程序和模式。--百度百科慣性思維是人們極為普遍的思維方式。不僅在工作場所,而且在生活中。
  • 心理學家說:慣性思維有四種類型,但希望你能跳出來,成為第五種
    撇開找男朋友這件事,單說這種司空見慣的現象,您是不是覺得,自己很多時候都是這樣看問題的?慣性思維無處不在,每人每天都在這樣看問題。有一次,我去採訪一個畫家,一進門,就看到了一個做工精美的鳥籠子,但裡面沒有鳥,就隨口問道:「先生,您的可愛的小鳥是不是死了?」
  • 慣性思維經驗主義才是影響我們成功的最大絆腳石讓我們惰性和畏難
    昨天在荔枝開課也重點講了經驗主義和慣性思維的危害性。今天在這裡著重就《思維革命》第三講的慣性思維內容做一個整理和發布,希望能給朋友們帶來一些啟示。思維革命慣性思維對我們的危害慣性思維,來源於人的經驗和過往經歷,真是因為有了很多不好的或者失敗的經歷,讓人們有了一個非良性的思維積累,這些積累會在以後的經歷中提供消極的心態。
  • 高培勇:高質量發展必須告別「慣性思維」
    高培勇:高質量發展必須告別「慣性思維」 原標題:高質量發展必須告別「慣性思維」 作為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確定發展思路、制定經濟政策、實施宏觀調控的根本要求,對於高質量發展在我國經濟生活中的意義問題,似已毋庸贅述。
  • 有人認為相對論誤導了科學家思維,導致物理科學停滯,是這樣嗎?
    愛因斯坦肯定有很多人這樣想過,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是個顛覆已有物理學理論和大多數人常規思維的革命性理論,自誕生以來就不斷受到各方人士的質疑任何科學理論都有可證偽性,相對論已經被無數次驗證,是經得起驗證的科學理論,不是科學假說和猜想。下面我們從相對論的誕生背景來進一步論證相對論的出現是必然的。咱們用相對論出現的必然性以及對科學發展的貢獻來回答本題的詰問。一,狹義相對論產生的必然性科學認識水平與生產力的發展水平是相符的。
  • 要想內心強大,你必須突破這四種常見的慣性思維,大多數人都有
    文/唐若唐若心學原創作品,違者必究一個人內心強大過程,也是突破自我思維慣性的過程。當我們被自己的思維所限制的時候,影響我們的不僅是自己的行為,還有我們的習慣,甚至我們的氣場。如果我們想要讓自己的人生走得更遠,取得更大的成就,我們一定要去察覺自己是否擁有這些慣性思維。第一:否定性思維:習慣說沒辦法,不知道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遇到困難就習慣說沒辦法了。
  • 經濟高質量發展要跳出慣性思維
    而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必須要跳出慣性思維,堅決破除路徑依賴。  當前我國經濟金融環境不同於以往,從應對國際金融危機向退出危機應對政策轉變。全球貨幣條件向常態回歸的過程,意味著寬鬆貨幣政策空間日益狹小。特別是依靠貨幣寬鬆並不能自動形成內生經濟增長動能,反而還會延緩經濟結構性改革進程,導致資產價格泡沫化。全球結構化改革正在凝聚共識,我國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也如期推進。
  • 打破慣性思維,刷新三觀認知,前驅的斯巴魯你見過嗎?
    在我們的日常工作和生活中,總會接觸到一個詞語,慣性思維,什麼是慣性思維,我想大概的解釋就是你習慣了某種事物存在或者進行的方式,腦海裡就會默認這件事物一定會按照你腦海裡的潛意識去發生,但是往往現實並不是這樣,事件的發生有時會存在千百種結果,往往並不會按照你腦海裡潛意識的大概率方向去發展,因此如果慣性思維在腦海裡根深蒂固,往往都會給我們帶來一些措手不及的結局。
  • 經驗主義是老沉穩重還是膽小怕事慣性思維看到的都是困難和問題
    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經常會受到經驗主義的影響,也就是慣性思維。張利實戰私塾思維革命有句老話,老江湖怕江湖。就是因為了太多的經驗和閱歷反而影響了人的發揮和創新。1、經驗是可以被打破的很多時候人們停步於自己的經驗,對任何事物都採取慣性思維,影響了我們的深層次的理解和創新。也會讓人們安於現狀。
  • 為什麼蚊子特別喜歡咬你?因為你血甜?別被誤導,真相原來如此!
    為什麼蚊子特別喜歡咬你?因為你血甜?別被誤導,真相原來如此!我們都知道,一到夏天蚊子就是一個令人頭痛的話題。被蚊子咬了之後,我們不僅會感覺奇癢無比,而且還可能被傳播疾病。所以,在夏天的時候我們都會使出渾身招數來防止自己被蚊子咬。
  • 要想打破慣性思維天花板,突破自我,那這三個建議值得聽取
    人與人的本質區別在於思維模式的不同,思維模式是看待事物的角度、方式和方法,你的思維模式決定了你的行為,你的行為決定了你的格局,你的格局決定了你的人生層次。有這樣一個數學題,球拍和球共1.1元,其中球拍比球貴1元,請問球多少錢?你的答案是不是0.1元呢?我估計80%的人和我一樣,在不假思索之下,給出的答案就是0.1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