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科研人員首次發現RNA甲基化修飾可調控脊椎動物配子成熟

2020-11-28 新華網客戶端

  新華社武漢12月14日電(記者譚元斌)我國科研人員在國際上首次發現脊椎動物的配子成熟需要甲基轉移酶mettl3催化的m6A甲基化修飾,從而揭開了該甲基化修飾可調控脊椎動物配子成熟這一此前尚未為人所知的秘密。

  記者13日從中國科學院水生生物研究所了解到,該所科研人員以模式生物斑馬魚為對象開展研究,成功獲得了可存活的mettl3基因突變的合子缺失型斑馬魚突變體。與野生型比較,突變體雌魚卵巢中早期發育階段的卵細胞沒有明顯差異,但成熟發育階段的FG時期(完全成長階段)卵細胞顯著下降,並且可以發生生殖泡破裂而成熟的FG期卵細胞比例也顯著下降。在突變體雄魚中,精原細胞和精母細胞較野生型顯著增加,且精母細胞可以正常聯會,但是成熟精子的數量和精子活力卻顯著下降。

  進一步研究發現,這是由於mettl3基因突變後,突變體中的m6A水平顯著下降,並通過作用於促性腺激素和雌(雄)激素合成信號通路,導致突變體配子成熟受阻。這是國際上首次發現脊椎動物的配子成熟需要mettl3催化的RNA的m6A甲基化修飾。相關研究成果近日在線發表於國際知名期刊《遺傳學》。

  據介紹,RNA甲基化修飾是表觀遺傳的重要內容,其中m6A甲基化修飾較為常見。由於小鼠等模式生物中mettl3基因突變均具有致死效應,因此m6A甲基化修飾是否具有調控脊椎動物配子成熟的功能一直不為人所知。

相關焦點

  • 北京基因組所發現RNA m6A選擇性甲基化機制
    敲除或抑制m6A相關的酶組分會導致重要的表型變化,如擬南芥胚胎滯育、人細胞凋亡、酵母配子發育缺陷,表明m6A可能是細胞內一種非常重要的修飾。  此外,在對數據的深度分析中,研究人員發現,m6A的甲基化存在組織或細胞的特異性和選擇性。
  • 頡偉孟安明等在《分子細胞》發表斑馬魚配子及早期胚胎組蛋白修飾...
    頡偉孟安明等在《分子細胞》發表斑馬魚配子及早期胚胎組蛋白修飾重編程研究成果清華新聞網11月20日電  11月15日,清華大學生命學院頡偉研究組與孟安明研究組緊密合作,在《分子細胞》(Molecular Cell)期刊發表題為《親本合子轉換期廣泛的增強子去記憶化和啟動子預備化
  • 當DNA甲基化遇上RNA甲基化:果實成熟的表觀遺傳調控
    然而,這兩種核酸修飾之間是否存在內在關聯性卻不清楚。近日,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秦國政研究組和田世平研究組合作,揭示了DNA甲基化可通過調節m6A去甲基化酶基因表達的方式影響番茄果實m6A修飾,而m6A去甲基化酶反饋調節DNA甲基化,從而共同調控果實成熟。該研究發表在Genome Biology 上。果實成熟是一個非常複雜的過程,受內外因素的影響。
  • ...Molecular Cancer發表創新性研究,首次揭露RNA m6A甲基化修飾在…
    【突破】兒中心在Molecular Cancer發表創新性研究,首次揭露RNA m6A甲基化修飾在… 2020-01-02 17:07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線蟲基因組存在DNA甲基化現象
    中國科學家首次發現線蟲基因組存在DNA甲基化現象   中新社深圳10月18日電(記者 鄭小紅)中國科學家的最新研究首次證實線蟲基因組中存在DNA甲基化現象,從而改寫了傳統觀念中線蟲中沒有該表觀遺傳修飾的歷史,同時也使以DNA甲基化序列做靶標進行抗寄生蟲藥物研發成為可能,為抗旋毛形線蟲病的藥物開發提供了全新思路。
  • 研究發現RNA介導DNA甲基化參與調控草莓成熟
    Genome Biology 期刊在線發表了中國科學院分子植物科學卓越創新中心/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上海植物逆境生物學研究中心郎曌博研究組和植生生態所張一婧研究組合作完成的題為Downregulation of RdDM during strawberry fruit ripening 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揭示了RNA介導DNA甲基化通路在草莓果實成熟過程中的調控作用
  • RNA m6A選擇性甲基化機制獲進展
    敲除或抑制m6A相關的酶組分會導致重要的表型變化,如擬南芥胚胎滯育、人細胞凋亡、酵母配子發育缺陷,表明m6A可能是細胞內一種非常重要的修飾。 2012年,高通量測序與抗體免疫沉澱相結合方法(MeRIP-seq或m6A-seq)的提出,使得大規模檢測m6A修飾成為可能。
  • 當DNA甲基化遇上RNA甲基化:果實成熟的表觀遺傳調控 | Genome...
    論文標題:RNA methylomes reveal the m6A-mediated
  • 動物基因組印跡起源於最低等脊椎動物
    其主要從事脊椎動物胚胎早期發育的基因表達調控研究。採用金魚和斑馬魚人工雌核發育單倍體系統,通過對表達活性不同的單等位基因的分析,研究脊椎動物發育過程中組織特異性和等位基因特異性甲基化式樣如何在基因組上建立,以及單等位基因表達和二倍體依賴型發育模式的表觀遺傳調控機制;以回答發育過程中基因組整體水平上的基因選擇性表達表達時空秩序這一發育生物學的核心問題。曾作為主要研究人員獲得教育部科技進步二等獎。
  • Nat Commun:RNA的甲基化與去甲基化修飾
    2019年12月10日 訊 /生物谷BIOON/ --德國慕尼黑的路德維希-馬克西米利安大學(LMU)研究人員發現了細菌RNA中一種新型的化學修飾形式。顯然,只有當細胞處於應激狀態時,這種修飾才會附著在分子上,並且在恢復過程中會迅速去除。核糖核酸(RNA)在化學形式上與DNA密切相關,而DNA是所有細胞中遺傳信息的載體。
  • Science | 突破,可能開拓一個新的領域,首次發現m6Am甲基化轉移酶
    除內部m6A外,N6,2'-O-二甲基腺苷(m6Am)存在於脊椎動物的加帽mRNA的轉錄起始核苷酸中。 然而,它的生物發生和功能作用仍然難以捉摸。m6Am的甲基化轉移酶PCIF1,並發現了m6Am促進加帽 mRNA翻譯的新作用。
  • Nature & Cell:中美科學家重磅級發現!RNA甲基化修飾或能促進機體...
    DNA或RNA分子上,添加甲基基團的蛋白質被稱為「書寫者」,而移除甲基化基團的蛋白質被稱為「橡皮擦」,要使得甲基化能夠產生一定的生物學效應,就必須有「解讀器」蛋白質來識別這種變化並與之相結合。研究者Chuan He教授表示,本文研究為我們理解機體學習和記憶形成的機制提供了新的思路,對正常和敲除小鼠進行研究後我們發現了其在長期記憶和學習能力上的很多差異,研究結果表明,m6A甲基化作用能通過Ythdf1蛋白發揮重要的作用。
  • m6A(RNA甲基化修飾)課題思路介紹及熱點方向分析
    圖1.m6A文獻發表數(Pubmed資料庫)研究發現,作為基因轉錄及轉錄後調控的重要作用方式,m6A修飾參與調節生物體中多種生物學過程,與多種疾病發生、發育具有顯著相關。m6A在細胞加速mRNA代謝和翻譯,以及在細胞分化、胚胎發育和壓力應答等過程中起重要作用。
  • 研究發現m6A修飾在小腦發育中的新功能
    N6-甲基腺嘌呤(m6A)修飾是RNA上分布最廣泛的一種化學修飾,參與調控RNA的翻譯、降解以及可變剪接等多個過程,在胚胎幹細胞乾性維持、胚胎發育、配子發生等生命活動中均發揮重要作用。m6A修飾是由METTL3、METTL14以及WTAP等構成的m6A甲基轉移酶複合物催化形成的,其中METTL3是m6A甲基轉移複合物的核心組分。在小鼠中,敲除Mettl3基因可導致早期胚胎發育終止,表明m6A甲基化修飾在哺乳動物胚胎發育中扮演重要角色。
  • 北京基因組所發現RNA甲基化調控基因翻譯機制
    北京基因組所發現RNA甲基化調控基因翻譯機制 來源:北京基因組研究所   發布者:左麗媛   日期:2017-02-09   今日/總瀏覽:1/2101
  • 2013諾獎大熱門之DNA甲基化亮點薈萃研究
    DNA甲基化過程會將甲基添加到DNA分子上,例如在胞嘧啶環的5'碳上:這種5'方向的DNA甲基化方式可見於所有脊椎動物。在人類細胞內,大約有1%的DNA鹼基受到了甲基化。在成熟體細胞組織中,DNA甲基化一般發生於CpG雙核苷酸(CpG dinucleotide)部位;而非CpG甲基化則於胚胎幹細胞中較為常見。
  • ...交通大學科研成果獎一等獎獲獎項目:DNA硫修飾的發現及其生理意義
    【所獲獎項】2018年上海交通大學「科研成果獎」一等獎【項目簡介】鄧子新帶領團隊首次在作為生命中樞的DNA骨架上發現了一種新的DNA硫修飾及相匹配的兩套新的細胞防衛機制,並闡明DNA硫修飾是DNA抗氧化作用的一種新機制,對DNA新結構及其生理意義研究做出原創性貢獻, 打開了一個新的學科領域,豐富了分子生物學基礎理論,得到國際上廣泛認可。
  • Nature:科學家首次揭示RNA表觀修飾在造血幹細胞發育中的關鍵作用
    經過幾十年的研究與探索,科學家對於造血幹細胞的體內發育和體外誘導分化已有了基本了解,但對整個過程的動態調控機制的認識仍不完善,尤其對於表觀遺傳修飾在脊椎動物造血幹細胞發育過程中的作用更是知之甚少。m6A(N6-甲基腺嘌呤)是最常見、最豐富的真核生物mRNA轉錄後修飾形式之一。
  • Nature:何川團隊再獲突破,發現第二種新型的RNA甲基化修飾
    研究者Chuan He表示,這項研究發現為生物學世界提供了一種新的視野,而且這些特殊的RNA修飾對於幾乎所有的生物學過程都有一定的影響。分子生物學的中心法則描繪了DNA轉錄形成RNA的細胞通路,進而為蛋白質產生提供了一定的基礎,自從1956年科學家弗朗西斯-克裡克(Francis Crick)提出的DNA複製理論後,科學家們就已經發現了對DNA和蛋白質進行多種修飾可以調節轉錄和翻譯的過程。
  • 動物所發現DNA甲基化調控胚胎左右不對稱發育
    動物所發現DNA甲基化調控胚胎左右不對稱發育 來源:中科院動物所   發布者:尹海華   日期:2017-09-13   今日/總瀏覽:1/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