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子論是化學的偉大進步

2020-10-21 初中數理化大師

一般認為,原子論源於古希臘偉大的唯物主義哲學家德謨克利特(約公元前

460- -約前370)的學說。在牛頓的力學體系建立之後,當時的科學家又對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進行完善推演,逐漸形成了現代的原子論。

提出原子論

德謨克利特認為,萬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原子是不可再分的物質微粒,虛

空是原子運動的場所。人們的認識是從事物中流射出來的原子形成的「影像」作用於人們的感官與心靈而產生的。

但是,當時的大科學家亞里斯多德反對原子論,因此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一直未被很多人所接受。

進入中世紀之後,也有少數的人曾相信原子論。但是中世紀歐洲在這些「科學

問題」上,亞里斯多德的學說在起主導作用。而且「大自然厭惡真空」的教條又非,常符合人們的常識。因此原子論- - 直處於死寂狀態。

原子論的發展

西方文藝復興之後,自然科學的研究日益受到人們的廣泛重視,以牛頓力學體

系的建立為標誌,自然科學進入了一個輝煌的發展時期。由於法國學者伽森第等人的努力,德謨克利特等人的原子論在17世紀得以復活。然而,此時原子論者感興趣的方向已經不是設想原子如何組成世界,而是如何在原子論的基礎上建立起物理學和化學的基本理論。

一群天才橫溢的科學家開始了原子學說的研究,笛卡兒( 1596-1650,曾譯笛卡爾)、博斯科維奇、塞諾特、玻意耳( 1627- -1691)、拉瓦錫等紛紛對之進行了深入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道爾頓的貢獻

在近代原子論的建立中,英國偉大的科學家道爾頓( 1766- 1844) 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他通常被看成是科學原子論之父。他把玻意耳、拉瓦錫的研究成果,即化學元素是那種用已知的化學方法不能進-步分析的物質,同原子論的觀點結合起來。

他提出,有多少種不同的化學元素,就有多少種不同的原子;同-一種元素的原子在質量、形態等方面完全相同。他還強調查清原子的相對重量」以及組成-個化合物「原子」的基本原子的數目極為重要。關於原子組成化合物的方式,道耳頓認為這是每個原子在牛頓萬有引力作用下簡單地並列在- -起形成的。在化學反應後,原子仍保持自身不變。

儘管現代科學的發展在一-定程度上修正了原子本身的物理不可分和萬有引力將原子連接在一起的觀點,但是道爾頓對原子的定義卻被廣泛地接受下來。

相關焦點

  • 量子力學那點事:長路漫漫之古老原子論
    原子論——古希臘的哲思在古老中國,我們認為世界由金木水火土組成,這是我們的五行學說。希臘也好不了多少,他們認為是地火水風構成了世界,這就是四元素說。應該承認,這都是偉大先輩們對世界本質的思考,雖然現在看來有些粗糙,但在當時卻是偉大的進步。
  • 影響人類進步的十大化學家,你認識幾位?
    影響人類進步的十大化學家,你認識幾位?在化學發展史上,無數化學先輩們為化學的發展獻身,其中湧現了很多傑出的化學家,這裡,我們盤點了十位影響人類進步的化學家,看看你都認識嗎?這些劃時代貢獻使得他成為歷史上最偉大的化學家。阿伏加德羅分子假說提出者阿伏加德羅(1776年8月9日—1856年7月9日),義大利化學家、物理學家。1811年,他提出了阿伏加德羅定律,創立分子的概念,闡述了分子與原子的區別。這是對原子論的有益補充和重要發展。但直到1860年,分子論的觀點才被科學界接受。
  • 原子論的提出只是一種假說?
    原子論德謨克利特探討了物質結構的問題,提出了原子論的思想。他認為萬物的本原是原子和虛空。原子是一種最後的不可分割的物質微粒,它的基本屬性是"充實性",每個原子都是毫無空隙的。虛空的性質是空曠,原子得以在其間活動,它給原子提供了運動的條件。
  • 原子論到底是誰提出的?
    在化學緒言課上,我們了解到「道爾頓和阿伏伽德羅提出的原子論和分子學說,奠定了近代化學的基礎。」
  • 誰才是化學領域的「東邪西毒」?
    影響人類進步的十大化學家,你認識幾位?在化學發展史上,無數化學先輩們為化學的發展獻身,其中湧現了很多傑出的化學家,這裡,我們盤點了十位影響人類進步的化學家,看看你都認識嗎?波義耳——近代科學的奠基者波義耳(1627年1月25-1691年12月30),英國化學家。
  • 科學網—道爾頓的原子論與「新化學」
    《化學哲學新體系》,[英] 道爾頓著,李家玉、盛根玉譯,北京大學出版社
  • 化合物定組成定律與原子論
    化合物定組成定律與原子論(The Law of Definite Proportions and Atomism)18世紀末期,歐洲化學界對化合物的組成有兩種截然不同的觀點:一方認為化合物有固定的組成,另一方則認為化合物的組合可變
  • 一位偉大的科學家也是一位可愛的色盲患者道爾頓
    色盲的存在歷史沒準是伴隨著整個人類的進化史而來的也沒準,直到1766年偉大的近代化學之父約翰道爾頓的出生,隨著他的研究或者說是因好奇引發的探索衝動色盲這一說不上疾病的特殊病症才被人類認知。真的,約翰道爾頓的名聲實在是不太為人們所了解,儘管他的一生宣讀和發表過了116篇之多的科學論文,寫出了《化學哲學的新體系》這一偉大的奠定了近現代化學這一自然學科基石基礎的偉大著作。我們初中時候所學習的原子論也是被他第一個提出來的。
  • 從定性研究到定量研究-揭秘原子論
    18世紀末期,隨著天平等定量實驗工具的發明,化學從定性研究進入定量研究時代,在大量實驗數據積累的基礎上,科學家們發現一些元素相互化合時,質量之間有定量的關係,為此先後有三個化學的基本定律被提出來。道爾頓的原子論同過去的原子論相比,有著堅實的科學依據。而且道爾頓的原子論從微觀角度合理解釋了當時的三個經驗定律。根據原子論的觀點,原子是化學變化的最小微粒,物質在發生化學反應時,原子的種類、數目和質量都不發生變化,所以化學反應前後的質量不變,這就是化學反應前後質量守恆的原因。
  • 原子論學派
    原子論學派 2013年12月16日 12:40 來源:中國社會科學網 作者: 字號 內容摘要: 關鍵詞: 作者簡介:
  • 原子論的確立
    可是正當德謨克利特剛提出原子說要接觸到世界的本質時,希臘又出現了一個學者叫亞里斯多德(公元前385年~公元前322年),他認為世界是由火、空氣、水、土四種「元素」組成的,而每種「元素」又都表現為熱、冷、溼、幹,一種元素通過熱、冷、溼、幹的變化就可以成為另一種元素。亞里斯多德當時是學術界的最高權威,神聖不可侵犯,他的思想竟統治西方世界一千來年。
  • 動新聞|從原子論到核電站的漫漫長路
    裡程碑mm溫馨提示:點擊下方「閱讀原文」可查看動新聞效果哦~原子論的思想,最早是由古希臘哲學家德謨克利特公元前
  • 「原子論」對馬克思哲學思想起源的影響
    「原子論」是古希臘羅馬時期形成並發展起來的一種哲學形態,也是觀照和理解世界的一種思維方式。作為古希臘哲學第一個成型的理論體系,從醞釀、雛形、質疑、矯正、修補到完善,耗費了當時哲學家(無論是歸屬於這一流派者,還是反對者)絕大部分心力,雖然其中確有樸素性和直觀性,但更重要的是它以一個典型的個案記錄和呈現了人類哲學思維發展的曲折進程和可能達到的高度,並且對後世哲學產生了深遠影響。
  • 原子論的開山鼻祖,唯物主義哲學創始人——宇宙並非無限可分
    阿布德拉城邦然而,公元前460年左右,阿布德拉城邦一位偉大的哲學家如流星划過天空,光芒閃耀,震驚世人。他是原子論的開山鼻祖,唯物主義哲學創始人,甚至被認為是「現代科學之父」,他就是德謨克利特(Democritus)。德謨克利特誕生於一個貴族家庭,然而貴族的家世並沒有鎖住他的翱翔之心,他周遊列國,去了亞洲,甚至據說已經到達印度和衣索比亞。他也到訪了埃及,並在那裡住了四年,不斷學習先進知識,他對埃及數學的成就非常讚賞。
  • 宇宙是由什麼構成的,四元素說和原子論的來歷
    五行八卦他們就捨得,咱們回到正題上來,這是歷史上人類對於物質種類的探索,影響的就是之後的化學理論,化學就是研究這個物質的元素種類,還有元素之間它是怎麼反應的?就講他自己的一套學說叫做原子論,他說這個所有的物質,不管你是土,氣還是水,火,他們都是有一種不可再分的原子構成的,這東西你看不見,特別的小。這就是最早的原子論,我們現在說的原子就是希臘語當中不可再分的意思,留基伯學堂當中有一名學生叫做德謨克利特,他接著把他老師的這個觀點發揚光大了,說宇宙是由這個不可再分的原子和虛空構成的?不過這種說法不被當時所認可
  • 「原子論」的創始者——德謨克利特
    他是「原子論」的創始者,由原子論入手,他建立了認識論。他認為每一種事物都是由原子所組成的,整個世界的本質只是原子和虛空。原子不可分割,並不完全一樣。在自然界中,每一件事的發生都有一個自然的原因,這個原因原本即存在於事物的本身。並在哲學、邏輯學、物理、數學、天文、動植物、醫學、心理學、倫理學、教育學、修辭學、軍事、藝術等方面,他都有所建樹。
  • 原子論受到挑戰:世界上所有的事物都可以一直往下細分嗎?
    這種方法應用到整個世界中去,則被稱為原子論。它認為自然界的一切都是由微小的、不可改變的部分組成的。我們所理解的變化和通量只是在宇宙機器中轉動的齒輪——這個宇宙機器是一個巨大但最終可以被理解的機制,它受宇宙法則的支配,由更小的單位組成。幾個世紀以來,試圖確定這些單位一直是科學和技術的焦點。
  • 《新原子論及其應用研究》中英對照版問世
    本報訊 我國化學物理學家曾雄飛經47年探索撰寫的《新原子論及其應用研究——油氣成礦爆炸地質動力學理論》一書,近日由中國科學院科技翻譯協會翻譯完成。中英文對照版由國防工業出版社出版。
  • 西方哲學史:德謨克利特「原子論」
    德謨克利特的「原子論」,是繼阿那克薩哥拉「種子說」後的另一大天才創造。種子說認為,萬物起源於種子,在宇宙開端,所有的種子混沌一體,在「努斯」的驅動下,漩渦狀的運動把種子分離開。再有不同質量的種子互相結合,形成我們面前的宇宙。德謨克利特認為,或許「種子」不是有無數個,而是只有一個。西方人喜歡叫作「始基」,始基必須是不可再分的,他們在空虛中運動,這種運動僅受機械規律的約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