親和層析法純化蛋白實驗中需要注意的事項

2021-01-20 中科森輝微球

上樣


親和層析純化生物大分子通常採用柱層析的方法。親和層析柱一般很短,通常10cm左右。上樣時應注意選擇適當的條件,包括上樣流速、緩衝液種類、pH、離子強度、溫度等,以使待分離的物質能夠充分結合在親和吸附劑上。

一般生物大分子和配體之間達到平衡的速度很慢,所以樣品液的濃度不易過高,上樣時流速應比較慢,以保證樣品和親和吸附劑有充分的接觸時間進行吸附。特別是當配體和待分離的生物大分子的親和力比較小或樣品濃度較高、雜質較多時,可以在上樣後停止流動,讓樣品在層析柱中反應一段時間,或者將上樣後流出液進行二次上樣,以增加吸附量。樣品緩衝液的選擇也是要使待分離的生物大分子與配體有較強的親和力。另外樣品緩衝液中一般有一定的的離子強度,以減小基質、配體與樣品其它組分之間的非特異性吸附。

生物分子間的親和力是受溫度影響的,通常親和力隨溫度的升高而下降。所以在上樣時可以選擇適當較低的溫度,使待分離的物質與配體有較大的親和力,能夠充分的結合;而在後面的洗脫過程可以選擇適當較高的溫度,使待分離的物質與配體的親和力下降,以便於將待分離的物質從配體上洗脫下來。

上樣後用平衡洗脫液洗去未吸附在親和吸附劑上的雜質。平衡緩衝液的流速可以快一些,但如果待分離物質與配體結合較弱,平衡緩衝液的流速還是較慢為宜。如果存在較強的非特異性吸附,可以用適當較高離子強度的平衡緩衝液進行洗滌,但應注意平衡緩衝液不應對待分離物質與配體的結合有明顯影響,以免將待分離物質同時洗下。


2.洗脫


親和層析的另一個重要的步驟就是要選擇合適的條件使待分離物質與配體分開而被洗脫出來。親和層析的洗脫方法可以分為兩種:特異性洗脫和非特異性洗脫。


(1)特異性洗脫


特異性洗脫是指利用洗脫液中的物質與待分離物質或與配體的親和特性而將待分離物質從親和吸附劑上洗脫下來。

特異性洗脫也可以分為兩種:一種是選擇與配體有親和力的物質進行洗脫,另一種是選擇與待分離物質有親和力的物質進行洗脫。前者在洗脫時,選擇一種和配體親和力較強的物質加入洗脫液,這種物質與待分離物質競爭對配體的結合,在適當的條件下,如這種物質與配體的親和力強或濃度較大,配體就會基本被這種物質佔據,原來與配體結合的待分離物質被取代而脫離配體,從而被洗脫下來。例如用凝集素作為配體分離糖蛋白時,可以用適當的單糖洗脫,單糖與糖蛋白競爭對凝集素的結合,可以將糖蛋白從凝集素上置換下來。後一種方法洗脫時,選擇一種與待分離物質有較強親和力的物質加入洗脫液,這種物質與配體競爭對待分離物質的結合,在在適當的條件下,如這種物質與待分離物質的親和力強或濃度較大,待分離物質就會基本被這種物質結合而脫離配體,從而被洗脫下來。例如用染料作為配體分離脫氫酶時,可以選擇NAD+進行洗脫,NAD+是脫氫酶的輔酶,它與脫氫酶的親和力要強於染料,所以脫氫酶就會與NAD+結合而從配體上脫離。特異性洗脫方法的優點是特異性強,可以進一步消除非特異性吸附的影響,從而得到較高的解析度。另外對於待分離物質與配體親和力很強的情況,使用非特異性洗脫方法需要較強烈的洗脫條件,很可能使蛋白質等生物大分子變性,有時甚至只能使待分離的生物大分子變性才能夠洗脫下來,使用特異性洗脫則可以避免這種情況。由於親和吸附達到平衡比較慢,所以特異性洗脫往往需要較常的時間和較大的洗脫條件,可以通過適當的改變其它條件,如選擇親和力強的物質洗脫、加大洗脫液濃度等等,來縮小洗脫時間和洗脫體積。


(2)非特異性洗脫


非特異性洗脫是指通過改變洗脫緩衝液pH、離子強度、溫度等條件,降低待分離物質與配體的親和力而將待分離物質洗脫下來。

當待分離物質與配體親和力較小時,一般通過連續大體積平衡緩衝液衝洗,就可以在雜質之後將待分離物質洗脫下來,這種洗脫方式簡單、條件溫和,不會影響待分離物質的活性。但洗脫體積一般比較大,得到的待分離物質濃度較低。當待分離物質和配體結合較強時,可以通過選擇適當的pH、離子強度等條件降低待分離物質與配體的親和力,具體的條件需要在實驗中摸索。可以選擇梯度洗脫方式,這樣可能將親和力不同的物質分開。如果希望得到較高濃度的待分離物質,可以選擇酸性或鹼性洗脫液,或較高的離子強度一次快速洗脫,這樣在較小的洗脫體積內就能將待分離物質洗脫出來。但選擇洗脫液的pH、離子強度時應注意儘量不影響待分離物質的活性,而且洗脫後應注意中和酸鹼,透析去除離子,以免待分離物質喪失活性。對於待分離物質與配體結合非常牢固時,可以使用較強的酸、鹼或在洗脫液中加入脲、胍等變性劑使蛋白質等待分離物質變性,而從配體上解離出來。然後再通過適當的方法使待分離物質恢復活性。


相關焦點

  • 實驗專欄丨親和層析法純化抗體技術指南來了!
    在生產階段,抗體一般都存在於複雜的細胞中,而且它們的大部分應用都需要純化後使用。在多種不同的技術中,親和層析是純化抗體最具選擇性、快速和容易的純化方法。 (請耐心花2分鐘閱讀完本文,建議推薦給小夥伴一起學)親和層析是液相層析方法中選擇性和通用性最好的技術,依賴於蛋白及其配體的可逆性定點結合,如激素與其受體,酶與其底物,抗體與抗原等。
  • 親和層析純化胰酶
    親和層析純化胰酶 來源:來源網絡 2007-03-30 18:50 一、實驗目的與原理生物大分子化合物的重要特徵之一是具有與某些相對應的分子通過次級鍵或共價鍵專一結合的能力即親和力
  • 如何高效純化蛋白&抗體?
    對於分析蛋白質個體和蛋白質複合物,鑑定蛋白質與蛋白質、核酸之間的相互作用,蛋白質的純化是這些研究的基石。由於純化天然蛋白是一件J具挑戰性的工作,科學家開發出來利用標籤融合蛋白來捕獲純化和檢測目的蛋白的實驗體系。純化蛋白最有效的就是親和層析,它是通過目的蛋白與相匹配的固定化配體的進行特異性結合,實現純化目的。
  • 蛋白純化,就是這麼簡單
    對於分析蛋白質個體和蛋白質複合物,鑑定蛋白質與蛋白質、核酸之間的相互作用,蛋白質的純化是這些研究的基石。由於純化天然蛋白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科學家開發出來利用標籤融合蛋白來捕獲純化和檢測目的蛋白的實驗體系。
  • Pull-Down如何進行純化實驗?
    Pull-Down旨在證明兩種蛋白質之間的相互作用或探索可與目的蛋白結合的未知蛋白或分子。Pull-Down不同於IP或Co-IP之處在於,它不是基於抗體-抗原相互作用,不是免疫反應。誘餌蛋白(或配體),通過非抗體親和系統固定到固相支持物上,這種固定可以通過共價偶聯結合到活化的微珠上,也可以通過與支持物上的受體分子結合的親和標籤結合,從而固定。
  • 怎樣避免表達純化的重組蛋白有「毒」?
    因此,在免疫學實驗、細胞培養實驗、細胞治療、細胞凋亡研究以及幹細胞培養與擴增分化中,使用到蛋白因子都需要低內毒素。在細胞因子功能分析、蛋白相互作用等研究中也必須使用低內毒素的重組蛋白。以重組蛋白作為抗原,生產高質量的抗體更是需要低內毒素的重組蛋白。內毒素超標,會嚴重影響重組蛋白的使用,怎樣操作才可以避免呢?
  • 聊一聊蛋白親和層析
    當存在免疫特異性相互作用時,親和色譜法(AC)通常是第一有時是唯一的步驟。但是,為了獲得令人滿意的樣品均勻性,可能需要進一步的精純(polish)步驟,通常是尺寸排阻色譜法。親和純化提供了高選擇性,通常對目標蛋白具有高載量。將目標分子濃縮到較小的體積,一步即可獲得高於95%的純度。最常用的蛋白質製備純化方法都涉及到色譜分析。該方法根據待純化蛋白(目標蛋白)的性質與樣品中其他物質性質的差異進行分離。
  • 重組蛋白和多肽的分離純化(8)
    目前對於不同的親和表達純化系統的比較還不多,親和純化的選擇還是多根據經驗來確定,最近Lichty等以純度、產率和花費為指標比較了幾種親和純化標籤的純化效果,認為金屬螯和親和層析容量高>)融合蛋白,從大腸桿菌、酵母、果蠅提取物中純化的純度中等,而從Hela細胞提取物中能得到很好的純度,基於表位的標籤FLAG和HPC(蛋白C重鏈)能從4種提取物中得到高純度的蛋白
  • His 標籤融合蛋白 - 純化,檢測,封閉
    由於純化天然蛋白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科學家開發出來利用標籤融合蛋白來捕獲純化和檢測目的蛋白的實驗體系,包括His標籤、GST標籤、HA標籤、DDDDK(Flag)標籤、Myc標籤、MBP標籤以及生物素標籤等...目前已經有很多種方法可以從粗提取物或者其它複雜混合物中捕獲並純化目的蛋白。
  • 重組蛋白和多肽的分離純化(3)
    在重組蛋白的分離純化中,各種分離模式都得到應用。利用DNA重組技術,進行目標蛋白的融合表達,再用親和層析進行分離純化,已經成為蛋白質表達純化的常用手段。在重組蛋白的分離純化中,與其它層析方法相比,親和層析的純化能力更為強大,一步純化就可以得到很高的純度,可以使蛋白質純化100-1000倍,活性蛋白的回收率通常很高,而且可以純化其它方法難以分離的蛋白質。
  • 蛋白分離措施詳述
    蛋白質在用鹽析沉澱分離後,需要將蛋白質中的鹽除去,常用的辦法是透析,即把蛋白質溶液裝入秀析袋內,用緩衝液進行透析,並不斷的更換緩衝液,因透析所需時間較長,所以最好在低溫中進行。此外也可用葡聚糖凝膠G-25或G-50過柱的辦法除鹽,所用的時間就比較短。
  • 李榮秀:應用高效仿生親和純化方法 提高生物工程藥物生產效益
    製造成本可高達銷售價格的20-25%,製造成本又可大致平均到細胞培養工段、純化工段和保障工段,各約1/3; 其中細胞培養滴度正在提高到10-15g/L, 下遊純化工段步驟和收率、原材料成本正變為主要成本因素;在常用分離純化方法中,親和層析效率最高,但是傳統親和技術存在成本昂貴、壽命短、不能耐受在線去熱源、清潔和消毒、難以滿足生產要求等缺點。
  • 乾貨 | 蛋白分離純化搞不定?看這裡!
    蛋白質在組織或細胞中一般都是以複雜的混合物形式存在,每種類型的細胞都含有上千種不同的蛋白質。蛋白質分離純化方法已成為目前的研究熱點之一,而蛋白質的分離純化工作較為複雜,需要根據不同的蛋白質制定出相應的策略,採用不同的方法。
  • 重組蛋白和多肽的分離純化(5)
    儘管親和融合策略可以一步使融合蛋白的純度達到很高,但是在蛋白質的下遊處理階段又引入了新的問題,即需要位點特異的剪切。在進行融合表達時,以下三種情況是不必去除親和標籤:1. 目標蛋白作為免疫原用來產生和純化抗體;2. 目標蛋白的生物活性不受融合標籤的影響;3.
  • GE推出新款親和層析介質CaptoL
    用電氣醫療集團(GE Healthcare)近日推出了一款新的親和層析介質Capto L,適用於抗體和抗體片段的捕獲。它結合了剛性的高流速瓊脂糖基質及與免疫球蛋白結合的重組蛋白L配體,這種配體對於抗體K輕鏈(Kappa light chain)上的可變區有很強的親合力。
  • 高效蛋白質純化方法
    對於分析蛋白質個體和蛋白質複合物,鑑定蛋白質與蛋白質、核酸之間的相互作用,蛋白質的純化是這些研究的基石。由於純化天然蛋白是一件極具挑戰性的工作,科學家開發出來利用標籤融合蛋白來捕獲純化和檢測目的蛋白的實驗體系。
  • 親和層析原理(Affinity Chromatography)
    親和層析法是近年來廣為重視並得到迅速發展的提純、分離方法之一。許多物質都具有和某化合物發生特異性可逆結合的特性。例如:酶與輔酶或酶與底物(產物或競爭性抑制劑等),抗原與抗體,凝集素與受體,維生素與結合蛋白,凝集素與多糖(或糖蛋白、細胞表面受體),核酸與互補鏈(或組蛋白、核酸多聚酶、結合蛋白)以及細胞與細胞表面特異蛋白(或凝集素)等。
  • PALL蛋白純化填料試用申請活動即將開始
    PALL蛋白純化填料試用申請活動即將開始蛋白純化新選擇:多一次嘗試,多一種選擇,不同的結果。PALL蛋白純化填料試用申請活動即將開始申請有效期2011年5月4號-2011年6月4號   您是否為蛋白純化結果不理想而煩惱?
  • 親和質譜技術:藥物靶標配體的高通量篩選
    親和質譜技術(Affinity Selection Mass Spectrometry)作為一種間接篩選小分子配體的方法,已經成功應用於許多受體、酶等靶蛋白的配體的篩選,並且得到了廣泛的應用。親和質譜分析的基本原理是:首先獲得配體與靶蛋白結合的複合物,而後採用某種純化方法將複合物與溶液中未結合的配體分離,最後對從複合物中解離下來的配體進行液質聯用分析從而鑑定其配體結構。
  • 關於蛋白純化的技術分享
    隨著樣品的背景信息、分析方法和樣品的製備和提取步驟的進展,可以應用三步純化策略對樣 品進行純化。(下圖) 這個策略被用來幫助發展製藥工業中治療性蛋白的純化過程,同時在幫助研 究性實驗室研製純化方案時也是同樣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