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完信條,感覺我生鏽的腦袋被人砍了一刀,牛頓時空觀帶來的頑固線性時間思維被徹底顛覆,有了一些關於時間鉗形戰術的想法,分享給大家。
一共分為4個部分:
一,信條魅力:逆時間影像衝擊突破思維慣性品味時間鉗形戰術
二,信條有瑕疵的科學邏輯:「別試著理解它,感受它。」
1,科學邏輯說明
2,逆向世界設定
3,時間反演與熵減
4,多宇宙MWI、高維、虛時間
5,過去發生的就一定發生、自由意志、祖父悖論、分形自指、因果同時
三、三個時間鉗形戰術:請把時間線性思維更新為無限可能思維
四、時間鉗形戰術模型,對你個人成長,職場商戰有啥神妙的用處?
1,空間上、人群上、心智上的時間鉗形戰術
2,正向時間鉗形戰術
3,逆向時間鉗形戰術
4,從有的角度:無限可能思維版的時間鉗形戰術
5,從空的角度:佛教無我版的時間鉗形戰術
6,借假修真:重新創造你的全新未來
一,信條魅力:逆時間影像衝擊突破思維慣性品味時間鉗形戰術
諾蘭的信條一出天下驚,因為硬科幻實在是邏輯難懂,不光觀眾看傻了,影評人也看傻一片。能把邏輯搞明白的影評的標配都是三刷,多角度多人物多場景,做思維導圖加視頻正反梳理時間線人物線,實在是難得一見的奇觀。
這部片子帶給我最大震撼觀感的就是逆時間行動的畫面,這個在平時是很難去想像出來的。
這個影像的巨大衝擊帶給我突破大腦思維慣性,平常因為認知遮蔽、思維慣性、所知障,信息繭房等,人是很難突破思維局限的,這部片子絕對可以給我們生鏽卡住的腦袋一記重拳。
我這裡就不重複理科大神們的思維導圖了,也不聊劇情細節,請自己三刷。我只重點說一個點,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個點,時間鉗形戰術。
這個詞是諾蘭發明的,「鉗形」是軍事術語,就是我方於兩個方向向敵方進攻,迫使敵方兩面作戰,諾蘭在這裡給你換了一個概念,兩個方向,是兩個不同的時間方向夾擊,正向和逆向一塊夾擊?
你品,你細品,是不是感覺腦子不好使了?
這個概念特別有味道,我這裡就要聊聊時間鉗形戰術,對你個人成長,職場商戰有啥神妙的用處?
二,信條有瑕疵的科學邏輯:「別試著理解它,感受它。」
1,科學邏輯說明
為了說明這個複雜的概念,我們得稍微聊聊這部片。
諾蘭請的科學顧問是2017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基普·索恩,諾蘭表示,他讓基普·索恩(Kip Thorne)看了腳本,確保大部分設定符合科學:「儘管科學上,熵的反轉不等於時間的反轉,但理論上,如果你可以顛倒某個物體的熵,那麼也可以顛倒該物體的時間,因此這個故事還是建立在物理學基礎上的。」
所以請注意,信條畢竟是電影,就跟你平時看的綜藝全是對臺本一樣,電影的科學邏輯不要深究就好。
信條涉及到了許多科學邏輯,在科學界,暗物質暗能量、宇宙起源、時空、意識、多宇宙理論、熵減等問題,其實並沒有徹底搞清楚,所以大家還是不必深究,因為無論你多牛,你要死磕深究的話,也是絕對搞不清的。
你只能理解導演在他的科學邏輯下告訴你的邏輯,但是要切記,不代表導演的邏輯就是對的。
實際上科學沒有標準答案的時候,你也很難說誰是錯的。
2,逆向世界設定
在電影的逆向世界裡,有如下設定:
呼吸器:角色需要帶著氧氣面罩才能呼吸。
逆向物質:角色帶到逆向世界的物品,實際上就是正常物品經過了轉換之後的形式,比如逆向材料製成的子彈,子彈不是發射而是接住。
逆向時間膠囊:未來與過去的溝通介質,由於是逆向物品,所以物品在未來埋下之後,會被過去的人發現。
特殊服裝:在逆向世界難免會與過去的自己遇見,與「另一個自己」接觸會導致自我毀滅。
語音信息:聽不懂逆向世界的語言怎麼辦,電影裡你發的簡訊、郵件、語音記錄,還有監控錄像,都是發往未來的信息。角色可以隨時查閱這些信息,獲悉目標過去的動態,從而逆行時間。
在逆時間的設定中,只有像「倒帶」一樣逆向行動才需要帶氧氣罩,並非只要是回到過去的人就需要帶氧氣罩,而這是諾蘭方便大家判定逆向與否的標誌。
所以,處於逆向世界的人,要再次進去「U型門」轉換一次,才能「正過來」,這才是與所處的世界同步,才算是真正的「回到過去」。
3,時間反演與熵減
《信條》裡的時間逆流與一般現在回到過去完全不同:它倒轉了一切事件、動作。倒退走路,倒退說話,萬物先有結果,再有原因。
時間逆流也並非簡單的倒帶,嚴格遵循「熵減定律」,結果發生在原因之前。
時間逆流更貼切的說法應該是時間反演。時間反演這個詞來自量子力學,原術語的全稱是「時間反演對稱」,指空間坐標不變,時間坐標反向。時間反演是一個比時間倒流更複雜更有趣的概念,所謂的正反因果,只是一種幻覺。
在物理學中,基本的物理規律,在過去和未來都表現不出差別。也就是說,對於基本物理定律,時間是正著走,還是反著走,都沒有區別。
時間反演在宏觀世界並不對稱,因為熵增。但在電影設定裡,熵減=時間反演。
4,多宇宙MWI、高維、虛時間
在信條的設定裡,空間坐標不變,時間坐標反向。
所以第一個要否決掉的就是用多宇宙理論去理解信條。多宇宙理論的提出者埃弗萊特眼中有一個量子世界:整個宇宙是一個總體的波函數疊加系統,裡面包含了很多個疊加態的 「子世界」 。
但是這裡的空間坐標不變,逆時間回去的人,與正向時間的人,處在同一空間。
但是兩個人並存,也難免讓人想像是多宇宙。
第二個要理解的就是逆時間是時間高維嗎?
因為以前談高維,談得多的都是空間高維。
我們身處的四維時空就是三維空間一維時間,高維通常是加一維空間,變成四維空間一維時間的五維時空。
但是這裡我們討論,更多是時間高維,或者叫二維時間,這個邏輯要理順不容易。這裡時間反演嚴格來說,也並不是二維時間。
請注意,廣義相對論告訴我們,時空是一體相互轉換的。所以割裂理解高維都是錯的。有的時候我們談多維,只不過是為了方便表達和理解。
同時我們要知道,這個時間反演與時間正向的概念,與霍金的實時間虛時間也不一樣。它就是一種電影設定。
5,過去發生的就一定發生、自由意志、祖父悖論、分形自指、因果同時
電影始終在強調,過去已經發生的無法被改變。正如一開始科學家蘿拉所說的,你能抓住子彈,是因為它已經被你抓住了。
但正反派雙方都是是回到過去幹預一些事情,那麼如何理解「過去無法改變」呢?
在結尾,尼爾表示一切都已註定,兩位戰友,一個正向朝著未來進發,一個將要逆向,朝著過去前進,等待他的結局我們早已知曉。所謂咫尺天涯不過如此,他們在時間的洪流中擦肩,就此別過。但這並不是永別,尼爾告訴主角,我的結束是你的開始,我們的友誼之路只走了一半,是你在未來招募的我,並說出了全片最讓人動容的話:我在起點等著你。
片中,主角數次想通過熵減逆時間回到過去,改變事情的結果,但尼爾阻止了他,包括最後令人惋惜的告別:尼爾知道自己將要赴死。
「換個選擇會不會改變結局?」
「發生了就是發生了。這是世界正常運轉所需的信念,而不是我們逃避的藉口。」
「這是宿命?」
「是現實。」
這可能是觀眾最難理解的地方。
如果一切都是註定發生、無法變的,那麼這場末日危機一開始就不會存在。
物理學四大神獸之一拉普拉斯妖說:宇宙現在的狀態就是過去的結果,也是未來的原因!
事物一切的發展都應該是確定的,但這又與自由意志發生了衝突。
當男主看到了逆子彈,他所問的第一個問題就是:「那人還有自由意志嗎?」
這個問題戳中了《信條》的核心。
假如角色回到過去行動,是否會影響未來結果呢?電影的答案很明顯,否定了主觀意識對隨機因素的影響。
人的自由意志和行為,無法改變因果。
就像祖父悖論,一個顯而易見的矛盾是:假如未來人毀滅現在,豈不是等於殺掉祖先?
影片沒有解釋,尼爾也只是給出了一個猜測:他們不在乎。
尼爾也表明立場:這就是悖論。沒別的。
他的言論,基本也代表了導演諾蘭的觀點:祖父悖論與上面自由意志一樣,不是本片的重點。
如果一切都是安排好的,一切都是一個循環,那這個循環又是由哪裡開始,由什麼決定的呢?你會發現有點分形學自指的味道,整個一個自指循環。
《信條》所呈現的,一旦因是確定的,那果便是確定的,只要果存在了,那因也一定會產生。由於時間的反演,加上分形自指,因果相互自指,我們就可以推出因果同時。這個也是佛教裡的經常提到的圓融因果。
諾蘭的作品,整個一個分析下來,你會發現他是不屑於說服你相信一個設定或者邏輯細節的。
「別試著理解它,感受它。」
三、三個時間鉗形戰術:請把時間線性思維更新為無限可能思維
《信條》裡一共有三個時間鉗形戰術,跟俄羅斯套娃一樣。
第一個時間鉗形戰術:高速飆車奪取鈽241。
第二個時間鉗形戰術:鷹山之戰。
第三個時間鉗形戰術:男主自己分形自指,鉗形自己。
【鉗【鉗【鉗形1】形2】形3】
為什麼說要把時間線性思維放棄掉?或者說要把線性思維放棄掉?
因為你要理解至少有兩個你同時存在,一個現在的你(正),一個逆時間的你(逆)。
大哥,你至少可以想像你有一個分身了。這個分身可以在你的人生所有時間線上來回折騰移動。你要是想像力豐富,你有無數分身啦。
你的思維就完全不能跟以前一樣啦。
請把時間線性思維更新為無限可能思維。
以前我們的時間就是牛頓時空觀,時間的長河奔騰向前。
現在不一樣了,有無窮個逆時間的你和你的朋友,在你生命中發生的所有事,都可以改變。
所以不要用線性思維思考,要用無限可能思維。
你可以直接與未來的你和你朋友對話,讓未來的你和你朋友幫你就好。
你也可以讓你的朋友遇到困難的時候,直接與未來對話,讓未來的你去幫他。
你分分鐘都是男主上身,直接用第三個分形自指的鉗形戰術,鉗形自己一把啦。
四、時間鉗形戰術模型,對你個人成長,職場商戰有啥神妙的用處?
想像是美妙的,現實是殘酷的。
沒有時間之門,以上夢想又怎麼實現呢?
忘了電影有瑕疵的科學邏輯,我們就用時間鉗形戰術這個概念,來聊一點啟發。
1,空間上、人群上、心智上的時間鉗形戰術
還真有。
孫正義的時光機理論,就是一個好典範。
大劉三體的降維打擊,也是一個好比喻。
空間上:
中國現在許多出海創業者在印度、東南亞等市場操作,就是類似的操作。,
比如以前逛商城,後來逛淘寶,現在看直播。
人群上:
我不出海,我空間上就在國內市場,改變用戶人群,比如拼多多、快手。
心智上:
還可以改變心智,同一個用戶人群,改變心智,創造新消費。比如直到今天,仍然震撼我的吃播。
2,正向時間鉗形戰術
這裡我要分享的時間鉗形戰術模型就是:借假修真,重新創造你的全新未來。
核心思維:從有的角度,無限可能思維;從空的角度,佛教無我。
正向時間鉗形戰術:第一性原理、戰略破局點。
逆向時間鉗形戰術:動態終局思維、時光機逆向推演。
來,一條條講。
先看看正向時間鉗形戰術:
也許你是個大學生、職場人,遇到難題,對未來很迷茫,不知道幹啥,找不到方向,很痛苦,但是找不到方法,也不知道未來怎麼樣?
算命吧,星座塔羅吧,都是模糊開放式信息,多算兩次,發現不一樣,不知道信哪個?
也許你是個創業者,面臨絕境,用盡辦法,看不到希望,信心奔潰,不知道要幹嘛?
請教大佬高人吧,大部分都忙只能簡單聊聊,深度線下溝通都很少,多溝通幾個,發現思路矛盾不一樣,每個思路都要去試驗啊,執行也是困難重重,還是很難解決。
所以看完信條,懂了時間鉗形戰術,就不要太灰心,來試試正向時間鉗形戰術。
用演繹法先找到你的第一性原理,用第一性原理去找到你面臨困境的戰略破局點,舍九取一,抓住一個點集中精力去突破。
好了,有人會說,大哥,就這些玩意兒我都用過了,找過一些破局點,沒有正反饋跑出來啊,找不到那個一突就破的點啊。
3,逆向時間鉗形戰術
那我們試試逆向時間鉗形戰術:
動態終局思維,所謂終局思維,是用未來的眼光來看待今天所做的事。也就是說,在做一件事之前,首先要想一想你希望在5年、50年後這件事將會發展成什麼樣子,帶來什麼結果,然後倒推回來,落實為今天的行動方式。
曾鳴就說過,終局錯了,所有都會錯了,因為方向會錯掉。三國演義裡,當時劉備沒有地盤就是因為不了解終局,而在隆中對中,諸葛亮明確的說三分天下是終局。曹操不信,就有赤壁之戰的教訓。劉備不信,就有火燒連營的慘敗。合久必分,分久必合,這就是趨勢和終局。
做一件事情的時候一定是先看這件事情的終點在哪裡,這件事情最後的市場大概有多大;其次分析誰應該能做成它,做成它的人應該長什麼樣子,他又具備了什麼樣的條件和資源;最後再結合自己的情況制定戰略戰術。
創業者需要特別的安靜和謹慎。不能被衝動帶著走。要知道你需要面對那些隨時可能浮現出來的被掩蓋住的風險和苦難。
這個終局思維,難點在如何確定終局的樣子,這取決於很多因素,有認知層面的,有環境層面的等等因素。所以對於你而言,可以嘗試思考終局,但是隨著你自身認知水平的提升,個人環境的變化,再次思考終局的時候,可能會有很大的不同。
這個終局是動態的,這就是動態終局思維。
有了這個未來終局,我們就可以時光機逆向推演。
這個終局,我們看得到。
中國的現在就是東南亞許多國家10年後、20年後的終局。
行業公司裡的老前輩就是5年後、10年後你在這個行業這個公司的終局。
終局加上時光機逆向推演,加上之前提到的空間上、人群上、心智上,各種降維打擊,就可以幫你構建逆向時間鉗形戰術了。
好了,有人會說,大哥,這些我也都用過了,可是現在世界變化太快了,行業變天可能只要一天啊,終局看不了啊,你看之前印度的創業者被封殺不就是最慘的案例?
4,從有的角度:無限可能思維版的時間鉗形戰術
所以還有一個無限可能思維就要用上。
把眼睛放開,不要總認為自己缺錢、缺資源、缺人。把自己未來的確定方向想清楚,你到底需要什麼東西,然後再去爭取。一件事情只要你想得足夠清楚,當你具體實施的時候,會發現外面所有的條件和錢都是為你而準備的。
別人的用戶就是你的用戶,別人的公司就是你的公司,別人的資源都是你的資源,
你直接用就好,不必非得辛辛苦苦去變成你的。不必去公域池裡撈用戶,變成自己的私域。不必去跟別的公司競爭,所有公司都是你的合作夥伴,所有一切為你所用,所有的一切都在分形自指鉗形裡。
5,從空的角度:佛教無我版的時間鉗形戰術
那我們從空的角度,用佛教無我的概念再來理解。
無我這個概念很恐怖,許多人害怕。因為所有的努力,所有的一切得有一個承載的主體,我。然後佛教說,這個我不存在,你說恐怖不恐怖。
你辛辛苦苦,不過就想功成名就,事業輝煌,然後培養你那親愛的兒女,也就是親愛的神獸小冤家,然後把你的億萬家產留給他們。
居然連你都沒了,更別說億萬家產了。
許多人害怕佛教,因為好像會讓人失去自我。
因為我們一般普通人,自己辛苦一生,總得有一個獲得感,得到金錢、物質、友誼、權力、榮譽、愛情等等,
到死了總想著把子女培養好,遺產留給子女。
但是突然佛教說自己這個我本身是虛幻的,這個所有一切的根基,基石假設,元起點,被摧毀了。
這讓人太難受了,不光是我的錢、我的權力,我的外在一切被摧毀了。
連依附在我身上的,我非常篤定的,知識、學識、認知、能力、經驗、回憶、視野、歲月磨練的滄桑,這些伴隨我一生,別人搶不走的東西,也全部都被摧毀了。
怎麼可能相信?
所以宗教都需要信仰,這種事,既無法證偽,也無法證明。等到你能證明的時候,你已經是一個信仰宗教的人。
就跟科學上宇宙萬物的本體,比如宇宙起源假說之一的大爆炸和慢滾暴脹理論的奇點假說,時空俱無,一切實驗觀測沒有。連物理學家最為篤定的數學公式,也沒有。
對於科學假說,你只有三個選擇,信、不信、半信半疑。
就跟哲學上本體論認識論,從帕拉圖、亞里斯多德、笛卡爾、斯賓諾莎、萊布尼茨,到洛克、貝克萊、休謨,搞到康德黑格爾,最後發現,搞不清楚了,就搬出一個哲學上帝或者類似概念出來終結一切邏輯。
歸納法演繹法都失效,一切邏輯無用,只能用哲學上帝或者類似概念來救場。
對於哲學體系,你還是只有三個選擇,信、不信、半信半疑。
所以理解無我非常難,更不用說證入無我的境界。
從有的角度,無限可能思維;從空的角度,佛教無我。
這裡已經不是線性思維了,所以才能破除思維給你構建的頑固認知牢籠。
所以在現在這個階段,創業的你還執著你的公司,職場的你還執著你本人的職位啊薪酬啊行業啊,但是請注意,一旦理解無我,讓你放下這些,把你自己化為零,把你自己奉獻出去。
創業是要服務好用戶,不一定要你的公司去服務,其它公司也可以。說不定你耗盡心力,服務不一定很好,而且重複造輪子,還不如公司倒閉關了好,站在市場的角度,就是優化,對整個世界更好,幹掉腐敗組織,幹掉臃腫的肥肉,你的公司就是那坨肥肉腐肉。
職場和個人成長也是,你在這個位置上職位上行業裡,不是最優最合適,裁員裁掉更好。給你狠狠一擊,然後讓市場把你優化到最好。
5,借假修真:重新創造你的全新未來。
我想聊聊諾基亞,諾基亞在整個移動網際網路時代,一直是一個負面典型案例。
如果站在芬蘭國家的角度,諾基亞手機業務倒下的同時,我們可以看到芬蘭有400個創業公司起來了。
如果站在個人的角度,就是一次跳槽或者創業而已。
所以諾基亞的手機業務積累下來的東西,比如人才與產業,有沒有消失?並沒有。
有許多企業家有一種幻覺,老覺得自己了不起,你看我估值多少,你看我世界五百強排名多少,稅收多少,解決了多少就業,做了多少貢獻,有了巨大的成就感。其實全是幻覺。
有時候你自己覺得,自己創立的這個很成功的企業如果死了倒閉了,對世界與員工有巨大的損失,未必。
你的企業倒閉了,對世界對市場對個人來說,只會是一件更好的事情。
我們用空觀就知道,這些企業家的企業如果倒閉,對世界對市場而言,並沒有任何不同。因為企業本身就是個幻象,組成企業的各種人事物因素條件,在市場中全部存在。所以這些企業家的企業倒閉了,新陳代謝一下而已,這些因素一組合,還會其它新的企業冒出來,服務用戶服務得只會更好。
對個人來說,企業倒閉帶來的失業困境,對於喜歡挑戰的人來說,用一次跳槽或者創業來改變現狀,爭取得到更好的機會。血液多流動,才能更健康。對於不喜歡挑戰的人來說,用一個巨大的困境來反向幫助自己成長,無論如何都是一件好事。
細胞想永遠不死,不搞新陳代謝,就會變成癌症。
2016年各大公司財報顯示,全球通信設備及解決方案提供商中,華為收入751億美元成為行業第一,諾基亞收入249億美元排名第二。手機雖然失敗,但在通信設備上,諾基亞非常成功。
手機失敗了,不能說諾基亞就失敗了,繼續努力,藉手機失敗了這個假象修真,修諾基亞的競爭力。
同樣,對於個人,你創立的企業倒閉了,你的工作丟了,你不會失敗,繼續努力,借這些假象,借世界這個假象,修真,修你的內涵。
每一件事,每一個人,每一個相,都是修行的對境,都是修行假借的相。
人類馴養貓狗,貓狗也在馴養人類。
你創業有個公司,你就被公司束縛了,
你職場能力強經驗豐富,你就被經驗與能力束縛了。
你最得意驕傲之處,功成名就之處,是你的束縛牢籠。
你最失意落魄之處,低谷至暗時刻,也是你的束縛牢籠。
只有打破這個,只有無我,只有無限可能思維,只有借假修真,才能讓你的人生無限可能。
請在現在的你,在與未來的你之間,構建一個時間鉗形戰術。
改變你的線性時間思維,重新創造你的全新未來。
6,高旻的香,臨濟的喝 | 中國第一禪堂修行日記
7,來,吃個橘子再成"藥神"。修行成神你得會吃三個橘子!
8,小米上市,雷軍心裡的這一粒米,終於成了須彌山。你不知道的是,一共有三粒米。
9,佛系小喇嘛眼裡的世界盃,看球是正事!看球是一種修行!
10,宇宙、人生、終極第一性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