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名知乎用戶「登上太空」,致知計劃科學季讓知識被世界看見

2020-11-22 中國青年網

  近日,知乎2020「致知計劃·科學季」正式啟動。活動期間,知乎為用戶提供2億流量扶持和30萬獎金激勵,推動優質內容持續產出。據悉,本期活動由知乎聯合中國科普博覽、中科院動物所、中科院物理所、中科院地質地球所、中科院微生物所、中科院昆明植物所、中科院國家天文臺興隆觀測站、「我們的太空」新媒體中心等多家機構聯合舉辦,內容覆蓋自然科學、心理、健康、工程技術等「硬核」知識領域。

  

  通過本次活動,視頻內容創作者還有機會獲得「太空自拍」照的特殊獎勵。將自己心儀的圖片上傳至衛星,並與地球進行合影。活動開啟後獲得了用戶積極響應,兩周時間已有近2000名用戶「登上太空」。其中,知乎用戶、知識鹽究員「蘇澄宇」選擇將父母的照片上傳太空,「這是我的父母,這也許是我想送給他們的最好的禮物!」

    

  科普視頻生動易懂,硬核內容深受好評

  在眾多作品中,「硬核」的專業科普內容受到用戶喜愛,通過視頻,艱深難懂的知識得以直觀的講解。憑藉「各種透鏡和面鏡中的光的折射和反射」科普視頻,用戶「見物思理」獲得超800致知指數,連續兩周霸榜。

  視頻中,作者通過用光照射凸透鏡、凹透鏡、半圓形玻璃磚等物體,清晰展現光遇到不同透鏡和面鏡時會產生的折射與反射現象,將物理原理以科技感十足的畫面呈現出來,引發網友紛紛感慨「早點看到這個視頻,初中物理成績也不會那麼差了」「這是我見過最好看的物理視頻」。

  

  

  對於社會熱點事件,也有網友第一時間進行解析。此前,「黑龍江雞西酸湯子中毒致9人死亡」的新聞,引發食品安全全網大討論。相關問題下,食品加工工程碩士、知乎用戶、知識鹽究員「錢程」詳細介紹了該事件的罪魁禍首「椰毒假單胞菌」,科普如何避免椰毒假單胞菌食物中毒,在與網友的交流中,系統深入地幫助大家認識椰毒假單胞菌這一陌生又危害巨大的微生物。

  「腦洞科普」引發熱議,奇怪知識又增加了

  本次活動中出現的許多「腦洞科普」也令人眼前一亮。在前兩期周榜單中,用戶「白石菊姐姐」關於「菊花黑黑的可以美白嗎?」的解答引發關注。視頻中,「白石菊姐姐」指出「菊花太白反而不好」,人體會在重要的部位沉澱黑色素,不夠黑的菊花恢復能力也會更差。

  

  一些生活中常見,卻易被忽視的問題也在本次活動中得到解答。用戶「這知識好冷」製作的「洗澡時搓下的黑泥是什麼?」視頻讓網友感受到了人體的奇妙之處。在顯微鏡下,黑泥的成分清晰可見,其中主要的成分便是角質層皮膚老化後脫落形成的皮屑。為了能夠更清晰地進行講解,作者還以漫畫的形式形象地描繪出黑泥形成的過程,令視頻回答更為明了。

  

  天文、地理、物理、心理、化學、生物、醫學……眾多專業領域用戶加入到此次活動中,創作出大量硬核專業、趣味腦洞的知識內容。圖文之外,視頻的展現形式使得科普知識生動易懂,引起更多人探索的興趣。

  2019年,首期致知計劃·科學季引發5.4萬用戶報名參與,產生優質的回答和文章共計3.7萬篇,新增內容的曝光次數達3.64億 ,獲得贊同數超過400萬。在此基礎上,今年的活動新增各類科普視頻,為用戶提供專業、靠譜、生動的科學內容。

  作為知乎的一項長期計劃,「致知計劃」將持續開展,為用戶增加專業交流與學習機會、提供知識分享空間,讓更多鮮活生動的知識、有價值的專業內容能被更多人看見和認同。

相關焦點

  • 知乎致知計劃之科學季:創作者分享80萬元獎金
    近日,在知乎的「致知計劃之科學季」活動中,專業人士給出了許多科學嚴謹而風趣幽默的解答。「致知計劃」即「向知識致敬」,初衷是對創作者進行更大激勵,推動優質內容持續產出。知乎「致知計劃」的第一期,面向科學領域展開,由知乎聯合中國科普博覽、中國科學院物理研究所、中國科學院微生物研究所等科研機構共同舉辦,內容覆蓋航空、物理、生物、醫學、心理學等專業性較強的」硬核」知識領域。在「致知計劃之科學季」中,知乎從四個方面對創作者進行了扶持。
  • 快手舉辦光合演講 發布快知計劃探索知識傳播新形態
    其中包含2000多萬條宇宙、科學、人文相關知識、3800多萬條生活百科視頻、25萬個職業人發布的5900多萬條職業技能視頻、以及100多萬條學科教育視頻等。快手科技副總裁陳思諾表示:「快手將通過內容支持、流量扶持、定製成長計劃等形式,營造平臺良好的知識交流氛圍,讓創作者及受眾者雙方都能獲得收穫。」 2019年,快手上的知識作品總點讚量308億,總評論數30億。
  • 太空知乎的進階之路『太空銳觀察』(4)
    作為國內乃至國際最為知名的網絡問答社區,知乎網站始終以權威、專業、深度、思辨的知識分享和友善、高效、可信賴的社區氛圍,贏得了用戶和市場,「有問題、上知乎」這一流行語風靡全網。縱觀知乎近年來的發展,可以說是步步走高、年年上臺階,從最初的40萬註冊用戶到2018年11月的2.2億,知乎的建設運營呈現爆發式增長趨勢。
  • 從必勝客到亞朵,知乎「知識X計劃」這是要打造跨界IP宇宙?
    3月14日,知乎宣布與亞朵合作,共同推出「有問題」 主題酒店,並正式向大眾開放售賣。 「有問題」主題酒店不但進行了大刀闊斧的「變裝」,裡裡外外充滿知乎元素,還提供了一系列「知識充電服務」,吸引旅客前來體驗。  根據知乎官方介紹,此次與亞朵攜手,是知乎品牌IP「知識X計劃」繼美食、遊戲等領域之外的又一次「知識跨界」。
  • 知乎發布「海鹽計劃」 它如何從信息海洋提煉出知識之鹽?
    7年前,知乎正式上線。那時,國內移動網際網路剛剛興起,小米公司成立不久,微信剛剛誕生,知乎還只有PC端。此後,知乎這個小眾社區開始萌芽,迅速成長,在7年後成為國內最大的知識內容平臺。8月8日,知乎在北京召開「知無不言」發布會,不僅宣布完成2.7億美元E輪融資,而且正式推出「海鹽計劃」。
  • 郎朗的鋼琴課:從知乎用戶到老師
    同時,知乎正式啟動售賣「超級會員」,標價為348元。 8月8日,知乎啟動「海鹽計劃」。海鹽計劃包含鹽值系統和創作者中心兩部分,其中鹽值系統主要用來給用戶做減法,篩選用戶、引導價值,而後者是用來為內容做加法,鼓勵內容創作,實現作者盈利。
  • 「新知聯盟·致知鹽究員」齊聚萬科公園大道,洞察生活新知
    早在2000多年前的春秋戰國時期,膠州便是古代「海上絲綢之路」的橋頭堡,而今在「三灣三城」的發展戰略下,上合示範區的落定、新機場的規劃、膠州灣大橋的連通等重大利好的釋放,我們可以預見膠州未來經濟地位的重要性。
  • 知識挖掘機:《星球大戰》一點都不科學?遊戲世界的太空歌劇,不科學...
    在《曼達洛人》第二季第一集裡,主人公來到了如19世紀美國西部般蠻荒的塔圖因星球,在一連串西部片標誌性的「挑釁治安官」「牛仔決鬥」和「土著來襲」橋段過後,《星戰》經典科幻元素如能量武器,噴射背包和原始巨獸便輪番登上這幕太空歌劇的舞臺,用精彩表演向觀眾們傳達科學幻想世界裡腳踩大地,仰望星空的想像力。
  • 知乎產品分析報告:中國知識問答產業現狀的縮影
    3.2 產品Slogan有問題,上知乎發現更大的世界與世界分享你的知識、經驗和見解3.3 產品定位社交型知識問答平臺3.4 產品發展歷程知乎發展歷程4.2.3.3 功能目標分析從解決用戶需求的角度分析:從學習內容的選擇上看,共享學習計劃可以充分利用群體經驗來提高內容選擇的質量和效率;從學習自律性上來看,互相監督,彼此促進,營造出群體學習氛圍;從學習效率上來看,科學地安排學習計劃,能實現知識互補,勞逸結合;從學習熱情上來看,打賞制度和知乎學習激勵計劃都可以有效增強用戶的學習積極性。
  • 知乎2019新知青年大會:用問題改變世界的方向
    成立八年來,知乎從小社區成長為大社區,致力於讓每個人高效獲得可信賴的解答。知乎創始人、CEO 周源在現場發表主題演講,宣布知乎未來將著力構建具有知乎特色的社區生態,建立合理的機制及高效的設施,推動內容、商業及用戶的交互交融和共同提升。周源宣布了保障用戶權益的「海鹽計劃」二期,賦予優秀創作者更多權限,與知乎攜手共建、共治、共贏。
  • 深挖視頻礦藏,知乎的視頻野望
    10月9日,知乎視頻創作工具上線,10月12日,知乎發布海鹽計劃第三期激勵視頻答主,並在App內上線視頻專區,致力於為知乎用戶提供更多元、更豐富的內容形式,激活和吸引更多的專業創作者,打造優質、專業的平臺生態。   那麼此時入局,知乎有戲嗎?    就如今形勢而言,短視頻賽道的競爭越來越激烈。
  • 知乎攜250萬付費用戶抵達IPO關口 長跑十年仍待新故事
    知乎方面雖未對此作出回應,但無論是從知乎成立的時間,融資情況還是品牌認知來看,知乎都到了要做選擇的時候。加碼短視頻「目前知乎每天能夠新增2000萬條回答,整個平臺有100位創作者,月收入超過10萬元;有1000位創作者,月收入超過1萬元。2021年,知乎計劃投入總價值數十億元的現金和流量,繼續加大對創作者的支持。」
  • 產品經理周報第 110 期|知乎發布視頻創作者招募計劃;七麥數據發布...
    :發布視頻創作者招募計劃據知乎方面介紹,5月初,知乎正式發布視頻創作者招募計劃,面向全網招募科普人文、電競遊戲、科技數碼、生活娛樂等領域的視頻創作者,入選者可享受流量曝光、現金激勵、創作權益與津貼等各項扶持政策。
  • 知乎與果殼的殊途同歸
    網際網路的興起,讓《大英百科全書》迅速貶值,Google和Wikipedia匯整全球信息,成為內容的索引,而Facebook和各種社區提供用戶之間的互動功能,搭建溝通的橋梁。 看起來,知識的免費交易市場已經足夠成熟,在流程上,用戶首先使用Google和Wikipedia搜索現有知識,當遇到知識盲區後,再通過基於人脈或是專業的社區提出疑問獲取回答,包括Yahoo!
  • 用網絡科學解構,悟空問答輸給知乎背後的邏輯
    網絡結構也是網際網路產品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其中包括無標度網絡、小世界網絡、隨機網絡等等。而掌握了網絡結構就掌握網際網路產品設計與運營的內在機理,進而幫你更好地把控商業競爭或是躲避商業網絡攻擊。本文試圖從網絡科學的角度,去解構悟空問答輸給知乎背後的邏輯。
  • 《火星時代》第二季回歸 探秘火星計劃啟動
    氣球載著兩個飛行員到達約22.5公裡高空的平流層中,為入侵太空的計劃鋪平了道路。 1962年,美國首次載人軌道太空飛行中,太空人John Glenn 舉起了國家地理的旗幟。名義上是為了表彰國家地理對太空研究和攝影的貢獻。 1969年7月16日,在長達383000公裡的登月之旅中,國家地理的旗幟再次升空。昭示了被徵服空間的所有權!
  • 這位「太空人」沒登上過太空,卻把骨灰埋葬在月球上
    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人類對太空的探索是飛速的,而且效果是顯而易見的。自從1961年前蘇聯太空人加加林進入太空以來,人類的載人航天任務就層出不窮。1969年7月,美國宇航局的阿波羅11號載著三名太空人首次登上了月球,登月第一人阿姆斯特朗說了一句著名的話:「我的一小步,是人類的一大步。」之後的三年中,美國宇航局還實行了6次登月計劃,其中有一次失敗了。美國宇航局總共送了12名太空人上月球。但是,這些光鮮亮麗的榮譽背後其實是艱辛的,有很多太空人甚至為之付出了生命的代價。
  • 從產品的角度分析:知乎核心功能——《問答》
    知乎百度指數 Alxea排名顯示,知乎已經成為中國的第三十二大網站。而排列31名和33名的,分別是新華網和cctv。(以下內容涉及一部分數理統計知識)「威爾遜區間」 用戶的答案有什麼特點呢? 用戶只有贊同和反對兩個選項。(設贊同數=u,反對數=v,總票數n=u+v) 用戶之間投票行為獨立。 當投票量增加的時候,樣本贊同率(u/n)逐漸趨近總體贊同率(n等於無窮大時候的u/n)。 很顯然,用戶的投票是二項分布。根據用戶投票,可知樣本贊同率和樣本贊同率的置信區間。
  • 知乎藍海:2000W流量機會掘金指南
    :1億2743萬 x 0.15(平均點擊率) = 1911萬這只是單看PC端,一個超過2000W的流量機會擺在我們面前一切依靠網際網路賺錢的前提,就是必須先獲取流量,而現在流量比黃金還寶貴真實情況是,我身邊已經有5+位的朋友,在近半年內,依靠此次機會獲得了6W~25W不等的收益
  • Soul登上知乎熱榜第一後...
    近日,知乎話題「玩SOUL被騙的經歷」再度被推上熱榜第一名。評論區不僅湧現了各種有趣暖心的網友奔現故事,SOUL官方還第一時間衝到了戰場,用幽默俏皮的方式和網友們互動。  話題登上熱榜後,官號SOUL魂淡君迅速趕到戰場進行了回復,用調侃的語氣分享了SOUL網友的「幸福被騙」,很多單身網友通過Soul這個平臺,找到了人生中的另一半。網友們用「被騙去民政局領證」、「騙到了一個寵我的男朋友」等文字,分享著自己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