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行為理論的主要思想和特徵
1.主要思想:「言」就是「行」、「說話就是做事」,人們在說話時不僅僅只在說話,同時也在做事,是通過說話做事,即以言行事、言中有行。如:領導在慶典上宣布:「我宣布xx大會現在開幕。」→他不僅是說出這句話,同時也在做「宣布」這件事→用術語說,他在說出這句話的同時,也做了「宣布」這個施事行為,他的話具有「宣布」語力→這與日常中人們把言行對立或分離的習慣看法完全不同。
2.言語行為論的特點:
(1)發現了語言的施為性(實施行為)功能,為語言研究提供了新視角→語言反映功能只是語言行為功能的派生→描述功能是施為功能的派生→前者是通過對後者的思維抽象產生的,是一種對語言簡化的思維的產物
(2)「超」語言學性和開放性→首先,言語行為理論強調語言是人類的一種特殊行為,這樣就把對語言的考察突破了純語言學的範圍→將其擴展到人的行為這個廣闊的背景中→言語行為的完成,必須滿足一定語境條件,受到一系列規則制約,這裡的規則不只是語言規則,而是廣義的社會生活語境(比如,在婚禮上,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不能說,集體規約的制約,共同確認,理解和接受是一個言語行為得以實現的關鍵,它不是單個人單方面的事,這有主體間性的痕跡了)→本質上,言語行為是規約行為,一個要遵守規約才能行事的行為,是一種社會行為話語和規約話語→由語境擴展到社會學和文化學領域,從社會文化角度理解言語行為特徵→其次,開放性還體現在與心靈哲學的聯繫上→強調說話人的真誠態度和意向(奧斯汀發現,塞爾發展完善,沿著後期維根斯坦)→把人引入、置於語言哲學的中心,從人的角度去審視語言的本質、功能、構成和意義→與20世紀早期的反心理主義的邏輯主義語言哲學相反→打破了語言論和心理學不相往來的傳統,現實了開放性→融語言、社會、心理三方面為一體。
(3)強調語言的交往交流特徵,直接指向人類的日常生活實踐,是與人類生活世界極為密切的理論→塞爾:一切語言交流都包含有言語行為、「這種以言行事行為就是語言交流的最小單位(而不是詞、符號、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