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語行為理論的主要思想和特徵

2021-01-10 木凡的文藝苦旅

言語行為理論的主要思想和特徵

1.主要思想:「言」就是「行」、「說話就是做事」,人們在說話時不僅僅只在說話,同時也在做事,是通過說話做事,即以言行事、言中有行。如:領導在慶典上宣布:「我宣布xx大會現在開幕。」→他不僅是說出這句話,同時也在做「宣布」這件事→用術語說,他在說出這句話的同時,也做了「宣布」這個施事行為,他的話具有「宣布」語力→這與日常中人們把言行對立或分離的習慣看法完全不同。

2.言語行為論的特點:

(1)發現了語言的施為性(實施行為)功能,為語言研究提供了新視角→語言反映功能只是語言行為功能的派生→描述功能是施為功能的派生→前者是通過對後者的思維抽象產生的,是一種對語言簡化的思維的產物

(2)「超」語言學性和開放性→首先,言語行為理論強調語言是人類的一種特殊行為,這樣就把對語言的考察突破了純語言學的範圍→將其擴展到人的行為這個廣闊的背景中→言語行為的完成,必須滿足一定語境條件,受到一系列規則制約,這裡的規則不只是語言規則,而是廣義的社會生活語境(比如,在婚禮上,有些話可以說有些話不能說,集體規約的制約,共同確認,理解和接受是一個言語行為得以實現的關鍵,它不是單個人單方面的事,這有主體間性的痕跡了)→本質上,言語行為是規約行為,一個要遵守規約才能行事的行為,是一種社會行為話語和規約話語→由語境擴展到社會學和文化學領域,從社會文化角度理解言語行為特徵→其次,開放性還體現在與心靈哲學的聯繫上→強調說話人的真誠態度和意向(奧斯汀發現,塞爾發展完善,沿著後期維根斯坦)→把人引入、置於語言哲學的中心,從人的角度去審視語言的本質、功能、構成和意義→與20世紀早期的反心理主義的邏輯主義語言哲學相反→打破了語言論和心理學不相往來的傳統,現實了開放性→融語言、社會、心理三方面為一體。

(3)強調語言的交往交流特徵,直接指向人類的日常生活實踐,是與人類生活世界極為密切的理論→塞爾:一切語言交流都包含有言語行為、「這種以言行事行為就是語言交流的最小單位(而不是詞、符號、句子)」

相關焦點

  • 《組織行為學(二)》主要人物和經典理論
    4、 主要著作:《我的生活和工作》、《今天和明天》、《前進》。七.馬科思-韋伯(德):1、 古典學派在德國的代表人,「組織理論之父」。2、 提出了理想的行政組織體系理論,重點研究組織設計、等級層次、組織結構等方面的內容,又稱為「行政管理理論」。3、 主要著作:《新教的倫理》。
  • 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基本特徵
    原標題: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基本特徵 把黨性與人民性貫穿於思想政治建設全過程,是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理論的核心特徵。新時代思想政治工作必須貫徹黨的指示,體現黨的意志,反映黨的主張,以黨的旗幟為旗幟、以黨的方向為方向、以黨的使命為使命,始終為實現黨的目標而努力。
  • 學習理論—行為主義主要觀點
    學習理論—行為主義主要觀點行為主義理論又稱刺激——反應(S—R)理論,是當今學習理論的主要流派之一。行為主義學習理論認為,人類的思維是與外界環境相互作用的結果,即「刺激——反應」,刺激和反應之間的聯結叫做強化,通過環境的改變和對行為的強化,任何行為都能被創造、設計、塑造和改變。
  • 第三節 有關心理(行為)與腦關係的理論
    第三節 有關心理(行為)與腦關係的理論   古代有關心理(行為)與腦關係的學說已在第一節中作了介紹,至十八世紀以後,以加爾的支持者為一方和弗盧龍的支持者為另一方的兩種對立的心腦關係思想進行了長期的論戰。
  • 神經系統言語與思想
    一、言語及其障礙 人們在社會活動中應用語言的過程稱作言語,言語交際過程中存在口述和耳聽、書寫和眼認兩個方面,其中口述和書寫是言語的表達過程,耳聽和眼認是感受過程。人類大腦皮質具有特定的言語中樞和與之相聯繫的周圍性感受系統和運動系統。
  • 第五節 意志和行為障礙
    第五節 意志和行為障礙   一、意志障礙   意志是人自覺地確定行動的目的並支配自己行動實現預定目的的心理過程。它從人的行為中得到表現,受到人的思維、情感的支持並受社會文化的制約,受到個體人格特徵的影響。意志障礙有:意志增強,表現為病態的自信和固執的行動,多見於有妄想的精神病人。
  • 思想和理論|波動詞典~6
    有自己的思想的人很多,這種思想具體表現為對一些事情的看法;有自己的理論的人很少,這種理論多數表現為為人處世的方法,以及解決工作中具體問題的方法。思想維護的是利益,理論遵循的是邏輯。我們幹什麼事情都是從利益出發,但是,能否成功還是得看事情是否符合邏輯,符合客觀規律。
  • 「錯誤」的行為:行為經濟學與傳統經濟學思想激烈鬥爭
    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本書——《「錯誤」的行為》縱觀理察·泰勒的職業生涯,我們發現他的研究始終圍繞著一個激進的觀點開展:經濟活動的主體是人,即擁有可預測行為且容易犯錯的個體。在《「錯誤」的行為》一書中,泰勒講述了他將經濟學從高高在上的「象牙塔」中帶回現實的艱難之旅,其中的故 事引人入勝,並且不乏詼諧幽默,徹底改變了我們對經濟學、對自己以及對整個世界的看法。《「錯誤」的行為》一書中點綴著泰勒與傳統經濟學思想激烈鬥爭的有趣故事,以獨特的方式探索了人類深層次的弱點。當經濟學遇到心理學,碰撞出的火花將對個人、管理者和決策者產生深遠和啟發性的影響。
  • 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係的理論依據
    總的來說,雖然在思想政治教育學中引入了主客體概念,但並沒有對思想政治教育的主體和客體給出合理的定位。要弄清這一問題,必須深入分析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係的理論依據。  哲學上的主客體觀是思想政治教育主客體關係的理論來源  主客體關係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運用,主要源於哲學上的主客體觀。
  • 讀書是為了改變思想和行為,而不是為了儲存知識
    我們都知道讀書的重要性,但大多數人沒有掌握到讀書的精髓,讀書確實可以了解一些知識,但這不是目的,讀書的目的是改變我們的思想和行為,要讓這些書本上的知識變得有用。讀書首先可以改變我們的思想,進一步改變我們的行為,然後改變我們的習慣,從而改變我們的性格,最後改變我們的人生。古往今來的教育家都倡導:知行合一。如:王陽明、陶行知等,知識只有變成行動才有其實際的意義。一些觀點認為「知易行難」,如《尚書·說命中》說:「非知之艱,行之惟艱」,孔子的第46代孫孔傳也說:「言知之易,行之難「。
  • 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是新時代思想的理論特質
    習近平總書記在紀念毛澤東同志誕辰120周年座談會上指出:「實事求是,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觀點,是中國共產黨人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們黨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領導方法。不論過去、現在和將來,我們都要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理論聯繫實際,在實踐中檢驗真理和發展真理。」 所以,堅持實事求是方法是做好各項工作的前提和根據,能否堅持和運用實事求是方法,是判斷工作得失成敗的根本準繩。
  • 關於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理論思考
    這些原則是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主要內容,是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  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意義重大而深遠。十八大以來,在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的指引下,人民群眾對優美生態環境的需要在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中得以充分體現,社會主義生態文明建設成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理論體系、制度和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
  • 交往行為理論的真實意蘊及其困境
    如果說馬克思是基於「生產和再生產範式」,以物質生產實踐(勞動)來揭示主體間的交往關係以及由此形成的社會形態,那麼哈貝馬斯則是基於「語言理性範式」,以語言為中介來構建交往行為理論並藉此實現生活世界的合理化。
  • 農業技術推廣研究之:農戶行為理論
    秉承以人類為中心的理性生態倫理學思想,為復興茶產業而努力。,這是我們研究農戶技術採納行為及其影響因素的前提和基礎。這種思想和行為導致勞動負效應和收入正效應相等時的均衡收益低於市場工資,即「自我剝削」現象的出現。與勞動力相類似,技術要素的採納和利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受到家庭收入水平的影響,農戶從事農業生產的最終目的在於滿足家庭成員的需要,因而無法用理論上的利潤最大化進行考量,最終表現出一種落後、保守和非理性的特徵。
  • 新分類理論:從根本上改善你的分類思想
    本文目的:驅散迷霧,從根本上改善你的分類思想。本文提綱:01、傳統的分類方法02、新分類理論:分類維度公式03、分類與羅列的區別對事物進行分類,是理清事物、便於記錄記憶、獲取新知或更深層知識的重要方法,古人的「格物致知」也有這個意思。通過不斷深入地分類,我們能夠為問題解決不斷補充新的要素和思路。
  • 黃忠廉:翻譯思想≠翻譯理論
    傅雷是翻譯大家,其翻譯行為具有重大的譯學價值,其翻譯作品對法國文學在中國的傳播,對中國作家的培養,有著獨特的文化作用,均應得到研究。但是,從現有文獻看,真正深入研究傅譯的學 術論著只有十來篇 (部)。更多的傅譯研究主要是宏觀的、外圍的和掠影式的。
  • 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的理論真諦
    他強調:「馬克思主義是不斷發展的開放的理論,始終站在時代前沿。」科學認識馬克思主義開放性特徵的理論真諦,對於我們在理論創新和實踐創新的統一與良性互動中,發展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21世紀馬克思主義具有重要意義。開放性特徵是確保馬克思主義理論科學真理性的重要前提。
  • 題集|07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動機衝突的主要類型;沙赫特—辛格...
    加德納的多元智力理論多元智力理論是由美國心理學家加德納提出。加德納認為,智力的內涵是多元的,它由8種相對獨立的智力成分構成。每種智力都是一個單獨的功能系統,這些系統可以相互作用,產生外顯的智力行為。(1)言語智力。包括閱讀、寫文章或小說,以及用於日常會話的能力。(2)邏輯—數學智力。包括數學運算與邏輯思考的能力。(3)空間智力。
  • 認知主義與行為主義的完美結合者—加涅
    今天要給大家介紹的是為行為主義心理學和認知主義心理學發展做出巨大貢獻的一位心理學家—羅伯特·米爾斯·加涅。加涅最初是行為主義方面的心理學家,並且經受過嚴格的行為主義心理學的訓練,但在其學術生涯後期,卻對信息加工心理學與建構主義心理學的內容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然後便據此結合形成了獨具特色的理論體系。
  • 學習動機理論之自我效能理論和成就動機理論
    自我效能理論和成就動機理論自我效能理論一、自我效能理論自我效能感由班杜拉首次提出,是指個人對自己能否通過努力成功完成某種活動的能力所持有的從的主觀判斷和信信念班杜拉認為,人類的行為不僅受行為結果的影響,而且受通過人的認知形成的對自我行為能力與行為結果的期望的影響。當個體認為自己有能力完成某一活動時,就會產生高度的「自我效能感」,並且努力完成這一活動。人的行為既受結果期望的影響,更受自我效能期望的左右,自我效能是人類行為的決定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