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又一場大會,院士:中國人將引領這一產業,甚至最接近諾獎

2020-12-03 瀟湘晨報

11月19日

「5G+工業網際網路」領域的

首個國家級大會——

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

在武漢光谷科技會展中心舉行

2020中國5G+工業網際網路大會現場。記者胡冬冬 攝

大會首日

6000平方米的

「5G+工業網際網路」成果展

精選14家企業

在網絡、場景、平臺、

安全、應用等方面的成果

展示5G+工業網際網路的

最新行業應用和5G精彩生活

前來觀展的人絡繹不絕

大會首日來觀展覽的人絡繹不絕。記者胡冬冬 攝

圖為一家參展商展示的智能飛行器,據介紹,該飛行器充滿一次電只需要半小時,一次滿電可飛行半小時,時速可達一百公裡,全球銷量已達六百多臺,海外銷量佔比更大,銷往俄羅斯、韓國、墨西哥等多個國家。記者胡冬冬 攝

中國科學院院士黃維:中國人將引領柔性電子產業,甚至在該領域最接近諾獎

在工業網際網路標識論壇上,中國科學院院士、俄羅斯科學院外籍院士、中國科學技術協會常委、中國電子學會副理事長、亞太工程組織聯合會主席黃維表示:中國人將引領柔性電子產業,甚至在該領域最接近諾貝爾獎。

「我個人並不贊同所謂的換道超車和彎道超車,這些超車方式既不科學也不合理,都是重複別人的道路,走別人走過的路。」黃維說,國人應在創新領域走出中國道路,而柔性電子領域中國已從並跑到領跑。

「去年十月份我到三星電子去做一個演講,聽眾大概數倍於今天,包括在臺階上都坐滿了人。」黃維介紹,20多年前中國產業界俯視三星,因為他們是我們的學生。但是20多年之後我們看三星要平視了,因為他們自主創新、原始創新做得非常突出,引領整個電子信息行業發展,尤其三星鑽研的柔性電子,已經成為全球真正意義上的科學技術前沿和研究熱點,這個方面中國也當仁不讓,實現追趕。

他認為,柔性電子是智能時代的關鍵核心科技,是可以助力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科學技術前沿領域。黃維認為,在矽基材料和電子過程高度融合基礎上形成的微納電子產業顯然是美國引領,也做出了巨大貢獻,但這樣一個時代即將終結,而碳基材料和光電過程融合基礎上形成的柔性電子產業,將無疑由中國人引領。美國在50年前建設的矽谷,鞏固了美國的強國地位,未來我們一定要追趕超越,靠的是柔性電子。

「我們非常自豪,在柔性電子領域,是我國科技工作者在全球具有較大比較優勢的研究領域。我國在柔性電子的關鍵方向已經取得創新性、引領性的突破,而且是推動著人類的進步。」他有這麼一個預見,如果有機會在企業家、金融家的關心支持下,在相關政府部門的指導和幫助下,有一定的政策引導,有可能實現規模的產業應用,柔性電子將會成為諾貝爾獎化學獎的有力競爭項目,也是目前中國科技工作者唯一有希望在近期獲得諾貝爾獎的項目。

長江日報出品 採寫:記者李佳 通訊員黎小雙 製作:王戎飛 校對:毛欣

【編輯:戴容】

【來源:長江日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

相關焦點

  • 30多位諾獎獲得者和院士將齊聚煙臺
    一場罕見的COVID-19大疫情席捲全球,導致4000多萬人感染,奪去了100多萬無辜者的生命,這場疫情什麼時候結束,帶給我們很多思考:人類最終靠什麼來終止這場疫情?在科技高速發展的今天,發達國家為何不能有效保護自己,科技又該如何賦能生命健康?
  • 這場國際大會,兩位諾獎得主喊話煙臺,20多位國際院士參會,共商健康...
    國際健康產業論壇秘書長羅軍的主持詞,引人深思。縱觀時代發展背景,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必將是一場影響深遠、意義重大的盛會。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把保障人民健康放在優先發展的戰略位置,為人民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務。
  • 天才諾獎得主讓·梯若爾再來中國,他將在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說些...
    騰訊To B年度最重要戰略大會——2020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將在9月9日-11日正式召開,與首屆大會不同的是,這屆大會將全部移師線上,以「未來經濟,數字優先」為主題,採取雲上會的形式舉辦。而不變的是,騰訊全球數字生態大會2020雲上會仍匯聚了多位「重磅嘉賓」,今年領銜的是2014年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主讓·梯若爾(Jean Tirole)。
  • 這所大學一個論壇,2位諾獎得主出席,2位諾獎得主發來視頻!
    三天前,第一屆索維奇國際分子科學論壇在武漢大學舉行。咋一聽不過是一個論壇,沒有什麼稀奇的,但這個論壇卻與別的論壇有所不同,來了2位諾貝爾獎得主,還有2位諾獎得主發來視頻,1位美國院士、1位荷蘭院士和6位國內院士共同出席,堪稱國際頂級科學論壇。
  • 中國人如何才能拿到更多諾獎?
    當地時間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的一半授予羅傑·彭羅斯,另一半授予雷因哈德·根澤爾和安德裡亞·格茲,以表彰他們「發現了宇宙中最奇特的現象之一——黑洞」。,其實,中國人也是拿過諾貝爾獎的,我這裡說的中國人是指有中國國籍的人。
  • 院士引領!武漢剛剛籤約27個大健康產業項目
    ,由院士引領的武漢大健康產業集群正在變成產業實踐。在這27個項目中,中國工程院院士於金明團隊、馬丁團隊著眼於腫瘤研究,分別見籤「武漢光谷腫瘤新技術研究院」項目及「武漢婦科腫瘤診療技術研究院」項目;中國科學院院士丁漢聚焦提升武漢醫療技術,籤約「華中科技大學-聯影集團醫療技術聯合實驗室」項目。
  • 首位被諾獎提名的中國人,曾成功遏制一場世界性的滅亡災難
    首位被諾獎提名的中國人,曾成功遏制一場世界性的滅亡災難國人歷來有對諾貝爾獎的情結。魯迅當年曾拒絕了諾獎的提名,認為中國人得了這個獎會驕傲,這成了國人的一個遺憾,直到多年後,莫言、屠呦呦相繼獲得諾貝爾獎,才讓這個遺憾圓滿。
  • 20多位國際院士共同把脈,國際健康產業大會在煙舉行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 記者 閆麗君 通訊員 郭健 以「後疫情背景下健康產業發展」為主題的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於12月3-4日在煙臺舉行,來自11個國家的20多位國際院士和2位諾獎獲得者,20多位醫院院長、醫科大學校長將發表精彩演講,共同為健康產業發展把脈。
  • 智匯八方,依迅協辦2020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助力北鬥產業升級
    邀請了北鬥領域諸多知名院士、專家及企業家,將分享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領域的前沿科技、創新應用、政策解讀、產業發展趨勢分析等最新研究成果。中國北鬥應用大會開幕式上,邀請衛星導航領域楊元喜院士作報告。將頒發2020年衛星導航定位科技進步獎、創新應用獎、優秀論文獎。 在高端論壇環節,邀請劉經南院士、李德仁院士、譚述森院士及專家、企業家作報告,引領中國衛星導航領域新技術及應用的風向標。
  • 2020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在武漢開幕
    開幕式上,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在致辭中說,武漢作為我國北鬥系統建設與產業發展的重鎮,正搶抓北鬥服務全球新機遇,實施院士專家引領行動、應用場景開放行動、營商環境提升行動,以一流人才、一流場景、一流服務推動產業發展,促進應用推廣,服務企業發展,著力把武漢打造成為北鬥產業創新發展新高地。
  • 眾諾獎得主和海外院士聚集結構生物學國際大會
    中新網北京5月20日電 (記者馬海燕)第二屆核酸與蛋白質化學及結構生物學國際大會今日在清華大學舉行。包括諾貝爾獎得主和美國國家科學院、歐洲科學院、法蘭西科學院、英國皇家院士在內的20多名世界頂尖生命科學專家同時與會,一時「星光熠熠」。2009年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獲得者、哈佛大學教授傑克?
  • 饒毅:我國這2人可以獲得諾獎,都不是院士,這眼光也太準了
    他為大眾熟悉主要源自於兩件事,其一是2011年,饒毅參選中科院院士評選出局後,當即宣布,以後不再參加院士評選。第二件事是他曾經實名舉報武漢大學的李紅良院長,中國科學院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生化細胞所研究員裴鋼院士和中國科學院上海藥物研究所研究員耿美玉所長學術不端。
  • 12位院士聚漢參加首個中國北鬥應用大會,力推「北鬥重鎮」武漢成應用示範城市
    長江日報-長江網訊(記者李佳 通訊員張珊妮)9月23日,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在東湖高新區開幕。作為「北鬥重鎮」,此次大會吸引了12位院士來漢。與會人員表示,將推動武漢在北鬥應用方面大踏步前進。
  • 第二屆國際健康產業大會開幕 20餘國際院士組成最高層次智庫
    山東省政府副省長孫繼業、煙臺市委書記張術平,以及2位諾獎獲得者、6位英國皇家工程院院士、3位美國科學院院士、3位加拿大皇家工程院院士、3位歐洲科學院院士、3位澳大利亞皇家工程院院士、2位德國工程院院士、1位瑞典皇家科學院院士、2位中國工程院院士、1位紐西蘭皇家工程院院士、11位大學校長、10位三甲醫院院長、100多家企業出席,共同為健康產業發展把脈。
  • 自從中國人得過諾獎,就不再那麼在乎它了
    此前,每年諾獎結果一出,大家就開始盤點中國作家與諾獎失之交臂的「意難平」故事:魯迅拒絕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林語堂兩次提名皆無果、胡適沒有進入1957年的最終「短名單」、老舍是1968年入圍的第一名、沈從文在1988年非常接近獲獎。
  • 中國北鬥應用大會暨中國衛星導航與位置服務第九屆年會在武漢開幕
    武漢市委副書記、市長周先旺在開幕式致辭中說,武漢作為我國北鬥系統建設與產業發展的重鎮,正搶抓北鬥服務全球新機遇,實施院士專家引領行動、應用場景開放行動、營商環境提升行動,以一流人才、一流場景、一流服務推動產業發展,促進應用推廣,服務企業發展,著力把武漢打造成為北鬥產業創新發展新高地。
  • 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峰會暨2020國藥器械生態大會在武漢舉辦
    11月27日,由國藥集團中國醫療器械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國藥器械」)與武漢東湖高新(600133)區聯合主辦的中國醫療器械產業峰會暨2020國藥器械生態大會在湖北省武漢市召開。本屆峰會主題為「價值賦能、同心創贏」。
  • 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將出席2020中國國際數字經濟大會
    屆時,國內外科研專家、政府高層、業內領軍企業高管等行業領袖將齊聚一堂,深度交流數字經濟產業各大重要領域話題,分享數字經濟下物聯網、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工業網際網路等產業的發展現狀及未來趨勢。國內知名機械工程專家、中國工程院院士譚建榮已確認將會出席本次大會,為現場嘉賓、觀眾帶來主題為《數字經濟與轉型升級:關鍵技術與發展趨勢》的演講。
  • 今晚諾貝爾文學獎將頒出 中國人最喜歡的諾獎作家是誰?
    從1901年第一屆諾貝爾文學獎頒給法國作家蘇利·普呂多姆,這一獎項已走到第120個年頭。21世紀已過去20年,站在新紀元的維度上,我們回顧下116位獲獎作家。新世紀的頭20年來,中國人對諾貝爾獎作家的閱讀情況如何?中國人最喜歡的諾獎作家是誰?哪些作家在國人閱讀中漸漸「過氣」?以豆瓣網所提供數據,我們統計了20年來諾獎作家的作品在大陸的出版、閱讀情況。
  • 2018·第五屆諾獎醫學峰會9月開啟 世界頂級專家齊聚中國探討腫瘤...
    本屆峰會由中華中醫藥學會、中國高科技產業化研究會、中國國際科技交流中心、中國化學製藥工業協會聯合主辦,以「腫瘤創新治療的前沿與方向(Novel Therapy for Cancer)」為主題,將於9月7日起在海南海口、四川成都、浙江杭州三地舉辦主題演講和論壇分享等活動,6位諾貝爾獎得主、10餘位中外院士等專家將參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