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33歲的王先生,年紀不大卻不得不坐著輪椅。他的四肢關節鼓出了很多大大小小的硬疙瘩,大的和雞蛋差不多,甚至有些皮膚表面已經破損,流出了乳白色的濃稠液體。當他出現在杭州市紅十字會醫院風溼免疫科門診時,副主任鄭紅霞一看他的情況就知道:痛風石破潰了,估計已經影響到了腎功能。
市紅會醫院供圖
經過詢問,鄭紅霞了解到,王先生五年前就被確診為痛風。因為家庭經濟困難,這些年來一直沒有接受正規治療,痛了就吃止痛藥緩解。「這樣的病人不光關節會有痛風石沉積,一般腎功能也不會很好。」鄭紅霞立刻為患者安排了血腎功能及腎臟B超檢查。
果然,王先生已經成了尿毒症患者,已經需要血透治療了。於是,鄭主任讓王先生停了止痛藥,並接受口服降尿酸藥物治療。希望通過降尿酸,能恢復一些腎功能。
市紅會醫院供圖
「其實這樣的患者真不少!很多人因為忽視了痛風的危害,沒有接受正規治療,才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鄭紅霞說介紹,長期痛風,血尿酸得不到很好的控制,會在體內形成痛風石。沉積在四肢關節就是痛風石,會破壞關節骨質,嚴重的會導致殘疾。同時,血尿酸升高會形成腎結石,甚至發展到腎功能受損,嚴重的尿酸性腎病會演變為尿毒症。「長期高尿酸血症也是心腦血管疾病的危險因素之一。」
如何避免痛風的發展?鄭紅霞建議:
1.對於高尿酸血症的病人,如果改善飲食和生活習慣後,血尿酸仍高,就要儘早開始藥物等降尿酸治療。
2.已經患上痛風的患者要儘量把血尿酸控制在360umol/l以下,有痛風石的控制在300umol/l以下,這樣,痛風石可以得到部分溶解。
3.痛風治療需要長期服用降尿酸藥物,有些患者甚至需要終身服藥,絕不是關節不痛了就可以停藥。
4.痛風反覆發作,不能總是依靠止痛藥止痛,因為止痛藥對腎臟也有損傷。高尿酸血症和止痛藥物的雙重打擊,很容易導致腎臟功能下降。
尿酸是嘌呤的最終代謝產物,所以痛風患者採用低嘌呤飲食非常重要。鄭紅霞發現,許多患者對飲食管理存在以下疑問:
1.痛風能吃豆類及豆製品嗎?
以往認為,豆類及豆製品屬高嘌呤食物。但豆製品經過豆類的加工處理,其實已經丟失較多嘌呤成分,因此,痛風患者可以適量攝入豆製品食物,比如豆腐。
2.富含嘌呤的蔬菜能不能吃?
多項研究表明,進食富含嘌呤的蔬菜,如萵筍、菠菜、蘑菇、四季豆、菜花等,並不增加血尿酸水平及痛風的發病率。因此,對於痛風患者,應多食用新鮮蔬菜。
3.水果可以隨便吃嗎?
富含果糖的水果與痛風發病率的增加呈正相關,因此痛風患者應少吃果糖含量較高的水果,如蘋果、無花果、橙子、柚子、荔枝、柿子、桂圓、香蕉、楊梅、石榴等。
4.痛風患者怎樣正確吃肉?
①不能吃動物內臟、海產品尤其帶甲殼的海產品等高嘌呤食物。
②應限制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的攝入。紅肉指豬肉、牛肉、羊肉等哺乳動物的肉。但紅肉不僅富含嘌呤,會導致痛風的發病風險增加,還含有豐富的飽和脂肪酸和膽固醇,會增加心血管疾病的風險。
③白肉指的是家禽類的肉,每日攝入適量家禽肉對血尿酸水平影響不大。相對於海鮮及紅肉,家禽蛋白對血尿酸的影響最少,因此推薦患者優先選擇家禽肉作為動物蛋白的主要來源。需要注意的是,家禽類的皮中嘌呤含量高,皮下組織中脂肪含量豐富,因此食用禽類食品時應去皮。
5.痛風患者能喝飲料嗎?
痛風患者是不能喝飲料的,飲料會導致體內尿酸升高。建議多喝白開水,促進體內尿酸隨小便排出體外。
最後,鄭主任提醒痛風患者,除了藥物治療和低嘌呤飲食管理,也應該適當做一些有氧運動,比如慢跑,做體操,走路等,但是不提倡做劇烈運動。
「未經許可,請勿轉載」